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綜述

2020-12-06 吉林省人民政府

  時至盛夏,草木蔥蘢。在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建國村,水稻種植大戶李軍忙完了地裡的活計,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手機,收看專家的水稻種植技術講座。

  「掃掃二維碼,海量課程帶回家!」這句簡單的話語,在我省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開展以來,成為農民朋友間最常說的一句話。

  線上點「餐」,雲端授課

  「以前總是用老的方法種植,既耽誤時間,又浪費人工錢,年產量也不是很高,通過這次駐村幹部在農家書屋組織的網上課程學習,我真是大開了眼界!專家面對面給我們講解,手把手教我們種植,我學會老多的種植技巧啦!現在我特別有信心,準備多種2萬袋,增收致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雞冠鄉影壁村44歲的村民胡寶明種植黑木耳已經有8年時間,每年大概種植7萬袋。今年,通過知農雲課堂的學習,他受益頗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打開手機,登錄知雲農課堂,在線就能學種植,非常方便,近千堂課都可以在線選!我們村種大米的特別多,村裡就特別組織觀看了吉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凌鳳樓講的《水稻規模化種植技術》這節課,很實用!老師講的通俗易懂,我們農民都能接受。平時,我們也能在線選課,想看啥就看啥!」提起知農雲課堂,李軍也是讚不絕口。

  這些讓村民們愛不釋手的網上農業課程,正是省新聞出版局聯合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於4月至5月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的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活動以全省農家書屋為載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為農民群眾提供精準化服務。

  近千堂的農業精品課程,包括現代種植、現代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政策法規、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六大課程體系,根據農民從事的產業,按需推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提供培訓與自主學習服務。其中《吉林省花生播種技術》《吉林玉米高產高效施肥技術》《吉林省高粱生產與今春備耕中幾個問題》《如何規避蔬菜種植風險》等吉林省特色課程30餘套,且課程內容不斷更新。活動期間,吉林省農科院、吉林省科協、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科技學院等專家在線舉辦15場直播教學,授課內容包含玉米、水稻、大豆、人參、菌類等種植技術講解,觀眾可免費觀看直播,若錯過直播,也可查看回放。

  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受到了全省農民的歡迎和喜愛,並湧現出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7月中旬,主辦方對伊通滿族縣委宣傳部等10家優秀組織單位、王佳富等105名優秀組織個人、張志勇等1000名閱讀達人給予表揚。

  扶貧、扶智、扶技,為脫貧攻堅助力

  「閱讀助農」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全省農家書屋的廣泛參與。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網際網路+農家書屋」帶來的便利與實惠,帶動了數位化閱讀方式向農村的擴展。同時也掀起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潮。農家書屋成為了文化「加油站」,扶貧、扶智、扶技,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智力保障。

  白城市大安市將此次活動和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由幫扶責任人負責幫助貧困戶註冊,定期指導幫扶對象選擇適合的課程進行學習。洮南市農家書屋管理員針對種植大戶上門指導,有針對性地分批組織農民收看專家直播,幫助農民早日恢復農業生產秩序,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通榆縣向海鄉開展的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的學習平臺「知農雲課堂」將全縣各個農家書屋與其他公共圖書資源連接起來,盤活了農家書屋資源。「掃掃二維碼,海量書籍帶回家」,數字農家書屋已成為當地農民群眾一見鍾情的「香餑餑」。

  四平市以「閱讀助農」活動契機,鼓勵和引導農民通過手機註冊使用「知農雲學堂」,學習了解先進農業生產理念和技術。各縣(市)區771個行政村近萬名農戶參加了活動,有力地推進了數字農家書屋的建設。伊通滿族自治縣通過「村校共建」「親情包保」等模式,在全縣範圍內多舉措、多方式、多渠道開展了廣泛宣傳和動員,不斷提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積極推動黨和國家的惠農惠民政策落地見效。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動了「1+6+X」的數字農家書屋學習模式,聯動全縣農家書屋「村校共建」機制,通過每名學生帶動親友參與「閱讀助農」活動,擴大「閱讀助農」活動的影響面。同時,以「書香家庭」為依託,動員農村農業大戶、種糧大戶、致富帶頭人等群體率先行動起來,帶頭參與「閱讀助農」活動,以微信群分享優質課程等形式,更廣泛、更迅速地成立以家庭為單位的讀書會,讓「閱讀助農」課程「跑」起來,動起來。

