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2020-12-05 搜狐網

  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物發生爆炸後,該核電站3號反應堆當地時間14日11時1分發生氫氣爆炸,不過放置反應堆的容器沒有損壞。此外,該核電站2號反應堆面臨著堆芯熔毀的危險。

  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根據日本官方提供的數據,當前遭受輻射汙染的人數為22人。不過,媒體卻認為可能有超過190人有核輻射汙染症狀。福島縣已經計劃對12萬名避難者進行核輻射檢查。

  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為何

  大力發展核電

  原因一: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由於自然資源匱乏,日本一直夢想著通過發展核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日本現在有數十座核電站,全國三分之一的電力源自核能。日本計劃到2018年,再建造8座核電站,並提高現有核電站的容量,將更多常規核電站升級為「鈽鈾再利用」燃料核電站。

  日本從2009年開始升級「鈽鈾再利用」燃料核電站。政府認為「鈽鈾再利用」計劃比正常核反應堆效率更高,產生的放射性廢物也更少。從去年3月份開始,日本松山市附近的Ikata核電廠,成為第二座使用MOX燃料的核電站。日本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近藤俊介和其他官員稱:「使用MOX混合燃料可以讓日本回收利用其資源。日本目前將乏燃料運往歐洲,在那裡重新加工成MOX燃料,然後再運回來。MOX燃料已經在歐洲使用多年,被證明是安全的,而日本使用這種燃料的簡單理由就是,我們可以儘可能有效地利用我們的資源」。

  原因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多國政府認為,在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核能是比風能和太陽能更為簡單的方式。

  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2月16日宣布,美國政府將提供83億美元的貸款擔保,30年內在美國建立第一座核反應堆。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也曾承諾,到2020年,日本要在1990年基礎上削減溫室氣體排放25%。日本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近藤俊介(音譯)說:「如果我們想削減25%的溫室氣體,我們就必須建造更多核電站。」

  [動態]

  [福島第一核電站]

  3號反應堆發生氫氣爆炸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宮生龍(音譯)確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14日11時01分(北京時間10時01分)氫氣爆炸。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畫面顯示,爆炸現場冒白煙,3號機組反應堆外層混凝土結構的防護罩受損,露出金屬框架。

  這座核電站的運營機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說,反應堆壓力容器和直接保護反應堆的金屬防護罩未受損。金屬防護罩壁厚大約15釐米,外部有混凝土保護體。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說:「我們判斷,大量放射物質飛散的可能性不大。」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呼籲以核電站為中心方圓20公裡範圍內的民眾進入室內躲避。東京電力公司說,11名傷員入院治療。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說,向3號機組灌注海水的降溫作業14日1時左右因水箱缺水暫停,3時20分恢復。灌水作業暫停導致反應堆容器內壓上升,輻射水平升高。

  按這家機構的說法,3號機組氫氣爆炸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兩處地點核輻射超標。14日2時20分(北京時間1時20分)測到一處地點核輻射量為每小時751微西弗,20分鐘後另一處地點核輻射量為每小時650微西弗。可接受輻射量為每小時500微西弗。人體每年可承受的最大核輻射量大約為1000微西弗。

  2號反應堆堆芯可能熔毀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4日晚說,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水位快速下降,導致燃料棒在一段時間內完全露出水面,如果積聚的熱量不能順利排出,反應堆也將面臨堆芯熔毀的危險。

  據東京電力公司介紹,當天中午反應堆水位曾經回升,但可能由於向反應堆注水的裝置在之前相鄰的3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時受損,水位轉而快速下降。當地時間16時34分,工作人員開始向2號機組反應堆灌注海水,但最終燃料棒還是幾乎全部露出水面。初步確定,這可能是用於灌注海水的水泵燃料用盡所致。

  目前,2號機組周邊的放射線劑量已經上升,可能是堆芯已經出現部分熔毀。

  不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14日晚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目前2號機組反應堆的冷卻作業已重新開始,如果順利進行下去,狀況應該會變得穩定。

  他還表示,3號機組發生的爆炸使2號機組的混凝土保護體損壞,氫氣得以向外排出,因此2號機組發生大規模氫氣爆炸的可能性很低。即使事態發展到最糟糕的狀況,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也不會嚴重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程度。

