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圖書的跟風現象及對策分析

2020-11-24 光明數字報

    隨著心理學日益走近大眾,人們除了希望藉助心理學知識解決心理問題,還希望能夠增加正能量、提升幸福感,國內心理學的高等教育與研究也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在此背景下,心理類圖書——無論是專業的還是通俗的,出版量都逐漸加大。不過,一個題材火了,跟風之書很快不計其數,這幾乎成了國內出版界的慣例,心理學圖書尤甚。一度無數奶酪、一時皆談加西亞的「盛況」想必還歷歷在目。拋開勵志成功學是否屬於心理學這個偽命題不談,其造成的圖書內容重複粗糙、資源浪費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下面以微表情類圖書為例簡要分析。

    一、微表情類圖書的走紅與跟風

    隨著美劇「LIETOME」、港劇《讀心神探》的熱播,以及江蘇衛視《非常了得》節目的走紅,微表情這個專業心理學名詞突然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一時間,與微表情、測謊有關的圖書開始走紅,不少成為暢銷書甚至超級暢銷書。根據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的檢索結果,書名中帶有「微表情」的原創圖書約有40種,最早的是2011年出版的《微表情》,其後兩年出版品種迅速增加了30餘種,其他冠以「讀心術」「讀臉術」的書更是不勝枚數。後來這些書多數為跟風之作,心理學專家執筆的寥寥可數,大致分析如下:

    1.從內容上來看,主要是對國內外同類書的簡單改編、重組。利用讀者的獵奇心理,噱頭做書名,誇大其實。典型的是打著美國FBI、CIA的幌子,教導讀者如何識別一些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如「FBI教你數秒鐘讀懂面部微表情」「FBI教你破解身體語言」。

    2.專業寫手、攢書公司迅速跟進。以當當網某五星級好評圖書(兩萬餘條好評)為例,該書號稱傳授FBI瞬間讀心術,但從書的內容簡介到章節標題,看不出與FBI有絲毫關聯。而且,搜索同作者的其他作品,大致可以判定其以攢書為生,所出版作品範圍包括了職場雞湯、女性養生、懸疑解密,等等。讀這樣的書能學到什麼,真的是個未知數。

    3.江湖心理學家「功不可沒」。有作者聲稱自己「多年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博覽了幾十本心理學權威著作,掌握了微表情識人的種種技巧和方法」,他們寫的書多數是關於職場、商業談判中的個體行為識別,如「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瞬間徵服他人的心理博弈策略」「必須掌握的銷售讀心術」「揭露競爭對手的心理秘密」等。

    微表情與測謊有關,所以核心內容只有具有豐富司法實踐的操作者才能知曉,因此可以說目前市面上以微表情為噱頭的眾書中沒有幾本真正涉及微表情的核心內容。從專業性、暢銷程度來說,《微表情》可稱得上是代表作,作者姜振宇是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他作為《非常了得》節目的嘉賓直接促成了「微表情熱」。《微表情分析》亦屬後起之秀,作者邵磊是犯罪心理學博士,也是最早涉及微表情研究並將其應用於偵查實踐的一線刑警。

    二、對策分析

    圖書的跟風出版盛行,微表情類圖書分析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角。跟風出版固然有利益的驅使,也有出版法制不健全、行業不規範的問題,但與圖書消費市場的不成熟、專業領域科普的滯後也不無關係。前兩個因素已有不少文章分析得比較透徹,不再贅述,這裡僅從讀者和作者兩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首先要避免功利閱讀。很多人都夢寐以求掌握瞬間讀心術,然而,假如FBI探員真有幾秒鐘就能讀懂他人內心的本事,就不會不時爆出虐囚、逼供的醜聞;即便瞬間讀心術真的存在,他們也斷然不會寫在書裡昭然天下。微表情分析並不玄幻,而且確實主要應用於司法領域,但其準確率與辦案人員的悟性和經驗有關,而且常常要藉助於錄像設備反覆回放來進行分析。所以,企圖通過讀一本微表情分析的書,就掌握「幾秒鐘內讀心識人準到骨子裡」的讀心術,實在不是「靠譜」的期待。