  松原市結合實際情況,對全市1123個農家書屋開放時間均進行適當延長,準備好線上課程所需設備,確保線上開課時能夠讓所有學員學會、聽懂、記牢。制定值班制度,安排專人值班,保證天天有人值班、事事有人管,滿足群眾到農家書屋借書、看書的需求,切實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全市包村幹部與村「兩委」及圖書管理員進行工作對接,採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農家書屋,利用備春耕時機,走組串戶宣傳「閱讀助農」活動,積極發揮村內「大喇叭」、微信群等作用,讓更多人加入農家書屋數位化學習中去。扶餘市肖家鄉大溝村農家書屋每日固定時間組織村民到農家書屋現場觀看直播課程,受益農民群眾達800人次。

  拓展平臺,打通農村閱讀「最後一公裡」

  為打造農村閱讀陣地,豐富農民精神生活,2016年開始,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依託覆蓋全省的廣電網絡,打造吉林省數字閱讀新平臺——吉視傳媒電視圖書館,積極開展全省農村光纖網絡改造建設,讓電視圖書館走入各村各鎮,分享海量正版數字圖書資源,真正實現知識惠農。目前,吉視傳媒電視圖書館項目已完成全省4955個農家書屋的建設任務。

  「吉視傳媒電視圖書館可通過電視機頂盒遙控器進行瀏覽、切換、搜索、閱讀等功能操作。還可通過語音識別,實現圖書檢索翻頁、放大縮小等操作,在線聽書功能也非常方便。我們還會指導村民使用多屏互動技術,大家用手機、iPad等智能移動終端任意使用線上圖書資源,還可以跟微信好友互動。相當於免費的電視圖書館隨身攜帶,讓大家隨時隨地體驗視聽閱讀的樂趣!」農家書屋管理員介紹說。

  吉視傳媒電視圖書館已經實現百萬正版數字圖書的在線閱覽,其中包含圖書280萬種,期刊9513萬篇,報紙13177萬篇,視頻課程14萬集,涵蓋哲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針對不同學科,分門別類顯示。同時,電視圖書館正在逐步覆蓋農戶、村小、村部、農林科技站點等區域,提供24小時無間斷服務,真正使「免費的電視圖書館」走進各村各鎮。

  為使電視圖書館能真正服務於民,吉視傳媒立足農村實際,經過實地調研,在充分利用農村現有公共文化資源基礎上,充分徵求、聽取村民意見。在系統建設、功能設置上以便捷、人性化為原則,在書籍選擇上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為宗旨。根據各地農業特色,優先上架農民想要看、用得上的數字圖書。如在長春市雙陽區奢嶺街道,以草莓種植產業為特色,在農家書屋配套安排上,配置草莓種植類書籍、電子視頻等,滿足農民的知識需求。

  目前,經過考察調研,吉視傳媒在全省範圍內選擇伊通縣靠山鎮莊家村、磐石市牛心鎮、梅河口市曙光村村小、扶餘市肖家鄉大溝村等400餘個試點,優先完成光纖入戶改造工程。並在此基礎上,全力在全省範圍內鋪設網絡,力爭早日完成全省農網光纖改造,讓電視圖書館走入千家萬戶。(紀洋)