  [女川核電站]

  輻射能指數已恢復正常

  「日本當局通知國際原子能機構,日本東北電力公司匯報在女川核電站出現緊急情況。」國際原子能機構13日聲明。

  女川核電站位於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女川鎮附近。11日大地震發生後,女川核電站渦輪機室曾發生火災。該核電站的另一座反應堆還曾報告漏水。

  聲明說,日本政府13日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在女川核電站外檢測到過量核輻射,核電站設施周圍的放射物質檢測讀數超出容許水平,政府正在調查放射源。日本政府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情況的同時,強調現階段女川核電站全部三個反應堆 「處於可控狀態下」。

  國際原子能機構說,女川核電站一個受影響反應堆13日「藉助釋放蒸氣方式」緩釋內壓,「日本當局通告說,存在氫氣積聚的可能」。

  對女川核電站的情況,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將 「繼續與日本當局保持溝通,監控事態發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方面14日稱,日本當局告訴該機構,女川核電站周邊的輻射能指數已經恢復正常。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聲明說:「在女川核電站的調查顯示,女川核電站3個反應堆沒有發生輻射外洩的現象。」

  [東海第二核電站]

  兩套冷卻系統中一套失靈

  距東京120公裡的東海第二核電站13日晚間發出公告,這家核電站兩套冷卻系統中一套系統的冷卻泵失靈。

  核電站運營機構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一名發言人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們冷卻系統中的一個由柴油發電機供電的海水泵因海嘯衝擊而失靈,我們隨後手動停止了這套冷卻系統。 」

  「另一套冷卻系統和其他的海水泵運行正常,反應堆溫度持續平緩下降。」這名發言人說。通常情況下,反應堆停堆後,核燃料需冷卻數日才能恢復常溫。

  [影響]

  日本 12萬人將接受核輻射檢查

  福島縣政府13日發布消息稱,新確認有19名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3公裡撤離的人員遭到核輻射,加上之前確認並進行搶救的3人,已確認遭核輻射的人數由此上升至22人。福島縣的雙葉厚生醫院消息說,19名醫護人員已經被診斷出受到核輻射,他們從昨天晚上開始一直為遭受核輻射的市民進行檢查和護理。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也發布消息稱,該核電站方圓10公裡內醫院的15名住院患者及救護車受到了放射性物質汙染。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這些消息中涉及受輻射人員是否有重合,目前尚無法確認。此外,雖然官方宣布的數字為22人,但是媒體卻認為可能有超過190人有類似的核輻射症狀。

  福島縣13日晚些時候宣布,決定對全縣533個避難所的12萬避難者進行全體核輻射狀況的檢查。一個由80人組成的檢查隊伍將從15日開始在全縣的各個避難所進行核輻射檢查工作。在郡山體育館等三處設為檢查的中心,檢查從在核電站居住生活的居民開始。福島縣立醫科大學表示,對發現的核輻射患者提供醫療支持。

  另據日本氣象局官員消息,日本受損的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核輻射雲將繼續從南部吹向北部,致使核電站北部的居民置身於輻射帶上。福島核電站位於日本東北部海岸,東京以北240公裡處,風向將是判斷福島核電站洩漏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關鍵因素。

  中國 近期不會影響東海海域

  記者14日從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海洋部門已加強對管轄海域的放射性應急監測,東海海域採集的首批樣本未發現異常;第二批兩艘監測船將於15日出發。

  據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徐韌介紹,日本福島核電站12日出現放射性物質洩漏後,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啟動應急監測預案,第一時間調集海上巡邏的海監船在相關海域進行現場監測與海水採樣。目前,首批樣本正在做進一步的實驗室分析,暫未發現異常情況。

  根據預案,東海分局將在距離福島1500公裡至2500公裡的管轄海域內,每隔100公裡設置一個監測點。15日,第二批兩艘監測船和監測人員將攜帶儀器設備,分別從上海、廈門出發,密切跟蹤、監測放射性物質的動態。

  徐韌分析說,從海洋環流結構來看,黑潮自西向東和東北方向流動;從氣象條件來看,高空以西風環流為主,因此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放射性物質近期不會影響東海海域。

