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展品」月食和月相,你能分清楚嗎?

2020-12-03 中國科學技術館

2019年開年,天空中日月交替上演「陰晴圓缺」的現象。繼1月6日的日偏食後,在1月21日還將有一次月全食,不過要在美洲、格陵蘭島、冰島、西歐和西非等地才能看到,中國境內就無緣此次月全食了。

下面問題來了:月亮為什麼會有圓缺變化呢?

小編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說:「是地球把太陽光擋住了唄。」

很遺憾,不準確!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兩個天文現象——「月食」和「月相」。這兩個現象都會看到月亮經歷圓缺變化,但它們兩者截然不同。月食的原因,的確是「地球把太陽光擋住了」,但月相的原因,就完全不是這回事了。

現在請你先構想這樣一個場景:

你是古人,長夜漫漫,又無心睡眠,於是總在半夜溜達出來看月亮,你會看到什麼呢?也許第一天,你看到一個小月牙,以後每天月牙都一點點變飽滿,逐漸變成半個月亮,然後是一輪滿月,之後又變成朝另一側的半個月亮,然後又變成月牙,最後消失了。下一個月,你繼續看月亮,又看到一次這樣的變化,你一算,每次變化過程都是29天多、30天不到,以後就把這個時間周期叫「一個月」吧,於是月份就這樣誕生了。月亮的這種周期變化,就叫「月相」。

也許看了幾個月以後,你會覺得:「宇宙的運行是多麼有規律啊!」然後,繼續保持晚上不睡出來看月亮的習慣。直到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樣跑出來,一算日子,今天應該是滿月,於是樂樂呵呵地準備賞月。突然,你發現月亮少了一塊,接下來幾個小時裡,你會發現月亮少的部分越來越多,當你以為月亮最終會整個消失時,它卻變成了一輪暗紅色的圓月,再然後,從月亮的一側出現明亮的月牙,並逐漸增大,直到整個月亮又變成和往常一樣明亮的滿月。

我們不難想像,古人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景時,內心一定是崩潰的。而這個現象,就叫「月食」。下面這組圖,一個是月相,一個是月食。它們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可以看到,月相與月食圖中月亮變化的缺口形狀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因為「地球把太陽光擋住了」,那麼月亮上應該會出現一個地球形狀的影子,地球是球形的,影子當然就是圓形的,所以,月食發生時,月亮上缺掉的那部分是圓的。但在月相變化中,月亮缺掉的部分卻不是圓形,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半明半暗的球在轉身。

在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現」A廳有一件展品「月相」,可以幫你更直觀地理解月相,你會發現:如果以你自己為參照物,月相原來真的是一個半明半暗的球在轉身!

月球本身是不發光的,全靠太陽照亮,而太陽只能照亮月球的半面,月球又是圍繞地球公轉的,所以,當月球轉到地球周圍的不同位置時,它就會把不同比例的亮面朝向地球,這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月亮在一個月時間內,陰晴圓缺的變化。

也許你覺得哪裡不對勁,當地球處於太陽和月球中間時,不就把太陽光擋住了嗎,這時候咋還是滿月呢?這是因為,月球軌道(白道)和地球軌道(黃道)有一個夾角,所以,從相對於地球軌道的俯視角度看過去,好像日、地、月在一條直線上,其實月球的位置通常要偏離這條直線一點點。當然,也有時候,月球正好轉到軌道上相對於地球「齊腰」的位置,這時候,三者就在一條直線上了,月食也就發生了。例如下面這張圖,如果從俯視角度看,似乎都是日、地、月處於一條直線,但左右兩個位置會形成滿月,而中間的兩個位置會形成月食。

這就好比你背對著光源向前捧著一個籃球,如果你把籃球斜向上舉過頭頂,你就會看到籃球被光照亮了,如果你把籃球捧在胸前,身後的光就會被你的身體擋住,照不到籃球上了。前一種情況就是常見的滿月,後一種情況就是月食。

最後可能還有人要問,月食發生時的暗紅色月亮又是怎麼回事呢?這緣於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對陽光的折射,使陽光在通過地球邊緣時,不是直線前進的,而是有一點點向內拐,從而照在月球表面。那麼為什麼平時陽光把月球照得白白的,經過大氣層折射的太陽光就把月球照紅了呢?這是因為大氣對其他色光有很強的散射作用,只有紅光能夠留下來穿過大氣層(可以參考《飯盒裡的藍天紅霞》文中的解釋),於是一輪暗紅色的月亮就出現了。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 李博供稿

