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美國宇航局(NASA)把旅行者1號送上太空,去追趕早半個月離開地球的旅行者2號。此後,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旅行者1號成為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星際探測器,它很快超過了旅行者2號以及更早出發幾年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目前,旅行者1號已經遠在218億公裡(146天文單位)之外,成為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
旅行者1號不僅是一個探測器,它還是人類送到宇宙中的無聲信使。這艘探測器攜帶著著名的旅行者金唱片,其中不僅收錄了人類以及其他地球生命的信息,而且還提供了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那麼,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位置是如何被標註出來的呢?
由於人類還沒有能力離開過廣袤的銀河系,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銀河系中恆星的確切分布情況,故無法以銀心作為中心來建立一個確切的坐標系統。雖然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衛星已經給出了數以億計顆恆星的相對位置,但人類對銀河系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但如果能夠列出太陽系附近的恆星確切位置,外星文明就能通過那些恆星來定位太陽系。然而,恆星之間的差別並不大,沒有獨特的性質用於辨識,那麼,旅行者金唱片上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雖然恆星缺乏獨有特徵,但有一種死亡的恆星有著明確的標誌,它們就是脈衝星。脈衝星本身是一種快速自轉的中子星,它們的自轉軸和磁軸並不重疊,所以在自轉過程中,它們朝著磁軸兩端輻射出的電磁信號就會掃過地球。中子星的自轉周期極為穩定,精度可以媲美甚至勝於普通的原子鐘。
在旅行者金唱片上,標出了14顆銀河系中的脈衝星相對於太陽系的位置。每條線的長度不一致,表示距離的長短。每條線上還給出了二進位的數字,這是脈衝星的脈衝信號周期。另外,旅行者金唱片上還給出了太陽系與銀心的距離。

如果外星文明能夠捕捉到旅行者1號,並且只要找到旅行者金唱片上的幾顆脈衝星位置,就能準確定位出地球所在的位置。無需觀測到所有的14顆脈衝星,旅行者1號的來源位置就能被找到。
對於NASA的這種做法,一些人提出了不同聲音,他們認為這會暴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招來不友善的外星文明。然而,這種可能性應該非常小,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恆星之間存在巨大的空間,穿行在星際空間中的旅行者1號不大可能會被外星文明找到。
相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其實非常慢,以17公裡/秒的速度大概需要將近兩萬年才能離開太陽系。它在未來數萬年裡,不會近距離接觸任何一個恆星系統。
隨著宇航技術的發展,如果有必要,未來人類完全有能力把旅行者1號重新帶回地球。但就目前而言,沒必要擔心旅行者1號會給人類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