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為什麼讓家屬陪同,醫生卻出去?難道是害怕輻射?

2021-01-08 男科中醫段大夫

核磁共振為什麼讓家屬陪同,醫生卻出去?難道是害怕輻射?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醫學技術也發展迅速,不需要開刀就能看清體內情況了解患者病情,藉助儀器進行觀察,利用影像學發現病灶,許多人都以為CT與核磁共振是一個檢查項目,其實不然,兩者有著明顯區別。

CT屬於斷層成像,簡單來說就是射線掃描人體,穿透這個斷層後到對面有一個接收射線的機器接收剩餘能量,入射和出射這兩組能量的數據經過後臺計算機處理可以得到一些係數,再經過轉化等複雜處理將其轉化為圖像,就是最終的CT成像。

核磁共振是基於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質。具有奇數質子或中子的核子,具有內在的性質:核自旋,自旋角動量。核自旋產生磁矩。NMR觀測原子的方法,是將樣品置於外加強大的磁場下,現代的儀器通常採用低溫超導磁鐵。

我們額外施加電磁場來幹涉低能態的核自旋轉向高能態,再回到平衡態便會釋放出射頻,這就是NMR訊號。利用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進行分子科學的研究,如分子結構,動態等。客觀來說,核磁共振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許多人都只是出於擔心以及恐懼。

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所在建築物爆炸造成核洩漏,因此許多人第一反應都認為「核」這個東西會對人體內部結構產生巨大破壞,談「核」色變,因此後來大家慢慢的就將「核」字去掉,只說「磁共振檢查」,不知道這個稱呼有沒有令你感覺到舒服一點?

磁共振主要是利用影像醫學新技術對身體進行檢查,雖然名字中含有「核」字,但這項檢查並沒有輻射危害,相對來說更加安全一些,而且還具有成像參數多,掃描速度快,軟組織解析度高,圖片更清晰的特點。

CT幾乎適用於全身各種臟器的檢查,就算體內有鐵器等物質也可以,而核磁共振不能適用於全身臟器,他對軟組織的解析度比較高,更適用於頭部、腹部以及血管和神經等軟組織系統。

在進行核磁共振時醫生通常不在患者身邊陪同,若有身體行動不便的患者要做檢查,可以允許家屬進行陪同,但他自己是不在裡面的,曾有傳言說是因為有輻射而醫生害怕輻射所以選擇躲出去。

前面已經提到核磁共振並沒有輻射,不會對人體造成這類影響以及危害,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那是什麼原因呢?

醫生離開檢察室是去電腦室上觀察檢查所形成的圖像,核磁共振有電磁波幹擾,放在檢查室內會受到幹擾,現在餘生資源緊張,如果放兩個醫生一個負責檢查一個負責觀察電腦屬於浪費資源,所以一般情況下都只會安排一位醫生進行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身體佩戴鐵器、體內留有金屬支架等人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若衣服上含有金屬食物也需要摘除再進行檢查。

