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遙感應用行業的深化發展,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金融保險等領域對遙感數據的需求逐漸旺盛。遙感數據供應商的壁壘在於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基礎服務的細節。如何更好連接上遊衛星與下遊應用端,為遙感應用企業提供優質數據和基礎處理服務,成為當前遙感數據供應商的競爭焦點。
成立於2012年的「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整合了國內外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並通過統籌規劃多源衛星採集,為不同行業用戶提供數據獲取解決方案。
航天世景衛星資源圖
當前,衛星數據運營已經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2008年以前,衛星數據市場壟斷在少數幾家國際衛星數據企業中。隨著2010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啟動實施,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作為重大專項得到大力發展,國產遙感衛星數量也開始逐步提升。
根據艾媒諮詢報告,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從2012年的12顆增長到2018年的122顆,我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從2012年的3顆到2018年的37顆。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的增加極大擴寬了衛星數據運營方的選擇範圍,也提升了數據代理商的議價能力,加劇了數據分發行業的競爭。
「航天世景」認為,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世景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不僅擁有豐富優質的遙感衛星數據資源,同時做到最大程度貼合多數用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數據處理、數據管理、產品應用等後期服務,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節約成本,從而構建起數據、服務、價格的優勢。
在數據資源方面,航天世景整合了來自7個國家的40餘顆衛星資源,範圍覆蓋光學、雷達衛星。同時,航天世景作為我國首個自研0.5米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高景一號的數據服務商,承擔了該衛星數據的商業分發任務,目前世景已打通國內外市場推廣的相關渠道。
在國內,高景一號數據已應用於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等項目,為國家與地方國土資源調查提供數據服務。國際上,航天世景目前已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了六十多家代理商,並將高景一號數據銷售至五十多個國家。
高景一號
基於已有的衛星數據資源,航天世景還提供世景圖庫、數字正射影像圖等基礎地圖產品以及電信數據地圖、機場資料庫等專業地圖產品,以幫助用戶節省圖像數據加工的時間成本。同時,為滿足客戶在外業工作中處理遙感數據和讀取地理信息的需求,航天世景為資源調查等領域的客戶提供了GeoPDF,GeoEDGE等地理信息軟體。
另外,航天世景自主研發的MSTSpace大規模遙感影像一體化平臺,集自動化入庫、查詢、瀏覽、統計等功能為一體,可以幫助客戶實現多源遙感數據的高效管理。目前已面向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等網際網路地圖企業提供了全國性衛星地圖生產服務。
除此之外,航天世景還提供相關行業的解決方案。在土地核查等領域提供了智慧監察巡查系統,在其他領域還可提供高耗能工廠運行狀態監測、火災火情監測、地表形變監測、水體質量監測、網優數據包、機場安全數據包等解決方案。
智慧監察巡查系統
航天世景總經理徐麗萍告訴36氪,公司目前定位於數據供應商和信息服務商,向遙感應用行業提供優質的數據,幫助應用方通過最便捷的方式獲取數據,提供應用支持。
對於應用行業,航天世景致力於提供標準化處理產品,通過基礎應用和開發服務,深入了解下遊客戶的需求,再以此改善標準化處理服務。目前,數據代理和服務產品佔公司業務較大比重,行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比重正在逐年提升。
在細分市場方面,航天世景聚焦於政府端應用市場。徐麗萍表示,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市場,以資源環境為主的應用業務都是遙感衛星應用市場的核心。隨著國家對資源環境的關注度逐漸提升,政府端對遙感衛星的環境監測應用需求越來越高,對相關預算的執行力度也越來越強。而在其他商業化消費領域、大眾化應用領域,遙感衛星應用仍屬於探索階段,在金融保險等領域的應用也剛剛起步。
SIA衛星市場報告
據SIA數據,全球衛星遙感產業規模從2010年的1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21億美元。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我國遙感衛星市場從2012年的4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74億元人民幣,遙感服務市場從2014年的66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130.7億元人民幣。可以發現,遙感服務市場的增速高於遙感衛星市場。而根據工信部數據,2017年,我國數據費用規模為12.83億元,加工服務規模為20.02億元,應用規模為38.65億元。應用端佔據遙感市場的主要份額。
作為航天航天世景的總經理,徐麗萍擁有20餘年遙感從業經歷,經歷了國內遙感數據市場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她回憶起20年前,在中法合資公司成立之前,客戶購買數據需要用法郎來計價。當時無法知道實時匯率的價格,必須要求和客戶一起去銀行,客戶按照實時匯率直接付人民幣。當下,遙感數據源日益豐富,行業付費已經開始轉變為預付費與後付費結合。
事實上,這20年來國內遙感數據處理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20年前需要通過大量的人工和圖像拆分對遙感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耗時久遠,到現在已實現預處理半自動化,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比不同算法之間的優劣性,在時效性和結果質量上有了較大的提升,也為遙感應用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