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2020-12-06 阿鬥科技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日本福島核電站

近幾年我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過有關福島核電站相關的新聞,上個月日本政府放出消息,準備把用於冷卻福島廢棄核反應堆的冷卻水排入太平洋;一時間引起輿論譁然。雖然福島核電站是由2011年海嘯引起的爆炸並引發了核汙染危機,但是日本政府對核電站的危機處理卻並不讓人滿意。

其實在福島海嘯核洩漏事故之前,福島核電站就發生多次核洩漏事故,不過日本政府及核電站相關負責人直接鞠躬辭職了事。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這家公司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後28次被篡改。原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因此辭職。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5加侖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洩漏。官員稱這沒有對環境和人員等造成損害。

從上述事件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核電站管理及核安全方面的態度了。

再說當前持續的福島核危機,因為之前海嘯導致福島一號核電機組的冷卻水循環系統停機,核反應堆內的冷卻水位下降,燃料棒與冷卻水反應生成了氫氣,核反應堆安全殼壓力劇增,其洩壓閥將氫氣排到外麵廠房內,氫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爆炸,直接掀翻了廠房屋頂。

需要說明的是,安全殼在本次爆炸中完好。但是其中的核反應堆燃料棒依然在進行核裂變反應,其產生的大量熱量需要被冷卻水帶走,否則核燃料棒就會熔化,並最終少穿安全殼,進入自然界。如果發生這樣的事那就是很嚴重的核汙染事故了。

核安全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政府組織人力向安全殼內注入冷卻海水,以此冷卻燃料棒,但是冷卻水排出後與燃料棒接觸就帶有放射性物質,其中氫的同位素氚就是典型代表。這樣的水排到自然界,最終會通過食物鏈來危害人類的健康。

氫元素的三個同位素

那麼這些廢水不能排,只能先存起來。於是日本政府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建造了大量的儲水罐,用以存放冷卻廢水。

但是就算這樣,每年因冷卻核反應堆也會產生大量廢水,慢慢地日本政府開始露出了他猥瑣的一面,存不了就倒了!把水倒進太平洋不就完事了嗎!面對外界指責,日本政府又開始當起了鴕鳥,加裝聽不見。真的是令人髮指!

核廢水隨洋流的擴散圖

核汙水排到太平洋後會隨洋流擴散到地球海洋的每個角落,同時海洋蒸發放射性氚也會隨著雨水落到地球陸地上。那麼無論我們身處何處都會深受其害

受到核輻射的野豬

以後海裡的魚我們不敢吃了,地裡種的莊稼也不敢吃了;就算吃了,放射性導致的癌症也會大量出現,稍微有點人性的政府也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穩妥地處理這些廢水。

其實日本作為世界經濟強國和科技強國,應該可以找到一條無放射性廢水排出的冷卻解決方案。如果一味地消極處理福島核電站問題,那麼福島核電站這顆定時炸彈最終傷害地是日本自身的國際形象,並最終被人類社會所唾棄。

