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2日訊(記者 胡杏子)雷射開料、裁邊、打磨、調音……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內,一把把吉他經過多道工序後「整裝待發」。今日上午播出的全國首檔跨國職業體驗類紀實節目《功夫學徒2》最新一期,國際學徒們來到了「中國吉他製造之鄉」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僅在七年時間內,這裡從零開始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吉他加工基地」。在這裡,國際學徒將見證一把吉他的誕生與一座城市的蛻變,感受吉他琴弦「撥動」的產業發展「致富之音」。
正安縣位於黔渝交界處,或許,很少有人會想到,「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的稱號,居然會屬於這樣一個位於黔北武陵山區腹地的小縣城。正安縣是從2013年開始發展吉他產業,建設吉他產業園,目前已入駐園區投產吉他生產及其配套企業54家。2018年,正安縣產銷吉他600萬把,出口到美國和巴西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決就業13978人,帶動6690人脫貧。正安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吉他「世界工廠」。
本期節目,6名國際學徒需要在正安縣有著巨型吉他的雕塑廣場上從100名正在演奏的吉他手中找到唯一演奏E小調的演奏者。對於完全不懂樂理的學徒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此外,學徒們還將跟隨本期節目「掌門人」鄭傳玖深度體驗吉他產業,回歸到團體戰,用「正安吉他」舉行一場音樂推薦會。
「我們產業園對貧困人員優先錄用,免費進行培訓,讓大家能夠安心回鄉就業。這裡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出口巴西、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家。」在產業園內,「掌門人」鄭傳玖指著車間內的吉他向學徒們介紹著。2013年,鄭傳玖將自己的企業從廣州搬回正安縣,其公司成為了第一家入駐產業園的企業。在優惠政策和「商帶商」的影響下,一把吉他漂洋過海奏響了中國製造的曼妙聲音,也成為了當地脫貧致富的「利器」。吉他產業的快速發展,搭建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彩虹橋,正安吉他產業也成為了當地助推脫貧攻堅的大扶貧產業和精準扶貧示範產業。
曾是貴州省遵義市所轄的深度貧困縣的正安縣,如今,每60個人裡面就有1人從事與吉他相關的工作。為了給正安吉他產業園輸送下一代吉他產業人才,正安縣開展了「人才計劃」,在當地學校增加吉他培訓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能受到音樂的薰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夢想。
從外出就業到自己創業,再到產品走向世界,鄭傳玖的人生軌跡,折射著時代的變遷。唯一不變的,是像他一樣的創業者從未停止的奮鬥腳步。近年來,正安縣始終圍繞建設「中國唯一、世界一流」吉他產業這一目標,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吉他產業。
下一期節目國際學徒們將去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解鎖風靡全國的怪味料理——柳州螺螄粉。看一碗小小的螺螄粉,如何「變身」柳州的支柱產業。
《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每周一在芒果TV上線,節目邀請十名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職業和專業背景的青年,深入體驗學習中國農村脫貧致富「功夫」,共同見證中國小康社會建設成果。節目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湖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特別指導,芒果超媒、芒果TV、Discovery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