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2020-09-20 學術圈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

最近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範教育都是徒勞。」

事情起於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軒然大波。7月9日,楊輝通過相關媒體表示,承認未與對方溝通,並表達歉意。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做科研和做學問都是非常嚴謹的事,每一個科研人員或做學問者都要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獲取研究成果,這是一個底線,如果隨意竊取他人勞動成果或編造虛假成果,自然為人所不齒。可是這樣的事近年來卻頻頻發生。

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論文造假,雲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論文抄襲,海南大學教授王鳳陽學術造假,遼寧大學副校長陸術榮涉嫌抄襲,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志偉論文抄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2019年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更是鬧得全國上下皆知。同一年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教授,中國科學院斐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等人論文涉嫌造假。這又引起一片軒然大波。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小學生拿出研究癌症論文獲頭獎事件,更是說明了科研及學術造假之風蔓延程度之廣。

看到這些,讓我們忍不住想到最近廣泛熱議的一個話題:很多天才出國留學後就不願意回來,我們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誠然,有這些人才本身的問題,或許有的缺少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太過於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沒有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也或許有的不願回國面對各種困難,貪圖享受更好的物質回報。

但是我們更應該想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回來?我們給他們足夠的待遇了嗎?給他們發揮才能的機會了嗎?他們有埋頭科研、實現自己才華的良好環境嗎?

如果那些靠著學術造假的人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輕而易舉地獲得大量的資源,又還有誰願意俯下身子、數年如一日地進行科學研究呢?這樣的科研環境下,即使是天才也難以有很大的成果。

最近加入美籍的物理天才尹希說,他很享受當下的科研環境,有什麼疑難問題時只要到隔壁的辦公室裡問一下就行了。這樣的環境在國內顯然是沒有的。

美女天才顏寧學成後一度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可是她最終還是拋棄了國內的一切,再次赴美,並留在了美國。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我想決不僅僅是榮譽和待遇的問題。

