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2020-12-07 騰訊網

惡性腫瘤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侵襲性、轉移性。雖然腫瘤首次發現時進行了手術清除,術後也給予輔助治療等手段進行鞏固治療,但仍然會有一部分患者發生復發或轉移。

有時候即使我們發現了癌症病灶並進行手術切除,但是此時往往已經有少量癌細胞轉移到了其他部位,由於數目極少,一般無法知道具體的轉移部位和數量,而這些細胞本身就是與身體防禦機制鬥爭的勝利者,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和逃避打擊能力,所以即使殘存數目極少,也很有可能死灰復燃。而化療目前還沒有辦法達到精準、完全的消滅癌細胞。根據來源不同,各種腫瘤的好發轉移部位也不同,比如乳腺癌的常見轉移部位就是腦、肺、骨骼和肝臟。癌症出現復發轉移時,往往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

消瘦、體重減輕,癌症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與體內瘤體總重呈正向相關。腫瘤組織因其代謝方式為無氧酵解,營養物質消耗量很大。若較長時間體內無瘤,代謝也是平衡的,體重一般也就沒有變化,若有瘤、瘤的數目增多、瘤的體積增大,也就要消耗更多的營養物質,體重減輕、消瘦或成必然。病人可能存在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情況,或因治療等副損傷導致病人營養攝入不足,也會引起病人消瘦、體重減輕,所以不一定是腫瘤復發轉移。若原因不明,體重下降5、6斤左右就要小心了。

淋巴轉移是癌症擴散的主要方式之一,淋巴網遍布全身,頸部、鎖骨上窩、腹股溝等表淺淋巴結多可觸及到,若腫大、質硬、融合成團、固定等表現,腫瘤復發的可能性就大些。

腫瘤恢復期間大多病人沒有明顯疼痛,若新出現、無明顯原因的疼痛就得警惕了。腫瘤產生疼痛的原因多是浸潤、壓迫周圍組織導致的,包括原發灶、轉移灶。骨、肝、腦是很多腫瘤都容易轉移的部位,轉移灶導致最多的症狀就是疼痛,起初大多隱約,若較長時間、超過兩三周沒有明顯緩解,做相應檢查,比如腰痛查一下全身骨核素掃描,上腹部疼痛超聲、CT查查,腦有沒有轉移最好查增強磁共振。

腫瘤血管異常易出血,若發現痰中帶血、涕中帶血、嘔血、黑便、尿血等情況,需要注意。出血原因較多,要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比如血小板減少、凝血障礙等。

腫瘤增大或壓迫、阻塞周圍的管道導致相應的症狀,比如食管癌進食後食物停滯感,若腫瘤壓迫支氣管可能出現氣短咳嗽,直腸癌復發壓迫輸尿管致腎積水、腰痛,膽道腫瘤導致梗阻、黃疸等。

術後需要嚴密隨訪,以便及時發現可能的復發或轉移。主診醫師通常會給患者制定一個隨訪計劃,定期進行相關的檢查。比如說肺癌,在最初的2年,每3個月檢查一次,隨後每年一次;結直腸癌,在最初的2年,每3-6個月檢查一次,隨後每6個月檢查一次,共5年。檢查項目通常包括體格檢查、血液腫瘤標記物、CT和B超等影像學檢查,消化道腫瘤患者還包括胃鏡、腸鏡檢查。體格檢查、血液腫瘤標記物、B超等這些檢查可以經常做一做,而CT、內鏡等檢查間隔時間相對要長一些。

一旦CT等檢查發現有轉移灶,這時通常還需要做一個穿刺病理學檢查,以明確是否是轉移,或者是不是第二種腫瘤,防止誤診誤治。PET-CT檢查雖然可以了解全身轉移的情況,但並不作為常規檢查使用,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選擇。

目前癌症治療理念和原則是綜合性治療,也就是說僅僅使用單一的治療手段,癌症復發轉移的機率較高,儘可能通過多種治療方式相結合,比如手術、放療、化療、中醫中藥等等,經過綜合性治療,癌症復發機率可以明顯下降。其中中醫藥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臨床上。中醫認為「正不抑邪」,是腫瘤復發轉移的關鍵。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後,體內仍有可能存在微小的腫瘤病灶,即中醫所謂的「餘邪」;加之治療後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即中醫所謂的「正虛」,隨著正氣的耗散,正虛進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過正氣的抗病力,疾病進一步發展,出現臨床症狀和體徵,癌毒發生擴散,從而出現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所以,中醫藥治療不只是局限在縮小腫塊、消滅腫瘤細胞本身,更是從調整人體臟腑功能相協調的全身情況來考慮。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氣血和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祛除腫瘤生長的環境,殺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從而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功能,平衡陰陽,激發人體自身正氣,達到強身壯體、祛除病邪、防止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的目的。

