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讓世界感受「大海」的脈動

2020-12-02 哈爾濱新聞網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於11月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

  春申浦水碧如秋。

  黃浦江畔再迎「進博時刻」,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八方賓朋,共襄盛舉。

  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各國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跨越阻隔、增進溝通和深化合作。

  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依然「一諾千金」,克服重重困難如期舉辦進博會,與世界各國一道共襄盛事、共享機遇。

  「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兩年前,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曾以「大海」為喻縱論中國經濟,豪邁宣示了對中國經濟光明前景的信心,彰顯了中國經濟能夠長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底氣和定力,傳遞出中國將始終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穩定動力源的信念。

  兩年來的風雨和波折,更加印證了習主席這段話的深意和內涵。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進出口貿易方面也實現「逆襲」。數據顯示,上海市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當月增長10.7%,總體形勢好於全國。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實現雙增長,增速分別為2.1%和1.0%。

  一連串的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的進程,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也充分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正確判斷。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這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

  疫情下的第三屆進博會,將用更多「亮點」給出世人矚目的「中國答卷」:

  ——更大展區,老朋友踴躍參展,新朋友慕名而來;

  ——更靚展品,「全球首發、中國首展」將輪番上演;

  ——更新業態,數字經濟、綠色技術,暢享未來生活;

  ——更多形式,「屏對屏」結合「面對面」,雲端握手成為新潮流;

  ——更具智慧,無紙化通關、一體化安檢、智能化測溫一應俱全;

  ……

  不管風吹浪打,「大海」奔湧不息。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

  「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一個「永不落幕」的互利共贏開放平臺。

  第三屆進博會以「共天地、同風雨、聚進博、享機遇」為主題,字裡行間都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傳遞著「展品變商品」「貿易促投資」的強大正能量,滿懷讓世界各國在共享中國發展機遇中加快踏上復甦發展之路的美好願望。

  看好中國市場,外商紛紛投下「信心票」:首屆進博會上,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上,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第三屆進博會,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70%,更有近百家參展商已連續籤約未來三屆。

  「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

  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鏗鏘有力,宣示中國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

  今年以來,中國兩次出臺穩外資新政策,發布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增設三個自貿試驗區。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更高水平開放,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以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惠及全世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中國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開拓對外開放新局面。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作為國家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當越辦越好「進博會」遇上「新發展格局」,釋放出「中國正在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努力與世界緊密融合」的強烈信號,將讓全球合作夥伴之間碰撞出更多火花。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張開雙臂,真誠擁抱世界。

