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數量與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圖」

2021-01-08 華經情報網

一、遙感衛星定義及分類

遙感指運用傳感器或遙感器對物體的電磁波輻射和反射特性進行探測,是一種非接觸的、遠距離的探測技術。遙感衛星是人造衛星的一種,可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區域,當沿地球同步軌道運行時,可連續對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進行遙感。所有遙感衛星均配有遙感衛星地面站,從遙感數據平臺獲得衛星數據可監測農林、海洋、國土、氣象等情況。根據應用領域劃分,遙感衛星主要分為氣象遙感衛星、陸地衛星和海洋衛星等類型,其中,氣象衛星是應用最廣泛的種類。遙感衛星通常為低軌中小型衛星,與其他衛星相比,遙感衛星具有用途廣泛、技術準入門檻低、衛星製造成本低、發射成本低、無軌位限制等特點,因此受到創新型商業航天企業的青睞,遙感衛星運營總收入市場規模增長較快。

遙感衛星分類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產業結構分析

中國衛星遙感產業可劃分為配套系統和遙感系統兩部分。配套系統產業由於資本和技術密集,主要由國有企業壟斷衛星的研發與測控、發射場地的運營以及運載火箭系統的研發與製造。衛星遙感系統的資本和技術較配套系統要求低,因此對民營企業開放程度高,遙感衛星設備系統、地面系統及應用系統的研發和運營都有民營企業的參與。

過去5年,全球每年平均發射12顆遙感衛星,未來5年,平均每年將發射25顆遙感衛星。伴隨發射數量快速增長,全球遙感衛星佔在軌衛星比例迅速上升,已從2012年的10%,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27%。

從全球遙感衛星數目上看,截至2018年,美國遙感衛星數量位居第一,數量為360顆,全球衛星數佔比為50%,其次為中國,共有遙感衛星132顆,佔全球遙感衛星數目的18%,第三為日本,數量為28,佔比為4%。其他國家如俄羅斯、印度、德國等國遙感衛星數量相對較少。此外,中國在關鍵領域衛星方面與美國有較大差距,特別是遙感衛星數量差距較大,中國遙感衛星數量僅為美國數量的37%。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各國遙感衛星數量全球佔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三、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產業鏈分析

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產業鏈上遊參與企業主要涉及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衛星地面設備與網絡建設企業;產業鏈中遊參與主體是商業運營商和政府運營商;下遊產業鏈涉及眾多領域,遙感衛星數據主要在在氣象、測繪和海洋等領域的應用較為普及。

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產業鏈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1、產業鏈上遊分析

在衛星製造領域,中國遙感衛星的生產由中國航天、中國衛星、中國空間、上海航天等少數企業所壟斷,以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遙感衛星製造企業,在2015至2018年間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由54億元增長至76億元,企業淨利潤保持穩定,企業實力突出,全球競爭力較強,可實現整星出口任務。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遙感衛星發射領域,衛星發射主要由中國空間、上海航天、中國衛星等企業壟斷,衛星發射任務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完成。伴隨衛星遙感及空間信息服務行業需求的增長和支持政策的落地,中國遙感衛星的發射數量逐年增加。衛星工業協會(SIA)發布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遙感衛星包括高分一號02、03、04星,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和高分十一號等多顆高分衛星的總發射量達40顆,佔全球的發射總量的32.5%,中國的遙感行業加速發展。數量方面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不及美國,但發展速度穩定,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發射總量比重不斷增大。

數據來源:SI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業鏈中遊分析

中國從事遙感衛星及運營的企業主要為:鑫諾衛星通信公司、中國衛星通信集團、亞太衛星集團、中國亞太移動通信衛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星、中海達、南方測繪、北鬥星通等 。中遊運營商可主要分為商業運營商與政府運營商,目前遙感數據多服務於全社會,政府仍是遙感數據的主要購買者。伴隨社會資本在上遊發力,社會資本投入逐步加大,遙感數據商業化發展成為顯著趨勢。

3、產業鏈下遊分析

中國衛星遙感數據應用行業下遊主要應用於氣象觀測、國土資源測繪和海洋觀測,其中,氣象觀測是遙感數據應用最廣的領域。

下遊提供的價值增值服務包括:數據加工、空間信息綜合服務及軟體支持等服務。在遙感和對地觀測領域,不同成像方式、不同波段和解析度的數據並存,遙感數據日益多元化。伴隨數據獲取速度加快,更新周期短,遙感數據量劇增導致遙感數據的直接可讀性較差,使用軟體工具加工以形成客戶可用的資源時,人工操作效率低,制約衛星遙感的商業化、民用化推廣。

中國衛星遙感數據應用行業下遊主要應用領域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規模

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地理信息行業規模的增長,遙感市場需求不斷增大,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規模(按衛星運營行業總收入計)在過去幾年間呈現快速上升趨勢。中國遙感衛星行業於2015-2019年間快速發展,市場規模由56.1億元上升至75.5億元人民幣,五年複合增長率為7.7%。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驅動著中國遙感衛星行業進入全面商業化的時代,以及地理信息行業規模的增長創造遙感市場需求,帶動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的發展。預計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至2024年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於2024年達到112.6億元規模,五年複合增長率約為8.3%。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國務院在2019年5月9日發布《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形成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其中包含三個重要時間節點,第一要求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市縣以上國土空間的規劃編制,以先進數位技術為基礎,形成統一的空間開發體系。第二是到2025年健全空間規劃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第三是要求到2035年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可見,中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將為中國遙感衛星行業提供完善的發展體系和標準,加之非核心用戶對數據的使用需求的提升,推動遙感數據共享的廣泛程度,同時推進行業商業化發展。

