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手術治療後,是否還需要做化療來預防復發?

2020-12-04 綠色健康客棧

有不少患者問醫生:「我做了切除根治手術,聽說這個病容易復發,您看還要不要做個hua療,或者吃個靶向藥預防鞏固一下?」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一旦生了病,就要找到病因完全根治才算治癒,才能安心。這個觀點雖然無過錯,但應用到癌症上,效果有可能就不一樣了。

如果把人體看成一個社會體系,癌細胞就像是社會中的不法分子,它們破壞力大,適應力強,發展到一定數量,就能做到毀滅社會,所以為了維持社會的平衡,身體建立了一整套監管體系——免疫系統,相當於警察的崗位。

因為免疫系統的強勢監管,癌細胞只能當過街老鼠,一經發現就被打。但是當癌細胞偷偷壯大後,免疫系統就不得不24小時,一直作戰,但是還是不能將癌細胞斬草除根,最後,免疫系統戰敗,癌細胞獲勝,癌症出現。

當確診癌症,入院治療後,很多患者會做切除根治手術,如胃癌切除胃器官,乳腺癌切除乳腺器官,但是切完之後,癌細胞就跟著切除器官離開身體了嗎?不!癌細胞狡猾就狡猾在它會未雨綢繆,有可能在你癌症出現前,它們就會讓一些癌細胞先轉移到其他器官,先紮根,等到條件允許了,又繼續「生根發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轉移復發。

它的轉移復發能力有多強?

200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報導了一個驚人的病例。1998年,有一位器官捐獻者去世,他的兩個腎被分別移植給了兩位患者。移植手術很成功,但僅一年多後,接受腎移植的兩位患者卻先後患上癌症!而更驚人的是,兩位患者的癌細胞都不是自己的,是來自於器官捐獻者!

深挖歷史才發現,捐獻者在1982年,曾患有皮膚癌,但手術後「痊癒」,在接下去16年,他年年複查,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但其實他體內一直都有少量癌細胞潛伏在腎裡,只不過16年間,由於免疫系統處於上峰,所以沒有任何復發跡象。而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為了防止排異反應,會使用免疫抑制性藥物,這一下導致自身免疫系統減弱,潛伏在腎裡的癌細胞就爆發了。

術後要不要做hua療預防?

有兩個非常典型可供比較的案例:同為左乳腺癌,年齡相仿,病理類型一致。在同一個醫院接受治療,一個病理分期IIIa,姓倪;一個IIIb,姓黃。兩人都在術後第一時間找我尋求中醫治療。

倪姓患者6次hua療後,身體吃不消,接受我的建議停止hua療,一心一意接受中藥調理,到現在已20年,活得悠哉悠哉的。黃姓患者,雖也有hua療反應,卻為了保險起見,又加了2個hua療,hua療後,聽醫生的囑咐,又加了放療。

每年複查時,她們的醫療小組都推薦她們再補幾次hua療,美其名曰「預防鞏固」,兩人都會找我諮詢,我當然反對,倪女士儘管心裡犯怵,但最終一次也沒有去做,黃女士則對醫生言聽計從,連續做了2年,每年補做2次hua療,第三年查體時,發現轉移,對她來說,猶如五雷轟頂。只能再hua療,最後,她死於多次hua療後的多臟器衰竭。

hua療沒有預防腫瘤發生或杜絕轉移復發之功,這從機制來說,是肯定的。否則醫生一定會排著隊,爭著為患者hua療。杜絕或防範轉移復發,重點在於維護抗癌力,而其可靠的切入點則包括合理的中藥調理、生活方式優化、應對模式改善、自我個性及情緒管理等。

最後一點,抗癌不等於殺死每個癌細胞,癌細胞天生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組中,一味地追殺,趕盡殺絕,只可能造成兩敗俱傷。帶癌生存,與癌和平共處才是真正的王道。