相關焦點

  • 隴南市舉行「發現鄉村領讀員」農家書屋閱讀講演比賽
    新甘肅客戶端隴南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陳多)6月16日,「發現鄉村領讀員」農家書屋閱讀講演比賽在隴南市圖書館舉行複賽。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比賽緊密結合「書香隴南」全民閱讀活動,培育打造「書香伴我行·共築中國夢」文化活動品牌,緊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讓基層幹部群眾講述讀書經歷和體會感受,展現農家書屋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充分體現農家書屋在脫貧中的「扶智、扶志」作用。經過激烈角逐,共評選出兩名一等獎獲獎選手,將代表隴南市參加全省相關決賽。
  • 閒看書卷奧秘,漫隨書卷人生——來自農家書屋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陳耀華、劉成功、劉國梁和劉慶寧他們平時也會到書屋參加各種閱讀活動。村裡會有青少年成長的相關講座,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圖書,親子閱讀活動等,還有一些閱讀講座活動。「我們有空都會來參加。」
  • 4600個農家書屋在隴原落地生根
    這樣一個隆重的儀式,是為2008年4000個農家書屋的圓滿完成而舉行。與苦水鎮人一同綻開笑臉的,應該還有全省2000多萬莊稼人。  書屋走進農家  3年前的12月17日,安定區內官營鎮內官營村同樣喜慶。那一天,省新聞出版局發起的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啟動。
  • 嶽陽市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農家書屋服務情況總結
    ,增強了節日文化內涵,烘託了節日氛圍,有力促進了全民閱讀良好風尚。並利用宣傳欄、入戶走訪等行式宣傳春節期間農家書屋將要開展的豐富多彩活動,提高農民的知曉率和參與活動積極性,利用農家書屋這一平臺,開展了有聲有色、形式多樣的讀書、用書活動,如「江湖名城·書香樓區」送圖書進社區、「愛心接力·播撒陽光」留守兒童燈謎活動、「揮毫寫春意·潑墨送吉祥」送春聯進社區等活動,部份讀者把家裡閒置的圖書捐給農家書屋,供更多的人借閱,形成了好書大家讀的良好氛圍。
  • 「湖南屋脊」送書人:知識改變山村,閱讀點亮心燈
    在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間、在人跡罕至的偏僻村落裡,有一群人仍在奔波忙碌著,或送書下鄉,或開展閱讀活動,他們來自常德石門縣新華書店,被喻為「湖南屋脊上的送書人」。多年來,石門縣新華書店堅持服務為民、文化惠民的根本宗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國有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以農家書屋為依託,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通過多種形式的「送書下鄉」,在鄉村開展多樣化全民閱讀活動,把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滿足了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 「10分鐘閱讀圈」讓書香觸手可及
    據沛縣漢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孫曉晴介紹,近年來,漢源街道大力推動農家書屋共建共享,優化書屋設施和圖書配備,提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在全街道14個農家書屋的基礎上創建4個示範農家書屋,分別是韓壩社區、北孔莊社區、小街子社區和劉園社區;閱讀分為圖書閱讀、報紙閱讀、電子書、瀏覽網頁和聽戲曲、聽評書、聽故事、聽廣播等等。
  • 營造良好閱讀環境! 海門悅來鎮開展「閱讀伴我成長 掃黃打非護苗...
    「我們好讀書、讀好書,文明上網、遠離網路遊戲,爭當掃黃打非小衛士……」1月10日上午,在海門悅來鎮鎮興村農家書屋裡,一群小學生鄭重宣誓,決心從小抵制、遠離非法出版物,養成閱讀、尊重知識的意識。頓時,博得現場志願者老師、家長代表們陣陣掌聲。
  • 溫縣「知行書屋」順利揭牌
    9月3日上午,溫縣「知行書屋」揭牌,它的落成是「書香溫縣」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標誌著溫縣第一家「聯合型」職工書屋正式運行。據悉,「知行書屋」的命名和書籍配置,都是在廣泛徵求幹部職工的意見後科學配置的。目前,「知行書屋」有藏書3293冊,涵蓋黨政理論、社會科學、名人家風、人物傳記、書法碑帖、文學、哲學等7大類10餘小類。
  • 解碼「阿里式助農」範本的三重啟示
    最前沿的數字經濟和最基層的農村農民,產生奇妙「化學反應」。從「愛心助農」到「直播助農」,從孵化「新農人」到學幹「新農活」,阿里巴巴首創了一系列助農、脫貧範例,打造「電商助農」範本。   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脫貧攻堅收官年的「軍令狀」。
  •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書屋夢想
    我懷著求知的心情,踏進充滿書香的農家書屋,翻著書頁,品味著其中的大千世界。初進書院初聞書院是在夏季,看到本地新聞上寫著帶「農家書屋」四個字的標題,我定睛一看,老家竟然開設了農家書屋。這個消息如一記深水炸彈,使我的心像燥熱的夏天一樣火熱了起來。步入書屋,40平方米的小書屋裡卻是人滿為患。
  • 省農信聯社召開全省農信系統2020年「開門紅」競賽活動暨2019年度...
