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2020-08-04 《軍事文摘》

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航天已經處於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商業航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深度重塑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模式與應用方式,這其中商業遙感作為商業航天的主力軍之一,正以「網際網路式」的風格對國防科技發展與軍事場景應用的產生顛覆性影響。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美國、法國、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航天大國通過積極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迅速開展了高性能遙感衛星的研製和商業化運營,形成了政府監督管理引導、企業自主運營的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這期間的遙感主要服務於軍事和政府。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浪潮下催生了以SpaceX、OneWeb、Planet等為代表的一批商業航天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與競爭,已經形成商業航天領域的頭部企業,並不斷形成產業凝聚優勢。世界各國逐步著手開始建立自主可控的對地觀測系統的同時,商業遙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衝擊著航天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美國數字地球(Digital Globe)公司、美國Planet公司、波蘭和芬蘭ICEYE Oy公司等為代表的企業。

遙感技術是現代戰爭中遂行態勢感知和作戰支援任務的重要手段。基於衛星平臺的空間遙感具有巨大的優勢:一是軌道高,發現目標快,偵察範圍大,可在短時間內偵察遼闊的地域;二是既可長期、重複地監視全球,又可定期或連續地監視某一地區;三是可在短期內或實時地提供偵察情報,能滿足軍事情報時效性的要求;四是不受國界和地理條件的限制。自海灣戰爭以來,美軍已經通過越來越廣泛的途徑獲取商業遙感數據,衛星數據應用也已經從戰略應用廣泛下沉到戰術應用以廣泛支撐聯合作戰過程中對態勢感知和目標指示的需求。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典型商業遙感企業

基於星座的近地軌道遙感衛星系統逐漸成為大國遙感領域競爭的熱點和太空經濟新的增長點。

美國數字地球公司(DigitalGlobe)是全球領先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圖像和信息的提供商,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朗蒙特市。1993年,美國商務部首次授予許可證,允許其建造和運營衛星系統,收集高解析度的商業銷售數字地球圖像,開創了商業遙感的先河。公司圖像解決方案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國防和情報、民間機構、環境監測、網際網路門戶和導航技術等。數字地球公司已經發展的第二代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其中WorldView-3的解析度達到0.31米,其市場用戶主要包括美國政府用戶和多元化的商業市場用戶,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美國政府。政府機構通過大訂單和長期合約等形式購買其數據服務,扶持其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建設和運營。

美國行星公司(Planet)主要是建設高頻成像對地觀測小衛星星座,用於獲取時序圖像,製作視頻產品,並服務於高解析度遙感大數據應用。行星公司由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於2010年在舊金山成立的一家遙感衛星數據公司,主要從事光學遙感業務。Planet公司2015年完成對德國BlackBridge公司的收購,獲得5顆RapidEye衛星,2017年從谷歌公司手中收購Skybox獲得15顆Skysat衛星。目前,Planet公司「鴿群」(Flock)星座已完成系統部署,星座規模達到149顆在軌衛星,該星座有著其他公司無法比擬的每天覆蓋全球一次的超高頻時間解析度。行星公司是新興遙感小衛星公司的典型代表,在衛星設計研製方面技術更迭快,在數據獲取方面經濟、快捷、適用性強,同時專注於挖掘海量遙感圖像中隱藏的信息,為各類分析決策提供支持。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國外主要在軌遙感衛星投資運行模式(不包含微衛星)

Iceye是一家波蘭和芬蘭初創公司。目前,Iceye公司目前是全球惟一一個通過小型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提供高解析度成像商業服務的機構。Iceye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射商業微型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的公司。截至2020年5月,Iceye公司一共發射運營著3顆SAR衛星組成的星座。2020年3月9日,Iceye在YouTube上發布了有關Iceye合成孔徑雷達(SAR)視頻的演示視頻顯示,SAR圖像由單個衛星凝視模式生成,凝視時間為20秒或更長時間,經過數據處理之後,以視頻流的形式顯示目標位置的移動變化。對於場景中的運動目標的檢測對於檢測目標的活動情況具有重大的意義,Iceye公司所提供的SAR視頻圖像可用於跟蹤卡車、火車、輪船甚至飛機某個去的地點的運動情況。

