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放寬對私人遙感衛星的限制,商業衛星成像公司將受益

2020-12-05 騰訊網

據美國IEEE SPECTRUM網站7月1日報導,美國政府放寬對私人遙感衛星的限制,

商業衛星成像公司將受益於即將到來的法規變更。

在6月下旬,美國基於商業衛星的遙感服務將得到極大的推動。不是來自更好的火箭,而是來自美國商務部,美國商務部將放寬管理商業公司如何提供此類服務的規則。

多年來,由於擔心地緣政治對手為軍事目的購買圖像並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商務部一直在嚴格監管這些衛星成像公司。但是新宣布的規定將於7月20日生效,代表著限制的顯著放鬆。

[歐洲的一些商用遙感衛星]

以前,獲得操作遙感衛星的許可一直是一場賭博-判斷公司計劃的標準含糊其詞,流程也是如此,機構的審查工作需要涉及美國國防部以及國務院。但是在2018年5月,川普政府的《太空政策指令2》明確表明監管風向正在發生變化。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美國商務部受命廢除或修改1992年實施的《陸地遙感政策法》中制定的法規,該法規要求遙感衛星公司必須獲得許可,並要求其日常運營行為不得向國家安全妥協。

根據該指令,美國商務部於2019年5月發布了《擬議規則制定通知》,以簡化衛星遙感行業中許多繁瑣且限制性的流程。

但是擬議的規則並沒有取悅行業參與者。然而,令許多人感到驚訝的是,去年5月宣布的最終規則並沒有那麼嚴格。例如,如果在客戶其他國家/地區已經可以購買到基本相似的圖像,則該法規就允許美國商業衛星遙感公司出售特定類型和解析度的圖像。新規則還取消了先前對夜間成像,雷達成像和短波長紅外線成像的限制。

[商業衛星影像公司DigitalGlobe提供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6月25日,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商務遙感諮詢委員會的虛擬會議上解釋了為什麼最終規則與2019年的提議有很大不同:

「去年在這個會議上,你告訴我們,該規則的初稿將對美國行業有害,並且可能威脅到未來數十年的進步。你為我們提供了技術評估,關於國外競爭對手以及新型遙感應用的影響的評估。 我們聽從了。我們與政府的同事一起論證說,美國工業界必須儘快創新並推出新產品。我們認為,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不再有可能壟斷新的應用。」

換句話說,這市場已經被佔領:沒有道理禁止美國公司提供外國公司已經提供的衛星成像服務。

不過,新規則仍然對涉及拍攝軌道上其他物體的照片等領域相對嚴格。想要提供衛星檢查或維護服務的公司將被監管,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稱之為「非地球成像」的許可。但是這裡有國家安全隱患,因為以這種方式獲得的照片可能會毀掉偽裝成太空碎片的美國間諜衛星的掩護。

雖然外界尚不清楚美國間諜衛星以太空碎片為幌子掩蓋自身的程度,但顯然這是避免探測的理想策略。但是,如果商業衛星拍攝的圖像顯示反射雷達的物體是立方體衛星而不是金屬碎片,那麼這樣的策略將行不通。

[美國有大量的間諜衛星隱藏在太空垃圾之中]

由於這種擔憂,當前的規則要求公司將空間中其他物體的詳細成像限制為他們至少在獲取圖像之前5天獲得衛星擁有者和商務部長的許可。但這規定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想為太空碎片拍照,衛星影像公司應該與誰聯繫?也許對空間碎片成像只需得到商務部長的許可。但是,商務部長會否提出這樣的要求呢?畢竟,如果通常授予許可,則沒有被許可的情況將會變得可疑。

拍攝太空碎片的照片(或試圖以垃圾形式偽裝的間諜衛星)很有可能暫時不放在桌面上。因此,即使新規則對大多數商業衛星公司來說都是可喜的發展,但仍然有些失望,包括組成交會和服務運營聯合會(CONFERS)的那些公司,它們曾建議「美國政府應宣布空間領域為公共空間,宣布「非地球成像」的能力等同於在公共街道上拍照。

