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核容易丨害怕核電站輻射?大可不必!

2020-12-05 澎湃新聞

談核容易丨害怕核電站輻射?大可不必!

2020-08-13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害怕核電站輻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CNPE金牌科普小姐姐告訴你

DUCK不必~

這裡是視頻版

這裡是文字版

01

核設施的安全,我們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但對於大眾來說也完全不用過於擔心核電站會對我們自身造成什麼影響。

其實天然的放射性一直存在於地球上,但它無色、無味、看不見又摸不著,使得我們對它缺乏了解。

02

可以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輻射的環境當中,其中82%屬於自然輻射,來自空氣、陸地、食物等等,17%來自醫療照射。

所以正常運行的核電站、核設施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小的。

劃重點!

03

核電站主要的輻射來源是 αβγ射線:

阿爾法α粒子是氦核,它的穿透能力差,通常用一張紙就可以擋住阿爾法粒子;

貝塔β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通常用一般的金屬板或者是有一定厚度的有機玻璃板,就可以很好的阻擋它對人的照射;

而伽馬γ射線一般需要採用厚的混凝土牆或者是重金屬板塊。

04

輻射防護就是基於它們的原理和特徵來設計和實施的,更多的是用於保護工作人員,對於公眾的保護是落實在核電站設計、運行安全和事故控制方法的方方面面,對於我們公眾來說是不必過於擔心的~

