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腦補」AI將衛星「廢片」變成高解析度地圖資源

2020-09-04 科學導報少年科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小牛就曾經表示,衛星在天上飛來飛去,效能其實並不高,每天只有幾十分鐘時段內採集到的數據是地面需要的。

那些大量的被認為是無效數據的「廢片」,有沒有可能被利用起來?

近日,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介紹,在高性能雲計算的支持下,通過數據建模、人工智慧算法等手段,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製作完成了首套中國30米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集,以及逐季節土地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的數據集,讓「拼圖無解」的衛星「廢片」能夠成為高解析度的地圖資源。

現在中學生、小學生想拿數據做點什麼,從裡面拉幾條曲線,或者把一個區域拿出來做一些探測、變化、趨勢的分析,都已經變得非常容易。


人工智慧深度「補片」

「傳統的對地衛星觀測,拍下來的照片是不同時間採集的,拼在一起並不完整,使用門檻很高。」宮鵬解釋,衛星直接獲得的圖片不能拿來直接用,因為衛星圖片不是自然連續的,很可能像100塊的拼圖,有時候是少了50塊的效果,但也有可能同樣的拼圖來了好幾塊。

不止如此,衛星軌道的偏差還會造成同一地方不同時間拍攝的圖片難以重疊,雲彩的遮擋、霧氣不均勻的散射都會導致大量的衛星遙感數據難以反映地表的真實情況,而成為難用的「廢片」。

基於此前完成10米解析度全球地表覆蓋製圖數據處理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團隊自主研發了時空數據融合重建的技術。

「我們構建了人工智慧需要的知識庫,其中包括世界首套全球全季節普適樣本庫和相關領域知識。庫中分為訓練樣本庫和完全獨立的驗證樣本庫。」清華大學博士生劉涵介紹,團隊設計了一套適應遙感大數據的深度遙感特徵學習和分類模型,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建模對人工智慧系統進行了訓練,使其能夠「理解」或者說「推斷」出缺失的圖塊,進而補缺。

「就好像現在一些APP身份驗證時,會有一個補圖的步驟,經過訓練的模型,也可以大規模分析現有的衛星圖片,自動補圖,且做到數據與真實情況相符合。」劉涵說。

通過訓練,模型可完成高性能的推理,把不完整的「拼圖」重建成時空一致的圖像庫,建立起這一深度遙感製圖模型的「超能力」,完成各種不合格「廢片」的補片工作,從而生成與真實情況相匹配的遙感觀測數據集。例如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識別路面是瀝青、土路還是水泥路面等地表覆蓋類型。


計算上雲避免巨大資源消耗

「地球系統科學使用和產生的數據是極其巨大的,例如氣候模擬和預測會生成時間間隔在小時級、地面解析度是3公裡的氣候數據,這些數據的數據量級往往相當於數百萬集高清電影的量級。」宮鵬介紹,因此需要超強算力來完成。

如果為這些數據進行數據中心建設的話,需要三四百個機櫃,佔地成本和時間成本耗費巨大。對這些數據集中的數據進行AI處理時,如果不在雲上進行而是搬運下載後再運算,那光是用來搬運的時間也可能需要幾個月。

而通過雲上高性能計算,則能夠把算力部署在公共數據集周邊,圍繞數據進行計算。據介紹,亞馬遜雲服務(AWS)為此次項目的完成提供了10萬核左右的雲上高性能計算資源。

此外,AWS上還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套件和服務以及自動化多層堆疊集成技術,可用於對模型結構和參數進行深度調優,並進行分布式高性能推理。

「現在中學生、小學生想拿數據做點什麼,從裡面拉幾條曲線,或者把一個區域拿出來做一些探測、變化、趨勢的分析,都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宮鵬說,對於衛星公共數據的梳理、重建,讓衛星遙感圖的使用門檻大大降低,如果說之前只有專業用戶能從數據中獲得價值,那麼以後更多的普通用戶也能看懂和利用這些數據。