文章內容來源於何裕民公眾號,傳播健康知識,關愛自己

相關焦點

  • 我是早期肺癌,手術後醫生沒讓化療,現在復發了,是不是醫生失職
    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患者,我自己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這樣,手術之前,醫生告知是早期肺癌,手術之後也說手術沒問題,都切掉了,也沒有讓化療,放療和吃靶向藥,術後沒幾個月出現肩膀疼痛,且疼痛越來越厲害,最終在肩胛骨這個少見的轉移部位查到了腫瘤轉移病灶,經過一年的治療,最終去世。
  • 腦膠質瘤復發後是否需要再次放療?如何評判膠質瘤放、化療的效果?
    答:膠質瘤復發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放療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膠質瘤術後經常被採用,但是對於復髮膠質瘤,因為多數膠質瘤在第一次手術後已經採用過放療,如果復發距離放療時間較短,再次放療往往可能造成嚴重放射性損傷,引起明顯的神經功能缺失。因此對於照射野內復發的膠質瘤患者,如果前期採用過放療,距離復發時間又不是太長,可首先考慮化療,暫不行放療。
  • 三種惡性腫瘤一定不能做化療,堅持吃三種食物,能更好預防腫瘤
    當然,也不是所有晚期癌症患者都適合化療,今天NA姐就和大家來討論化療的那些事兒。數據顯示,近三十年,化療讓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大幅度提升,還可以降低癌症的復發率。不過是否適合採取化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理性質、分期以及病人的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決定。以肺癌為例說明,如果早期肺癌可採用手術且無淋巴結轉移現象,一期階段不需要進行術後輔助化療,但是二期以上就需要化療。
  • 癌症患者,腫瘤切除後又復發,是怎麼回事?怎麼做能預防復發?
    還有很多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將腫瘤切除還出現復發現象,就更加讓人害怕與擔心。也很想知道為什麼腫瘤切除還會復發,怎麼做能降低復發率?接下來就好好說一說。腫瘤切除再次復發,與什麼原因有關?治療不夠徹底,會讓殘存的癌細胞,繼續擴散、轉移,也就會讓癌症復發。別怪醫生,癌細胞是無孔不入的,若已經進入到深部,就很難被察覺,也就容易漏掉,治療就會不徹底。
  • 癌症患者化療後化驗結果顯示正常,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有人問,直腸癌患者,已經進行了三期化療,現在化驗結果顯示指標正常,還需要繼續接受化療嗎?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如果是早期直腸癌(這時說的早期,是泛指的是期,所有可手術的都認為是早期,如果具體來說,指1期,2期,3期),做了手術,手術後做輔助化療,主要的治療是手術,手術把可見腫瘤切掉了,體內沒有可見有腫瘤了,當然,直腸癌比較特殊,除了極早的1期,多數要在手術前做放療和化療。
  • 腫瘤患者術後需警惕二次復發,謹記6個事項,麻煩或「繞路走」
    腫瘤患者早期會選擇完全性手術切除來治療,但病情發展比較迅速,難免會出現腫瘤復發或轉移。腫瘤患者做完手術後免疫力不同程度降低,往往出現併發症,若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手術後需做好後續治療,這樣才能防止病情二次復發。肺腫瘤手術後如何預防二次復發?
  • 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用了,為何癌症還會復發
    癌症的治療,從患者以及醫生的角度來說,有兩件事最頭痛:癌症原發病灶沒有辦法根除;或者雖然根除了原發病灶,但是又出現了癌症的復發。正是因為存在著這兩件事,讓癌症才成為了難題。那麼為何癌症原發病灶很難根除、容易癌症復發呢?給大家好好說一下。1.手術為何難以根除原發病灶?
  • 免疫療法成癌症治療新趨勢,放化療是否過時了?醫生講出實話
    這些年,雖然各很多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發展迅速,但是通過有關的數據顯示,對於不用癌症的情況,免疫療法的治療效果不一定比化療或放療來的好,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用放療,化療來治療癌症。因為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且患有癌症的種類不同,從而治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像很多早期的癌症都是以手術為主,放化療為輔的。
  • 胃癌患者究竟如何預防復發?這份指南請收藏|NK細胞|免疫療法|胃癌|...
    這是非常令人恐懼的,因為一旦復發,治療的選擇非常有限,並且效果甚微,基本是不可能治癒的。因此,手術和化療後如何預防復發是每個胃癌患者和家屬都非常關心的話題。那麼在手術後,病友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儘快回到正常人的行列,遠離復發呢?
  • 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要注意這4點!
    肺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約80%的肺癌患者出現症狀來就診時已處於疾病晚期,已經開始出現轉移。腫瘤的復發、轉移率讓很多患者惶恐不安,患者們總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兒,擔心自己的疾病會進展,那麼肺癌晚期出現轉移就沒救了嗎?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3、手術、放化療後,疾病得到暫時的緩解,患者覺得自己沒事了,沒有養成康復護理的習慣,大意失荊州;部分患者因為沒有去除體內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加之手術或者放化療後,免疫力下降了,導致癌細胞捲土重來,這是癌症復發的最大因素。