數據來源:政府部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六、中國遙感衛星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中國遙感衛星數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商業巨頭參與衛星發射行業以及微納衛星和立方體衛星的發射數量快速增長。2016年以前,中國遙感衛星市場主要受軍方和政府需求牽引。2016年以來,眾多初創企業提出建立多種類型的遙感衛星星座,商業用戶逐步成為推動衛星製造發展的重要力量。

小衛星由於設計簡單、研製和生產周期短、製造要求和成本低,且易於發射,符合遙感衛星行業商業化發展要求,因此在近五年發射數量多,中國衛星發射數量的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1.4%,較好的支撐了商業遙感行業的發展。但是遙感數據更新周期短、數據量大制約了衛星遙感的商業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遙感衛星數據將與AI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緊密結合,給遙感原始數據的處理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數據來源:SI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中國遙感衛星行業...
    中國新發射遙感衛星數量逐漸增加,2018年中國遙感衛星包括高分一號02、03、04 星,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和高分十一號等多顆高分衛星的總發射量達40顆,佔全球的發射總量的32.5%,中國的遙感衛星行業加速發展。2019年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34顆,與2018年相比數量略有下降,但是遙感衛星佔比略有上升。截止到2020年7月份,國內遙感衛星已經發射的數量為11顆。
  • 2019年全球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
    但是中國最近10年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遙感在軌衛星達到132顆左右,僅2018年就發射了64顆遙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已經發展到北鬥三代,提前進入「全球時代」。空間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中國衛星產業應用注入具大的活力,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數據應用分析市場前景廣闊。
  • 2020-2026年中國衛星通信設備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截至**在軌國產通信衛星共 12 顆,採用東方紅-3 號和東方紅 -4 號衛星平臺,大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運營。  我國截至**在軌國產通信衛星統計  我國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年,我國衛星應 用產值約為 1160 億元,其中衛星導航 1040 億元,衛星通信 110 億元, 衛星遙感 10 億元。
  • 面向商業遙感產業,「航天世景」整合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
    隨著遙感應用行業的深化發展,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金融保險等領域對遙感數據的需求逐漸旺盛。遙感數據供應商的壁壘在於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基礎服務的細節。如何更好連接上遊衛星與下遊應用端,為遙感應用企業提供優質數據和基礎處理服務,成為當前遙感數據供應商的競爭焦點。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另外,地理信息產業呈現集聚發展的特徵,在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帶動下,黑龍江、浙江、江西、雲南、廣西、江蘇、四川、山東等省及西安、武漢兩市先後啟動了產業園或產業基地建設。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地理信息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20年精耕生態環境領域,「中科宇圖」看好遙感衛星和數據智能融合...
    一場關於遙感衛星的新思考 2020年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衛星遙感技術的範疇從當初的單一遙感技術發展到今天包括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在內的空間信息技術,逐漸深入到國民經濟、社會生活與國家安全的各個方面,其發展與應用水平業已成為綜合國力評價的重要標誌之一。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下滑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1分鐘獲取指定目標影像,「開採夫科技」發力在軌實時遙感服務
    文:劉年華編輯:石亞瓊**更快獲取需求數據,從小時級到分鐘級的突破傳統遙感衛星獲取數據的流程,從衛星採集圖像、傳輸至地面,到地面接收、預處理,平均需要2小時到數日的時間。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以小時為單位的時間限制成為遙感應用行業發展的痛點。
  • 國外陸地遙感衛星投資模式及發展現狀小探
    國外陸地遙感衛星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光學、高光譜、雷達、雷射測高、重力等多類型衛星遙感體系,具有高中低解析度並存、多要素探測、數據質量穩定等特點。典型衛星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發展,並呈現出空間解析度不斷提升、重訪周期不斷縮短、星座組網能力加強,更加輕量化、經濟、高效、靈活的發展趨勢。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發展現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
  • 從場景出發,「羅賽塔科技」要以衛星遙感等另類數據分析切入大宗...
    一直以來,36氪都在持續關注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市場的發展,認為衛星遙感數據的價格將會越來越低,日後還可能在城市建設規劃、房地產投資、工業設施評估、金融保險以及網際網路產業等多個方面大顯身手。近日,36氪最近接觸到了一家將衛星遙感數據分析應用於大宗商品交易領域的另類數據服務公司——「羅賽塔科技」。
  • 中國地理信息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
    第一章 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分析  1.1 國際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分析    1.1.1 國際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調研  1.2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分析    1.2.1 地理信息產業界定和分類      (1)地理信息產業概念      (2)地理信息產業界定
  • 顯微鏡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螢光顯微鏡市場規模將擴大「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顯微鏡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雖然中國顯微鏡製造行業進口金額遠大於出口金額,但是2014年至2018年間中國顯微鏡進口數量卻遠小於出口數量。
  • 再生橡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行業整體向膠粉行業轉型「圖」
    中國再生橡膠行業發展歷程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再生橡膠行業發展現狀隨著工信部頒布《輪胎產業政策》,將再生橡膠與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並列成為橡膠工業的主要原材料。使得再生橡膠行業迅速發展,現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 通信衛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衛星通信應用迎來普及黃金期「圖」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2、中國通信衛星發展歷史中國通信衛星發展起步較晚,雖然發展速度快,但仍任重道遠。而中國電視直播業務主要由中國衛通子公司中國直播衛星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經營,用於解決我國有線電視覆蓋率盲區問題。
  • 2019-2025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
    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製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年,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超過8萬億元,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佔比提高到15%;**年銷售收入超過了9萬億元,較**年相比有所增長。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中國衛星導航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一旦相關技術成熟應用,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將進入井噴期,年增長將遠遠高於截至**50%,**年中國導航市場產值將遠遠超過4000 億。北鬥多模導航系統政策扶持前途光明。  《中國衛星導航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主要研究分析了衛星導航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衛星導航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