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一輛裝有25噸四氯化鈦的槽罐車在浙江溫州平陽坤彩企業導灌時,罐車的閥門處突然發生洩漏。平陽消防大隊接到報警後立即趕到現場搶救,消防官兵和技術人員一邊用沙子、石灰粉對洩漏的四氯化鈦進行覆蓋,一邊研究處置方法。截至16時5分,在消防官兵和生產廠家技術員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將該車罐體內的四氯化鈦成功導入另一個罐體內,事故中104國道岱頭段封閉近4個小時,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上午10時23分,平陽縣消防接到報警後立即出動3輛消防車、18名官兵趕赴現場,溫州支隊全勤值班室接到情況匯報後,立即指令特勤、蒼南大隊出動2輛消防車、10名官兵趕赴現場實施增援,經過消防官兵近5個多小時的艱苦戰鬥,成功完成了堵漏作業,徹底排除了險情。10時40分,平陽中隊到達現場後,立即組織偵查,同時在第一時間將現場險情向支隊全勤值班室做了匯報。溫州支隊支隊長吳建,支隊全勤值班室指揮長、副支隊長陳利元,司令部參謀長葉明堅,在了解到險情後,先後趕赴事故現場協調指揮作戰。在趕往事故現場途中,吳建支隊長要求平陽中隊一是做好現場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二是結合現場情況,第一時間搞好現場險情偵察,會同廠方技術人員制定出科學處置方案,及時將現場情況向支隊匯報;三是做好參戰官兵的個人防護,確保搶險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防止在處置中發生意外。同時,支隊全勤指揮室迅速調度特勤、蒼南大隊官兵趕赴現場進行增援,實施跨區域救援。
11時15分,平陽中隊在偵察中發現,槽罐車洩漏處被白色氣體籠罩著,空氣中充滿一股具有濃烈刺激性酸味的白色氣體。在經過詳細的現場偵察後,現場指揮員結合現場洩漏情況,迅速制定出堵漏排險方案:一方面用沙子、石灰粉對洩漏到地面上的四氯化鈦進行覆蓋,嚴防四氯化鈦流入河道,最大可能的降低環境汙染;另一方面由救援官兵和廠內技術人員佩戴空氣呼吸器、身著防化服深入到洩漏點,對槽罐車洩漏的情況做進一步偵察。
11時40分,消防官兵深入槽罐車閥門處做了全面偵察後,發現槽罐車閥悶門處完全損壞,根本就無法關閉閥門。針對現場情況,指揮員決定實施堵漏,但由於四氯化鈦毒性較大,在受熱或遇水分解後都會放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皮膚直接接觸液態四氯化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灼傷,其煙塵對呼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在面臨險境時,參戰消防官兵臨危不亂,現場指揮員在和廠內技術人員商議後,最終決定利用沙子、石灰粉進行覆蓋,再利用堵漏工具實施堵漏作業。隨著現場指揮員的命令下達,3名參戰消防官兵佩戴空氣呼吸器、身著防化服再次進入槽罐車洩漏點,克服重重困難,於11時50分將洩漏點成功堵住。在將洩漏閥門處堵漏成功後,救援官兵發現槽罐車的底部還有白色氣體冒出來。
11時55分,蒼南、特勤兩地增援官兵先後到達現場,在得知槽罐車閥門洩漏處已堵漏成功和槽罐車罐體底部還有洩漏時,特勤大隊專勤人員身著防化服,佩戴空氣呼吸器,對槽罐車底部進行偵察,偵察中發現槽罐車底部無法找到洩漏點,在現場指揮部得知消息後,和廠房技術人員一致認為實施導罐的方法,把該槽罐車的罐體內的四氯化鈦導入到另一罐體內,導罐現場由救援官兵負責現場保護,導罐工作由消防官兵與廠方技術人員負責執行。
下午16時5分,四氯化鈦導罐成功,經過5個多小時的成功處置,平陽大隊成功處置了四氯化鈦的洩漏事故。據了解,四氯化鈦本身無毒,但腐蝕性強大,溫度高,與水蒸氣結合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鹽酸,大量吸入人體會對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破壞和損害,導致頭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