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雷同的圖書封面,你能分得清楚嗎?
電視劇出現劇名「抱大腿」的現象還沒消停,出版界圖書「抱大腿」現象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暢銷書被「抱」的機率很大。4月底,磨鐵剛剛在微博上聲討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心強大的秘密》涉嫌抄襲自己的暢銷書《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5月初,磨鐵又被讀客圖書在微博上點名指出,其出版的《算死人不償命》和《嗜血的老狐狸》與讀客去年出品的熱銷書《卑鄙的聖人:曹操》,封面都採用相同風格的歷史人物臉譜,「就連書名的擺放位置、字體、字號大小都完全一樣。借著暢銷書風頭,誤導讀者。」
「克隆書」為何層出不窮?
「撞車」養活小公司
據某公司圖書宣傳總監邢小姐介紹,出版行業門檻低,有的出版公司,專門靠跟風、抄襲過活。「往往是,我們書剛上市一個月,他們的仿冒書就出來了。比如《官場筆記》就是如此。從編輯、設計、印製、發行,他們的速度很快。」
她還給記者講述一個故事,「幾年前,我在地鐵上看《我們臺灣這些年》的稿子,有一個人跟了我一路,還主動打招呼,彼此留下聊天號碼。後來他才告訴我,他當時是看到我的稿子,本打算抄襲我們的選題。那人在一家小的出版公司,他親口說,他們什麼也不幹,就盯著讀客的新書,只要一出新書,他們第一時間跟風,魚目混珠也能賺不少錢。因為很多逛書店的一般讀者,很容易被迷惑,糊裡糊塗就買了『跟風書』或『克隆書』。靠這點錢,養活幾個人的小公司足夠了。」
「克隆書」到底害處多大?
質量次傷害整個出版業
在諸多「撞車」案例中,封面雷同是最被詬病的。讀客公司董事長、曾策劃出版《藏地密碼》等暢銷圖書的出版人華楠接受採訪時說:「在圖書品種泥沙俱下的當下,要想在眾多圖書中脫穎而出,一個上乘封面特別重要。而精妙的封面,則必須將整本書的精華傳達出去,在短時間抓住讀者的心,這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技術活兒。」
他還特別舉例,「我們的專職封面設計師,在設計科幻經典阿莫西夫的《銀河帝國》的封面時,一共做了近30個方案,耗費了一整年的時間。」記者了解到,不少民營出版公司對圖書封面並不重視,將封面設計的任務包給外面的設計師來做。據邢小姐透露,「那些圖書封面設計師一般都是自由職業,一個人接很多活兒,按件記費,為了多趕活兒,就降低水準,甚至不惜抄襲,乾脆將同一類圖書的封面,改頭換面為己所用。」而目前圖書選題和封面的瘋狂跟風、抄襲,如果任由其發展,將對出版行業造成致命的打擊,邢小姐說:「首先,原創者將失去原創動力,這是很可怕的。其次,仿冒書的質量比較次,一旦靠封面誤導讀者造成一次讓人失望的購買,傷害讀者信任度,讓已經遭遇很大挑戰的紙質出版,流失掉一個讀者。這種害群之馬傷害的是整個出版行業。」
據《華西都市報》
相關回應
華楠:如果喜歡抄襲,那就去磨鐵
見習記者 王淳
雖然口水仗頻發,但是真正付諸法律手段的卻非常罕見。多位民營出版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說實話,跟風是很常見的事情,沒有誰有精力去真的較真。」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讀客公司董事長華楠,他表示抄襲跟風這樣的事兒,在出版界由來已久,他目前並沒打算付諸法律,只是在微博上公布出來,為了讓更多的讀者知道這回事。華楠說道:「抄襲跟風和盜版侵權一樣,一直是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毒瘤。」華楠認為新鮮有勁的創意是產業活力的保證:「圖書封面如何充滿創意和銷售力,這是一門硬功夫、苦力活,來不得半點虛假。作為大規模抄襲事件的受害者,我把此次事件處理得這麼歡樂,是因為在讀客,任何抄襲、模仿、惡意傷害競爭對手的行為都會出局,你如果喜歡抄襲,那你就去磨鐵。五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住了這個原則,所以我們一直是行業發展最快的公司,我的同事們一直充滿了快樂和驕傲。」
劉婭:書封是最好的二次銷售
見習記者 王淳
記者隨後也採訪了重慶西西弗書店店長劉婭,她告訴記者:「封面對於營銷來說至關重要!」劉婭表示,人靠衣裝馬靠鞍,書更要靠封面裝飾,一本好書再配上好的裝幀,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劉婭說道:「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書的封面其實就有點『標題黨』的意思。讀者對於一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從封面開始的,這就是二次推銷。」劉婭還向記者舉例說道:「有一次推新書,一本我們書店員工私底下公認的好書在銷售上卻遭遇了滑鐵盧,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書的封面太過平常,不夠吸引人,因此很容易被淹沒在書海中了。因此就算書的內容再好,沒有一張好的封面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