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2020-12-06 騰訊網

搜索福島事故的報導,可以看到很多媒體稱,洩漏量達到每小時「1015毫希」。其實這裡的「1015毫希」完全是由於誤譯造成的誤會。

根據報導,12日下午,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氫氣爆炸前後曾經出現過比較強的輻射(當時為了緩解機組內部的水蒸氣壓力而進行了水蒸氣排放)。當時的輻射值就是流言中「1015」數字的來源。不過, 某網站 的記者在編譯相關報導時卻弄錯了這個數字的單位。原文中的數值是每小時1015μSv,也就是「1015微希」,記者將這個值放大了整整1000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本內閣官防長官在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的數據,該數據在僅僅半個小時後就降低到了70.5 μSv。

核電站事故,有那麼可怕嗎?

核電站發電時所做的事情其實跟火力發電站差不了多少:通過控制鈾235的鏈式反應,將能量以恆定的速率釋放出來,將水加熱,產生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汽輪機驅動發電機,產生電能。福島核電站便是這種「沸水反應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

雖然鏈式反應的原理與核彈一樣,但是核反應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彈那樣爆炸的。原因很簡單:核反應堆的燃料鈾不純,它沒有能力產生原子彈式的爆炸。換句話說,在反應堆中只有持續的鏈式反應,而沒有倍增過程,所以反應不會加速,更不會爆炸。

現代的壓水堆核電廠的反應堆中,有很完善的措施保證放射性物質不會外洩。核反應發生在一個鋯合金的包殼內,鋯合金外面流動著冷卻水。這些冷卻水與外界完全隔離,其外還有鋼筋混凝土的安全殼。

在這些安全屏障的保護下,發生嚴重核事故的可能性極低。

一旦核電站發生事故,安全保護系統會立即被觸發,幾秒鐘後鏈式反應便會被關閉。此時冷卻系統就會對核燃料衰變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大約需要數星期的時間。

如果冷卻系統出了問題,核電站的堆芯就會面臨熔毀的危險。不過根據日本日本原子力產業協會(Japan Atomic Industrial Forum)的報告,目前動東京電力公司正在積極把海水泵入核電站為反應堆降溫,以防止堆芯熔毀。

據日媒12日晚報導,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將福島核洩漏事件定為4級核事故。據國際核事故分級表,這一級別意味著「事故對當地有不良影響」。按此分級,此次核事故嚴重程度低於美國三哩島事故(5級),遠小於前蘇聯車諾比事故(7級)。

這是個並不算太嚴重的事故。1990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核能機構(NEA)設計提出了《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如下圖所示),給出了表中列出了1-7級事故的分級標準,每高一級事故的程度大約嚴重10倍。所有程度非常輕沒有任何危險的事件都被包括在0級裡面,1級是「異常情況」。洩漏發生在安全防護系統之內,對周圍的居民和環境沒有影響。按照該表,1-3級的嚴重程度並不夠「事故」的標準,被歸類為「事件」,而4-7級才真正被稱為「事故」。

截止到2009年12月,全球共有436座核電站在運轉。而歷史上只有9座核電站曾發生過不同程度的事故。

核輻射的危害可以控制、可以利用

核輻射,就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輻射的射線有三種:alpha射線(氦核)、beta射線(電子束)和gamma射線(高能光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核輻射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射線和大氣中的宇宙輻射,而在核電站中,裂變反應也會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線。

核輻射並非善者。由於核輻射的各種微觀粒子帶有的能量都比化學鍵的鍵能高,因此有可能破壞人體內分子的化學鍵,造成分子的性質改變。不過在大部分情況下,核輻射也沒有那麼可怕,因為細胞內的個別分子被破壞失去生理活性之後,或者整個細胞受損死亡後,會很快被人體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會造成重大的傷害。

這種對生物體的傷害在食品生產中用來常溫殺菌:食品經過高強度的射線照射之後可以保證大部分的細菌被滅殺。而治療癌症的放射療法(放療)則是它的另外一種應用,通過對癌變的部位進行高強度的輻射處理,使得癌細胞(也包括正常細胞)大量死亡,達到抑制癌症的目的。

在極少數情況下,核輻射的傷害可能會造成細胞內染色體上基因的變化,它可能發生在生殖細胞內,也可能在正常的體細胞內。如果這種變化不能修復並且細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現細胞不受控制地複製的情況,就成了癌細胞了。

因此,長時間接受較高強度的核輻射是有導致癌症的可能性的。但實際上,我們無時不刻不在受到各種核輻射。而這些輻射很微弱,但是無法隔絕,一般不認為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