  • 乳腺癌化療要多少錢?如何預防乳腺癌復發?一次性告訴你
    化療是治療乳腺癌常用的方式之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可能化療需要進行好幾個療程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因此會有很多患者擔心相關的費用問題,此外在治療之後,也有可能存在復發的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乳腺癌化療價格很多患者都會關心乳腺癌化療費用的問題,但乳腺癌化療的方式很多,不同的方式價格不同,從幾百塊到幾萬塊的區間都有,而且化療的效果也都不錯,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或經濟情況,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而且目前國家對惡性腫瘤部分的醫保,其報銷比例相對較高,一般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患者不需要太過擔心費用方面的問題。
  • 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化療有沒有副作用?醫生如實相告
    癌症至今未被攻克,治療癌症的主要就兩個,一個是化療一個是手術。很多人會受到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一想到化療就是癌症晚期,腦海中立馬浮現脫髮、噁心反胃等畫面,於是很多人都比較牴觸化療。那麼癌症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嗎?醫生告訴大家,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情況來定。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雖然腫瘤首次發現時進行了手術清除,術後也給予輔助治療等手段進行鞏固治療,但仍然會有一部分患者發生復發或轉移。主診醫師通常會給患者制定一個隨訪計劃,定期進行相關的檢查。比如說肺癌,在最初的2年,每3個月檢查一次,隨後每年一次;結直腸癌,在最初的2年,每3-6個月檢查一次,隨後每6個月檢查一次,共5年。檢查項目通常包括體格檢查、血液腫瘤標記物、CT和B超等影像學檢查,消化道腫瘤患者還包括胃鏡、腸鏡檢查。體格檢查、血液腫瘤標記物、B超等這些檢查可以經常做一做,而CT、內鏡等檢查間隔時間相對要長一些。
  • 化療後吃什麼恢復快?癌症手術後為什麼要服用人參皂苷rg3
    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目前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主流,中藥治療可以貫穿癌症病人治療的整個過程,中醫治療為癌症病人手術以及放化療的過程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很多癌症患者都在術後選擇服用中藥單體人參皂苷rg3,因為癌症具有復發轉移率高的特點,癌症手術後癌細胞依然有很大的復發轉移危險性,而從目前的醫學環境來說
  • 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回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腫瘤|...
    • 一線化療聯合貝伐單抗非常重要,可讓更多患者從PARPi中獲益。4、復發治療:• 鉑耐藥復發者行鉑耐藥方案或臨床試驗,鉑敏感復發者行含鉑化療±手術,生化復發者推遲或立即化療。• 復發患者二次減瘤指徵:初始化療結束後>6-12個月,病灶孤立可完整切除,無腹水,臨床試驗。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具體來說,可針對患者基因分型來精確的推薦合適的靶向藥物,對患者的重要變異基因進行解析,並針對靶向藥物及化療藥物進行用藥提示。同時,一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會存在耐藥問題,而耐藥機制眾多,只有明確耐藥原因才能選擇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基因檢測即可針對複雜耐藥進展患者,分析耐藥機制和進展原因,為進一步調整用藥提供指導方案。
  • 化療可延長腫瘤患者壽命,為啥很多人都不願化療?醫生做出總結
    現在很多患者被檢查出患有癌症時,尤其是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是需要進行化療輔助治療的。化療在醫學上是利用一種化學藥物的方法殺死、抑制腫瘤細胞,促進腫瘤細胞分化的一種醫療手段。當患者化療之後,身體中的癌細胞得到有效的殺除,現在有很多類別的腫瘤都可以利用化療手法進行治療。
  • 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癌症治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復發和轉移!很多人認為只要手術將腫瘤全部切除就可以萬事大吉,徹底治癒,但實際上手術切除後的患者也往往沒有想像中的效果,復發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爆,而一旦復發治療將更加困難!
  • 結腸癌輔助治療後,如何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
    核心提示:Ⅲ期結腸癌:化療後循環腫瘤DNA分析可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點亮CRC無化療治療希望的BEACON試驗結果遭質疑?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患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Ⅲ期結腸癌:化療後循環腫瘤DNA分析可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點亮CRC無化療治療希望的BEACON試驗結果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