Capella Space是美國一家衛星和地球觀測初創公司,通過衛星提供衛星數據。Capella Space推出一項在其現有的測試硬體平臺上進行了改進的衛星技術,該技術可提供0.5米以下細節的高解析度雷達成像,將能夠提供實時任務,這意味著Capella的客戶將能夠從衛星上獲得所需區域的成像,基本上是按需進行的。Capella Space將建設一個由36顆衛星組成的Capella空間星座,36顆衛星將被放置在12個軌道平面上,以提供每小時的重訪觀測。Capella Space與美國主要政府客戶,包括美國空軍、國家偵察局(NRO)和國防部國防創新小組(DIUx)。

美國政府和軍方對商業遙感衛星的態度

第一,通過美國商務部實施對商業遙感企業、市場和數據的有效管控,既保證美國技術的先進性和對國外市場的壟斷打壓,又本質上通過商業遙感實現遙感霸權。出於對本國遙感企業和遙感技術的保護,美國政府和軍方非常重視對美國商業遙感企業遙感數據的採購,不斷放寬管制,釋放商業遙感市場活力。同時,以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美國不斷強化對遙感企業數據及特點區域遙感成像的限制與控制。2020年5月1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新版商業遙感規則。新規則的制定過程歷經坎坷,凸顯了美國對於遙感領域的擔憂與意圖。經數月跨部門審核後敲定的修訂版規則去掉了原先對此類系統施加的許多限制。美國遙感公司衛星系統若所提供數據與非經商務部許可的渠道「大體相當」,如國外系統,將被歸入第一層,限制條件很少。最新版的美國商務部遙感規則指出,如果商業遙感公司所提供遙感數據只有其它美國系統才能與之媲美,這些系統的條件要求將有所增加,包括要能進行所謂的「快門控制」,從而讓政府能夠暫時限制對特定區域的成像。對於無法在全球市場上得到的「全新能力」的擬建系統,除以上限制性措施以外,美商務部將有權對其施以長達3年的更多臨時性條件。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美國NGA和NRO標誌-1

第二,通過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逐步開放購買商業遙感數據為美軍作戰提供情報支援,為國家高級決策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地球空間情報信息。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具有國家情報機構和國防部作戰支援機構的雙重身份,其職責是處理和分析各種類型的圖像、地理信息等數據,形成與地理位置相關活動的地理空間情報(GEOINT),用於支持國家安全、國家政策、作戰部署等不同層次的戰略和戰術需求。該機構從美國商業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發展開始,長期負責採購或交換商業圖像和外國政府圖像,以及協調美國政府部門和機構的圖像使用申請。

在「2019年度GEOINT學術研討會」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的長期技術需求是基於其使命任務,包括加強和不斷提高監測持久威脅、評估新出現問題、繪製世界地圖和建立世界模型、對長期情報主題進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等。2020年5月,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商業運營業務組負責人戴維·高蒂爾表示,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將與商業公司籤約,以分析軍事目標的衛星和其他圖像數據。儘管最初的合同數量不多,但此舉是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邁出的一大步。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將建立一個混合架構,以同時具備連接和應用國家偵察系統和商業偵察系統的能力,目前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正在評估眾多許多商業公司的能力。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不指定圖像來源,但其對商業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數據充滿熱情。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美國NGA和NRO標誌-2

