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以科技傳遞幸福

2020-09-24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長春9月24日電 (記者 張瑞玲 實習記者 牟昊琨)9月15日,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吉林一號」衛星星座有什麼用?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尋找答案。

長光衛星曾經發射過的多類衛星模型。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攝

「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作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據介紹,從2015年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長光衛星公司已通過11次發射,成功將28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數量快速增至25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星座對全球任意地點的重訪能力達到每天7至9次,最快可在11分鐘內實現對應急任務的響應,這一指標全國領先。

長光衛星辦公室副主任狄特介紹長光衛星拍攝大興國際機場的情況。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攝

在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一樓大廳內,長光衛星辦公室副主任狄特向大家演示,「大家請看大屏幕,能看出來這是哪兒嗎?」「是北京。」「天啊,這是鳥巢嗎?放大之後竟然這麼清晰……」據介紹,目前,長光衛星已完成全國一張圖的拍攝及生產,具備全國五米級解析度一張圖一年更新4次、全國亞米級一張圖一年更新3次、部分地區全省一張圖一年更新6次的能力。如今,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一張圖應運而生,提取精度高達90%以上。

此外,全球一張圖也已初具雛形,「吉林一號」衛星現已完成1.22億平方公裡土地拍攝,具備一年更新兩次的能力。未來,依託全球一張圖,將逐步建立形成一套龐大的數據目標庫體系,並推出適用於多類行業的業務應用。

「吉林一號」視頻03星模型。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攝

衛星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國家、社會、大眾都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也為百姓的幸福生活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低成本、低重量、高分辨的高分03星研製成功,2020年9月公司首次採用『一箭九星』方式發射該型衛星,大大加快了星座建設速度。未來,公司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完成138顆衛星部署,這將比最初計劃提前5至10年。」狄特表示,公司也將加大應用開發力度,瞄準重點領域和重大專項,深入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遙感需求和大眾市場,加大在農業、林業、水利等領域高級應用產品的開發,為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高質量的遙感信息服務的同時,也為社會大眾提供定製化的遙感信息服務,為國家、社會、為大眾造福,用科技傳遞「幸福」。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幸福東北 | 走近「吉林一號」 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9月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  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公司已通過十一次發射成功將28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數量快速增至25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星座對全球任意地點的天重訪能力達到7~9次,最快可在11分鐘內實現對應急任務的響應,這一指標全國領先。
  • 走近「吉林一號」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20日訊(記者宋雅靜)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 中星乾景與銅川市政府達成「銅川2號」遙感衛星合作 打破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記錄
    日前,在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之際,中國商業航天再傳喜訊,中星乾景數據技術(陝西)有限公司與銅川市政府正式籤訂 「銅川二號」遙感衛星合同。「銅川二號」衛星將打破全球商業航天遙感立方星解析度的記錄,實現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重大突破。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航天大國通過積極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加快了新一代高性能遙感衛星的研製和商業化運行,形成了政府監管、企業運營、「官助民辦」的商業模式,商業遙感衛星以服務政府用戶為主,與政府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幸福東北 | 小衛星變身百姓生活的「守護者」
    「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應用無處不在,這些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據介紹,從2015年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通過十次發射,成功將19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已達16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
  • 中星乾景與銅川市政府達成「銅川2號」 遙感衛星合作 打破全球商業...
    日前,在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之際,中國商業航天再傳喜訊,中星乾景數據技術(陝西)有限公司與銅川市政府正式籤訂 「銅川二號」遙感衛星合同。「銅川二號」衛星將打破全球商業航天遙感立方星解析度的記錄,實現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重大突破。
  • 高景一號雙星發射 我國首個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建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今天(1月9日)11點24分,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丁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高景一號03、04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與同軌道的高景一號01、02星組網運行。這是2018年我國首次航天發射,標誌著我國首個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2016年12月,高景一號01、02星發射成功。相比01、02星,高景一號03、04星進行了星地一體化的圖像質量優化設計,圖像幾何質量將大幅度提升。
  • ...衛星星座以遙感衛星為主要抓手,填補了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歐比特(300053)提問, 2020年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航天已經處於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商業航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深度重塑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模式與應用方式,這其中商業遙感作為商業航天的主力軍之一,正以「網際網路式」的風格對國防科技發展與軍事場景應用的產生顛覆性影響。
  • 2019年全球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
    但是中國最近10年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遙感在軌衛星達到132顆左右,僅2018年就發射了64顆遙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已經發展到北鬥三代,提前進入「全球時代」。空間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中國衛星產業應用注入具大的活力,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數據應用分析市場前景廣闊。
  • 2020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高景一號(SuperView-1)成功發射 商業模式成最大看點
    該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商業遙感衛星系統「16+4+4+X」(以下簡稱星座)的首發星,由2顆解析度為0.5米的光學小衛星組成,也是當前我國解析度最高的商業遙感衛星。  此次發射採用一箭雙星(01/02星)的方式,兩顆0.5米解析度的衛星將在同一軌道上以180°的對角角度飛行。預計2017年中期,還將發射兩顆解析度為0.5米的衛星至同一軌道。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 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聯合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於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成功組織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小衛星變身百姓生活的「守護者」
    王海躍 攝「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應用無處不在,這些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據介紹,從2015年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通過十次發射,成功將19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已達16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
  • 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成功召開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聯合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在浙江省寧波杭州灣新區,共同召開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丨億歐問答
    體制機制上的變革,推動遙感產業向商業化邁進。 2015年10月,由長光衛星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一箭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個商用遙感衛星星座。至此,我國遙感衛星星座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幾年間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 華為加速「上天」,牽手長光衛星進軍衛星遙感等領域
    繼與中國聯通在北京籤署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後,華為腳步不停。據華為雲官方公眾號公布,6月9日,華為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與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就ICT基礎設施、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以及衛星遙感數據及產品、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等領域進行合作。
  • 法媒:中國遙感三十號衛星對臺北24小時覆蓋
    中國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完成組網,引發外界關注。法媒指,這一衛星星座可實現對臺北24小時覆蓋。文章認為,遙感三十號星座系統主要用來監控中國周邊區域,尤其是太平洋沿岸。遙感三十號星座系統沒有攜帶雷達或者圖像系統,這是一種電子情報搜集衛星,主要用於監聽通訊信號。
  • 商業遙感衛星助推測繪技術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童慶禧在7月22日的2015中國測繪地理信息高端論壇上提到的採用多鏡頭、多衛星組網的方式實現基於傾斜攝影原理的三維建模方式的構想,頗使人深思。  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業內會對由衛星組網的傾斜攝影測量有廣泛期望,隨著中國要大力發展商業衛星,商業遙感衛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也曾在國內外的多次重要會議上,強調發展商業遙感衛星的重要性,並提出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商業遙感衛星,是支撐童慶禧院士構想,進一步從理論階段到實踐的驅動力。
  • 國外陸地遙感衛星投資模式及發展現狀小探
    原創 中國測繪雜誌 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4期陸地遙感衛星是用於陸地資源和環境探測的遙感衛星。PlanetScope小衛星星座是星球實驗室以更低成本和風險部署的大規模衛星星座,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座,可實現每天監測全球一次。每個PlanetScope衛星成員都是一顆3U立方體小衛星。星球實驗室是新興遙感小衛星公司的典型代表,在衛星設計研製方面技術更迭快,在數據獲取方面經濟、快捷、適用性強,同時專注於挖掘海量遙感圖像中隱藏的信息,為各類分析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