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近幾年我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過有關福島核電站相關的新聞,上個月日本政府放出消息,準備把用於冷卻福島廢棄核反應堆的冷卻水排入太平洋;一時間引起輿論譁然。雖然福島核電站是由2011年海嘯引起的爆炸並引發了核汙染危機,但是日本政府對核電站的危機處理卻並不讓人滿意。
其實在福島海嘯核洩漏事故之前,福島核電站就發生多次核洩漏事故,不過日本政府及核電站相關負責人直接鞠躬辭職了事。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這家公司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後28次被篡改。原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因此辭職。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5加侖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洩漏。官員稱這沒有對環境和人員等造成損害。
從上述事件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核電站管理及核安全方面的態度了。
再說當前持續的福島核危機,因為之前海嘯導致福島一號核電機組的冷卻水循環系統停機,核反應堆內的冷卻水位下降,燃料棒與冷卻水反應生成了氫氣,核反應堆安全殼壓力劇增,其洩壓閥將氫氣排到外麵廠房內,氫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爆炸,直接掀翻了廠房屋頂。
需要說明的是,安全殼在本次爆炸中完好。但是其中的核反應堆燃料棒依然在進行核裂變反應,其產生的大量熱量需要被冷卻水帶走,否則核燃料棒就會熔化,並最終少穿安全殼,進入自然界。如果發生這樣的事那就是很嚴重的核汙染事故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政府組織人力向安全殼內注入冷卻海水,以此冷卻燃料棒,但是冷卻水排出後與燃料棒接觸就帶有放射性物質,其中氫的同位素氚就是典型代表。這樣的水排到自然界,最終會通過食物鏈來危害人類的健康。

那麼這些廢水不能排,只能先存起來。於是日本政府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建造了大量的儲水罐,用以存放冷卻廢水。
但是就算這樣,每年因冷卻核反應堆也會產生大量廢水,慢慢地日本政府開始露出了他猥瑣的一面,存不了就倒了!把水倒進太平洋不就完事了嗎!面對外界指責,日本政府又開始當起了鴕鳥,加裝聽不見。真的是令人髮指!

核汙水排到太平洋後會隨洋流擴散到地球海洋的每個角落,同時海洋蒸發放射性氚也會隨著雨水落到地球陸地上。那麼無論我們身處何處都會深受其害
。

以後海裡的魚我們不敢吃了,地裡種的莊稼也不敢吃了;就算吃了,放射性導致的癌症也會大量出現,稍微有點人性的政府也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穩妥地處理這些廢水。
其實日本作為世界經濟強國和科技強國,應該可以找到一條無放射性廢水排出的冷卻解決方案。如果一味地消極處理福島核電站問題,那麼福島核電站這顆定時炸彈最終傷害地是日本自身的國際形象,並最終被人類社會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