第三,通過美國國家偵察局(NRO)構建由國家和商業能力組成的綜合偵察監視架構,以實現對美軍遙感需求和美國遙感能力領先的長效保障。美國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美國國防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是美國的16個情報機構之一。該機構是美國偵察監視衛星系統的主管機構,負責為美國政府設計、研發、採購、發射、部署和運行光學/雷達成像、電子偵察、海洋監視等各類偵察監視衛星,比如大名鼎鼎的「鎖眼」「長曲棍球」衛星。該機構得到國家偵察計劃的撥款,這些衛星系統主要服務於國家決策層的戰略偵察監視,是美國情報各部門所需天基信息的重要來源,如為國家安全局提供信號情報、為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提供圖像情報、為國防情報局提供測量與特徵情報等。NRO特別希望將快速增長的商業衛星能力與NRO專門製造的昂貴的偵察衛星結合起來,創造出由國家和商業能力組成的綜合空中監視架構。

2018年8月底,美國家偵察局(NRO)向數字地球公司授出「增強視景-後繼」商業高解析度衛星數據服務合同。2019年12月,美國國家偵察局分別向兩家商業遙感企業Capella Space公司和Hawkeye 360公司授出關於商業合成孔徑雷達(SAR)遙感和商業無線電頻射頻(RF)遙感的合同。此次合同不僅僅是吸收更多的數據,還著眼於如何檢查情報信息準確性,並將新信息整合到NRO現有的資料庫中,從而能夠將SAR、RF和對同一目標的可視圖像結合起來。NRO商業系統項目辦公室主任Pete Muend說。「通過這兩份合同,我們正在探索商業合成孔徑雷達(SAR)和射頻(RF)在圖像傳輸方面的整合,以納入NRO架構。」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數字地球公司的圖像拍攝於2011年1月15日拍攝的賓·拉登住所遙感圖像(1)

軍事應用實例

自20世紀80年代始,商業遙感已經廣泛應用和服務於國防和軍事領域,包括軍事偵察、飛彈預警、海洋監視、武器制導、毒劑偵察、軍事測繪、氣象觀測等。與軍事偵察衛星相比,商業遙感衛星多為星座布局、覆蓋面廣、成本低、重訪周期短、系統彈性強,在目標偵察、戰爭潛力評估、攻擊後毀傷評估及戰時氣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在戰爭中是軍事偵察衛星的有力補充。利用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可對全球敏感目標實施全天時、全天候的偵察,戰前對機場、橋梁、飛彈發射井、武器試驗場、部隊集結、武器部署等戰略戰術軍事活動目標進行長時間、大覆蓋偵察,形成大規模歷史數據,以服務軍隊制定作戰和打擊計劃,評估對手的戰爭潛力,並可基於大數據預測未來對手調動與發展。打擊過程中,可實現對目標的動態監視,對火炮陣地、飛機場、裝甲集群等進行聚焦式密切跟蹤,指示打擊目標等。打擊後,利用商業遙感衛星對目標進行打擊效果評估。

商業遙感在海灣戰爭中的應用。1990年—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軍方向與休斯公司合作,利用休斯公司旗下的地球觀測衛星公司陸地衛星-4號拍攝和處理伊拉克地區的高清遙感圖像。美軍根據軍用衛星和商業遙感衛星的圖像數據,制定空襲行動計劃(包括進/出飛行路線)和打擊路線等。商業遙感衛星為軍方提供了大量的數據,使戰斧巡航飛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詳細和精確的數字地圖,結合戰斧巡航飛彈的地形匹配製導算法,美軍戰斧巡航飛彈能夠穿越上千公裡的沙漠荒漠地形區,實施對巴格達等城市的精確打擊。同時,美軍利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民用氣象衛星用於支撐作戰過程中的氣象預測和保障工作。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利用遙感數據復原賓·拉登住所,其中商業遙感數據扮演了積極角色(2)

商業遙感在特種作戰中的應用。2011年5月1日,美軍擊斃了「9·11」恐怖襲擊的肇事者「基地」組織前領導人賓·拉登。2011年1月15日,遠在美軍發動突襲行動之前,數字地球公司的衛星對賓·拉登的住所進行了重點觀測並形成了遙感數據。圖像覆蓋了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附近的一片區域,其中一棟建築後來被證實是賓·拉登的藏匿之所。4個月後的5月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軍特種部隊當天成功發動了定點突襲,打死了賓·拉登,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追蹤行動。