相關焦點

  • 靠「腦補」AI將衛星「廢片」 變成高解析度地圖資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小牛就曾經表示,衛星在天上飛來飛去,效能其實並不高,每天只有幾十分鐘時段內採集到的數據是地面需要的。那些大量的被認為是無效數據的「廢片」,有沒有可能被利用起來?近日,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介紹,在高性能雲計算的支持下,通過數據建模、人工智慧算法等手段,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製作完成了首套中國30米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集,以及逐季節土地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的數據集,讓「拼圖無解」的衛星「廢片」能夠成為高解析度的地圖資源。
  • 北鬥衛星地圖
    北鬥衛星地圖導航是面向遙感業務的輕量工具型應用。北鬥衛星定位地圖依託於遙感集市雲平臺強大的遙感數據服務體系,打破傳統遙感行業門檻高、遙感影像獲取難等界限,將高清遙感影像圖集成在輕量級應用中。 北鬥地圖支持每天動態更新全國高解析度衛星影像,用戶除了可以免費瀏覽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還可以進行地區搜索、地圖中國定位、分享。
  • 面向商業遙感產業,「航天世景」整合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
    如何更好連接上遊衛星與下遊應用端,為遙感應用企業提供優質數據和基礎處理服務,成為當前遙感數據供應商的競爭焦點。成立於2012年的「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整合了國內外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並通過統籌規劃多源衛星採集,為不同行業用戶提供數據獲取解決方案。
  • 北鬥高清衛星地圖中文版
    北鬥高清衛星地圖中文版軟體介紹:北鬥高清衛星地圖中文版下載!北鬥衛星地圖導航是面向遙感業務的輕量工具型應用。北鬥衛星定位地圖依託於遙感集市雲平臺強大的遙感數據服務體系,打破傳統遙感行業門檻高、遙感影像獲取難等界限,將高清遙感影像圖集成在輕量級應用中。北鬥地圖支持每天動態更新全國高解析度衛星影像,用戶除了可以免費瀏覽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還可以進行地區搜索、地圖中國定位、分享。北鬥衛星定位讓你體驗高清遙感影像帶來的視覺享受和實用操作。
  • 北鬥衛星地圖2019高清實時地圖下載-2019北鬥超清在線地圖體驗版...
    北鬥衛星地圖2019高清實時地圖app是一款最新推出的高清實時立體地圖查詢軟體,支持衛星遙感技術拍攝景象定位導航
  • 北鬥衛星地圖2020 最新版下載
    北鬥衛星地圖手機版下載,這是一款非常優質的衛星導航地圖軟體,讓你能清晰的定位國內任何地方直接查看衛星地圖
  • 資源三號衛星02星發射1天傳回影像圖:高德百度地圖受益
    資源三號衛星02星是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局大力支持下列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發射的首顆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製,與01星組網運行後,將進一步加強國產衛星影像在國土測繪
  • 北鬥已經很完善了,怎麼沒有類似於谷歌地圖這樣的高解析度地圖?
    高解析度地圖和導航衛星提供的定位服務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分屬不同的學科。北鬥系統的每一顆組網的導航衛星每時每刻都會向地面廣播時間信息、精確的軌道信息(星曆)和導航星座系統中其他導航衛星的健康參數和粗略的軌道信息。
  • 被人口普查漏掉的人,AI在衛星地圖上能看見
    它的實現得益於——高清衛星地圖。當下流行的地圖類手機應用中都存在一個圖層,叫做「衛星地圖」。選擇展示這一圖層,你會發現你身處的建築、甚至建築上的窗戶都清晰可見。現在高清衛星地圖的精度可以達到1米以內,這讓人口學家們發覺了其中的潛力:能不能從衛星地圖上獲取建築信息,通過計算不同建築內的人口密度,測算出特定區域的人口分布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研究者們藉助機器學習方法,分兩步從高清衛星地圖中識別、提取出了7類有人居住的建築,其中包括6種不同的城市建築以及1種鄉村建築。
  • 高解析度WorldView-4衛星最新參數曝光
    WorldView-4拍下的第一張地球影像: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該場館將在2020年再次成為東京奧運會主會場圖片來自:DigitalGlobe衛星從太空中對整個地球進行觀測,而最終用戶可以通過這些觀測結果來用於解決我們生活中最真實的問題,比如:•優化導航功能:衛星提供的影像可以精準提取居民點和道路網矢量到世界上最大地圖平臺OpenStreetMap 中,從而改善導航的路線規劃指示,提升用戶體驗。•提升通信能力:幫助構建 5G 網絡來支持智慧城市和聯網汽車的發展。
  • 極度高清 谷歌擴展高分辨衛星地圖
    極度高清 谷歌擴展高分辨衛星地圖 2012-09-29 00:00 | 作者:SORA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國家隊「天地圖」開通 衛星圖片疑與谷歌同源