核磁共振比ct更加精密,同時沒有危害,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家屬在裡面,醫生卻出去了?
    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醫生讓患者家屬在裡面陪同,而自己卻出去了呢?做檢查的時候,做核磁共振的那間屋子被厚厚的大門緊閉著,並且上面還寫著「危險」的字樣,這就讓人心生害怕了,不是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的嗎,為什麼還用那麼厚的大門擋著,上面還寫著「危險」,並且醫生自己出去,卻留患者家屬在這裡陪同呢?
  • 核磁共振對人體有害嗎,為何醫生讓家屬陪同,而自己卻出去呢?
    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醫生安排好病人,準備開始時讓家屬陪同,自己卻出了核磁共振室,再想想那厚厚的電控門,很多人可能會想,難不成是因為害怕輻射?那麼為什麼還讓家屬陪同呢?實際上是我們想多了,核磁共振比起CT、X光檢查要安全得多。
  • 做核磁共振時,為何醫生讓家屬留下自己出去,是因為害怕輻射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在醫院裡患者做磁共振時,醫生一般都要求有家屬陪同,但在檢查時卻讓家屬留下而自己卻離開檢查室,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輻射太大嗎?其實筆者也有這樣的疑惑,曾經和醫生同事溝通過這個問題,同事還說曾經因為此事被家屬投訴:做核磁共振的檢查時候,醫生居然怕輻射躲在外面讓家屬去裡面陪患者!這樣的醫生一點都不稱職!事實上,醫生是被冤枉的,那究竟事實真相如何?這裡先從核磁共振的檢查原理開始說起。
  • 憑什麼做核磁共振時,醫生讓家屬留下自己卻出去?輻射太大了?
    可能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與做其他檢查不同,當需要做核磁共振的時候,醫生會要求有人陪同。這是為什麼呢?核磁共振的儀器室是一個封閉的環境,有時候要檢查的部位不同或檢查部位多,檢查時間會比較長,再加上需要保持不動,這對於一些年紀較小或者年紀較大的患者來說,可能很難堅持,因此需要家屬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 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醫生讓家屬留下而醫生自己卻出去呢?
    在很多人的眼中,X光,CT和核磁共振都屬於對身體有危害的檢測。於是,天然地會排斥這些檢測項目。其中,核磁共振算是被誤解最深的檢測項目了。如果是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有時候醫生會讓一些醫護人員,或者是家屬留在檢查室內陪著患者,而這個時候醫生往往會離開時檢查室,然後在工作室裡對患者進行核磁共振檢測。於是,就有人認為醫生這樣做是很不負責任的體現,讓家屬和患者遭受輻射,自己卻離開了。
  • 做核磁共振時,為何醫生讓家屬陪患者而醫生卻出去呢?實話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我本人也曾做過磁共振檢查,還是比較了解的,來告訴你真相。在醫院裡面做各種檢查,需要家屬陪護也是常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年人、兒童或者有精神異常的患者,無法自行配合檢查的。做核磁共振檢查時,為什麼醫生在外面看,而家屬卻要在醫院陪護,關於這個問題,我試著這樣來解釋解釋。1、我做磁共振的體驗10+年前吧,那時候在醫學院上大學三年級,有一次老師說需要幾個志願者,大概是一個臨床試驗,試驗的方法就是用針扎某個穴位,過後給做頭顱磁共振,看有什麼變化,大概是這樣子。那時候感覺新鮮啊,從沒見過,欣然報名,也沒管那麼多,想想老師總不會害我們吧。
  • 幽閉恐懼症,為什麼不能做核磁共振(MRI)檢查?
    今日門診遇到一名患者,說自己不敢做磁共振,已經努力嘗試過很多次,每次都是緊張、害怕到不行,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甚至還出現了小便失禁,無奈只好先暫時放棄檢查。為什麼會害怕做磁共振?難道是「磁共振恐懼症」?
  • 為什麼孕婦產檢時醫生不讓家屬陪同?不是刻意隱瞞,這3點很關鍵
    但很多孕婦會發現,在進行有些產檢項目時,醫生會拒絕家屬一起陪同。難道是要刻意隱瞞什麼嗎?這讓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其實醫生並不是要隱瞞大家什麼,而是要考慮一些很關鍵的因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孕婦產檢時不讓家屬陪同,多半出於3點考慮:1、醫生能安心工作很多的家屬都會覺得醫生主要的工作就是來觀察胎兒的生長情況,這雖然是正確的,但是儀器中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數據。
  • 幽閉恐懼症患者害怕做磁共振怎麼辦?醫生:7點建議助你完成檢查
    只見陳先生臉色蒼白,自言自語:「醫生太可怕了,我心跳加速,呼吸不暢……」 案例2: 患者張女士,因肩頸痛前來湖南旺旺醫院放射科行頸椎磁共振檢查,一進入檢查室她就怯怯的探著頭往裡面看,她告訴醫生,她一想到要躺到機器上做檢查她就害怕,心慌。 曾經兩次嘗試做核磁共振,都失敗了。
