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稱福島核洩漏事故釀史上最嚴重海洋汙染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8日電 綜合報導,法國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IRSN)27日稱,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洩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釀成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汙染。

  但該機構還稱,與之前預測的一樣,洩漏到海洋中的銫137濃度已經被洋流稀釋,除了近岸物種,不會對海洋物種構成明顯威脅。

  IRSN說,從今年3月21日至7月中旬,福島核電站共向太平洋排放了27.1千兆貝克銫137,其中總量的82%是在4月8日前排入大海,因為當時為了給受損的核反應堆降溫,日本當局採用了最原始也是最後的辦法:注入海水來為反應堆降溫。

  IRSN說:「這是目前觀測到的最大的一次人為的放射性核物質汙染海洋環境事件。」

  銫的半衰期為30年。環境中銫-137進入人體後易被吸收,能均勻分布於全身。進入體內的放射性銫主要滯留在全身軟組織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濃度較低;較大量放射性銫攝入體內後可引起急、慢性損傷。

  但同樣因為大地震和海嘯洩漏至海洋的放射性元素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它對海洋的汙染「迅速減少」。

  IRSN還說,海洋中的深海魚類、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魚類、軟體動物類等海洋生物是對銫汙染「最敏感的物種」。

  3月11日,日本東部地區發生震驚世界的9級強烈大地震,至今已造成超過2萬人死亡和失蹤。強震和隨之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嚴重受損,發生核洩漏事故,數十萬人被迫疏散。

  日本環境省日前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後,該國全年遭受輻射量達1毫希沃特以上、需要清除放射性物質的地區為1.16萬平方公裡,約佔國土面積的3%。

  目前,國際核事故按嚴重程度分為零至7級。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質洩漏依國際標準上調至事故最高等級7級。這使日本核洩漏事故等級與蘇聯車諾比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等級相同。

  與車諾比核電站顯著不同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有15釐米厚的不鏽鋼護罩保護。

  1986年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核洩漏事故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受到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災難。事後,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並把車諾比事故「追定」為7級。

