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2020-07-03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上周的 Nature 封面研究被 4 月登上《細胞》雜誌的論文抄襲了?

昨日,一條消息突然引爆學術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後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造假。

此次舉報的直接原因是兩篇關於通過敲降 PTBP1 治療帕金森症候群的研究。其中,付向東教授的論文發表於今年 6 月 25 日的《自然》雜誌,投稿時間為 2018 年 11 月 12 日。楊輝博士的論文發表於今年 4 月的《細胞》雜誌。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6 月 25 日《自然》雜誌的封面。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88-4

付向東等人在 Nature 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患帕金森綜合症的小鼠恢復了正常,這可能會改變帕金森症治療的現狀,被認為意義重大。但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在這篇論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在我們的工作接收同行評審時,概念相關的結果也出現在了其他地方。」

在 Nature 文章中出現這樣意有所指的話實屬罕見。付向東等人提到的,就是楊輝等人發表在 Cell 上的論文《Glia-to-neuron conversion by CRISPR-CasRx alleviates symptoms of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mice》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論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2867420302865

付向東團隊「十年磨一劍」的科學突破因為一場特邀學術報告而被抄襲?付向東教授在舉報信中說明了事件原委(兩項研究的時間線)和對楊輝組實驗數據等問題的質疑。

兩項研究孰先孰後?

據付向東教授描述,這項研究共花費了 9 年多時間(包括 6 年的實驗工作,以及近 3 年審稿過程中的補充實驗工作)。他於 2018 年 6 月 14 日,在中科院神經所報告了這項研究,2018 年 11 月論文投稿,2020 年 6 月該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

在舉報信中,付教授稱「楊輝和神經所百餘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我的學術報告。報告之後,楊輝和幾位研究員與我共進晚餐,在晚餐期間楊輝向我諮詢了許多關於實驗細節問題。讓我始料未及的是,楊輝在全面了解了我們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實驗結果後, 立即著手換一種實驗技術敲降 PTBP1,重複我們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相似的實驗結 果,並在短短 6 個月後便將他們的論文投稿,最終在今年的《細胞》雜誌發表 (4 月 8 號上線,4 月 30 號出版)。」

楊輝博士聲明其研究工作開始於 2018 年 5 月 17-18 號(付向東教授對此表示質疑),2020 年 4 月發表於《細胞》雜誌。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機器之心製圖

數據和可復現性

付教授質疑楊輝組研究的另一點是論文中的數據問題。

其一,在楊輝組的這篇 Cell 論文發表後,許多神經生物學領域的專家對其數據質量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系列質疑,指出論文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誘導新產生的神經元細胞所必經的細胞遷移、漸近的細胞形態和基因表達轉變以及新獲得的神經電生理特性等。付教授本人在閱讀這篇論文後,也認為支持結論的大多數證據很有可能是由於 GFAF-Cre 在內源神經元中的洩漏表達所致,而這種洩漏表達是領域中眾所周知的現象。

其二,由於誘導型疾病動物模型的表型通常存在較大的差異和不穩定性,所以數據分析和驗證往往需要數年時間。但楊輝組從課題啟動到論文撰寫僅僅用了 6 個月的時間,因此動物實驗數據的真實、可靠和復現性有待考證。所以,付教授認為唯一的解釋就是楊輝組極有可能有針對性地挑選對其實驗結果有力的數據。

以下為楊輝組 Cell 論文中的一些實驗結果圖,懂行的讀者可以結合原論文進行判斷: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使用 CasRx 時 Ptbp1 在體內的特異性 knockdown。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Ptbp1 Knockdown 在完整的成熟視網膜中將 MG 轉換為 RGC。

此外,付向東教授還提到楊輝組 2013 年發表於《細胞》雜誌的另一項研究(詳見 Cell 154: 1370-1379,2013)。這項研究遭到領域內科學家的廣泛質疑,有 20 多個獨立實驗室聯合報導不能重複他的實驗結果(詳見 Genome Biology 20:171, 2019)。