相關焦點

  • 屬於人類的一顆「定時炸彈」!日本福島核廢水,排不排都影響深遠
    因為根據研究顯示,日本福島的核廢水一旦入海,只需要200多天的時間,被汙染的海水就會抵達濟州島,而在1年後,將會徹底汙染韓國的西海岸。同時,研究者也指出,日本福島的核廢水對於人類來說,已經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排放還是不排放,都影響深遠。
  • 福島核電站仍在汙染,日本決定排入海水,背後還有更大的危機
    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兩次核事故,這兩次事故的影響至今都依然存在。當這些災難拍成了電影後,人們以為災難都變成了歷史,熟不知災難帶來的影響依舊持續,甚至會影響未來的人類生存。
  • 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洩漏,俄羅斯專家提出方案:日本人懵了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發生了一件大事,日本政府向外界宣布,坐落在福島的核電站發生了洩漏。日本人的這個消息一下子讓全世界都沸騰了,因為隨著空氣的流動,洋流可能將日本這場核汙染帶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
  • 日本核洩漏或再次上演?福島核電站不堪重負,41條大裂縫被曝光
    說起核洩漏,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2011年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當時的核洩漏事件給日本乃至全球都造成了很大的國際恐慌。日本因此受到很大的損失,大量的放射性核汙水外流,導致附近的房屋被破壞,居民也不得不被迫轉移。
  • 怎麼看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倒入大海?
    關於福島核電站現狀到底是如何呢? 東電網站上可以看攝像頭直播。今年3月,日本經濟新聞編委田村賢司去參觀了一下,可以看到大概每天有幾千人在核電站區域內進行相關作業,站內96%的區域,已經可以不用防護設施穿一般的衣服進行活動。但由於福島核電站是要實現【廢爐】(即拆除),相關壓力依然很大; 6.
  • 日本福島核廢水 排與不排都是「定時炸彈」
    截至2020年8月底,福島第一核電站累計貯存了超過120萬立方米處理後的廢水,並將於2022年夏天達到現有儲罐貯存容量的極限。持續產生的廢水佔據了大量貯存空間,阻礙了福島第一核電站4臺機組退役工程的實施。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打開APP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憲瑞 發表於 2020-11-18 09:33:24 2011年日本遭遇了一次大地震,不僅人員、物資損失慘重,關鍵的是福島地區的核電站遭遇了一系列危機,後續問題現在也還還沒處理完,核廢水排入大海一事還在懸著。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在郡山體育館等三處設為檢查的中心,檢查從在核電站居住生活的居民開始。福島縣立醫科大學表示,對發現的核輻射患者提供醫療支持。  另據日本氣象局官員消息,日本受損的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核輻射雲將繼續從南部吹向北部,致使核電站北部的居民置身於輻射帶上。福島核電站位於日本東北部海岸,東京以北240公裡處,風向將是判斷福島核電站洩漏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關鍵因素。
  •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熔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利用一根15米長的杆插入位於日本東海岸福島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中,杆的頂部設置有相機,相機記錄了數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福島核災難核心區域反應堆內部的破壞情況。
  • 日本地震現奇怪藍光 目前福島核電站未見異常
    圖源:《讀賣新聞》隨後,日本氣象廳於2月14日凌晨更新數據稱,上述地震為芮氏7.3級,震源深度55千米。此次地震發生後,包括福島、宮城和東京在內的日本多地有明顯震感,部分地區的建築物和道路發生劇烈搖晃。
  • 日本福島核電站汙水入海計劃引發國際爭議 環保組織警告將改變人類...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汙水儲存罐將在2022年用完,如何處置這100多萬噸汙水成為日本內外關注的重大問題。這是繼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政府計劃向海洋排放核電站汙水之後環保組織發出的警告。 上周,日本媒體報導說,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將從2022年開始向海洋排放這些汙水。
  • 福島核電站地下水檢測結果令人憂--上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據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了該項研究成果。
  • 日本再次面臨重大危機,世界各國坐臥不安,這次還是核電站
    人民日報1月13日報導稱,當地時間12日,日本濱岡核電站的運營方、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前不久濱岡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了比較嚴重的漏水事故,而且洩露總量多達110噸。為了避免外界擔憂,日本媒體還專門報導稱,洩露的水屬於消防用水,沒有危險。
  • 福島核電站周圍地方自治體集體遷移(圖)
    共同社,2011年3月31日 福島核電站周圍地方自治體集體遷移3月30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之一的福島縣雙葉町的居民乘車前往他們在埼玉縣的新駐地。隨著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危機日益加劇,核電站所在地及其周邊的地方自治體紛紛攜當地居民集體遷移。日本東北部強烈地震發生後第二天,福島縣雙葉町的2200多災民一度前往距核電站30公裡外的避難所躲避,但因核洩漏危機日益嚴重,雙葉町町長19日又帶領1200多居民來到200多公裡外的埼玉縣埼玉市,並在埼玉綜合體育館臨時安身。
  • 日本公布福島核電站水處理建議:排入海洋和蒸發到大氣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12月23日發布了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水處理的三種方案:「有控制地排入海洋」、「蒸發釋放到大氣」或兩種方法並行。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9年後,放射性汙水仍在積累。多年來,日本政府小組一直在討論如何處理這場危機,並對當地的漁民和居民進行安撫,因為他們擔心釋放放射性水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並損害該地區的形象。在周一的提案草案中,日本經濟產業省建議將放射性水「有控制地排入太平洋」、「讓水蒸發釋放到大氣」,或者兩種方法並行。
  • 日本福島縣發生7.4級地震!關注福島核電站!
    這是繼今年4月16日熊本縣地震以來,日本國內發生的第二次強震。而福島縣,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中,也是受災的重點地區。據專家分析,此次福島地震為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福島縣,位於日本東北地方南部。福島中部的「中通」被東面的阿武隈高地、西面的奧羽山脈夾在其中,由被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並列的三大山地分割成三個地區,有起伏變化的山地、複雜的火山地形和大大小小的湖沼群等。
  • 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驚現「輻射魚」:銫元素超標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地區發生8.4級地震,是有記錄以來日本發生的規模最大的地震,並引發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海嘯,成為日本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經濟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以來,日本首次有城市同意重啟老舊核電站
    據日本《朝日新聞》25日報導,當天上午,日本高濱市議會開始審議是否批准重啟關西電力公司高濱核電站1號和2號反應堆,這兩座反應堆已有40多年的歷史。報導稱,市議會多數議員贊成重啟,預計將得到通過。這是日本首次有城市同意重啟老舊核電站。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受損的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 事故已十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檢出超量放射物
    掐指算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發生十年時間。然而,在英國《科學報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發現,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採集發現,福島周邊10個地方中的多處,均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