2019年2月,美國新聞節目《六十分鐘時事雜誌》報導指出,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局長還展示了賓拉登被擊斃前所居住的建築的模型,這棟建築建設時就已經被美國間諜衛星拍攝過,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利用間諜衛星和商業衛星的圖片存檔將每一層建築的室內結構布局、樓梯位置都還原出來,並在美國搭建了一個1:1的模擬建築來訓練海豹突擊隊員。

商業遙感在飛彈戰中的應用。目前,商業遙感數據已經廣泛應用於飛彈戰前的目標識別、標定和指示、打擊後的打擊效果評估等環節。特別是採用高光譜成像技術的遙感衛星能夠在連續的工作波段上同時對目標進行探測,可以直接反應被測的物體的光譜特徵,分辨出目標表面成分和狀態,可以得到空間探測信息與地面實際目標之間存在的精確對應關係。在軍事目標偵察、識別偽裝方面,高光譜遙感能夠依據背景與偽裝目標不同的光譜特性發現軍事裝備,通過光譜特徵曲線可反演出目標的組成成分,從而揭露與背景環境不同的目標及其偽裝。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伊朗彈道飛彈襲擊美軍基地後商業遙感局部圖像顯示基地局部至少有4個軍事設施被飛彈摧毀(紅圈處)

2020年1月3日凌晨,被視為伊朗二號人物的該國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遭遇美軍定點襲擊身亡。2020年1月8日凌晨,伊朗發射彈道飛彈對2處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發動「報復打擊」。美軍承認有10枚彈道飛彈命中駐紮有1500名美軍的阿薩德基地。商業衛星拍攝到了阿薩德基地被打擊以後的情況,從美國行星公司獲得的衛星圖像顯示,伊朗的徵服者-313型飛彈精確命中美軍基地多處臨時機堡和機場設施,展示其精確打擊能力。商業衛星Skysat的拍攝解析度為0.8米,但大氣影響了圖像的整體質量。儘管如此,伊朗飛彈造成的損失依然清晰可見。

