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
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圖片來源:jeremy sutton-hibbert
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高達17米海嘯襲擊了福島核電站,致使1至3號機組堆芯熔化。發生核洩漏事故後,日本政府將福島核電站周邊佔福島縣面積約10%的區域劃為避難區,這一區域內輻射水平嚴重超標,居民被要求強制疏散,生活在核電站附近的16萬居民已經撤離或逃離。
雖然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汙染物已經被清除,但由於風力原因落在該國東北部地區的放射性塵埃依然存在。目前,核電站官方表示,已成功將核電站事故對周圍社區的健康影響降到最低。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廢堆負責人Naohiro Masuda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熔毀堆芯釋放的放射物已經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他還表示,目前隨著清除工作的推進,暴露水平已降到了閾值以下,疏散的居民正返回家園。截至今年4月1日,福島縣避難區面積將進一步縮小至全縣面積的約2.6%。
但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待報廢,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的核殘渣還要取出。而這個階段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再遭到大規模地震或海嘯襲擊。但Masuda稱,即使再發生同樣級別的地震,東電也能維持核電站機組的冷卻狀況。「我們專門進行了應對大地震的準備和訓練」。
不過,攔截海洋汙染已經成為棘手的挑戰。東電目前正努力抽取並淨化核汙水,避免汙水外流。目前,東電已經聚集了96萬噸汙水存儲在1000個10米高的罐子中。該公司已經除去水中的銫、鍶等50多种放射性元素。
Masuda還提到,日本要繼續利用核能就必須總結福島核事故教訓,從各方面加強保障,例如建造防波堤等。東電目前還計劃使用機器人跨越殘骸,清除內部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