相關焦點

  • 明明腫瘤切除得很乾淨了,為什麼還會復發?抗癌沒那麼簡單
    手術時,除了切除肉眼看得見的腫塊,還會適當的切除一些周圍看似「正常」,但有可能存在癌細胞浸潤的組織。有的腫瘤患者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手術切除得很乾淨了,還會發生復發轉移呢?規範的腫瘤切除必須要求切緣陰性,也就是切緣的組織病理檢驗後無癌細胞存在,而且陰性切緣與癌組織間要有5公分的距離。其實有些腫瘤較大,或者與重要器官組織非常接近,難以做到5公分的切緣,另外有一些早期癌症無需達到此標準。手術醫生術中會將腫瘤進行染色可以大概判斷腫瘤的邊緣。之所以要有足夠的切緣,是因為癌症的生長就像螃蟹,會伸出很多觸角,如果腫瘤近切緣,難以保證局部腫瘤完全切除,而近切緣是癌症易復發的原因。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會依然復發?這些原因讓人很無奈!
    說到腫瘤的話其實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良性腫瘤,那麼另一種也就是惡性腫瘤了,良性腫瘤在切除之後相對來說沒有非常大的問題,如果是屬於惡性腫瘤的話,那麼在切除之後並不是高枕無憂的,因為腫瘤隨時都會出現復發的情況,而且腫瘤出現復發的情況也是有一些原因的。腫瘤切除後,為什麼依然會復發?
  • 為什麼腫瘤切除之後會轉移?是沒有切乾淨嗎?怎麼避免復發?
    癌症經過治療之後,很多都是可以慢慢恢復的,一般來說身體裡面出現了腫瘤,都是需要及時通過手術的方式來切除的,而在腫瘤切除之後,還需要一個步驟就是進行化療的治療,這樣才是完整的治療過程。在生活中很多人,腫瘤切除之後,還會出現轉移的現象。
  • 癌症患者,腫瘤切除後又復發,是怎麼回事?怎麼做能預防復發?
    癌症,是個比較複雜的疾病,惡化程度也比較快,一旦癌細胞進入體內,不能早點發現,也就會讓癌細胞瘋狂增殖和長大,還有可能會發生轉移、擴散。還有很多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將腫瘤切除還出現復發現象,就更加讓人害怕與擔心。也很想知道為什麼腫瘤切除還會復發,怎麼做能降低復發率?接下來就好好說一說。腫瘤切除再次復發,與什麼原因有關?
  • 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癌症治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復發和轉移!很多人認為只要手術將腫瘤全部切除就可以萬事大吉,徹底治癒,但實際上手術切除後的患者也往往沒有想像中的效果,復發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爆,而一旦復發治療將更加困難!
  • 為什麼切除了腫瘤,還是會復發?這場「醫學騙局」,告訴你答案
    我都按照你的要求,切除了腫瘤,不是已經沒事兒了嗎,為什麼我又復發了? 這是癌症復發患者和家屬,反覆諮詢醫生的常見問題! 而隨便在網上搜索關於癌症治療,你會發現有很多的言論都停留在了無謂掙扎、醫療騙局等方面。甚至是有人認為,癌症的任何治療,都是騙錢手段!
  • 醫生說腫瘤切得很「乾淨」「徹底」,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轉移呢?
    手術室外的談話間,醫生向家屬告知術中情況,大多會說腫瘤切得很徹底、很乾淨,聽到醫生這麼說,大家心裡也會得到暫時的慰藉,以為「徹底」「乾淨」就不會復發,至少不會短時間內復發,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又復發、甚至遠處轉移,為什麼呢?其實復發包括局部、區域復發以及遠處轉移。
  • 腫瘤明明已經切除,為什麼過幾天又長出來了?癌症復發還有救嗎?
    腫瘤明明已經切除,為什麼過幾天又長出來了?癌症發現得早,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一般患者切除之後,若沒有發現病變的癌細胞,很多人就會誤認為癌細胞已經被全部切除掉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醫學檢查已經是非常準確的了,但是有些癌細胞是無法通用醫學儀器檢測出來的。
  • 切除腫瘤,為何依舊會復發呢?一起看看下面這4點
    導語:很多人可能對腫瘤這件事情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和了解,實際上腫瘤分為兩種,有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如果是良性腫瘤的話,手術切除後就基本不會再復發了,不用過多的擔心,可是如果是惡性腫瘤的話,切除之後還是有可能再復發的。實際上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腫瘤復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
  • 乳腺癌:切除之後 必然復發?-乳腺癌,姚貝娜,乳腺,切除,復發 ——快...
    真相:記者向有關專家求證獲悉,乳腺癌是否轉移及復發除與發現時間早晚相關外,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是更關鍵的因素,通常血行轉移有可能致命。除晚期患者外,手術是首選方式。而所謂喝常年豆漿易得乳腺癌等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 百萬分之一的脊索瘤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脊索瘤是一種會生長在脊柱或者是顱內的罕見腫瘤,每100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患病。雖說大部分的脊索瘤被認為是良性的,通常生長速度也非常緩慢。但脊索瘤就像一枚「體內的定時炸彈」,即使是生長緩慢的脊索瘤也會變得具有強大的侵略性和破壞力,並能在局部變得相當大,對大腦或脊柱的關鍵部位施加壓力或侵入,同時還會發生像肺部等其他身體組織進行轉移的情況。