相關焦點

  • 被美國用來尋找賓·拉登、斬首伊朗司令,揭秘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
    美國行星公司(Planet)主要是建設高頻成像對地觀測小衛星星座,用於獲取時序圖像,製作視頻產品,並服務於高解析度遙感大數據應用。行星公司由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於2010年在舊金山成立的一家遙感衛星數據公司,主要從事光學遙感業務。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分析,美國航天遙感能力最強
    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航天大國通過積極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加快了新一代高性能遙感衛星的研製和商業化運行,形成了政府監管、企業運營、「官助民辦」的商業模式,商業遙感衛星以服務政府用戶為主,與政府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2019年全球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數量將會逐步增加在遙感衛星技術領域,研究最早的當屬美國。1961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氣象衛星。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觀測衛星。1978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世界海洋衛星。美國為世界遙感衛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的遙感技術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美國商業衛星公司宣布衛星解析度已達15釐米
    美國知名商業衛星影像公司Maxar日前宣布,該公司通過智能算法升級,成功將商業衛星的成像解析度由30釐米提升至15釐米級別,完成了商業衛星成像質量的一次史詩級進化,解析度直逼目前解析度最高的「鎖眼」軍用偵察衛星,再次領跑全球。
  • 商業遙感衛星助力,谷歌 / 必應地圖壯大高清圖像
    如果你是必應地圖、谷歌地圖的忠實愛好者,那你一定非常熟悉衛星地圖服務。現在,全球新一款商業遙感衛星「Worldview-3」近日將發射升空,搭載了分辨高達50cm的攝像頭裝置,同時免費為公眾提供這些高清圖像。
  • 國外陸地遙感衛星投資模式及發展現狀小探
    WorldView系列衛星是美國數字地球公司(Digital Globe Incorporated,DGI)發展的第二代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其中WorldView-3的解析度達到0.31米。美國數字地球公司的市場用戶主要包括美國政府用戶和多元化的商業市場用戶,但總的來說,其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美國政府。
  • 中國首個「商業遙感衛星」吉林一號發射成功
    近日,我國首顆商用遙感衛星成功發射。這顆備受矚目的「星星」都具備哪些功能?它的升空具有什麼意義?在實現人們「飛天夢」的同時,它又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便利呢?7日中午,我國成功將首個商業遙感衛星「吉林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遙感技術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 印將發射高軌遙感衛星,為研製預警衛星探路?
    GISAT-1衛星接收測試。GISAT-1衛星重約2275千克,壽命7年,和其他高軌道光學遙感衛星一樣,GISAT-1衛星配備了一個尺寸較大的光學鏡頭,據稱是基於成熟的Cartosat-2基礎上研製,口徑700毫米,主要的變化是增加了分光部分,同是滿足多光譜、高光譜需求。GISAT-1衛星的掃描成像方式類似於氣象衛星的掃描輻射計,最快一種成像模式也需要7分鐘。
  • 衛星遙感:「上帝之眼」也有煩心事
    1999年,美國太空成像公司發射了世界上首顆商業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大名鼎鼎的谷歌地圖,就是利用衛星遙感影像、航空照相和地理信息系統搭建的三維地球模型,任何人都可以足不出戶來一場「環球旅行」。近年來,美軍從作戰任務需求出發,高度重視用於偵察監視的衛星遙感系統研發,目前較為著名的衛星系統主要包括「鎖眼」系列光學偵察衛星和「長曲棍球」雷達成像衛星等。
  • 走近「吉林一號」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20日訊(記者宋雅靜)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下滑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中星乾景與銅川市政府達成「銅川2號」遙感衛星合作 打破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記錄
    日前,在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之際,中國商業航天再傳喜訊,中星乾景數據技術(陝西)有限公司與銅川市政府正式籤訂 「銅川二號」遙感衛星合同。「銅川二號」衛星將打破全球商業航天遙感立方星解析度的記錄,實現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重大突破。
  •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披露,2017年,我國還將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2019年再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由武漢大學多位院士領銜研發,包括01星與02星。
  • B站將於本月發射遙感衛星,本土的spaceX浮出水面!!
    B站透露,將於本月下旬發射一顆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遙感衛星,衛星所獲的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用於B站科普。衛星具有三維立體成像功能,可實現高精度對地遙感觀測,捕捉夜晚城市微光,觀測地球極光變化,還可對月球、土星等空間天體進行觀測。目前「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官方帳號已正式在B站上線,6月下旬將對衛星發射全過程進行獨家直播,今後還將在衛星拍攝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基礎上定期更新科普視頻,內容將包含科技、人文、歷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並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
  • 中國計劃在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
    據中新網2月8日報導,記者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計劃在2017年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在2019年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由武漢大學多位院士領銜研發。
  • 幸福東北 | 走近「吉林一號」 看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飛天」史
    9月19日,「幸福東北」採訪團媒體一行前往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了解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成長」之路。  據了解,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公司已通過十一次發射成功將28顆衛星送入太空,「吉林一號」衛星數量快速增至25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星座對全球任意地點的天重訪能力達到7~9次,最快可在11分鐘內實現對應急任務的響應,這一指標全國領先。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商業遙感衛星助推測繪技術發展
    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業內會對由衛星組網的傾斜攝影測量有廣泛期望,隨著中國要大力發展商業衛星,商業遙感衛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也曾在國內外的多次重要會議上,強調發展商業遙感衛星的重要性,並提出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商業遙感衛星,是支撐童慶禧院士構想,進一步從理論階段到實踐的驅動力。
  • 高邊疆之謀㉜|印將發射高軌遙感衛星,為研製預警衛星探路?
    GISAT-1衛星重約 2275 千克,壽命 7 年,和其他高軌道光學遙感衛星一樣,GISAT-1衛星配備了一個尺寸較大的光學鏡頭,據稱是基於成熟的Cartosat-2基礎上研製,口徑700毫米,主要的變化是增加了分光部分,同是滿足多光譜、高光譜需求。GISAT-1衛星的掃描成像方式類似於氣象衛星的掃描輻射計,最快一種成像模式也需要7分鐘。
  • 高分衛星家族再添丁 將打破國外亞米級遙感圖像壟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7月3日11時10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成為我國又一顆重要的遙感衛星,打破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高分多模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抓總研製,是我國首顆亞米級民用解析度並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