相關焦點

  • 電影還原福島核洩漏事故 《福島50》發布預告片
    電影還原福島核洩漏事故 《福島50》發布預告片 時間:2019.1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福島核事故成「車諾比第二」
    福島將成為第二個車諾比?自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危機以來,這一問題長期存在。而日本政府昨日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提高到最高級別7級,與蘇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同級,更是加劇了外界的憂慮。受此影響,日本政府正急於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說明事故現狀及對策,以避免更多國家限制進口其農產品及加工食品。
  • 福島核洩漏事件發生後,已經過去9年時間,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大量核輻射被釋放,成為繼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後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這場事故導致16萬人流離失所,政府創建了一個12.5英裡的禁區,即便有一些地區解禁,但幾乎沒有人願意返鄉。
  • 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福島旅遊業卻仍在發展?
    從整體輻射汙染來說,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洩漏事故是一個等級的。但是奇怪的是,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而日本福島旅遊業仍在發展,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次核洩漏事件給周邊造成了嚴重汙染,但環境輻射下降還是很快的,沒出事的其他三個機組甚至一直發電到2000年。
  • 福島核事故五周年:日本政府掩蓋了什麼?
    一手資料和獨立機構調查的確十分缺乏。福島核事故作為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之一,各國專家對其影響竟仍所知甚少。那些承受著痛苦與孤獨的甲狀腺癌患者家庭,始終被忽視和邊緣化。福島核事故影響不斷發酵,對海洋也造成空前影響,日本政府始終沒有給出應有的交代。》
  • 變異章魚在日本沿海出沒,當地漁民稱第一次見到,或被核輻射汙染
    很多人都喜歡管章魚叫「八爪魚」,不過,根據報導,近日在日本的宮城縣沿海的一個小漁村裡,當地的漁民卻捕撈上來一隻擁有9個觸手的章魚,這也是當地漁民第一次看到這種變異的章魚,研究者稱,這種情況或許與核輻射汙染有關。
  • 核洩漏已過6年:福島核電站後續工作仍面臨困境
    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
  • 日本核洩漏事件9周年,影響仍在繼續
    日本福島核事故也是自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故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一次核危機。 天災還是人禍?   福島發生9.0級地震後,15米高的巨浪淹沒了第一核電站的機組,引起其電源被關閉,導致反應堆冷卻系統停工。
  • 二次汙染?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汙染水排入海洋,日韓關係恐受影響
    眾所周知,日本核洩漏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是這整個事件對於日本以及日本周邊的影響卻令人們無法忘記。前些年的日本核洩漏給海洋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也給居住在核電站旁邊的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 日海洋機構從7千米深海檢測出放射性銫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5月30日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核事故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是否汙染了海洋備受人們關注。近日,日本海洋研究機構等研究團隊,從太平洋海域日本海溝附近水深約7000米的海底泥土中,檢測出核事故產生的放射性銫。
  • 日本堅稱不會造成汙染,請人們放心
    據報導,原定於10月17日作出正式決定的日本「福島核事故中的受汙染水排放入海」一事,由於受到多國的強烈譴責,日本政府決定延期作出正式決定,初步將時間定於10月之後,具體是否執行,還需要內閣會議研究決定,同時,日本的《讀賣新聞》也表示,日本的核事故汙水並不會對海洋造成汙染。日本核事故汙水來自哪裡?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時至今日,車諾比核電站周圍30公裡的區域仍然是人類的禁區。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
  • 福島核洩漏事故:中國索賠出路在何方?
    誤解  一段時間以來,福島核洩漏事故似乎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事實上,麻煩的問題才剛剛開始。  國人對賠償問題的焦慮,大多因為對人道主義救援事宜的關注引而未發,但卻因為近日的一則爆炸性新聞而被點燃。大量莊稼絕收或減產,森林、湖泊汙染嚴重,美國人義憤填膺,抗議聲不絕於耳。美國政府與加拿大政府達成協議,將賠償爭議提交一個聯合仲裁委員會解決。儘管沒有證據證明加拿大政府有意參與了排汙行為,但仲裁委員會認為責任還是應由加拿大一方來承擔。
  • 日本核汙水或將汙染海洋生物鏈-汙水 日本海洋 核汙染 汙染水體...
    如果魚類在汙染區停留時間很長,那麼通過食物鏈富集到魚體內的銫可能會形成汙染  從5級直接升到最高的7級,當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與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正式宣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連升兩級」後,對於福島的核洩漏是否會超過車諾比的擔心開始多了起來。
  • 中國海域未受核洩漏影響
    監測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最新預報結果顯示,受冷空氣東移入海的影響,日本核汙染擴散物質隨氣流向東偏南方向移動,擴散至日本東部的太平洋區域,未來三天對我國無影響。    海洋環境監測情況表明:未發現異常,日本核洩漏未對我國海域造成影響。
  • 走進福島核洩漏區|那些難以消除的核輻射汙染和恐懼
    即使是在8年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帶來的恐懼和疑慮依然難以消除。復興廳是日本政府為福島海嘯災後重建專門成立的內閣機構,在長達8年的災後重建之後,11月中旬,日本政府復興廳邀請中國媒體前往福島一線調查採訪,努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消除國際輿論場疑慮之意圖明顯。
  • 世界史上最可怕的十大核洩漏事故
    第3頁:車諾比核電廠洩露事故 第4頁:圖勒核洩漏事故 第10頁:美國內華達州絲蘭山脈核試驗   1 1979年3月28日,三哩島  三哩島核電廠2號機組部分反應堆堆芯融化導致了美國核電經營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儘管它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123萬噸福島核汙水進入海洋,破壞人類DNA,威脅程度超車諾比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舊十分不樂觀,絲毫看不到好轉趨勢,疫情還沒結束近期日本又準備搞事了,打算將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排放進入海洋。日本打算往海洋排放大量核汙水,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議論,綠色和平組織近日發布報告,表示這些汙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將有可能破壞人類DNA。目前日本方面還未做出最後決定,現在韓國方面已經表態,如果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洋會遭遇韓國起訴。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是怎麼回事 核汙染水入海有什麼危害
    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據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了該項研究成果。  研究報告稱,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東大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這讓我們不禁發出疑問:核洩漏事故過去了9年,核輻射威脅還在?福島目前現狀如何?核汙水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處理,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福島現狀:核輻射值依然超標 今年3月,3·11大地震九周年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對福島核電站外的禁區進行了探訪,依然能夠測得很高的輻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