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
老張是個早期肺腺癌病人,3年前在當地腫瘤醫院手術,因為分期比較早,IB期,又沒有明顯高危因素,術後就沒有進行輔助治療。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每6個月複查一次,然而最近他一直感覺乏力,體重好像下降了五六斤,離上次複查不到五個月,老張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提前複查,果然CT發現了問題,肝臟發現兩個不到1公分病灶,從病史和CT形態看,考慮轉移灶。
關於隨訪,不得不說一點,醫生建議3個月或6個月的隨訪,這個隨訪時間是建立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前提下。肺癌診療指南裡也指出,隨訪期間,如果有症狀惡化或新發症狀,需要即時隨訪。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
1.體重下降
肺癌病人手術後如果沒有任何病情反覆,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
2.反覆發熱
肺癌病人如果已經手術,並且輔助治療結束,體內沒有腫瘤細胞存在時,不應該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如果一段時間反覆發熱,而且以低熱為主,有可能是出現復發轉移,腫瘤細胞代謝及壞死引起的腫瘤熱。
3.出現疼痛
如果出現某部位疼痛,而且這種疼痛經過休息無法緩解,夜裡臥床時疼痛反而加重,則要警惕是不是肺癌出現了骨轉移。腹部疼痛要警惕肝臟、腹腔淋巴結及腎上腺轉移。如果出現頭痛,伴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要注意複查頭顱磁共振,排除顱內轉移可能。
4.淺表淋巴結腫大
主要是頸部的淺表淋巴結,如果無意中在頸部摸到以前未出現的結節或包塊,要警惕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可能。
5.聲音嘶啞
縱隔淋巴結轉移會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如果沒有任何咽喉炎和呼吸道感染情況下,出現不明原因聲音嘶啞,要警惕肺癌的縱隔淋巴結轉移。
6.胸悶氣喘
當腫瘤壓迫主支氣管引起阻塞性肺不張,或者出現胸腔積液壓迫肺組織時,可能會出現逐漸加重的胸悶氣喘。所以,當出現胸悶氣喘時,要及時去醫院複查CT。
7.顏面浮腫
部分病人腫瘤復發、多發縱隔淋巴結轉移會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症候群,會表現為頭面部、頸部甚至上肢浮腫,合併有頭暈、呼吸不暢,喘憋感,逐漸加重。
8.乏力及食慾下降
由於體內腫瘤負荷增加,腫瘤細胞向循環系統釋放一些活性物質,如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幹擾素、5-羥色胺、酮體、乳酸等等,這些物質會引起食慾調節信號失衡,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並出現癌性乏力。所以,當一段時間出現不明原因食欲不振和疲乏無力時,要警惕腫瘤復發轉移。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一定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