    南都訊 中國自主研發的網絡地圖服務網站「天地圖」(www.tianditu.cn)10月21日正式開通,國家測繪局表示,這是中國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得的重要成果,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傳統地理信息服務方式,標誌著中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資源三號03衛星發射成功!可直接生成三維立體影像
    資源三號03星發射入軌後,將與在軌的資源三號01、02衛星及高分七號衛星組網運行,為我國測繪業務提供穩定的衛星數據源。資源三號03星衛星主要用於生產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產品,開展1:2.5萬以及更大比例尺地圖的修測和更新,開展國土資源調查和監測等工作。
  • 資源三號衛星在軌8年
    自2012年1月9日發射升空以來,我國第一顆民用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資源三號已在軌安全運行8年,超過了5年壽命的預期目標。大力開展省級衛星應用推廣,推進衛星數據在江蘇省生態環境空間格局變化監測、舟山群島新區空間格局變化監測、山東省永久基本農田佔用與補劃等特色應用,支撐地方自然資源管理。積極開展行業應用推廣,開展了資源三號衛星數據導航地圖路網更新、農用地膜白色汙染防治遙感監測、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變更調查、國家環境監測網生態遙感調查、自然資源公益訴訟調查取證等應用。
  • 資源三號天地圖測繪衛星01、02、03星集聚組網,可全球精確測量
    7月25日,資源三號03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與資源三號01、02衛星等其他測繪衛星組成立體測繪衛星星座,更快更好地完成國土測繪和全球測圖,進一步推動我國民用測繪事業快速發展2012年,集「測繪和資源調查功能一體」的資源三號01衛星的影像數據傳回地面,首次將我國遙感衛星平面定位精度由百米級提高到優於10米,標誌著我國開始進入衛星立體測繪時代,對我國民用測繪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2016年5月30日,資源三號02星發射成功。
  • 高分七號衛星成功發射 可在太空中拍出高清3D地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高分衛星家族又添新成員。高分七號衛星昨日成功升空。它是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可以繪製誤差在1米以內的立體地圖,將用於國土測繪、城鄉建設、統計調查等領域。昨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七號衛星。火箭還搭載發射了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天儀十五號衛星3顆衛星。
  • 北鬥導航等相關服務將加速落地 地圖應用正大顯身手
    疫情發生後,各大地圖平臺上線了一批助力疫情防控的新功能。例如,公交、地鐵客流量滿載查詢功能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所選線路的乘車擁擠程度,提前做好線路安排,避免人群扎堆;無接觸酒店查詢功能可以讓用戶篩選合適的酒店資源,從而安心入住;新上線的熱力圖,則能幫助大家查看實時人口流量密度;查看疫情小區、搜索發熱門診、尋找附近的核酸檢測點等功能也滿足了人們居家隔離、自我防控的信息需求。
  • 「中國北鬥+AI地圖」融合樣板:中國衛星導航年會舉行 百度地圖展現...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的全面完成,地圖導航的位置精準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1月23日,以「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在成都召開。百度地圖總經理季永志出席年會高峰論壇,並圍繞「北鬥+人工智慧」做了題為《中國北鬥&百度地圖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的特邀報告。報告內容涵蓋精準出行體驗、智能語音交互、導航創新應用和企業社會責任四大維度,全面展現了百度地圖基於中國北鬥強大的基礎設施能力在用戶產品應用端打造的極致出行服務。
  • 中國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在精準扶貧中的應用——以甘肅身隴南市為例
    本文以中國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為核心應用技術,以甘肅省隴南市為應用示範區,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精細調查手段,精準調查隴南市生態環境資源本底,全面分析區域貧困特徵及成因,明確隴南市精準扶貧生態補償的重點建設方向與實現路徑,增強貧困片區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推進區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