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不一定!從病理診斷角度及經驗來說,造成肺小結節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1、肺癌。往往是早期肺腺癌,這是一個譜系,從貼壁型生長的原位腺癌,發展到微浸潤性腺癌,最終成為浸潤性腺癌,也就是癌症。由以上可知,其實肺小結節出現的原因還有很多種,一般真正是肺癌的往往是少數情況,因此檢查出肺小結節的人也不必太過驚慌,但需要注意的是,惡性腫瘤往往是由良性發展而來的,因此也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而如果確診了肺癌,在手術後再次發現小結節,又是怎麼回事?肺癌術後檢查出了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
-
我是早期肺癌,手術後醫生沒讓化療,現在復發了,是不是醫生失職
早期肺癌手術後轉移的情況本身也是少數情況,很多時候還是病情本身決定的。,如果硬要規定一個定義的話,那麼只能說可以通過手術完全根治的肺癌是早期肺癌,反過來說,有一些手術後復發的肺癌,即使是直徑很小,也不能算是早期肺癌。
-
明明肺癌早期做了根治性手術,不久就復發轉移了,到底什麼原因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明明是早期,也做了根治性手術,術後為什麼很快就復發轉移了呢,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科技手段還無法準確的判斷血液中是否有尚未形成轉移灶的「漂流」癌細胞,有些早期癌症就發生了癌細胞脫落,這些癌細胞在血液循環過程中大部分會被免疫細胞殺滅,但少量的癌細胞仍有非常小的機率存活下來並在最終形成腫瘤轉移灶,這是有些早期腫瘤手術後也要做化療的原因,也是少數早期患者根治性手術後復發轉移的原因
-
肺癌手術後1.5年復發擴散,醫生說她當初不該做錯一件事
曾經有外傷病人骨折手術後3個月,查出晚期肺癌,回來投訴醫生漏診的。 胸部檢查首選CT,對某些家庭條件差一些的,醫生會選擇胸部X光片,能省100多塊錢。 留了幾次痰液顯微鏡下細細搜索,結果發現了異型細胞,可疑癌,於是就在胃息肉術後轉胸外科,一周後做了左肺上葉切除,手術後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中低分化(腺泡為主,伴微乳頭成分)。
-
35歲男性肺癌手術後背部痛,以為復發,結果是帶狀皰疹
35歲男性肺癌手術後背部痛,以為復發,結果是帶狀皰疹 2021-01-1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什麼樣的肺癌才算早期?術後會不會、易不易復發與哪些因素有關?
很多人把肺癌除了晚期以外的分期都看成早期,包括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甚至可手術的ⅢA期也算 1.TNM分期 TNM分期是依據原發灶浸潤範圍(T)、淋巴結轉移情況(N)以及有無遠處轉移(M)等三種情況而做出的劃分,分期越晚愈後越差,TNM分期無疑是判斷復發轉移最主要的因素。 小細胞肺癌多無手術機會,預後要差一些。
-
闢謠:肺癌不要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
最近留言區看到好幾條類似評論,說肺癌不要花錢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化療也沒用!給這幾條評論點讚的還不少!今天豪大夫分享一種能根治、不需要化療的肺癌:微浸潤腺癌。隨著對肺癌防控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篩查出來,但大家不必恐慌,這些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尤其是直徑小於1cm。
-
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用了,為何癌症還會復發
在癌症的諸多治療手段中,手術治療,是最有希望根除原發病灶的,因為無論是靶向藥物,還是化療藥物,亦或是放療,只能一點一點的殺死腫瘤細胞,過程漫長。而手術可以在瞬時就消滅掉腫瘤病灶。但這只是理論上說,實際上有不少的癌症患者仍然會有癌細胞殘留,導致癌症復發。因為癌症就像是一棵大樹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大樹的地上部分,實際上地下大樹已經長出了很多根系,向四面八方蔓延。
-
免疫治療助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降復發風險
肺癌向來是死亡數字最高的癌症之一,不過由於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所以大部份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根治性電療,只能選擇化療、紓緩性電療或標靶治療等。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同步放療及化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最近有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加入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並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整體存活率。
-
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復發和轉移常常結伴而行,很多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在不到3個月時間就發生了復發,並且腫瘤除了在原有病灶重新生長,還會在其他部位發現新的腫瘤,給治療帶去更大問題,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50%患者術後復發轉移一般醫學上會以5年為界,5年內都屬於腫瘤的高發期,而過了5年,腫瘤復發的機率就會明顯降低,但仍不保證會不再復發,臨床上有不少患者熬過了5年,卻在之後的時間再次復發,甚至有手術後10年的患者復發的案例,所以腫瘤治療並沒有完全治癒一說,因為復發的風險一直存在。根據臨床數據統計來看,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後復發的機率非常高!