在舉報信的最後,付向東教授表示:

就本次 PTBP1 相關的《細胞》論文工作而言,究竟他們的研究是何時開始、數據是如何得到的等等一系列疑問,我認為應該成立一個由神經所以外的科學家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因為這次事件已超過了蒲慕明所長所指的科學研究中「灰色地帶」問題。

以下是網傳舉報信全文: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兩位學者的簡介

付向東(Xiang-Dong Fu),現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教授。付教授於 1982 年取得武漢大學病毒學碩士學位,1988 年取得凱斯西儲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88-1992 年在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學習,1992 年加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大學至今。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付向東教授。

目前,付教授的研究重心在基因表達在轉錄和轉錄後水平上的整合調節。因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傑出貢獻,付教授分別於 1994 年榮獲 Searle 學者獎、1997 年榮獲白血病和淋巴癌社會學者獎,並於 2010 年當選美國 AAAS 會士。付向東教授在 Nature、Science、Cell 期刊上發表過多項研究。

楊輝,85 後,現為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以及博士生導師。2007 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獲得理學學士。201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獲得發育生物學博士學位。2012-2014 年在 MIT Whitehead 學院開展博士後學習,並於同年回國擔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組長。2015 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9 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據不完全統計,楊博士目前已經發表了 4 篇 Cell、2 篇 Nature 和 1 篇 Science 文章。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楊輝博士。