相關焦點

  • 老朋友續寫進博新篇章——甘肅企業參加第三屆進博會的故事
    籤約儀式上,先進太平洋(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許志偉說,進博會已經成為他們的合作新平臺,從第一屆至今,雙方已達成2.4億美元的採購意向書。▲ 11月6日,華天電子集團與日本迪斯科公司籤訂採購協議跟先進太平洋(香港)有限公司一樣,日本迪斯科公司也是華天電子集團20多年的老朋友。本屆進博會,雙方籤訂了0.65億美元的採購協議。
  • 大江奔流,大海遼闊,大道致遠
    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用世界知名大江大河的奔騰向前,比喻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勢頭。這一形象生動的闡述,讓人不禁想到去年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談到的「大海」——「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篤定有力的表達,把中國自信傳遞給世界。
  • BBC《地球脈動》第二季回歸 微鯨電視帶你探索奇妙世界
    現在,《地球脈動》第二季已登陸微鯨電視,超高清4K 屏幕真實呈現,觀眾們將在大屏上超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奇妙與壯美,感受地球的絕美絢麗和殘酷競爭。不只是畫面壯麗 深刻內容更引人深思在第一季中,《地球脈動》展現了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的難以數計的生物,以及它們極其絕美的身姿。
  • 【地評線】太陽鳥視評:進博會,開放中國惠世界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人們通過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將進一步見證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也能夠真切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世界攜手共進共贏的決心與誠意,更會有力唱響捍衛多邊主義、聯通全球貿易的大合唱。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印刻著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實足跡,彰顯了中國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
  • 零差評神級紀錄片《地球脈動》一起感受地球大自然之美
    《地球脈動》第二季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
  • 勇闖火山:感受地球脈動 享受難忘旅程(組圖)
    原標題:勇闖火山:感受地球脈動 享受難忘旅程(組圖) 印尼爪哇婆羅摩火山印尼爪哇婆羅摩火山  大自然中,具爆發性的力量很多,火山爆發就是其中之一。婆羅摩火山最富魅力的景色是日出之時,冉冉升起的紅日與四周景色交織,形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交通:廣州有直飛印尼雅加達航班,香港則有直飛印尼泗水航班。
  • 《地球脈動》觀後感
    《地球脈動》觀後感吳奕冰地球脈動,第一集講的是兩極之間,兩極指的是南極和北極,這兩極都是非常寒冷的地方。講的主要是動物之間相互殘殺和一年四季的變化。《地球脈動》觀後感看完了《地球脈動》後,裡面的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裡跑來跑去。《地球脈動》共11集,講了從南極到北極、高山、淡水、洞穴、沙漠、冰封世界、大草原、叢林、淺海、季節森林、深海。每集長達48分鐘。
  • 「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正式亮相併成功首航
    「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正式亮相。南方航空供圖「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正式亮相。熊貓「進寶」脖子上的圍巾,黃色的一面代表「陸上絲綢之路」,藍色的一面代表「海上絲綢之路」,象徵著進博會和「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重要連接點。熊貓「進寶」手持的四葉草象徵幸福與幸運,寓意者中國給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祝福。
  • 史詩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ⅠII季(高清中英文字幕)1-2季全集下載 ,值得與孩子一起看!
    今天 給大家安利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為什麼突然想給大家推薦這麼一部紀錄片呢?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視角是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它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些我們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的地方的美景,比如南極北極。
  • 以記錄創紀錄,聖象進博會升級「世界咖」!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隆重開幕。匯集來自五大洲的64個參展國,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3800多家企業,本屆進博會以「規模大、客商多、產品豐富,新產品新技術雲集」的特色,成為各大企業之間的有效助推器。
  • 服務進博會助力「雙循環」,南航作為「核心支持企業」、「指定航空承運商」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
    此前,南航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籤署核心支持企業合作框架協議,成為進博會「核心支持企業」、「指定航空承運商」。雙方將深入貫徹進博會「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總要求,在差旅服務、航空物流、電子商務、展會保障、形象宣傳等方面深入合作,全面提升進博會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力,打造國際一流博覽會。
  • 《地球脈動》短評
    《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 聚焦進博會|擎朗機器人帶您切身感受進博會「黑科技」
    與此同時,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參展,回頭率超過70%,新朋友也不斷加入「進博朋友圈」,展覽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圖為汽車展區首次參展的法國米其林集團展臺  2.六大展區「硬核」展品吸睛  第三屆進博會共設立六大展區
  • 濟南:順應雙循環格局 承接進博會效應
    (資料圖)編者按 本屆進博會剛剛閉幕,但由此產生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和制度效應等「溢出效應」將持續釋放。進博會期間,濟南有一批優秀企業參展,還有許多商家在進博會上覓得商機。如何服務於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放大和承接展會溢出效應,這是相關政府部門和重點企業近期思考和謀劃的重點。進博會上,濟南企業有什麼可喜的收穫?各級各部門對承接進博會效應有什麼新思路?
  •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著名的紀錄片製作團隊,曾經製作出藍色星球的BBC,再次集結奉上這部堪稱是難以超越的紀錄片電影地球脈動,從地球的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到非洲草原和熱帶叢林,再從荒涼的頂峰到深邃的大海,難以計數的美妙生物,只能展現著他們賣力的身姿,我們看到洪水的掌握,以及周邊賴以生存的對我們的生存,狀態,也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同樣也見到了冰原上的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精細生物,同時還有地球各地的壯美景觀和奇特地貌,紀錄片團隊,無私的將這一些,最為光豔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 【免費下載】BBC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高清帶字幕!
  • 英國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二季》
    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
  • BBC紀錄片《地球脈動》(1—3)
    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BBC曾經製作出《藍色星球》的紀錄片攝影團隊,費時五年時間製作,於2006年奉上了這部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紀錄片《地球脈動》。它分11集介紹地球各個角落的生態奇景:兩極之間、雄偉高山、淡水資源、洞穴迷宮、奇幻沙漠、冰封世界、遼闊平原、季節森林、富饒叢林、多樣淺海、無垠深海。每一集都是一場絕對的視覺盛宴。
  • 「地球脈動」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謎
    每隔26秒,地球就會脈動一次,很具規律性。但其脈動微弱,人體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過去60年來,世界地震學家一直在對「地球脈動」進行追蹤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謎。1961年6月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傑克·奧利弗在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通過紙質記錄儀,第一次記載下了「地球脈動」,每26秒跳動一次。1980年,美國地質學家使用地震儀,初步確定「地球脈動」源頭在南大西洋或赤道附近某個地方。
  • 豆瓣9.9《地球脈動》|在紀錄片中看「生態」
    《地球脈動》很想引用一段影評開頭:「大部分劇,如果你覺得好看,心裡會感到開心。而有這樣一種劇,看完後你心裡反而會感到後怕:因為它太震撼了。《地球脈動》就屬於後者。」「因為看完《地球脈動》後,我真的感覺自己啥都見過了。什麼長假出行,什麼環遊世界,真的不如在一臺高清彩電上,把兩季《地球脈動》給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