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近日,山東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五病區兼醫學影像部主任王武章做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直播間,為大家講述肺癌的防與治。以下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整理的王主任部分直播內容。
問:肺癌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腫瘤,肺癌是如何發生的,早期都會有哪些症狀和表現?
答:肺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確,常由於長期吸菸、職業接觸、空氣汙染、電離輻射、飲食不當、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引起,或者是由於肺結核、肺結節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誘發。肺癌早期常無症狀,或者僅有輕微症狀,常被忽略。
局部症狀:
局部症狀是指由腫瘤本身在局部生長時刺激、阻塞、浸潤和壓迫組織所引起的症狀。
1.咳嗽。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以咳嗽為首發症狀者佔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張及其他胸內合併症有關。腫瘤生長於管徑較大、對外來刺激略敏感的段以上支氣管黏膜時,可產生類似異物樣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乾咳,一般止咳藥常不易控制。腫瘤生長在段以下較細小支氣管黏膜時,咳嗽多不明顯,甚至無咳嗽。對於吸菸或患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胸痛。近半數患者可有模糊或難以描述的胸痛或鈍痛,可由於腫瘤細胞侵犯所致,也可由於阻塞性炎症波及部分胸膜或胸壁引起。若腫瘤位於胸膜附近,則產生不規則的鈍痛或隱痛,在呼吸、咳嗽時加重。肋骨、脊柱受侵犯時可有壓痛點,而與呼吸、咳嗽無關。腫瘤壓迫肋間神經,胸痛可累及其分布區。
3.痰中帶血或咯血。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症狀,以此為首發症狀者約佔30%。由於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覆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4.杵狀指。肺癌的早期常見症狀可能還會出現杵狀指,是指與趾第一節變得肥大,指甲也會突起變彎,而且常伴有疼痛,這也是不能忽視的肺癌早期症狀。
5.胸悶、氣急。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多見於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
6.聲音嘶啞。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同側聲帶麻痺。聲帶麻痺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
全身症狀:
1.發熱。以此為首發症狀者佔20%~30%。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而出現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覆發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覆在同一部位發生肺炎。周圍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腫瘤壓迫鄰近肺組織引起炎症時而發熱。二為癌性發熱,多由腫瘤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所致,此種發熱抗炎藥物治療無效,激素類或吲哚類藥物有一定療效。
2 消瘦和惡病質。肺癌晚期由於感染、疼痛所致食慾減退,腫瘤生長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體內TNF、Leptin等細胞因子水平增高,可以引起極度消瘦、貧血、乏力、多臟器衰竭等惡病質表現。
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也不必驚慌,也有部分人群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所以這就造成了早期肺癌篩查的「苦難」。雖然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但有體檢最牢靠,所以身體一旦出現以上「症狀」的信號,就一定需要及時就診體檢。
肺癌的早期發現特別困難,因為它在早期基本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即使肺葉中已經有1~2釐米的腫瘤,也沒有明顯的症狀。即便不易發現,但也要注意一些發病過程中的蛛絲馬跡,如長期咳嗽、痰中帶血、低熱、胸痛、胸悶、發熱、消瘦等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則表現為關節疼痛,類似關節炎,特別是腕關節和踝關節疼痛,如果按關節炎治療效果不見好轉的情況下,應考慮腫瘤。還有些患者的手指會變粗,醫學上稱之為杵狀指,也應考慮有腫瘤風險。
要想儘早發現肺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體檢,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最大程度打敗它。
掃碼查看完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