  另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報導,據專家檢測,核輻射物質暫時未對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造成影響。

  美國

  美國人健康不會受影響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13日表示,日本地震災區發生的核洩漏事故不會對美國人的健康造成有害影響。

  核管理委員會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目前的信息表明,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出的少量放射性物質已經因天氣原因遠離人群, 「考慮到兩國相隔數千英裡,夏威夷、阿拉斯加、美國海外領地以及美國西海岸都不會經受任何達到有害程度的輻射」。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已派遣兩名冷卻水反應堆領域的專家作為美國國際開發署團隊的成員前往日本參與救災。

  世衛

  公眾健康風險「相當低」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3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核輻射量已超過安全水平上限,但不會「立即威脅」民眾健康。

  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機構,東京電力公司發布最新消息之際,其他國家的核能專家推斷日本核電站事件影響日本本土以外民眾健康的機率「相當低」。

  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秘書長馬爾科姆·克裡克說:「現階段沒有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問題。 」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公眾健康因日本核電站事件所面臨的風險「相當低」。

  俄羅斯 24小時監測大氣情況

  針對日本核電站接連發生的危機,俄羅斯政府計劃全天24小時監測大氣情況,並著手籌備移動式醫療站,以防患於未然。俄方表示,日本正在控制事態,預計福島核電站的爆炸事故不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日本核事故程度如何?

  事故核電站仍處於可控狀態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14日發生氫氣爆炸,2號機組喪失冷卻功能,面臨堆芯熔毀的危機,多人被確認遭到輻射,但總體來看,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核洩漏的可能性較低,這一核電站與災區其他核電站都處於可控狀態。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當地時間11時01分(北京時間10時01分)發生氫氣爆炸,上空升起大量濃煙,反應堆所在建築被炸,只剩下「骨架」。但是放置反應堆的容器沒有損壞。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4日說,3號機組的爆炸可以認為和此前1號機組的爆炸同屬氫氣爆炸,即反應堆內部產生的氫氣溢出接觸外界氧氣發生劇烈反應,並非核爆炸。

  東京電力公司當天下午向日本政府通報2號機組也喪失了冷卻功能。可能由於向反應堆注水的裝置在之前相鄰的3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時受損,午後2號機組反應堆水位快速下降。工作人員開始向2號機組反應堆灌注海水,但最終燃料棒還是幾乎全部露出水面。

  經檢測,2號機組周邊的放射線劑量已經上升,可能是堆芯已經出現部分熔毀。為降低2號機組反應堆容器中的壓力,工作人員已開始釋放其中的蒸汽。

  另外,枝野幸男在14日晚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3號機組發生的爆炸使2號機組的混凝土保護體損壞,氫氣得以向外排出,因此2號機組發生大規模氫氣爆炸的可能性很低。即使事態發展到最糟糕的狀況,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也不會達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

  14日,有多名核電站工作人員和自衛隊隊員被確認遭受核輻射,其中包括東京電力公司和來自合作夥伴公司的職員共6人,給3號機組反應堆灌注海水的一名男性自衛隊隊員等。

  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澳大利亞核科學和技術組織前任主席齊吉·斯威特科夫斯基14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對於這次地震和海嘯,日本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所造成損害較小,與美國三裡島核事故不能等量齊觀。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反應堆還沒有損壞到那個程度。目前看來,這一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放射性物質洩漏的風險較小。

  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全國共有4座核電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上述核電站共有11座核反應堆停止運轉。

  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14日宣布,該公司在11日大地震中自動停止運轉的東海第二核電站重新獲得外部電力供應,將代替應急柴油發電機來冷卻其反應堆溫度。預計反應堆近期將進入穩定的「低溫停止狀態」。

  我國核電站是否安全?