目前,楊輝博士還沒有對這一事件做出正面回應。

相關焦點

  • 楊輝團隊回應Nature論文抄襲舉報:純屬污衊
    上周,學術圈的實名舉報學術抄襲事件有了後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博士的文章學術造假,抄襲研究思路和結果。一個周末的發酵後,事件終於有了當事人楊輝團隊的正面回應。先給錯過了這個學術大瓜的同學回顧一下事件經過。
  • 美國大學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明星教授學術不端
    近日網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舉報人 付向東教授此事件涉及的人一是美國知名大學教授,另一是中科院正紅的明星教授,引起的轟動不可謂不小。尤其是後者的楊輝教授,科研生涯可謂傳奇(桌椅之前寫過一篇介紹他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科學家。
  • 加州大學付向東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學術不端;三天送別兩院士
    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研究員剽竊,涉及帕金森治療突破性研究 左: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付向東。右:中科院神經所青年 PI 楊輝。 圖片來源:UCSD/一席演講 昨日,網絡流傳出一封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的實名舉報信,信中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存在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 知乎熱議:楊輝團隊公開否認抄襲,網友:避重就輕仍謊稱「首創」
    新智元報導 來源:知乎 編輯: 永上、白峰 【新智元導讀】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抄襲事件又有了新進展
  • 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最近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範教育都是徒勞。」
  • 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
    >我是付向東,目前就職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擔任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在此寫信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道德不端行為, 同時希望借這一事件懇請國家科技管理高層關注和重視當前國內學術界日益凸顯和 嚴重的科學誠信和學術道德問題,以維護中國科學界的聲譽。
  • 顏寧首談楊輝學術問題:不嚴肅調查,中國學風建設將是無用功
    前一段時間,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的明星研究員楊輝被爆出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這個事件一經曝光就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畢竟楊輝在學術界的地位有目共睹,很多人都將楊輝作為的崇拜對象。對於這件事,顏寧也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稱:「只有儘快的將學術不端,技術造假的人嚴肅調查。
  • Nature審稿人現身:「實名舉報」本可以避免......
    昨日下午,針對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一事,詳見一次學術報告引發的「實名舉報」:Cell搶發,差點斷送了Nature封面文章......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官網同時發表了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和當事人楊輝研究員的聲明。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 抄襲他人著作
    前不久,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王宇澄舉報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記者經過一個多月的明察暗訪,發現了舉報背後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 獨家探爭議|上海學術新星遭舉報,審稿人現身稱曾拒稿
    導 讀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年輕研究員楊輝遭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付向東實名舉報。《知識分子》聯繫三方:舉報人及其學生、神經所研究員及其所長、楊輝論文投稿《自然》雜誌時的審稿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目前收斯坦福教授的回覆,表示他建議《自然》拒稿,但後來不知為什麼《細胞》收了楊輝的文章。
  • 公務員舉報自己論文被抄襲 遵義一教授陷抄襲風波
    信息 公務員舉報自己論文被抄襲 遵義一教授陷抄襲風波   本月5日,自稱安徽省宣城市機關公務人員的金鵬,在網上發出文章和部分截圖,舉報趙某抄襲其本科畢業論文《論劉震雲官場小說的批判性》(以下簡稱《論》)。  畢業於安徽省安慶師範大學的金鵬稱,《論》文有一萬多字,是他在多位老師指導下,於2012年寫的畢業論文。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題記---學術興科研興則民族興,學術強科研強則民族強!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01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
  • 復旦大學「抄襲門」事件始末
    撰稿/賀莉丹(記者) 張益清  研究生教材「嚴重抄襲」  「2007年第1號」通告稱,自今年5月以來,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收到三起學術違規舉報,分別是:匿名舉報外文學院陸教授等人所編教材涉嫌存在嚴重抄襲現象、匿名舉報五官科醫院遲教授等人涉嫌論文抄襲、實名舉報信息學院博士生葉某及其導師顧教授兩篇論文涉嫌抄襲等。
  • 江漢大學回應院長被舉報文章抄襲:複製比符合慣例
    網言網語  「江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李衛東存在學術論文抄襲、以課題形式謀取私利等諸多問題,其被多次舉報後仍公示擬任江漢大學副校長一職……」  江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李衛東的提拔之路堪稱「坎坷」。  7月以來,一則實名舉報帖——《文抄公李衛東能「帶病提拔」嗎?!》出現在各大網絡論壇,發帖人為江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姚振強。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
  • 又見抄襲,又是學術不端的教授!95%的論文抄襲,如何教導學生?
    開啟的學術調查網絡舉報的反饋2019年7月6日,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發布《關於啟動對「徐承彬涉嫌抄襲他人論文」問題調查的說明》,主要是國內某知名媒體記者接到網絡舉報,發現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副教授徐承彬涉嫌嚴重的學術不端
  • 學術抄襲只是學術不端的冰山一角
    其實,近年來關於「學術抄襲」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從曾經的博導王銘銘到今天的副院長李平,抄襲事件中不乏著名教授、學科帶頭人甚至院校領導,緣何如此?難道這僅僅是學術不端?或許不僅於此,正如某設計領域專家所言:「一位優秀的藝術設計師為何只能以專著、論文進行職稱的評聘,難道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不行?」這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的職稱評定、職位晉升等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問題。
  • 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校方:「正在鑑定」
    其於1961-2015年在南京大學任教,並在2015年被授予「南京大學教學終身成就獎」。開先河,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近幾年,國內教授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事件並不鮮見。就在上月底,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某畢業生實名舉報導師剽竊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且複製比高達90%。
  • 北影教授實名舉報河北大學一畢業生論文抄襲,校方:查!
    7月21日,河北大學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7月20日,收到關於對我校經濟學院教師石某某2005年碩士畢業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的舉報。學校高度重視,立即啟動調查程序,責成黨委教師工作部牽頭,學術委員會秘書處等單位參加,依據相關規定對石某某涉嫌抄襲一事展開調查。我校對任何學術不端行為始終堅持「零容忍」,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在此前的採訪中,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曾在4月2日回復澎湃新聞:之前並未接到關於此事的正式舉報,沒有辦法給出具體的處理結果。如果接收到關於學術不端、學術抄襲的正式舉報,會受理調查。距上一番致電已逾9日,澎湃新聞4月10日下午再次致電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辦公室了解調查進展。辦公室一名劉姓工作人員表示,校方還在核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