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霍金的知名度確實要高於楊振寧。但在物理學界,楊振寧的知名度其實是高於霍金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霍金和楊振寧的成就誰更高一些呢?
如果要論科普成就,霍金要勝於楊振寧。霍金所著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一系列物理學和宇宙學科普讀物暢銷全世界,這讓很多人愛上了科學,並且其中還有些人最終還成為了科學家。
再加上霍金本身患有漸凍症,但他一直以堅強的形象示人,本來醫生宣布霍金在患病後只能活兩年,他卻奇蹟般地活到老,這也讓他備受人們的關注。因此,霍金在公眾中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他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且還是身殘志堅的典範。
但要論學術成就,毫無疑問,楊振寧遠在霍金之上。就從諾貝爾物理學獎來看,楊振寧因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而獲得過諾獎,而霍金沒有,這已經能夠顯示出區別。
不過,霍金其實也有諾獎級的成就。霍金在物理學上的一大貢獻是提出霍金輻射,他認為,由於量子效應,黑洞不會永恆存在,而是會逐漸蒸發掉。但遺憾的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觀測到霍金輻射,因為這種效應太過於微弱。
楊振寧除了諾獎的成就之外,他還取得了多項諾獎級的成就,其中楊-米爾斯理論不僅是楊振寧最重要的成就,而且還是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成就之一。因為有了楊-米爾斯理論,才有弱電統一理論的創立,這樣才會出現統一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如果未來引力也被統一到這套框架中,這就更加凸顯楊-米爾斯理論的重要性。
楊振寧的成就不僅深深地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發展,而且數學領域也有受他影響。在菲爾茲獎(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中,有6次是頒給與楊振寧方程有關的數學研究。
憑藉在量子場論的巨大貢獻,楊振寧在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中可以排進前20。《自然》(Nature)雜誌在2000年給出過前20的物理學家排名,楊振寧是榜單中唯一還在世的物理學大師。雖然楊振寧的成就斐然,但他的研究太過於艱深,以至於我們在科普讀物中難以見到他,所以很多人對他的研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