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銀川3月13日電 疫情發生以來,永寧縣消防救援大隊緊密結合職責任務,擔使命、鑄忠誠,舍小家、為大家,書寫了「火焰藍」的責任。
奮勇擔當,「疫」不容辭
自抗擊疫情戰役打響以來,本應休假陪妻子回家的馬強強果斷放棄了休假。當了十幾年的消防員,他春節在家過的次數少之又少,妻子總問他:今年過年可以回家了嗎?他總是安慰地說道:會的,會的。而今年,他又食言了……
馬強強帶領大隊全體黨員籤下請戰書。(圖片由永寧消防提供)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2月3日,銀川市臨時急救醫院短短5天時間改造投入使用,為守護好戰疫前線,大隊黨委書記馬強強主動請纓,帶領大隊全體黨員紛紛籤訂請戰書,第一時間組建「黨員先鋒隊」,日夜守護在臨時醫院旁邊,1輛消防車,4頂藍帳篷,50餘個日日夜夜,每天24小時的堅守執勤,他帶領隊員始終奮戰在防疫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莊嚴承諾。
防疫不忘防火,馬強強在確保隊伍內部穩定的同時,也要為轄區群眾營造安全良好的環境,他「疫」不容辭穿起厚重的防護服,每天進入急救醫院檢查消防安全、進行消防服務指導、開展培訓,3家醫療救治點、8家隔離點、3家醫護消毒用品生產企業,他如數家珍的一次次開展上門幫扶與視頻指導,深怕有遺漏之處,疫情期間,共檢查發現隱患30條,督促整改30條,培訓二百餘人。隨著疫情發展,轄區急需復工復產企業幾十家,馬強強不顧身體疲倦,帶頭深入各復工復產企業進行幫扶指導,針對發現的問題,以函的形式告知各行業部門,形成各職能部門共抓的良好局面,同時他堅持每天「線上」指導各類單位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各單位建立微信群,每天發送消防安全提示,及各單位檢查照片、視頻等相關內容。共檢查單位60餘家,督促整改隱患80餘處,提出合理化建議60餘條,發送消防安全提示上千條,開展打通生命通道專項行動,確保轄區人民群眾生命通道的「最後一公裡」綠燈常亮,用實際行動確保了疫情期間全縣火災形式穩定,為轄區人民群眾早日戰勝疫情全面護航。
「疫」情當前 不辱使命
「36.5度,體溫正常。」楊和消防救援站站長高博正在為隊員測量體溫。進入疫情攻堅戰以來,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消防站站長,他身先士卒,衝在一線,在執勤期間,家裡傳來噩耗,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奶奶離開了。聽到這個消息,他鼻頭一酸,眼淚在眼睛裡打轉,頓時心情特別沉重,作為長孫的他本該回家,見上奶奶最後一面。可是,在這個防疫工作的關鍵階段,工作需要他,隊伍需要他,安保工作需要他!他化悲痛為力量,依然和隊友們堅守崗位,努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高博連續50多天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在接到前往銀川市臨時急救執勤的命令後,迅速組織全體指戰員學習胸科醫院的滅火救援預案,詳細講解醫院的結構布局和救援任務及分工及注意事項。但是圖上講得再清楚也不及實地看一眼,他不怕進入病區可能感染的危險,穿著笨重的防護服深入醫院內部,一個一個安全出口、一個一個消火栓仔細檢查,做到瞭然於胸,並在每個疏散通道都架設了預留水帶。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
「疫」無反顧,衝鋒在前
劉亮亮,楊和站二級消防士,入伍至今已11年沒有在家過春節了,去年十月份結婚,春節前父母特意從延安趕來銀川一起過春節,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破了美好願望,來不及回家、更來不及回家見大老遠趕來的父母,轉身投入自己工作中。
面對疫情傳播的嚴峻形勢,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秉持「黨旗扛在肩 衝鋒我在前」的戰鬥意識,充分發揚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聽到前往胸科醫院執勤的消息後,劉亮亮主動請纓前去執勤,他積極主動深入醫院開展培訓,對醫院內儲存的酒精消毒液等物資做到一口清,生怕自己在前線執勤,對醫院了解和掌握還不夠充分。面對繁重的工作,40多天在執勤一線,更是無法兼顧自己的小家,每日工作結束後,抽空給父母打電話,聽見電話裡母親哽咽的聲音,他只能在心裡默默的對母親說一聲對不起,面對新婚的妻子,也有些愧疚,他告訴妻子,「我們的愛情雖然少了花前月下的陪伴,卻多了一份同甘共苦、比翼並肩的別樣浪漫。」
永寧消防在帳篷裡研究制定銀川市臨時急救醫院滅火救援預案,安排執勤監護工作。(圖片由永寧消防提供)
(責編:寬容、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