  專家:安全可控但應完善安全預案

  日本特大地震引發核電站洩漏事件使核電站的安全性問題,以及核電站如何應對重大突發自然災害引起了社會關注。

  中核集團公司首席快堆專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快堆工程部總工程師徐銤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核安全法規標準採用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核電站建設和運行安全可控,但也應從日本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提高對自然的認識,制定更加周全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安全預案。

  徐銤表示,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核事件分級表,這次福島核電站的事件等級被日本官方評定為4級,低於5級的美國三裡島事件,更遠低於7級的車諾比事件。按照現在掌握的信息看,反應堆處於受控狀態,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採取了準確有效的應對措施,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洩漏的放射性物質是有限的,不會大範圍波及群眾,更不會遠距離飄散。但對後續情況仍應密切關注。

  據他介紹,核電站發生意外時確保安全有三大要素,一是安全停堆,二是導出餘熱,三是包容放射性。日本福島核電站基本做到了上述三點,但由於1號機組和3號機組備用冷卻系統失靈,剩餘裂變產物產生的衰變熱量無法導出,高溫燃料和水反應產生氫氣,釋放出來的氫氣在核島密閉廠房內發生爆炸,帶出了部分放射性物質。

  徐銤介紹說,日本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為上世紀60年代末建成的首批商用核電站,我國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站多為80年代和90年代後改進型或革新型核電站,安全性能優於首批投運的商用電站。

  他說:「我國核電站"門檻"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電站的選址更加保守、安全,均遠離地質斷裂帶,建在穩定的基巖上。抗震標準、防洪標準等都做到了"高一級"設防,並且受國家核安全局的嚴格審查。」

(責任編輯:UN009)