    5月13日,全省農信系統2020年「開門紅」競賽活動暨2019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在寧鄉召開。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趙應雲出席會議並講話,黨委副書記、主任李勤通報全省農信系統2020年「開門紅」競賽活動情況,黨委副書記鄧德林宣讀表彰決定,黨委委員、副主任鄧師輝主持會議。
  • 睢陽區勒馬鄉:開展優秀少兒圖書、期刊閱讀推廣活動
    為持續做好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進一步拓展全民閱讀工作的覆蓋面和受眾面,提高圖書館影響力,11月28日,睢陽區圖書館、勒馬鄉圖書分館及焦莊村農家書屋,走進焦莊村文化廣場,開展優秀少兒圖書、期刊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增加人們對少兒閱讀的認識,促進少兒閱讀和少兒共同發展.
  • 《流浪地球》原著電子書引領數字閱讀
    春秋社擁有包括《流浪地球》在內的11篇劉慈欣小說的數字版權。目前《最璀璨的銀河——劉慈欣經典作品集》電子書在亞馬遜、噹噹、京東讀書、咪咕閱讀、豆瓣讀書等十幾個網絡平臺上線銷售。春節電影上映期間,通過春秋社數字營銷團隊與各平臺合作方的通力合作,每個上線的平臺都進行了首頁營銷,在亞馬遜、掌閱、多看、咪咕閱讀等平臺更是登上暢銷榜的榜首。
  • 昌吉首批「百姓書屋」啟用,打通閱讀「最後一公裡」
    1月8日,由第八批福建省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援建、昌吉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承建的泉州援疆·百姓書屋開放儀式在昌吉市舉辦。 據悉,書屋作為昌吉市圖書館分館,首批設4處,分別設在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區閱讀點、寧邊路文化中心閱讀點、南公園西路市民服務中心閱讀點、原規劃展館圖書自助借還閱讀點,總藏書26000冊。
  •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舉辦
    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圖為愛心認購人合影。記者 馮天麗攝陝西網(記者 馮天麗 通訊員 閔一航)為進一步提升豐原鎮獼猴桃影響力,努力把獼猴桃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期產業,讓獼猴桃變成扶貧幸福果,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助力脫貧攻堅收官戰,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
  • 銀杏社區舉辦「我讀書 我收穫 我快樂」 有獎知識競賽活動
    為大力推進「全民閱讀站」建設,提升農家書屋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全民閱讀站」在社區民生工程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廣大居民進入全民閱讀站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熱情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 館長都承認「數字閱讀趨勢不可逆」,這家圖書館憑啥穩居點評榜人氣...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拿起手機「數字閱讀」,可成立已十年的浦東圖書館,依然長期保持大眾點評網上「浦東新區文化藝術」人氣榜第一名。 數字閱讀時代,我們期盼的是怎樣一家圖書館?
  • 這就是山東|魯力助農 老少皆宜 濟寧經開區副主任為無花果打CALL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山東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決定聯合開展「這就是山東|魯力助農」系列網絡公益活動,並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等媒體主辦。為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助力消費扶貧、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利用全省布局、全網聯動的優勢,啟動此次「魯產名品 在『縣』助農」大型網絡公益行動,分別邀約了16市各區縣縣長做客直播間,為名優農產品代言,搭建助農電商平臺,整合宣傳資源,以縣長代言訪談、主題報導、直播帶貨等方式多平臺宣傳推廣,擇機組織山東原產地優質農產品進京、進滬、進粵舉辦區城農業品牌發布會,助力山東農產品走向全國。
  • 「Hello·閱讀」,讓書香飄萬家!隴南市各級婦聯持續掀起全民閱讀熱潮
    全區各類閱讀活動蓬勃開展。禮縣禮縣開展了婦女報刊閱讀活動、書香進校園活動、「書香滿社會」——「大手牽小手」親子閱讀活動、讀書徵文活動。引導廣大婦女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營造濃厚讀書氛圍。成縣成縣先後開展了「書香婦聯」基層閱讀線上誦讀徵文活動、全民閱讀活動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系列活動和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共徵集到錄製的閱讀音頻文件10個,舉辦古典文學分享會兩次,線下領讀8人,通過活動的開展,廣大婦女和兒童不僅增長了知識,還提升了修養、豐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