商業遙感在未來作戰中的應用。隨著人工智慧、無人機、無人車、人機協同、大數據等技術快速進入戰場,未來複雜戰場背景下,新一代武器裝備將對遙感數據產生爆發式的增長。隨著以行星公司、Iceye和Capella Space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型商業遙感企業的崛起,商業遙感將會在未來作戰過程中扮演越來越為重要的角色。軍事情報機構將更多的購買傳感器、地理位置信息、無線電頻率收集等商業遙感數據,採納商業遙感企業基於圖像和機器學習的數據分析工具,以增強利用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實現目標識別、區分偽裝等目標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2020年8期《軍事文摘》雜誌。作者:彭振忠、李丹。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相關焦點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發展現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
  • 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以科技傳遞幸福
    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尋找答案。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攝「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作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
  • 2019年全球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數量將會逐步增加在遙感衛星技術領域,研究最早的當屬美國。1961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氣象衛星。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觀測衛星。1978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世界海洋衛星。美國為世界遙感衛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的遙感技術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丨億歐問答
    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3600億美元,衛星應用總收入達2774億美元。其中,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最多,佔比達到總數的39%,但遙感收入僅為21億美元,佔比僅為1.66%,商業化程度尚處初級階段。
  • 中星乾景與銅川市政府達成「銅川2號」遙感衛星合作 打破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記錄
    日前,在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之際,中國商業航天再傳喜訊,中星乾景數據技術(陝西)有限公司與銅川市政府正式籤訂 「銅川二號」遙感衛星合同。「銅川二號」衛星將打破全球商業航天遙感立方星解析度的記錄,實現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重大突破。
  • 高景一號雙星發射 我國首個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建成
    這是2018年我國首次航天發射,標誌著我國首個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2016年12月,高景一號01、02星發射成功。相比01、02星,高景一號03、04星進行了星地一體化的圖像質量優化設計,圖像幾何質量將大幅度提升。
  • 美國放寬對私人遙感衛星的限制,商業衛星成像公司將受益
    據美國IEEE SPECTRUM網站7月1日報導,美國政府放寬對私人遙感衛星的限制, 商業衛星成像公司將受益於即將到來的法規變更。 在6月下旬,美國基於商業衛星的遙感服務將得到極大的推動。
  • 國外陸地遙感衛星投資模式及發展現狀小探
    國外多類典型衛星的成功運營模式,對我國民用、商業遙感衛星的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通過優化國產衛星的投資運營模式,可充分調動國內政企資本與技術力量,促進國產衛星研製技術更迭、推進衛星應用系統升級,進而提升遙感數據獲取、遙感信息挖掘等技術水平,推動國內衛星遙感產業化發展,使得衛星遙感應用滲透到更多的行業和領域,服務於更廣泛的市場和用戶。
  • 走近「吉林一號」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20日訊(記者宋雅靜)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 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聯合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於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成功組織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幸福東北 | 走近「吉林一號」 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9月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  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公司已通過十一次發射成功將28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數量快速增至25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星座對全球任意地點的天重訪能力達到7~9次,最快可在11分鐘內實現對應急任務的響應,這一指標全國領先。
  • 中星乾景與銅川市政府達成「銅川2號」 遙感衛星合作 打破全球商業...
    日前,在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之際,中國商業航天再傳喜訊,中星乾景數據技術(陝西)有限公司與銅川市政府正式籤訂 「銅川二號」遙感衛星合同。「銅川二號」衛星將打破全球商業航天遙感立方星解析度的記錄,實現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重大突破。
  • 連殺手都不用僱,用衛星遙控機槍,動動手指就讓伊朗「痛徹心扉」
    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於11月27日在首都德黑蘭遇襲身亡,根據環球網援引伊朗媒體的消息,整個"暗殺"過程僅用了3分鐘,並且現場沒有任何襲擊者參與,殺死法赫裡扎德的武器為遙控機槍,通過衛星控制射擊,而槍枝則是以色列生產的。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下滑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衛星星座以遙感衛星為主要抓手,填補了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歐比特(300053)提問, 2020年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美國軍方希望作為這些新興通信業務的前期採用者,在衛星星座開始發射前期,就可以和商業衛星公司籤約進行測試,而不用等到這些星座具有全網通信能力才啟動合作[6]。如此一來,美軍就能從這些新興發展項目中得到更多信息,處於有利的位置,並做出明智的決定。
  • 腦洞 | 敢不敢把遙感衛星變成媒體?
    有時候,人們也把遙感和氣象合併為「對地觀測」。衛星遙感的發展和應用由來已久。然而從商業角度來說,遙感的市場卻依然狹窄。商業航天時代來臨之後,湧現出非常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和全球遙感星座。但縱觀這些衛星項目的商業計劃書,多數都無法給人帶來藍海市場的啟發。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徹底跳出傳統遙感的思路來看待對地觀測市場呢?
  • 商業遙感衛星助推測繪技術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童慶禧在7月22日的2015中國測繪地理信息高端論壇上提到的採用多鏡頭、多衛星組網的方式實現基於傾斜攝影原理的三維建模方式的構想,頗使人深思。  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業內會對由衛星組網的傾斜攝影測量有廣泛期望,隨著中國要大力發展商業衛星,商業遙感衛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也曾在國內外的多次重要會議上,強調發展商業遙感衛星的重要性,並提出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商業遙感衛星,是支撐童慶禧院士構想,進一步從理論階段到實踐的驅動力。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博士江威等首次利用國產「珞珈一號」夜光遙感衛星數據,開展了夜光汙染調查工作,未來結合地面調查數據,可開展全球高解析度夜光汙染製圖研究。本版特約研究者向讀者介紹有關情況。  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夜光遙感監測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夜間照明設施逐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