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洩露300噸強輻射汙水 海底鯰魚已變異

2020-11-25 騰訊網

資料圖:因地震損壞的福島核電站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近日宣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儲水罐洩漏了大約300噸強輻射汙水,他們已考慮把事件程度從表示「異常」的1級上調至表示「嚴重」的3級。最新探測數據顯示,這些汙水可能已經流入海中。外界擔心,其他簡易儲水罐可能已接連發生洩漏。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長田中俊一說,福島核電站如同「鬼屋」,問題不斷。

兩年前,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為了給2號核反應堆洩漏的高放射性汙水騰出存儲空間,東京電力公司先後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約11500噸的低放射性汙水,汙水中碘131的濃度約為安全值的100倍,銫134和銫-137的濃度則為安全值的50倍~70倍。這些放射性物質究竟會去向何方,影響範圍多大,影響程度多深,日本政府一直沒有公布確切的數據,使國際社會尤其是日本鄰國十分擔憂。目前已經證實日本震區海底發現了變異的鯰魚及其魚卵。

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肯·比塞勒早些時候透露,福島核事故儘管發生已1年多,但核洩漏引發的核輻射並未停止,在距日本30公裡~640公裡的太平洋海域,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銫-137濃度是正常值的10倍~1000倍。核輻射至少已經隨著海水擴散到了640公裡以外的地區,而且仍在向更遠的地方擴散。該海域的魚和浮遊生物體上也都檢測到了包括銫-137在內的核汙染物質,放射物已徹底融入了深達20釐米的海底泥土中。就像當年的車諾比核汙染一樣,在漫長的歲月中都很難消除。生態學專家說,海洋動物的卵和幼體對輻射較為敏感,輻射將改變它們的DNA。紐約萊曼學院海洋與江河口研究所負責人拉什林說,絕大多數變異動物無法倖存,一些動物還會將變異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如果海洋動物攝入受到輻射的植物和小型獵物,海洋食物鏈將受到汙染。

我國最關注的是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對中國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災後排放的放射性汙水向東漂移,主要影響日本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極其複雜的中小尺度渦動,會將部分放射性汙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輸送。從長期來看,中國海域不受影響似乎不可能。事實上,如果整個生物鏈中開始出現變異的DNA,全人類都將是受害者。

當前,更令人擔心的是福島核電站在繼續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汙水。日本政府近期公布的估算結果稱,每天約有超過300噸汙水流向大海。鑑於事態在繼續蔓延和發酵,為了保障海洋環境安全以及防止核輻射汙水危害人類,國際社會尤其是日本鄰近國家,應積極敦促日本政府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停止核輻射汙水繼續向太平洋海域排放,並對已經排放的汙水採取嚴格的監控措施,查清其擴散範圍以及影響程度,並將相關結論公之於眾。

同時,還應呼籲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國際海洋環境保護組織,聯合起草有關放射性物質排海的規定和標準。對此次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針對人為原因造成的損失和危害,應該追究相關企業和個人的責任並由日本政府承擔國家賠償義務。(鬱志榮)