相關焦點

  • 【果殼地震特輯】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福島核電站的事故所造成的輻射有多可怕?實際上,我們每天無時無刻不受到各種核輻射,而這次核電站事故對現場人員所造成的輻射也只相當於50次X光胸透的輻射。只要核事故所造成的輻射不超出天然輻射太多,就可以被認為是安全的。
  • 站在太陽系「最醜」衛星米蘭達上,會看到什麼要人命的奇觀?
    我們不能長時間欣賞天王星的美麗,它強烈輻射的會要人命。到目前為止,只有旅行者2號探索過米蘭達星,它還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
  • 談核容易丨害怕核電站輻射?大可不必!
    談核容易丨害怕核電站輻射?大可不必!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害怕核電站輻射
  • 核電站附近居住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王海洋介紹說,日常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接受著來自環境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空氣、水、巖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築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輻射,甚至人體內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鉀-40。  全世界平均來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為2.4毫希弗(「希弗」是輻射劑量單位)。此外,人們還會受到一定量的人工輻射,其中大部分來自醫療輻射。
  • 廣東驚現劇毒雞母珠 毒性排世界前五一顆要人命
    廣東驚現劇毒雞母珠  毒性排世界前五一顆要人命  2月26日,廣州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對入境旅客攜帶物查驗時,發現一位自衣索比亞回國的旅客攜帶的行李箱內容物可疑,當即依法實施開箱查驗
  • 「蛇盤瘡」長一圈真的會要人命?蛇盤瘡疼痛難忍,該如何緩解?
    我們民間說,蛇盤瘡長滿一圈,就會要人命,是真的嗎?蛇盤瘡到底是什麼?蛇盤瘡是什麼?蛇盤瘡容易出現在老年人、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的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一旦長了蛇盤瘡,會非常的疼,還容易一連串長很多。就像是有過水痘的人,好了以後,體內可能還會有水痘病毒的殘留。
  • 帶狀皰疹纏一圈真的會要人命嗎?免疫力低時,需警惕感染
    「纏腰火龍」纏一圈真的會要人命嗎?其實不會要人命,莫過度緊張。民間對於這個病甚至會迷信說,「纏腰火龍」長滿一圈就會死人了。這僅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說法而已,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福島核電站檢測出史上最高輻射強度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5日,日本福島,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考察福島核電站。該核電站在本月初造成核汙水洩露,汙水流入太平洋。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確認23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外連接外海的排水溝中採集的水樣,經檢測其中鍶等釋放β射線的放射性物質,最高輻射值每升的輻射強度已經高達14萬貝克勒爾。這是有史以來,此處檢測到的輻射強度的最高值,與前一天相比竟驟升了2.3倍。
  •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熔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利用一根15米長的杆插入位於日本東海岸福島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中,杆的頂部設置有相機,相機記錄了數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福島核災難核心區域反應堆內部的破壞情況。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 福島核電站輻射爆表 核輻射的四大危害
    最近網上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的問題,而不斷的爆出目前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已經爆表?爆表意味著什麼?就是說明其中的核輻射已經用儀器無法檢測,我們經常說霧霾爆表,就是意味著霧霾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制,儀器監測不了或者達到很高的值。
  • 福島第一核電站工作人員作業時遭內部輻射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邢熠】東京電力公司1月20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爐作業的一名50歲男性員工,因為粘黏在口罩上的膠帶脫落而被內部輻射。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這是該員工第一次在核電站內部實施作業。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13次檢測到中子輻射
    由東京電力公司3月22日拍攝,並於當天公布的圖片顯示,工作人員正嘗試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反應堆進行噴水作業。中新網3月23日電據共同社網站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23日發布消息稱,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曾13次在廠區內檢測到中子輻射。據稱,每次檢測到的輻射量均在每小時0.01~0.02微西弗範圍內,「並非危險水平」。東電今後還將對可能釋放出了中子的鈾和鈽進行檢測。
  •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口腔醫生告訴你怎麼做?
    其實,牙痛真的有可能是病,且真的可能會要人命。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要麼是我們身邊人牙痛,要麼是自己牙痛,每次痛起來,你都能感受到牙痛的人那痛苦的表情,意味著什麼。
  •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爆表,人活不過一分鐘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日前,東京電力公司試圖讓一個小型機器人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障礙物清理作業。東電錶示,故障原因很可能與安全殼內部的高輻射有關。此外,東京電力公司在分析拍攝畫面後確認,壓力容器下方的網格狀鐵製平臺出現一平方米左右的破洞,可能是極高溫的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洩漏時所致,想要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絕非易事。日本共同社指出,從2號機組的現狀來看,取出核燃料的計劃將被迫中斷。
  • 茶漬要人命?這些關於茶的傳言是真的嗎
    但也有網絡文章稱,茶葉重金屬含量高,喝茶不洗杯,茶漬會要人命……這些關於茶的傳言,都是真的嗎?喝茶能排毒嗎?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有人說,喝茶不能洗茶杯,要「養茶山」。但也有人說,茶漬中含有重金屬,喝茶不洗杯子的行為有害健康。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茶葉,茶漬裡的重金屬含量並不會高到危害健康的程度。不過,這也不是說留著茶漬是件好事。
  • 核電站3個工作人員遭過量輻射其中2人皮膚沾染放射物
    日本最強地震第14天  核危機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4日下午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3個工作人員遭到過量輻射,其中兩人腿部皮膚受到汙染,已入院治療。  現在,各方對日本食品安全感到擔憂,中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已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的放射物質監測。
  • ...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
    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
  • 福島核電站洩露300噸強輻射汙水 海底鯰魚已變異
    資料圖:因地震損壞的福島核電站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近日宣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儲水罐洩漏了大約300噸強輻射汙水,他們已考慮把事件程度從表示「異常」的1級上調至表示「嚴重」的3級。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長田中俊一說,福島核電站如同「鬼屋」,問題不斷。兩年前,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為了給2號核反應堆洩漏的高放射性汙水騰出存儲空間,東京電力公司先後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約11500噸的低放射性汙水,汙水中碘131的濃度約為安全值的100倍,銫134和銫-137的濃度則為安全值的50倍~70倍。
  • 幾個熊孩子鑽進核電站 竟看到了……
    當然,為什麼不在北京建大型核電站,還有很多很多原因,比如是不是處在地震帶上?是不是具有廣闊的,而且得是很便宜的閒置土地以便安置核電站?等等。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而紐約的周圍就有好幾座核電站。除了別的很多技術因素外,有河流、靠海也是紐約周圍部署核電站的一個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