相關焦點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身邊的天文學  本報記者 唐 婷  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  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  隨著月球相對於地球和太陽的位置變化,就使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有時對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對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時小一些,這樣就出現了不同的月相。  假設滿月是一個圓形,那麼不管月相如何變化,它的上下兩個頂點的連線都是這個圓形的直徑。也就是如上文所說的,月相過程裡,月牙兩端形成的圓弧都是大約180度。  而月食則不一樣。
  • 月相與月食有何關係?月相周期對12星座影響分析
    每月、每日總會準時查看星座運程的你,對太陽星座可能早已了如指掌,甚至對上升星座或月亮星座等進階星象知識也有所涉獵,但你又是否知道,月相(Moon Phase)對星座運程又有甚麼影響? 從新月開始認識月相力量
  • 圖說月相、日食和月食
    如果能有一條髙速公路直接通往月球,並且你以每小時100千米的速度前進,那麼從地球到月球也得要5個多月的時間。月球和地球一樣在太空中運行。當月球繞著地球公轉,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三者的位置也在相應地發心變化。這三者位置的變化引起了月相、 日食、月食和潮汐。月球繞著自己的軸自轉,同時繞著地球公轉 。
  • 漲知識,90% 的人都不知道的 6 種月食形態
    沒關係,有了「Moon」,甭說是看月食\日食了,就連每一天的月相變化都能了解的一清二楚。許你一片星空,帶你領略宇宙的浪漫「Moon」其中的一個設計深得我心,第一次使用就深深被它所吸引了。每天都帶給你新穎的享月體驗「Moon」根據日期變化,展現出相對應的月相變化,1 號的月亮是怎樣的,1 號的月亮和 2 號的月亮看起來又有哪些不同呢?這些一直存在於地理課本上的知識,原本我們只能靠冰冷的數字來想像它的變化。
  • 「攻略」中國科技館寒假進館必看!主展廳人氣展品一網打盡~
    文中展品好玩指數及排隊指數由中國科技館新媒體團隊實際體驗和觀眾調研得出,供您在不排隊情況下參考,如遇人多排隊,請以實際為準~現在,我們就進館開啟一場主展廳深度遊吧!瞬間覺得自己也能做雜技表演了,著實是個鍛鍊膽量的好地方。
  • 月食和月相:都是滿月和月牙,兩者有何不同?
    有好奇心重的小夥伴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月食和月相都是月亮的陰晴圓缺,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月食形成示意就好比在早晨時,太陽,你和另一個人在一條直線站著,站在前面的你,把你後面的人擋住了,你的影子照在他的身上,這就是月食。
  • 31號「超級」月全食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明晚,月球恰好處於近地點附近,因此又可視為「超級月全食」。這次月食的半影月食階段將從北京時間1月31日晚18點51分左右開始。記住這四個關鍵時間▼▼▼一般這種月食不是很明顯,通過相機長時間曝光後可看出明暗及顏色變化。月偏食:月球一部分穿過地球的影子,肉眼很容易看出明顯區別。月全食:整個月球穿過地球陰影,食甚期間月亮將變成紅色,俗稱「血月」,肉眼也能明顯分辨出來。
  • 體驗「穿牆術」、漫步「宇宙」…… 洛陽市科技館新展廳20多個展品...
    既有「牆來了」體感互動遊戲,又有3D和雷射印表機現場操作;既有AR增強現實技術讓您體驗城市規劃的樂趣,又有VR虛擬實境技術帶您感受大擺錘的刺激和震撼……昨日,在位於南昌路的市科技館,《洛陽晚報》記者來到即將開放的新展廳——信息技術展廳,為您第一時間打探這些好玩、有趣又能長知識的最新展品。
  • 「展廳展品」湯姆遜和盧瑟福引發的科學革命
    在人類對微觀世界探索過程中,有一對師生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們就是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和歐內斯特·盧瑟福。湯姆遜通過觀察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情況,證明了原子是可再分的。他認為:微觀世界存在一種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攜帶負電並嵌於帶正電的原子基底內,就像是葡萄乾蛋糕一樣。基於此,湯姆遜提出了一種原子結構模型——葡萄乾蛋糕模型。
  • 有顏有料的月相表,誰會不喜歡?
    珠寶腕錶其實也可以既奢華又好玩,比如有一款腕錶就能同時滿足兩者需求,它就是「月相表」。首先要強調的是,月相表絕非字面上的理解:「有月亮圖案的腕錶」,而是暗藏玄機。而月相表中的「月相功能」正是可以顯示月球陰晴圓缺變化的功能。說到月相表的起源,在歷史上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說法。已知最早的帶月相機械計時裝置,就是古希臘的安提凱希拉裝置,這套裝置是從一艘古代沉船中出土的,專家估計建造於公元前205年。
