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6種徵象可能預示腫瘤復發轉移,你知道嗎?

2020-11-24 健康界

復發和轉移是腫瘤患者不願意遇到的,因為這意味著抗癌徵程的難度和長度再次增加。腫瘤的轉移和復發似乎「悄無聲息」,但其實身體的一些改變可能會在早期預示其發生。以下這6種預示復發轉移的徵象,要警惕!

要注意

單靠症狀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需要影像學或者病理檢查結果來確認,所以,出現不適請第一時間就診檢查。

1、體重不明原因下降

腫瘤本身就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癌細胞的生長比正常細胞快,因此在生長過程中會比正常細胞消耗更多的營養物質。另外,手術後禁食,放化療導致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因素,都容易導致患者體重下降。

雖然,體重下降是腫瘤患者常見的體徵,但在治療之後,體重應該保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如果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特別是變動幅度超過4.5斤,應警惕。

  

2、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轉移是腫瘤常見的轉移方式,因此,腫瘤患者在結束治療後,要關注身體是否出現淋巴結腫大,可經常檢查頸部、鎖骨上下、腋窩,腹股溝等部位。

淋巴結分布全身,常呈組群分布。不同組群淋巴結收集相應引流區域的淋巴液:

耳後、乳突區淋巴結群:收集頭皮範圍內的淋巴液;

頜下淋巴結群:收集口底、頰黏膜、牙齦等處的淋巴液;

頸部淋巴結群:收集鼻、咽、喉、氣管、甲狀腺等處的淋巴液,此處轉移灶的原發部位可能源自頸部、甲狀腺、頸段食管、支氣管等部位;

鎖骨上淋巴結群:左側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側收集氣管、胸膜、肺等處的淋巴液;此處轉移灶的原發部位可能包括乳腺癌、肺癌、胃腸道癌、食道癌和宮頸癌;

腹股溝淋巴結群:收集下肢及會陰部的淋巴液。此處轉移灶的原發部位可能源自肛門癌、直腸癌、前列腺癌、外陰癌(女性)、睪丸癌(男性)。

  

3、疼痛

癌痛是腫瘤患者的一個重要症狀,病灶可能侵犯神經或壓迫組織而造成疼痛,超50%的癌症患者會遭受癌痛折磨。生活中,需要對於一些新出現的、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疼痛引起重視。

骨轉移:骨骼、關節的持續性疼痛,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

肝轉移:肝區疼痛持續性的劇烈疼痛,可能還伴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礙等,嚴重時出現黃疸、腹水。

腦轉移:持續性頭痛,嚴重的會出現噴射性嘔吐,視力下降等,輕症很難與普通頭痛區別開。

4、出血

出血是腫瘤患者常見症狀之一,常見的包括涕中帶血、痰中帶血、嘔血、黑便、陰道流血、尿血等。

出血的原因有多種,除了腫瘤侵犯周圍血管引起出血,腫瘤的壞死、治療後血小板較少也會導致出血。

  

5、 發熱

腫瘤病人會不同程度地存在發熱現象。發熱的原因有多種:

腫瘤性發熱

指由腫瘤本身引起的發熱,一些實體瘤如腎母細胞瘤、淋巴瘤、肝癌、腎癌以及白血病等易發生腫瘤熱。

感染導致發熱

白細胞減少容易發生感染,引起發熱;腫瘤患者身體可能留置各種導管,也比較容易引起感染髮熱。

藥物反應

化療藥物應用過程中引起的發熱較多見,伴有全身不適感,寒戰,淋巴結腫痛;

放療後可能發熱;

幹擾素、白介素、唑來膦酸等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有發熱;

輸血/血製品、輸白蛋白也會導致發熱。

腦轉移

當腫瘤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侵犯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會引起發熱,需要作腦CT或者核磁確診。發熱特點為:體溫持續上升可達40~41℃,高熱卻無面部潮紅,皮膚乾燥、四肢發涼。

  

6、 阻塞/壓迫

腫瘤病灶的增大、轉移,可能會壓迫周圍臟器,或者直接造成體內管腔的狹窄甚至阻塞。

新出現的阻塞/壓迫徵象需要注意:

吞咽困難、噎著:食管阻塞

心慌缺氧:胸腔縱隔阻塞

黃疸:膽道阻塞

鼻腔通氣困難:鼻腔阻塞

氣短、聲音嘶啞、無法出聲:氣管或咽喉阻塞

小便不暢、無尿:泌尿系統阻塞

排便困難:腸道阻塞

  

寫在最後

我們還沒有找到如何杜絕復發轉移的方法,但不代表我們對此束手無策。

第一,手術切除並不是治療的結束,術後的輔助治療對於降低腫瘤復發/轉移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完成所有的正規治療。

第二,定期複查。常規隨診是早期發現復發轉移的主要方法,其中影像和血液學檢查(如腫瘤標誌物)是必要的,腫瘤標誌物檢查還可能比影像學檢查更早發現腫瘤復發的跡象。

第三,通過健康的飲食、運動,減低復發轉移的風險。

第四,不適隨診,治療一定趕早不趕晚。

參考文獻

[1]李曙光, 黎莉. 乳腺癌術後早期發現復發轉移方法的回顧性分析[J]. 中國腫瘤臨床, 2003, 30(11):791-792.