供稿: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原標題:《談核容易丨害怕核電站輻射?大可不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談核容易|一分鐘了解核電站
    來源:中核集團12 一分鐘了解核電站核電站和火電站有什麼區別?人類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核電?核電站有哪些常用的反應堆?核電站的反應堆在事故的情況下會像原子彈一樣發生核爆炸麼?今天,小編和您一起聊聊核電站的那些事兒。圖文版核電站與火電站的根本區別就在於產生熱量的方式不同,一個是通過核反應,一個是通過燃燒煤。人類之所以要大力發展核電,其主要原因是核能是高效能源,消耗資源相比火電來說大大減少。
  • 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根據報導,12日下午,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氫氣爆炸前後曾經出現過比較強的輻射(當時為了緩解機組內部的水蒸氣壓力而進行了水蒸氣排放)。當時的輻射值就是流言中「1015」數字的來源。不過, 某網站 的記者在編譯相關報導時卻弄錯了這個數字的單位。原文中的數值是每小時1015μSv,也就是「1015微希」,記者將這個值放大了整整1000倍。
  • 【果殼地震特輯】核電站輻射要人命?
    福島核電站的事故所造成的輻射有多可怕?實際上,我們每天無時無刻不受到各種核輻射,而這次核電站事故對現場人員所造成的輻射也只相當於50次X光胸透的輻射。只要核事故所造成的輻射不超出天然輻射太多,就可以被認為是安全的。
  • 輻射醫學專家:不必因日核危機驚慌
    陳興安說,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屬於特大事故,級別是7級,有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而現在福島核電站事故定的是4級,危險性差別很大。OECD(經合組織)的核能局2002年曾公布一份報告,評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結果。陳興安拿著這份報告說:「當時的結論是,前蘇聯境外的人群所受到的輻射劑量相對都是很低的。」
  •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2020-10-2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島核電站輻射爆表 核輻射的四大危害
    最近網上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的問題,而不斷的爆出目前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已經爆表?爆表意味著什麼?就是說明其中的核輻射已經用儀器無法檢測,我們經常說霧霾爆表,就是意味著霧霾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制,儀器監測不了或者達到很高的值。
  • 核電站附近居住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王海洋介紹說,日常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接受著來自環境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空氣、水、巖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築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輻射,甚至人體內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鉀-40。  全世界平均來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為2.4毫希弗(「希弗」是輻射劑量單位)。此外,人們還會受到一定量的人工輻射,其中大部分來自醫療輻射。
  • 核電站輻射猛於虎?專家:可居住區實際輻射量比土壤還低
    ↑活動現場吸菸也會產生輻射據介紹,輻射是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圍空間或者物質發射並在其中傳播能量的方式。廣義上,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大類。其中,電離輻射全稱致電離輻射,是通過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使物質的原子、分子電離的輻射。
  • 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在剛舉行的第三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上,日本表示,可能在近期恢復大規模利用核能,將在今年9月作出重啟核電站反應堆的決定。與會國表示,「相信有必要發展核能的國家大大增多。如果沒有核能,難以想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核能是清潔、安全、綠色的能源,福島核事故改變不了核能的優質能源屬性。」
  • 大亞灣核電站在大亞灣嗎?
    #說起大亞灣很多人都有一種恐懼的心裡,因為有個核電站叫大亞灣核電站,那麼大亞灣核電站真的在大亞灣嗎?大亞灣核電站位置實際上,大亞灣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半島 。既然核電站位於深圳大鵬半島為何叫大亞灣核電站呢?為何不叫大鵬核電站呢?
  • 難道是害怕輻射?
    難道是害怕輻射?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醫學技術也發展迅速,不需要開刀就能看清體內情況了解患者病情,藉助儀器進行觀察,利用影像學發現病灶,許多人都以為CT與核磁共振是一個檢查項目,其實不然,兩者有著明顯區別。
  •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熔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由相機捕獲的畫面來看,照片中反應堆底部的柱子、牆壁和天花板已經大變樣,大量碎片以及粘土狀物質堆積在地面上,被估計大約堆積了40-68釐米厚。核退役國際研究所在分析圖像後指出,這個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因為碎片物質的堆積可能暗示著在核反應堆上有漏洞,導致融化的核燃料落到了底部。
  •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爆表,人活不過一分鐘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日前,東京電力公司試圖讓一個小型機器人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障礙物清理作業。東電錶示,故障原因很可能與安全殼內部的高輻射有關。此外,東京電力公司在分析拍攝畫面後確認,壓力容器下方的網格狀鐵製平臺出現一平方米左右的破洞,可能是極高溫的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洩漏時所致,想要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絕非易事。日本共同社指出,從2號機組的現狀來看,取出核燃料的計劃將被迫中斷。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超高輻射」怎麼回事   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布,他們最新推算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高達每小時650希沃特。人暴露在這種環境中幾十秒即可致死,就連東電公司調查用的機器人在進入安全殼後都故障連連。
  • 福島核電站壓力容器已燒穿!輻射超高可數十秒殺人
    據新華社東京2月3日報導,近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前所未見的超高輻射量,足以使深入反應爐內進行勘察的機器人停止運作,恐將妨礙核電站的拆除工作。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於防止可用於製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通常情況下對中微子輻射的分析是遠程進行的,以避免人們妨礙受到懷疑的核電站的運行。 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大量形成的實驗粒子,它們可以輕易穿越核電站的保護層。因此,為了阻止核反應堆中的中微子外洩,需要厚度足夠的「鉛牆」。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於防止可用於製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通常情況下對中微子輻射的分析是遠程進行的,以避免人們妨礙受到懷疑的核電站的運行。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大量形成的實驗粒子,它們可以輕易穿越核電站的保護層。因此,為了阻止核反應堆中的中微子外洩,需要厚度足夠的「鉛牆」。
  • 你害怕醫療輻射嗎?關於輻射,你需要知道這些…
    隨著大家對輻射安全意識的加強,當我們接受這些影像學檢查時,經常會擔心這些檢查是否有輻射,以及輻射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按粒子能量和損傷機制,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按輻射來源,又可以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
  • 福島核電站檢測出史上最高輻射強度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5日,日本福島,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考察福島核電站。該核電站在本月初造成核汙水洩露,汙水流入太平洋。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確認23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外連接外海的排水溝中採集的水樣,經檢測其中鍶等釋放β射線的放射性物質,最高輻射值每升的輻射強度已經高達14萬貝克勒爾。這是有史以來,此處檢測到的輻射強度的最高值,與前一天相比竟驟升了2.3倍。
  • 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duck不必是大可不必的諧音
    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近日,在李佳琦直播間刷起了「duck不必」這個詞。所以,你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呢?duck不必類似的梗有哪些呢?據悉,「duck不必」是2019年度新熱詞,最近在網上蠻火的。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來一起去看看duck不必的意思以及來源出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