  • 核磁共振到底有沒有輻射?放射科醫生告訴你真相
    在被醫生建議去做核磁共振後,有的人會糾結很久:「這東西不會有核輻射吧?」「多做幾次不會得癌吧?」對於核磁共振,大家的疑問有很多,誤解也不少。放射科專家,帶你了解真實的磁共振。澄清對核磁共振的幾個誤解誤解1: 核磁共振跟其他放射檢查一樣,都有輻射其實,磁檢查是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裡的「核」可不是福島核電站洩漏出來的那個「核」,其實是氫質子核,也就是咱們體內水分子的組成成份。核磁共振就是利用人體內水的比例大,氫質子核含量多的特點進行成像的。
  • 調查| 家屬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室導致儀器受損要賠300萬?醫院回應...
    對此,上海肺科醫院方面昨天也表示,雖然此前根據相關規定,醫院已通過檢查室外的標識、籤署告知書、人工提醒向病患及家屬反覆強調不可攜帶金屬物品進入核磁共振室,仍然發生了家屬情急之下未聽勸阻將輪椅推入的情況:「今後在嚴格維持原有檢查流程步驟的同時,也會加強與病患、家屬的溝通工作,網絡上流傳的圖片也可以用作警示。」
  • 核磁共振到底輻射大不大?會不會有害健康?醫生一次說清
    核磁共振到底輻射大不大?核磁共振簡稱MRI,從名字來看,核磁共振既有「核」,又有「磁」,聽起來就是個輻射量很大的輻射系檢查。所以不怪很多病員會有疑慮:「核磁共振檢查會不會有害健康?」。首先說一下,這個核,是原子核的核,進一步說,是氫原子核的核,不是扔出去炸出一朵蘑菇雲的核彈的核。氫原子核成像。可以簡單理解為身體裡的水分子成像。
  • 為什麼孕媽產檢時,家屬禁止入內?這些「原因」醫生不會告訴你
    很多孕媽產檢時會和老公或家人一起,但這些「家屬」往往被禁止入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產檢時有什麼秘密不能讓家屬知道嗎?為什麼「女的」也不讓進?等了好長時間終於排到詩妍,她正準備拉著老公一起進去,但卻被門口的護士阻攔了她們,指著門口的「家屬請勿入內」的牌子,不讓閨蜜進去。詩妍對此很不解,男的不讓進可以理解,女的為什麼也不讓進?難道這裡面真的有什麼「秘密」不能讓家屬知道?
  • X光、CT、B超、核磁共振這些檢查都是啥原理?
    核磁共振:搖一搖再看  核磁共振(MRI)的顯影原理如下所述。  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反覆多次施加磁場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機會得到充分的數據並運算後成像。
  • 核磁共振有輻射,不能做?醫生忠言:三類人真不適合,別自找麻煩
    現在的醫療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針對的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法也是很多的,而核磁共振就是其中的一種。核磁共振就是通過磁場的作用,觀察人體的各種情況,很多人的意識中,核磁共振檢查不僅價格貴,還有輻射的,經常檢查對身體不好,但是這是誤解,以下帶你了解一下核磁共振你就知道了。
  • 不注意3點,醫生警告:或會變成植物人
    核磁共振事故頻發:是人為?是意外?《印度快報》曾報導過一出發生在醫院的慘劇,一名男子陪同親戚做核磁共振檢查,當他帶著一個打開的氧氣瓶進入掃描室的一瞬間,就被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入儀器內。被搶救出來之後發現,由於吸入過多的純氧,該男子已經死亡。
  • 【科學就醫】核磁共振到底有沒有核輻射?
    而在醫院裡,可能更多患者關心自己所做的檢查——比如核磁共振,會不會因此而遭受核輻射呢?其實,我們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小編請專家來給我們好好講講,如何科學認識核磁共振!1.李阿姨退休後總覺得渾身不舒服,經常頭痛難忍,實在不放心,就到醫院門診做了個CT檢查,還真發現腦子裡有個可疑的病灶!
  • 神經科醫生:為什麼我要你做核磁共振MRI而不是CT
    神經科醫生:為什麼我要你做核磁共振MRI而不是CT 趙桂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017-02-20 11:00 來源
  • 核磁共振有輻射不能做?提醒:2類人人群,還真不適合做
    核磁共振是一項新的檢查方式,能夠比較好的發現人體內的一些疾病,從而更準確的診斷病情,採取治療。但是有些人在做核磁共振時,都會發現醫生會走開,並不會站在核磁共振旁邊,是因為有輻射嗎?也有些人因為傳言核磁共振輻射大,拒絕接受檢查。
  • CT有輻射,核磁共振副作用小,為什麼CT不被淘汰?你可能低估它了
    其中「老大哥」CT和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核磁共振是病患接觸和使用較多的兩種設備了。但大家都知道的是,CT的輻射較強,不適合嬰幼兒、孕婦等特殊人群使用,而核磁共振副作用小,對人體幾乎無害,那為什麼還不淘汰CT呢?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認識一下CT和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