    其次要力求閱讀經典。對微表情分析感興趣的讀者,在選購圖書時須擦亮眼睛,首先要對作者的背景著力了解一二,選擇專業人士的作品。例如,「微表情之父」保羅·艾克曼的知名暢銷書《說謊》,該書基於作者近30年的研究成果而成,被歐美諸多執法機構奉為刑偵學教材。其次,一般先出版的容易成為跟風模仿的對象,所以一般推薦選擇同類書中出版時間最早的。最後,從內容簡介上來看,山寨作品更容易極盡誇張之能事,宣稱功效瞬間直達患處的藥多是假冒偽劣,圖書也是這樣。

    從作者的角度來說,第一要避免散播謬論。學習了某種心理治療療法、博覽了一些心理學著作,與是否是心理學家,尤其與是否是微表情專家完全是兩個概念。微表情只是心理學一個狹小的研究領域,進入國內不到10年,國內從事微表情研究的專業人員屈指可數。沒有科研背景支撐的書又能有多專業?充其量是加點成功、勵志的雞湯炒別人的冷飯。無怪乎美國艾默裡大學的知名心理學教授利林菲爾德等特意在《環球科學》撰文《有些「有道理」的心理學觀點,都是騙人的》,說明以格言、真理和半真理形式出現的大眾心理學知識「有些充斥著所謂的心理學謬論」,並不可靠。

    再者,要力求傳播科學。偽裝成心理學的劣質心靈雞湯充斥市場,說明讀者的需求旺盛,也說明心理學家在學科知識的科普和應用方面做的還不夠。正如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教師吳寶沛說的,「人要心理學,但心理學不要人。早期行為主義者跟貓、鼠、狗、鴿子打成一片,不理人。現在心理學家忙著搞腦電,發文章,拿項目,也不理人。科學不理人,宗教(可能)有問題,這時有人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雞湯,不少人都會喝」。因此,可以說心理學專業科普工作的不足、現行科研評價體系中對科普書的無視,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跟風圖書的「縱容」。

    圖書對讀者的思想和心理起著巨大的影響和滲透作用,有著名出版人指出,「一顆子彈只能打死一個人,一本壞的圖書卻可以毒害一批人」。總之,希望讀者擦亮眼睛,提高鑑別力,讓跟風之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心理學家也著力為公眾提供靠譜、好玩的心理學知識,把被自助大師、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和一些自詡的心理健康專家佔領的陣地奪回來。