-
乳腺癌:切除之後 必然復發?-乳腺癌,姚貝娜,乳腺,切除,復發 ——快...
1月16日,「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引起廣泛關注,一是因為逝者非常年輕,只有33歲。另一方面,早在2011年姚貝娜就進行了乳房手術切除,其主治醫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術後結果顯示「非常優秀」。但是2014年6月,姚貝娜被發現病情轉移。
-
非小細胞肺癌術後復發率有望下降83%
83%,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最新研究結果發布,臨床最新的手術後輔助治療方案,可讓患者的疾病復發和晚期肺癌率大為降低。9月20日,國際臨床醫學頂尖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這一項研究成果,為中國幾十萬肺癌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吳一龍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約1/3患者早期階段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可行手術治療。推薦在手術後接受以順鉑為基礎的輔助化療。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肺癌診療指南裡也指出,隨訪期間,如果有症狀惡化或新發症狀,需要即時隨訪。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1.體重下降肺癌病人手術後如果沒有任何病情反覆,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
-
明明腫瘤切除得很乾淨了,為什麼還會復發?抗癌沒那麼簡單
規範的腫瘤切除必須要求切緣陰性,也就是切緣的組織病理檢驗後無癌細胞存在,而且陰性切緣與癌組織間要有5公分的距離。其實有些腫瘤較大,或者與重要器官組織非常接近,難以做到5公分的切緣,另外有一些早期癌症無需達到此標準。手術醫生術中會將腫瘤進行染色可以大概判斷腫瘤的邊緣。之所以要有足夠的切緣,是因為癌症的生長就像螃蟹,會伸出很多觸角,如果腫瘤近切緣,難以保證局部腫瘤完全切除,而近切緣是癌症易復發的原因。
-
肝癌早期復發率降低,是否靠譜?
而在我國早期肝癌五年生存率能達到50%-70%,而晚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20%。手術治療肝癌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在手術後5年內出現復發轉移的風險高達60%-70%。特別是在手術後2年內復發,佔了肝癌術後復發的2/3。
-
闢謠:肺癌不要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這種肺癌不化療也能治癒
最近留言區看到好幾條類似評論,說肺癌不要花錢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化療也沒用!給這幾條評論點讚的還不少!今天豪大夫分享一種能根治、不需要化療的肺癌:微浸潤腺癌。 隨著對肺癌防控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篩查出來,但大家不必恐慌,這些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尤其是直徑小於1cm的。
-
早期乳腺癌 10 年復發率為 18.1%
義大利的 Giuliani 醫師在 Clin Transl Oncol 雜誌上報導了 pT1N0 (腫塊≤ 2 cm、未見前哨淋巴結轉移)乳腺癌患者 10 年後復發的情況,引發了新的臨床思考。Ustaalioglu 回顧了 1980 例乳腺癌,對其臨床病理和復發時間進行了評估(早期限定為 5 年內復發,晚期限定為 5 年後復發)。隨訪期間 141 例復發,5 年後復發者的特徵是分期較早、無淋巴血管侵犯(LVI)和神經周圍侵犯(PNI),HER2 陰性,中位 DFS 42.9 個月,PR 陽性腫瘤和 luminal 亞型晚期復發者更多。
-
周圍型肺癌早期症 周圍型肺癌能活多久
3、周圍型肺癌早期症狀還表現在呼吸困難,有一定的哮喘症狀針對這些症狀,治療的方法首先選擇手術治療方法。因為,早期肺癌手術治癒率高達80%。另外,在手術治療的同時,也應配合中醫中藥治療,能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儘量爭取帶瘤長期生存。不過,早期進行治療之後,並不能完全保證不會復發。具體來說,到底會不會復發,還得看患者手術之後保養的怎麼樣了。
-
腫瘤患者手術治療後,是否還需要做化療來預防復發?
這個觀點雖然無過錯,但應用到癌症上,效果有可能就不一樣了。如果把人體看成一個社會體系,癌細胞就像是社會中的不法分子,它們破壞力大,適應力強,發展到一定數量,就能做到毀滅社會,所以為了維持社會的平衡,身體建立了一整套監管體系——免疫系統,相當於警察的崗位。
-
甲狀腺癌復發的「信號」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復發風險?
「甲癌明明切除了,也是早期發現的,最近體檢為什麼又有問題了?真的很苦惱。」 一般腫瘤經過治療後,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 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