  • 明明肺癌早期做了根治性手術,不久就復發轉移了,到底什麼原因
    3、為什麼有些人沒有檢查到轉移而行根治性手術,術後很快復發轉移呢?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明明是早期,也做了根治性手術,術後為什麼很快就復發轉移了呢,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科技手段還無法準確的判斷血液中是否有尚未形成轉移灶的「漂流」癌細胞,有些早期癌症就發生了癌細胞脫落,這些癌細胞在血液循環過程中大部分會被免疫細胞殺滅,但少量的癌細胞仍有非常小的機率存活下來並在最終形成腫瘤轉移灶,這是有些早期腫瘤手術後也要做化療的原因,也是少數早期患者根治性手術後復發轉移的原因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儘管這些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新的抗癌藥物可使腫瘤縮小,但它們對病人生存時間的影響卻很小,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治療後會發生癌症復發,並出現了很多不能治癒的轉移性實體瘤,所以晚期實體瘤病人的生存率仍然很低。那麼,大多數人都會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癌症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 腫瘤的復發轉移多和這些因素有關1、疾病發現較晚,手術不能徹底切除,放化療也沒能徹底清除癌細胞;復發後多處病灶無法治療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飲食習慣、運動情況等,從中找到原因,改變不良習慣,養成適合個人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預防疾病復發轉移。飲食上,原則上要注意均衡飲食、合理搭配。宜進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食用油炸燻燒、醃製食品、動物的脂肪。含激素的食品要謹慎。
  • 這6種徵象可能預示腫瘤復發轉移,你知道嗎?
    復發和轉移是腫瘤患者不願意遇到的,因為這意味著抗癌徵程的難度和長度再次增加。腫瘤的轉移和復發似乎「悄無聲息」,但其實身體的一些改變可能會在早期預示其發生。以下這6種預示復發轉移的徵象,要警惕!要注意單靠症狀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需要影像學或者病理檢查結果來確認,所以,出現不適請第一時間就診檢查。
  • 低惡性腫瘤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容易復發,但是很少癌變轉移
    1、疾病定義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其實是一種間葉源性的腫瘤,這些病變的主要成分是由於肌纖維母細胞病變產生的,並伴有一些炎症反應,也就是有大量的漿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浸潤,當然,大部分的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不會惡化,這些病例可以歸為良性腫瘤,但是會存在一小部分的病例發生遠端轉移入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變,其特徵和癌症比較相似。
  • 西南交大《AFM》:預防乳腺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分級結構超細纖維裝置
    手術切除是治療原發性乳腺腫瘤的標準臨床策略。儘管有手術切除的優勢,但由於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發生率很高,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手術治療後的長期預後仍然不能令人滿意。顯微殘留病(MRD),如不能在術中消除的殘留腫瘤細胞或微腫瘤,是術後復發的直接原因。此外,腫瘤細胞的固有侵襲性導致殘留的微腫瘤向周圍組織的侵襲,並導致腫瘤細胞向特定器官和遠處轉移的遷移。
  • 甲狀腺癌復發的「信號」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復發風險?
    「甲癌明明切除了,也是早期發現的,最近體檢為什麼又有問題了?真的很苦惱。」 一般腫瘤經過治療後,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 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
  • 腫瘤為什麼一切除就擴散,完全沒想到,原來一直是這4個原因
    今天給大家談談腫瘤是怎麼回事?腫瘤復發的4個原因是什麼?要想真正的治療我們身上的腫瘤,我們就要了解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細胞生長變態,這種異常增生在腫瘤本身除了表現為腫瘤本身異常特殊的增長以外,在惡性腫瘤還表現為對周邊組織的侵犯,通過血管、淋巴管、肝臟的轉移,轉移至其他臟器,而這種轉移往往是導致腫瘤誘發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靈魂拷問:腫瘤患者最怕的是什麼?  當然是復發轉移了!  腫瘤患者常常糾結:需要預防性治療,防止復發轉移嗎?萬一本來不會復發,豈不是白白受罪?化療的罪,誰受誰知道!但不進行預防性治療,一旦發現復發轉移,是不是錯過了最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