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三季度,App Store新增應用共有138929款,環比第二季度增長速度減幅20.95%。而在9月13日凌晨,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蘋果應用商店目前已經擁有70萬個應用,應用下載的總次數剛剛突破350億次。
根據軟獵所整理的數據得出此份報告
數量:季度環比數據較大幅下降
從季度環比數據來看,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來自於7、8月份蘋果較慢的審核速度,但從季度內數據來看,7、8、9月份內新增App的數量呈快速增長的勢頭,主要是因為9月份伴隨著蘋果新品iphone5以及ios6的上市,大批應用得到了快速審核通過。
語言:中英文比重之差依然較大
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新增應用中,中文與英文App佔比依然保持較大差距,分別是16.68%和83.32%,設備內語言佔比比例非常接近總體App語言佔比比例。雖然中國有著龐大的開發者隊伍以及全球第二的下載量排名,但是這一比例保持了比較長久的穩定。
類別:遊戲類別穩居佔據榜首
從第三季度新增APP的類別佔比排名看:遊戲類、教育類、生活類、商業類、娛樂類依次排名前五,其5類APP總比重為51.10%,其他15大類別佔比48.90%。第三季度新加入的美食佳飲類別佔比最小,只有0.74%。
而且伴隨著被稱為更適合玩遊戲的掌上平板「ipad mini」的如約而至,各大遊戲廠商仿佛又找到了新的沃土,新一輪遊戲開發大戰或將上演。
費用:免費應用比重進一步上升
從第二、三季度的對比數據來看,免費APP佔比有了進一步提升,由第二季度的61.32%上升至第三季度的66.22%,免費與付費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兩者比例接近2:1。
我們分析,由於遊戲佔據了新增應用很大的一部分比重,而免費下載付費增值又成為了很多遊戲廠商乃至其他應用類別開發者選擇的盈利之路,所以就解釋了免費應用增長的強態之勢。
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只有導航的付費APP增長高於免費APP增長。而第二季度末的圖書、教育、效率、參考等付費增長高於免費增長的類別都掉出了此梯隊,體現了免費應用越來越受到開發者喜好。
導航類付費應用相對免費應用的較快速增長,從側面也說明了只有與生活出行相關、並能起到很大幫助作用的應用類別才能保持其付費應用的較快速增長,當然我們也預測這可能與7、8月份的暑期出行以及9月份馬上到來的十一長假有關。
設備:純iPhone應用佔比超50%
從第三季度的數據來看,純iPhone類應用佔比達到一半比重,為51.32%,而iPad類應用佔比為14.45%,兼容應用數量為4.7萬個,佔比34.23%。
10月24日消息,蘋果CEO庫克今日表示,蘋果App Store目前有超過27.5萬款應用為iPad專用應用,隨著ipad mini上市,逐漸覆蓋中低端市場,這一比例也許會發生改變。
版本:iOS6版本用戶佔比十天飆升至7.91%
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5.1.1版本人數佔據了ios設備人數一半的比重,佔比達52.10%,而9月20號凌晨中國區上線上線的iOS6系統版本,截止到9月31號,短短10天的時間佔比比重已經飆升至7.91%。從設備內的數據看,iOS6在iPhone內的版本比重最大,佔比已達9.45%。
雖然用戶升級為ios6後普遍反映不好,但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伴隨著iOS6的完善,以及iPhone5、iPad mini陸續在中國上市,iOS6的比重或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的上升。
TOP100:付費遊戲佔比高於免費遊戲
截止第三季度末,從iPhone和iPad各自付費和免費的TOP100來看,遊戲佔據了總體將近一半的比重,達44%;娛樂、社交、生活等此類應用在TOP100中的免費數量遠高於付費數量,而教育、效率、導航、商業等對於個人幫助及提升作用較大的應用類型在TOP100中的付費數量遠高於免費數量。
曾有傳聞有可能被封殺的工具類應用雖然在新增應用的類別佔比中排名第六,而在top100中佔比卻飆升第二,也體現了排名這一要素對於工具類應用的價值所在。
綜合上述數據來看:
- 1.從數量上來看,雖然季度環比數據出現了下滑,但從第三季度內月份的環比數據看,出現了節節攀升的趨勢,如果不再出現像7、8月份那樣的審核較慢的情況,我們預測下一季度的應用數量增長量將有進一步提升。
- 2.雖然App Store中國區的下載量排名第二,但是第三季度新增應用的中英文語言佔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因為佔比83.32%,遠超中文佔比的16.68%。
- 3.免費應用增長速度依然強勁,免費與付費應用佔比差距進一步拉大。
- 4.遊戲類別依然是增長速度最快,遠超其他類別,在Top100應用中,遊戲類別佔比達到將近50%的比重。
- 5.IOS6版本設備數佔比十天已升至7.91%,而且比重正在進一步快速上升。
深度解析:移動盈利模式探析
回顧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史不難發現,2002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在SP和端遊的引領下,開始了貨幣化浪潮探索。十年以後,何曾相似,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在移動遊戲的帶領下開始了貨幣化探索,遊戲——一直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目前,國內市場已出現了2款月收入>1200萬的移動遊戲,分別是「忘仙」和「世界OL」,忘仙的次日留存率超過了60%,而世界OL的付費比率超過了5%。這兩款遊戲取得的成就無疑給遊戲開發者注入了一支強心劑。(資料來源:創新工場)
Android平臺一直被認為盈利能力弱於ios平臺,但是從最新的資料看起來, Android平臺用戶也表現出了強勢的付費能力和意願,而且相對ios平臺具有更多的優勢存在,例如渠道廣、用戶基數以及增長率更高的特點。(資料來源:創新工場)
來自一款ios遊戲「三國之沙場」的首月數據顯示,30天用戶數達到了43995人,總收入為180020,付費用戶數為682人,付費用戶30日平均額為255人民幣,其次日、二日、三日的平均留存率分別為24.28%、14.66%、12.15%。
綜合上述數據來看:
- 1.經過了最近兩年的野蠻式成長,移動網際網路的貨幣化浪潮已經慢慢拉開了序幕;
- 2.從遊戲數量的高速增長來看,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選擇了遊戲開發作為其移動網際網路盈利的來源,而遊戲類別相對其他類別較強的盈利能力也經過了市場的檢驗。
- 3.隨著Android平臺的不斷成熟,其優勢也愈發顯現,更為重要是,一直被認為是Android平臺相對於ios平臺軟肋的重要一點——盈利能力,在Android平臺業出現了轉機,顯示了不弱與ios平臺的付費能力和付費意願。
via: 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