  • 「注意」別忘了6月6日凌晨來看「半影月食」
    天文專家介紹,6月6日凌晨,天宇將會出現「半影月食」現象,屆時,月亮的「臉色」會經歷一場從亮變暗,再從暗變亮的過程。我國可見全過程。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月球的全部或一部分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或半影內。
  • 了解月相,分辨上下弦月,觀賞月亮你該了解的知識!
    當黑夜來臨,不知道你是否會抬頭觀察月亮。如果平時不會,中秋節的時候又是否會和家人團員,一起吃月餅賞月?我們常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其他時間的月亮是什麼樣子呢?什麼時候是月牙?你有關注過嗎?如果你有仔細觀察,將會發現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是不一樣的形狀,一個月剛好就是形狀變化的一個周期(月份也因此而來)。我們知道月球本身是不發光的,我們能看到月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光。
  • 了解月相,分辨上下弦月,觀賞月亮你該了解的知識
    當黑夜來臨,不知道你是否會抬頭觀察月亮。如果平時不會,中秋節的時候又是否會和家人團圓,一起吃月餅賞月?我們常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其他時間的月亮是什麼樣子呢?什麼時候是月牙?你有關注過嗎?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月食,類似的還有日食。月食只發生在滿月的時候,所以一般都在農曆十五前後。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當太陽、地球和月球幾乎處於同一條直線的時候,因為地球在前,月球在後,所以直射而來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了,從而形成地影。
  • 下一次「超級藍血月」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嗎?
    1866年這一次充其量只是「藍色月全食」。「超級月亮」意味著月球位於近地點附近,同時月相為望。至於上一次真正的「超級藍血月」在何時出現,目前來看是1982年12月30日,當天發生了月全食,同時月球的近地點時刻與滿月時刻僅相差10小時。
  • 日月食之門:日食和月食之間的門戶
    其中包括落在滿月的月食和落在新月的日食這兩對月食之間的時間被認為是「日月食的門戶」,通常持續約2周。這種「拉動」或「抽出」的能量可以幫助你釋放不再為你服務的事物,並且可以將舊思想、模式和信念浮出水面以便清理。
  • 「超級滿月」有多超級?
    以往只有中秋節的滿月以及出現月食的滿月而較受關注。近年,隨著市民大眾對天文觀測的興趣增加,以及傳媒和社交媒體的廣泛報導,又圓又大的「超級滿月」[1]已成為公眾關注的天文現象之一。今年(2016年)最大的「超級滿月」會在11月14日晚上出現,『今次的「超級滿月」與以往的有何差別?』和『什麼時候會出現更大的「超級滿月」呢?』都必然是大家會問的問題。
  • 2017未讀月相歷——我們收納的每片月光是一張時光的快照
    每張月相歷寬380mm(比5個iphone6橫著排一起更寬一點),長540mm(4個iphone6豎著排)。正面和背面的內容都非常豐富。 正面和普通日曆一樣,有年月日、節日、星期等信息。背面是對應的月相示意圖、月相時間和陰曆日期(右下角還會標註特殊的日食或月食情況)。
  • 半影月食於今晚6月6日凌晨現身!紅色血月有兇兆?
    據悉,本次「月食」將在星期六(6月6日)凌晨1時43分開始,至凌晨5時07分結束。半影月食是什麼?要拆解「半影月食」,首先要講講「月食」形成。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產生「月食」。「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本影,便會出現「月偏食」;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本影內,便會出現「月全食」;當月球只是掠過地球的半影區,造成月面的光度減弱,就是「半影月食」。
  • 中國古代,人們認為月食是天狗食月,那麼月食是如何發生?
    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月食是天狗吞食月亮,必須敲鑼打鼓才能趕走天狗,使月亮復圓。不過經過天文學家長期的觀測與理論的演進。人類終於知道月食不過是地球陰影覆蓋月球所造成的自然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連成一直線(即望月)時,太陽光會被地球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