所以,這次顏寧對中科院楊輝的態度,也許真的是有感而發,這樣的現象一再出現,真的需要有關部門好好整治了。

綜合網絡

相關焦點

  • 顏寧首談楊輝學術問題:不嚴肅調查,中國學風建設將是無用功
    前一段時間,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的明星研究員楊輝被爆出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這個事件一經曝光就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畢竟楊輝在學術界的地位有目共睹,很多人都將楊輝作為的崇拜對象。對於這件事,顏寧也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稱:「只有儘快的將學術不端,技術造假的人嚴肅調查。
  • 請回答2020:學術不端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返樸》收到一位生醫領域任教多年的教授的投稿,現原文登出。學術道德建設任重道遠,歡迎讀者朋友通過投稿或留言參與討論。撰文 | 焦宇學1. 老師,知乎上又爆出了大瓜,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楊輝研究員學術剽竊,各種微信公眾號都傳開了,您怎麼看?
  • 請回答2020:學術不端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和涉嫌造假,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他發表在Cell的文章究竟算不算學術不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他的行為和回應?本文作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師,知乎上又爆出了大瓜,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楊輝研究員剽竊和涉嫌造假,各種微信公眾號都傳開了,您怎麼看?答:發生了這樣的事當然很遺憾,從現有的公開信息看,我個人認為楊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如果楊只看過付已發表的論文,沒聽過那個報告,不知道付已經取得但未發表的實驗結果,而是獨立地進行實驗,可以認為是正常的競爭。
  • 走出國門的科學家,我們不能武斷的評論:他們是不愛國
    「第一,學術造假嚴重,造假成本太低;第二,學風浮躁,做學問是為了發財,為了出名,甚至為了升官;第三,論資排輩現象嚴重,大牛在如何使用經費上花時間,年輕學者在申請經費上花時間,一邊花不完,一邊沒得花。」顏寧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
  • 加州大學付向東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學術不端;三天送別兩院士
    右:中科院神經所青年 PI 楊輝。 圖片來源:UCSD/一席演講 昨日,網絡流傳出一封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的實名舉報信,信中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存在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 美國大學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明星教授學術不端
    近日網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在此寫信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道德不端行為, 同時希望借這一事件懇請國家科技管理高層關注和重視當前國內學術界日益凸顯和 嚴重的科學誠信和學術道德問題,以維護中國科學界的聲譽。
  • 蘇州醫工所舉辦「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專題報告會
    蘇州醫工所新入職職工、新入所研究生等參加會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豔明作《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專題報告。  報告從學風建設嚴峻形勢、學術不端案例與治理等方面,闡述了學風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詳細介紹了科研誠信與道德規範的內涵,介紹了國家和中科院層面關於科研失信行為的處理,詳細解讀《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介紹了「蛟龍」「墨子」「海洋六號」「遼寧艦」等各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創新成果,提出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代代科學家的堅守和耕耘;結合錢學森、鄧稼先、南仁東、屠呦呦和潘建偉等科學家事跡
  • 朱邦芬:遏制學術不端,從認真查處重大案例開始—新聞—科學網
    「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性再怎麼估計也不為過,學風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這是社會的最後一塊兒淨土和良知,如果成為敗壞社會空氣的汙染源,那就是亡天下。」
  • 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
    在此寫信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道德不端行為, 同時希望借這一事件懇請國家科技管理高層關注和重視當前國內學術界日益凸顯和 嚴重的科學誠信和學術道德問題,以維護中國科學界的聲譽。
  • 加強科學道德建設 摒棄學術不端行為
    再舉一個郭永懷先生的例子,他回國不久後參加了核武器的研製。1968年,他從試驗基地坐軍用飛機返回北京,在西郊機場飛機降落時起火,裡面的人都被燒死了,卻發現郭永懷和他的助理抱得緊緊的,兩個人中間的公文包裡面有重要的文件沒有燒毀,這說明郭永懷先生的偉大。他在最初離開美國的時候,手上有很多的手稿,他知道不會允許被帶回來,就都燒毀了。他夫人說你把這些都燒了,多可惜,他說都在腦子裡呢。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該負責人介紹,2017年1月,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成立專門工作組進行調查並經學術道德分委員會討論,認定葉肖鑫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其導師唐國翌對此負有指導管理方面的責任。  2017年4月28日,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決定撤銷葉肖鑫博士學位,處理結果在校內進行了公告。
  • 新時代學風建設清華方案|邱勇:建立長效機制 努力開創新時代學風...
    這些問題看上去都跟學生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在「學風建設年」裡大家有一個初步共識,我認為是很重要的,就是學風問題不只是與學生有關,與教師、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也有關。只有進行更深層次的問題分析才能做到多措並舉,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有一些問題就不能說是學生的責任了。
  • 校方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不提學術不端但疑似按其標準處理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低調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下稱「《調查和處理結果》」),試圖以不足600字的一份結論結束關於韓春雨是否造假長達2年多的質疑。韓春雨事件的結論究竟是什麼?這目前仍是「懸案」, 河北科技大學在結論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沒有明確認定。
  • 付向東首次回應:與神經所楊輝論文爭議始末
    7月3日,中科院神經所向外界發布公告表示稱,「成立由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中科院外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此後,楊輝在第二份公開聲明中表示,「沒有及時交流工作進展,深表歉意」。但對於是否竊取付向東未發表的科研成果,楊輝未直接回應。目前,相關調查仍在繼續中。
  • 政府工作報告提科研倫理和學風: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介紹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時表示,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
  • 專訪王小凡:治理學術不端,應重點打擊學術造假
    4 當今科研設計與實驗結果數據龐大,要求研究人員保存原始數據及其動態變化對於事後調查、監管十分重要。5 科技部和基金委應該承擔好監管角色,主要起監督作用,而不是調查的主體。6 中國對學術不端的治理力度仍需加強。現在許多需要處理的事情尚未處理,這導致人們不服氣。去年至今,中國學術界接連被爆出一起又一起的學術不端事件。
  • 高校一稿多投屬學術不端 情節嚴重者開除公職
    本報訊 (記者 劉振) 省教育廳近日正式出臺《陝西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實施細則》,明確了9種學術不端行為,情節嚴重者可給予開除公職等處理。據悉,該細則從本月起正式施行。  據了解,這是我省首個關於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的實施細則,適用於從事高校教育教學活動和學術研究的所有教師、專職科研人員和學生等。  「一稿多投」讓位「槍手代寫」  《細則》中認定的學術不端行為共九條(附後)。
  • 付向東的舉報信和楊輝最新回應
    在此寫信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道德不端行為, 同時希望借這一事件懇請國家科技管理高層關注和重視當前國內學術界日益凸顯和 嚴重的科學誠信和學術道德問題,以維護中國科學界的聲譽。
  • 科技部終於出重拳,打擊學術造假!「顏寧們」會回來嗎?
    顏寧,我們都不陌生的名字。從美國學有所成,做出科研成果後,毅然回國,在國內一待就是10多年,由於受不了國內科研界學風不正、按資排輩等學術不端現象,最終還是再次出走,離開了祖國,回到美國任教。在國內沒有評上院士,在美國卻評上了美國科學院院士,並於今年5月先後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影響力非常大的學術論文。顏寧的出走,對我們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 翟天臨學術不端調查: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
    翟天臨被學術打假事件持續發酵,2月16日,北大發布對此事的調查結果,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同意光華學院2月13日對翟天臨作出退出該院博士後流動站的處理。 不過,上述調查結果並未提及翟天臨學術不端的細節。此前,作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的翟天臨在微博上曬出北大博士後錄用通知書,但其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