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以後,由於無法獲得國六環保信息公開,滿足國六標準的平行進口汽車尚不能正常清關銷售,絕大部分企業停止了車輛進口」。截至10月,全國平行進口汽車已經連續三個月無申報,行業庫存車基本「見底」。「市場上已經沒有平行進口車了,亞市也只能被迫放棄該項目」,王存表示,「亞市的平行進口車是針對全國銷售的,如果平行進口車消失了,亞市的特色也就沒有了」。
作為北京首家汽車交易市場,亞市長期扮演著北京車市風向標的角色。隨著政策的變革、產業以及消費的升級,亞市如今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基於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通過實地調查和走訪,採訪汽車業內專家,探索亞市變遷背後的發展規律。今天推出第二篇——亞市變遷二:「國六」之下,平行進口只能被迫放棄?
上周三(11月25日),一個工作日的下午,本該是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但整個展廳卻鮮有人氣。作為平行進口車業務的資深從業人員,李先生也百無聊賴地躺在沙發上玩著手機,看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進入門店,他趕忙放下手機起身迎了上來。
平行進口車 姜智文攝
「我們以前可不是這麼接待客戶的,該打牌的打牌,該幹啥的幹啥,客戶自己來看車,問到我們的時候就報個價,如果遇到殺價狠的客戶,我們就很硬氣地回懟」,李先生回憶稱,「我是2014年來的亞市,趕上它最輝煌的時候,當時亞市整片都是平行進口車,像奔馳G都很常見,就連阿斯頓·馬丁DB11這種稀有車型也都能看到」。
「現在,亞市的平行進口車業務已經差不多黃了,一些大的店鋪都轉而經營國產車。以後,平行進口車店面要統一規劃到一條小街上,我們店也快搬走了」,李先生無奈地表示,「我在北京和天津認識很多做平行進口的朋友,他們現在要麼轉行,要麼就不幹了,平行進口車已經被『國六』壓製得喘不過氣來,快『死』了」。
平行進口門店 姜智文攝
作為具有時代象徵性的有形汽車交易市場,亞市曾被譽為「中國車市晴雨表」,旗下進口車板塊的銷量曾一度佔據全國份額的六分之一。如今,受「國六」排放標準影響,亞市的平行進口車業務陷入停滯,僅剩零星的幾家經銷商在苦苦支撐。
據國機汽車上周六(11月28日)發布的《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1)》(以下簡稱「《研究報告》」)顯示,「7月1日以後,由於無法獲得國六環保信息公開,滿足國六標準的平行進口汽車尚不能正常清關銷售,絕大部分企業停止了車輛進口」。另據天津市平行進口汽車流通協會方面透露,截至10月,全國平行進口汽車已經連續三個月無申報,行業庫存車基本「見底」。
「市場上已經沒有平行進口車了,亞市也只能被迫放棄該項目」,流通協會進口車委員會主任王存表示,「亞市的平行進口車是針對全國銷售的,如果平行進口車消失了,亞市的特色也就沒有了」。
今年3月底,記者在走訪亞市時,某平行進口經銷店還正常開業。當時,經營該店的王先生介紹稱,店內面積大約100多平米,銷售雷克薩斯LX570、途樂、帕傑羅以及酷路澤等熱銷車型;庫存方面,店內現車大概30多輛,價值2000多萬元。
曾經的平行進口店如今變成了合資品牌2S店 姜智文攝
如今,上述平行進口車的經銷店已經變更為某合資品牌的2S店(展示和銷售店)。該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是今年7月開業的,之前的平行進口經銷商因為無法經營下去,所以就不幹了」。
其實,亞市平行進口車業務的興衰,就是國內平行進口車市場的真實寫照。李先生口中亞市「最輝煌」的那幾年,國內平行進口車市場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國內平行進口車供需持續上漲;到2017年,平行進口車達到頂峰,供給量為17.2萬輛,佔進口總量的14.2%。
平行進口車近年來的供給量
2018年,受關稅政策調整影響,國內平行進口車供給量為13.97萬輛,同比下滑18.6%。進入2020年,在國六政策全面實施影響下,平行進口車供需急轉直下。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平行進口汽車5.7萬輛,同比累計減少43%;7月,進口車僅33輛,環比大幅下降99.7%。
供給完全停擺,導致平行進口汽車價格指數進一步上升。「現在車少,有需求的人多。途樂的價格已經炒到了47萬元,最便宜的時候才40萬元出頭」,李先生直言。平行進口經銷商劉先生也向記者透露,「按照今年的走勢,平行進口車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今年12月31號以後,全國都要實行『國六』,平行進口都不能上牌。現在雲南、貴州、西藏、青海、甘肅,以及東三省等地區的很多經銷商已經去港口大批量接手,準備先上牌等著明年再出手,到時候肯定是價格壟斷。」
王存直言「平行進口現在沒有貨源,經銷商就沒辦法繼續經營,貿易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據《研究報告》的預測,「2021年,政策有望有利於平行進口汽車。如平行進口汽車環保信息公開解決方案能如期落地,預計2021年平行進口汽車將有所恢復」。
埃爾法2.5升混動版 姜智文攝
由於平行進口陷入停滯狀態,一些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已經主動開啟轉型之路。「平行進口已經不行了,我們也只能拿中規車(通過廠家進口到中國的車型都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定製的,稱為中規車,平行進口車為美規車、歐規車等)走量」,李先生指著店內的一輛路虎說到。一家店內擺著大量埃爾法2.5升混動版車型的平行進口車經銷商表示,「店裡的這款車就符合『國六』排放標準,我們現在也在尋求轉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
相關閱讀:
亞市變遷一:物是人非,有形市場走到「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