相關焦點

  • 福島核電站啟動「危險任務」
    新華社專電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8日說,當天下午開始從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乏燃料池內取出燃料棒,標誌日本政府和東電制定的反應堆報廢工程表進入第二階段,也被一些媒體認定為「最困難而危險的任務」。
  • 日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周邊5萬人被疏散
    至於事故原因,枝野幸男說,反應堆堆芯產生的水蒸氣外洩至容器外,因此產生的氫氣和建築物內的氧氣發生劇烈反應,導致爆炸。  另據東京電力公司的測定,當地時間18時58分,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的放射線劑量已下降至每小時70.5微西弗,只有此前觀測到最大劑量的約七分之一。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
  • 福島核電站或再爆炸 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日本核電站危機目前持續擴大,繼福島核電站爆炸後,宮城縣的女川核電站和茨城縣的東海核電站當前都面臨緊急情況;而福島核電站的險情仍未排除,面臨再次爆炸。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女川核電站進入緊急狀態東京電力公司方面13日晚稱女川核電站輻射水平超標,比正常值高出數百倍。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 資料:核電站核反應堆堆芯熔毀破壞原理
    「熔毀」一詞道出了核電最核心的問題:核能安全嗎?「熔毀」這個詞因兩件臭名昭著的事故至今令人記憶猶新:1979年的美國三裡島事故,以及七年之後發生在現烏克蘭的車諾比事故。你可以把福島上那些沸水堆(BWR)的堆芯想像成電熱壺中電子元件的放大版本。
  • 福島核洩漏未平 法國核電站爆炸 反應堆安全性到底怎麼樣
    多年前,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站發生爆炸,法國官方稱,沒有核洩漏風險,已經排除人為破壞的可能。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有5人在爆炸中受傷,多是吸入爆炸煙塵所致。 聯繫日本將100噸核廢水排入大海。為何法國核電站發生爆炸,卻沒有像日本福島核電站那樣產生核洩漏的風險呢?
  • 福島核電站發生氫氣爆炸 無須談「核」色變
    日本8.8級強震嚴重影響當地核電站的正常運行,特別是福島核電站出現了放射性物質外洩的情況,導致周邊居民緊急撤離。那麼,核電站出現事故的原因是什麼,又會對周邊產生多少影響?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表示,目前來看,核洩漏的影響有限,至於未來情況如何要看事態發展。
  • 核洩漏已過6年:福島核電站後續工作仍面臨困境
    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
  • 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根據報導,12日下午,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氫氣爆炸前後曾經出現過比較強的輻射(當時為了緩解機組內部的水蒸氣壓力而進行了水蒸氣排放)。當時的輻射值就是流言中「1015」數字的來源。不過, 某網站 的記者在編譯相關報導時卻弄錯了這個數字的單位。原文中的數值是每小時1015μSv,也就是「1015微希」,記者將這個值放大了整整1000倍。
  • 公然排核汙水,日本制度解決不了福島核洩露事件
    這就是最恐怖的堆芯熔毀的情況。石墨中子慢化劑是車諾比事件毀滅性的主角兒,那這個福島核電站出事又是啥原因啊?大致了解一下這個核電站的原理,與車諾比核電站的R B M K沸水反應堆相似。日本福島的B W BR反應堆同樣是通過核反應直接加熱核燃料周圍的冷卻水,使其沸騰,帶走反應堆產生的熱能,然後沸騰的水推動發電輪機運轉,推動輪機運轉的水蒸氣冷卻之後又會被管道抽回反應堆底部再次加熱沸騰,實現循環。同時用可以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對反應進行控制。只有飛出油泵的中子才能被各種慢化界減速,成為適用於核裂變反應的熱中子,射入相鄰的油泵才能反應。
  • 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雖然福島核電站是由2011年海嘯引起的爆炸並引發了核汙染危機,但是日本政府對核電站的危機處理卻並不讓人滿意。其實在福島海嘯核洩漏事故之前,福島核電站就發生多次核洩漏事故,不過日本政府及核電站相關負責人直接鞠躬辭職了事。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 【果殼地震特輯】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本內閣官防長官在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的數據,該數據在僅僅半個小時後就降低到了70.5 μSv。核電站事故,有那麼可怕嗎?核電站發電時所做的事情其實跟火力發電站差不了多少:通過控制鈾235的鏈式反應,將能量以恆定的速率釋放出來,將水加熱,產生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汽輪機驅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 福島核電站事故9周年在即,當地仍然是鬼城!
    雖然大地震的地震波讓場內的反應堆自動停機,但15米高的滔天大海嘯輕鬆越過5.7米的臨海防洪堤,將地勢較低的柴油發電機機組淹沒,失去了12臺緊急發電機後,反應堆的交流電源宣告失效,反應堆開始過熱並產生堆芯熔毀。東京電力公司在給當地政府的緊急通告中寫道"已經進入一級警戒狀態,災難已經無可避免了"。
  • 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驚現「輻射魚」:銫元素超標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地區發生8.4級地震,是有記錄以來日本發生的規模最大的地震,並引發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海嘯,成為日本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經濟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當時的中國,媒體上充斥著兩大類的文章: 一種是對日本發生如此大的災難表示同情、感同身受,呼籲中國對日本進行援助的; 另一種是對日本在事故發生後的反應讚不絕口的,「日本民族精神」、「負責人」是任何一篇報導都會出現的關鍵詞。
  • 核電站事故知識四問
    日本核事故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截至目前,受損福島第一核電站已有4個機組發生氫爆炸,個別機組反覆出現火情。那麼,核電站氫爆炸危險有多大?哪些放射性物質被洩漏?會不會威脅公眾健康?核電站發生事故時應該怎麼做?一、核電站氫爆炸危險有多大?
  •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爆表,人活不過一分鐘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日前,東京電力公司試圖讓一個小型機器人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障礙物清理作業。而本月2日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曾透露,2號機組安全殼內的空間輻射量為最大每小時530希沃特。東電錶示,故障原因很可能與安全殼內部的高輻射有關。此外,東京電力公司在分析拍攝畫面後確認,壓力容器下方的網格狀鐵製平臺出現一平方米左右的破洞,可能是極高溫的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洩漏時所致,想要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絕非易事。日本共同社指出,從2號機組的現狀來看,取出核燃料的計劃將被迫中斷。
  •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核武器,說到這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核武器就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毀傷破壞效應的武器。 正是因為核武器的威力非常大,所以對人們的傷害也是很大的。而且核輻射對人類或者其他生物,影響都是致命性的。比如說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 日本再次面臨重大危機,世界各國坐臥不安,這次還是核電站
    人民日報1月13日報導稱,當地時間12日,日本濱岡核電站的運營方、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前不久濱岡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了比較嚴重的漏水事故,而且洩露總量多達110噸。為了避免外界擔憂,日本媒體還專門報導稱,洩露的水屬於消防用水,沒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