相關焦點

  • 福島核電站儲水槽事故頻出 120噸核汙水被洩漏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王鵬】據日本新華僑報網4月8日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已經過去兩年,但各種事故接連不斷。最近,核電站設在地下的核汙水儲存罐相繼開始洩漏,截至目前,已經有約120噸核汙水被洩漏。據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臺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儲水槽被發現向外洩露了大量的核汙水。問題發現後,調查人員對核電站內的其它儲水槽也作了調查。
  • 福島核電站檢測出史上最高輻射強度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5日,日本福島,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考察福島核電站。該核電站在本月初造成核汙水洩露,汙水流入太平洋。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確認23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外連接外海的排水溝中採集的水樣,經檢測其中鍶等釋放β射線的放射性物質,最高輻射值每升的輻射強度已經高達14萬貝克勒爾。這是有史以來,此處檢測到的輻射強度的最高值,與前一天相比竟驟升了2.3倍。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3月12日,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爆炸後釋放大量核輻射,造成重大二次災害。 時隔9年多,接連出現的一系列消息又將這次重大核洩漏事件帶回到我們的視線裡—— 福島現存約123萬噸核汙水,擬排放入海?
  • Science:福島核電站汙水中仍殘留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2011 年 3 月 11 日,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將大量放射性汙染物釋放到海洋中。如今經過 9 年多的清理,事故地點周圍海域放射性已降低到正常範圍,但當地仍儲存著 100 萬噸受汙染廢水,科學家認為需要謹慎處理。
  • 福島傾倒百萬噸核廢水入海,恐致海鮮變異,人患癌
    導語:福島,核去核從!近日,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擬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排放量高達100多萬噸。這個方案預計需要2年的準備時間,100多萬噸核廢水全部處理完並排放入海需耗時約30年。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國際組織警告:或損害人類DNA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據日本媒體24日報導,日本政府可能在10月過後,就「核汙水入海」一事作正式決定,尚未透露具體決定時間。此前,日媒報導稱,日本政府將在本月27日作出這一決定。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超高輻射」怎麼回事  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布,他們最新推算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高達每小時650希沃特。人暴露在這種環境中幾十秒即可致死,就連東電公司調查用的機器人在進入安全殼後都故障連連。
  • 福島核電站受損,超100萬噸核汙水如何處理?日本自稱「別無選擇」
    作者:年負 前段時間,日本政府宣布,將在10月下旬召開會議,正式決定怎麼處理囤積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而據日本披露,日本政府將會選擇的方案是把核汙水排入海洋。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洩漏事件導致數百萬噸海水受到放射性汙染。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來源: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世界上最嚴重的事故之一,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三文魚、白魚和太平洋鯡魚被輻射物質感染,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白色腫瘤和潰爛。不少動植物受到輻射,都產生了變異。比如,鯰魚,變異後恐怖怪異,仿佛外星生物一般。
  • 核洩漏已過6年:福島核電站後續工作仍面臨困境
    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
  • 福島出現變異生物,當地癌症發病增加百倍,日本還說核汙水安全?
    如今已經過去將近10年,然而日本對福島的消極反應讓福島依然處於輻射的陰影下,除了海中出現如同怪物一般的章魚外,福島的年輕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飆升到了正常水平的118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日本方面卻以「沒有設備與空間繼續儲備更多汙水」為由,打算將福島目前儲存的核廢水向海中排放,並且稱經過稀釋後這些汙水沒有任何害處。
  • ...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
    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
  • 學者研究發現福島核電站事故引發生物變異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張玥】據日本新華僑報網7月10日消息,自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以來,外界對核電站事故所引發的各方面影響猜測不斷。最先獲得證實的是福島縣當地農牧用地已因受到嚴重核輻射而基本荒廢;隨後,檢測證實回遊福島海域的魚類受到不同程度輻射。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比地震更為可怕的二次災難——核洩漏和核輻射這場罕見的地震與海嘯造成日本福島核電站反應堆融化的洩漏事故。核洩露事故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國際原子能機構將這次洩露事故定為為第7級(特大事故)——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最嚴重的等級,與當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等級相同。
  • 國際組織警告:福島核汙水入海或損害人類DNA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衝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造成1~3號反應堆堆芯熔毀,隨後1、3、4號反應堆發生氫氣爆炸。但現在,福島核電站廢水危機又重新浮現。 這些放射性的廢水有兩個來源:一是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持續發熱,核電站需要使用水來冷卻,這一過程產生了一部分廢水。另一個來源是地下水,地下水流經核電站周圍時,自然會受到汙染,因此這些源源不斷的地下水也成為需要收集、處理的放射性廢水。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壹 在經歷了長達9年的欲蓋彌彰後,日本政府終於撕下其虛偽的面孔,宣稱計劃將130多萬噸的福島核電站核廢水,傾倒在大海中。,低濃度放射性威力正源源不斷地從日本福島核電站向東飄移,預計數日內到達北美; 3月23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發布消息,稱發生事故後已有13次在廠區檢測到嚴重的種子輻射; 3月30日,日本官方宣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水口附近海域檢測到放射性碘的濃度達到法定限值3355倍…… 這場核洩漏事故,最終被定為核洩漏事故等級中最嚴重的
  •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東電公司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福島事故後發生數次放射性汙水向海洋洩漏事件。最引人矚目的是2013年7月8日,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公布的福島核電站每天約有300噸核汙染水流入海洋的大範圍洩漏事件。
  • 日本海洋食物鏈將受汙染 海洋動物或因輻射變異
    當地時間4月2日,日本官員證實,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的含高濃度輻射物質積水,滲出反應堆,流入太平洋。專家們表示,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流入海洋,可能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基因變異。
  • 日本福島附近現「9足章魚」!123萬噸核汙水...
    韓國媒體探訪日本福島:人煙稀少 景象悽涼 時隔9年多,日本方面表示考慮向大海排放福島核汙水,引發鄰國擔憂 。近日,韓國媒體記者開車從東京出發,前往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的大熊町。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測量核輻射的儀器。
  • 日本福島核輻射「倖存者」,照看「變異體」多年,現狀怎麼樣了?
    日本福島核電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核電站,受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裡的放射性物質發生了意外洩露,致使大批福島民眾被迫轉移至其他地區,仍然福島核洩漏事件遠不止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福島核洩漏造成的環境汙染,迄今為止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雖然日本福島已經被嚴格管控起來,但福島核洩漏引發的「蝴蝶效應」卻沒有因此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