相關焦點

  • 《人類簡史》出現四個版本 圖書山寨跟風何時休
    中信出版社在引進版權後,分別於2014年和2017年印行了前後兩版《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經過張小龍、羅振宇等網際網路圈名人推薦後火爆網絡,據報導銷量已突破百萬冊,成為現象級暢銷書。  日前,《人類簡史》又火了起來。有意思的是,這次的《人類簡史》並不是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而是一本叫《人類簡史:我們人類這些年》的書。
  • 數據分析:概率論數理統計教學中數學焦慮現象對策,看完長見識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中的數學焦慮現象及其對策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中的「數學焦慮」現象(一)知識需求和教學之間的矛盾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數學基礎課中應用性較強,與現代經濟、金融、統計、管理密切相關的一門課程。
  • 光明日報刊文:跟風出版、模仿抄襲成為許多童書出版的途徑
    但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上,我們並不具備如此多的優質少兒創作、策劃、編輯資源,跟風出版、重複出版、模仿甚至抄襲成為許多兒童圖書出版的途徑。跟風出版看似使童書市場豐富了,實則使其脆弱了。隨著中國出版界對兒童圖書出版的高漲熱情,最大的國際童書版權貿易展——博洛尼亞書展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
  • 讀客老總回應圖書封面抄襲:喜歡抄襲就去磨鐵
    電視劇出現劇名「抱大腿」的現象還沒消停,出版界圖書「抱大腿」現象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暢銷書被「抱」的機率很大。4月底,磨鐵剛剛在微博上聲討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心強大的秘密》涉嫌抄襲自己的暢銷書《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
  • 簡析近年來傳記圖書熱銷現象及其原因
    非虛構是近10年來國內社會科學領域最流行的術語,非虛構的概念甚至影響到圖書行業的分類——虛構類和非虛構類已成為代表國內圖書行情風向標的兩大陣營。傳記是非虛構類圖書中分量最重、影響最廣的一個成員,近年來傳記更是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 2021心理學考研|西南大學專碩347真題分析
    整體來看,西南大學心理學專碩2021初試試題題型與分值分布未發生較大變化,依舊是名詞解釋、簡答、應用分析和論述題的配置。 發展心理學依然是比重最大的,分值85,心理學導論所佔分值略有提升,佔據70分,導論內容會與實驗心理學結合考察,實驗分析題的部分內容需要有導論所學的知識作為基礎;社會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分值與考察特點變化不大,社會心理學相對更基礎,而教育心理學更強調實踐性,緊密結合當前教育趨勢和熱點。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
    通過學習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心理學並不是一種深奧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人世間的所有問題,比如商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領導力問題,等等等等,其實都是心理學問題,也就是說,認識了人的一切心理學問題,也就能夠理解人,了解人,最終解決與人有關的問題。我們來看幾個心理學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事業單位考試面試之社會現象綜合分析
    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從剛剛結束不久的江蘇公務員考試面試中可以看到:兩天兩套題,每套題目都出現了社會現象綜合分析。因此,可以預見:今年江蘇事業單位面試中,社會現象綜合分析出現的概率會很大!   二、答題套路   社會現象類綜合分析是一個早已被研究透徹的題型。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心理現象是一種主觀精神現象,而行為卻具有顯露在外的特點,它可以用客觀的方法進行測量。心理學研究的一條基本法則就是通過外部行為推測內部心理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有時也叫做研究行為的科學。人的意識表現為人能夠預先計劃自己的行動,在實現目的的過程中,能堅持預定的方向,分析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行為的結果與目的進行對照,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障礙。人不僅能意識到客體的事物,而且還具有自我意識。低等動物沒有自我意識,嬰兒的自我意識也沒有發展起來。自我意識具有分析和評價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識外,還有無意識現象。無意識是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
  • PCR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
    PCR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0 20:47 1.PCR產物的電泳檢測時間  一般為48h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含金量超高的10本心理學書籍,幫你解答各種心理難題!
    這本書並不同於一般的心理學導論類教材,很多內容是心理學課堂上不曾講授的,也是許多心理學教師在教學中感到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作者正是從此初衷出發,以幽默生動的語言,結合一些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可證偽性、操作主義、實證主義、安慰劑效應、相關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學中的基本原則。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資料和實例,擴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隨機取樣與隨機分配等問題的討論。
  • 2019心理學考研:七大實驗分析
    摘要:心理學專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且令眾人嚮往的一個專業,比如小編當年也是特別想學心理學,可惜陰差陽錯啊~而心理學考研的考生學心理學的目的則是為了深入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
  • 巴納姆效應一種心理學現象?
    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六月二日 · 星期六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一個很有意義的心理學現象。
  • 2016心理學考研五大院校盤點
    心理學系的科研領域涉及較廣泛的方面,包括實驗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發展心理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情緒心理學,比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工業與管理心理學,消費與廣告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工程心理學等,這一綜合特性為培養心理學高等基礎與應用心理學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礎
  • "末日"將至 "末日圖書"面臨"退貨"窘境(圖)
    "末日"將至 "末日圖書"面臨"退貨"窘境(圖)   雖然「末日圖書」近來銷量不錯,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隨著12月21日的臨近,這些「末日圖書」的末日也將到來。那麼,「末日」過後,這些書該何去何從呢?李成告訴記者,書城會選擇一部分優秀書目作為保留品種,而那些不具有保存價值的書籍將會撤櫃或退回出版社。
  • 2017國民閱讀報告:購買圖書最捨得花錢的是北京
    日前來自京東數據研究院《2017國民閱讀報告》顯示,用戶對無論是紙書還是電子書都存在明確需求,內容還將是圖書市場的決勝因素;愛讀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已經形成。北京已經成為最捨得為購書花錢的城市。
  • 2018年自考《旅遊心理學》重點習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旅遊心理學》重點習題及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1.根據心理學有關理論,心理過程即心理活動過程,其基本內容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2.旅遊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會影響的左右,社會影響大致可分為四類:.家庭影響、參考群體、社會階層和社會文化。
  • 溼式電除塵頻繁放電原因分析及對策
    溼式電除塵頻繁放電原因分析及對策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溼式電除塵器作為燃煤電廠煙氣深度淨化裝置,已廣泛應用於燃煤機組,研究其相關內容,分析溼式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類,在探討運行過程中溼式電除塵頻繁放電原因分析的同時,結合相關實踐經驗,提出了改善蜂窩溼式電除塵收集極製造、安裝等方法和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