相關焦點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2.反覆發熱肺癌病人如果已經手術,並且輔助治療結束,體內沒有腫瘤細胞存在時,不應該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如果一段時間反覆發熱,而且以低熱為主,有可能是出現復發轉移,腫瘤細胞代謝及壞死引起的腫瘤熱。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癌細胞極其狡猾,它生長速度快、容易脫落,並會隨血液或者淋巴循環向其他部位生長,所以,腫瘤患者很容易發生復發轉移。肺癌的復發轉移是多數患者和家屬心中的頭等大事,仿佛一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炸彈,冷不丁地就爆了......而「爆炸」帶來的二次傷害,威力是比初次發病來得更大的。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一定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 1.體重下降 肺癌病人手術後如果沒有任何病情反覆,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一般無法知道具體的轉移部位和數量,而這些細胞本身就是與身體防禦機制鬥爭的勝利者,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和逃避打擊能力,所以即使殘存數目極少,也很有可能死灰復燃。病人可能存在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情況,或因治療等副損傷導致病人營養攝入不足,也會引起病人消瘦、體重減輕,所以不一定是腫瘤復發轉移。若原因不明,體重下降5、6斤左右就要小心了。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靈魂拷問:腫瘤患者最怕的是什麼?  當然是復發轉移了!  腫瘤患者常常糾結:需要預防性治療,防止復發轉移嗎?萬一本來不會復發,豈不是白白受罪?化療的罪,誰受誰知道!但不進行預防性治療,一旦發現復發轉移,是不是錯過了最佳時間?
  • 哪些食物能夠預防癌症復發和轉移?腫瘤專家胡群峰給出了答案
    癌症是一種相當難以攻克的疾病,即便是患者動了手術切除腫瘤之後,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癌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出現轉移以及復發,擊垮了心理層面同時也危及到生命,癌症患者5年內是細胞擴散和轉移的高發時期,邁過5年之後還需要警惕嗎。
  • 胃腫瘤復發轉移晚期,不手術也能治癒!
    胃腫瘤復發轉移晚期,不手術也能治癒!三天後,胃腸肛腸外科主任吳偉宏主任醫師聯合省城專家成功為李大叔實施了胃部腫瘤根治手術。術後,李大叔又經為期半年的化療,病情穩定,沒有復發和轉移的徵象。今年9月,李大叔再次感到全身乏力、頭暈難受,這種症狀持續近兩周後,他在地方醫院接受了CT檢查,影像結果顯示李大叔肺部腫瘤考慮轉移。「腫瘤一旦復發轉移就屬晚期,我想這回真的是沒命活了。」
  • 避免胃癌復發轉移,一定要警惕這六個高危因素
    這些結果會導致治療不規範,腫瘤殺滅不徹底或沒最大化,導致腫瘤復發。 1、何為規範化?睡眠不好,則自身的免疫力就減弱,容易給腫瘤可乘之機;相反,好的睡眠有利於免疫系統的修復,抑制腫瘤的進一步發展。 2、疲乏是腫瘤復發與轉移的「催化劑」 過度疲乏是扼殺免疫力的殺手,同時也會嚴重的影響內分泌以及精神狀況。
  • 肺癌晚期轉移就沒救了?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要注意這4點!
    肺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約80%的肺癌患者出現症狀來就診時已處於疾病晚期,已經開始出現轉移。腫瘤的復發、轉移率讓很多患者惶恐不安,患者們總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兒,擔心自己的疾病會進展,那麼肺癌晚期出現轉移就沒救了嗎?
  • 【肺癌術後預防復發和轉移,NKT治療案例展示】清華NKT · 樂和親友...
    案例分析(小編溫馨提示:如果看不明白後續的專業描述,兩分鐘看完這段文字即可。)李先生手術後未接受其他抗腫瘤治療,治療背景比較簡單,所以NKT細胞治療的效果也容易評估。自取支氣管旁淋巴結及送檢(第4組、第7組、第9組)淋巴結未見轉移癌(分別為0/2、0/1、0/2、0/2),免疫組化染色示:癌細胞ALK(Ventana)(-)。術後未配合化療等輔助治療,而立即配合NKT細胞治療至今。方案為1療程/2個月,以預防復發轉移為主要目的,療效評估指標為無進展生存時間(PFS)。
  • 復發轉移是「催命符」?癌症「倖存者」只因了解它!
    這位失眠的房東,是不是像極了忐忑不安擔心復發轉移的癌症患者?據報導,有22%-99%的患者在手術後伴有腫瘤復發轉移的恐懼。此種悲觀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存周期。焦慮源自無助,其實,腫瘤患者只要搞清楚兩件事——「我的腫瘤容易復發轉移嗎?」,「我能提早預測復發轉移,然後採取措施嗎?」
  • 警惕,這些基因突變,癌症術後易復發
    如果說手術將所有的肺部腫瘤細胞都切除乾淨了,那麼肺癌就是徹底治癒了。但問題是還是會有少部分很早期的肺癌會出現復發,這是為什麼呢?1、 手術沒有切除乾淨,患者體內還有殘留的癌細胞,比如轉移到肺部其他部位,或者是轉移到其他臟器的癌細胞,或者是手術刀切緣有殘留的腫瘤細胞。這部分癌細胞往往比例很少,在影像學檢查上根本看不到。但是手術後由於人體啟動了修復機制,生成了大量的出血管生成因子,這些殘留的癌細胞往往就「得志更猖狂」,趁機獲得大量營養而復發了。
  • 「生存率、耐藥性、腫瘤標誌物」,抗癌不懂這6個詞可是要吃虧
    腫瘤經過治療後,最怕復發和轉移,而這有80%都發生在治療後的5年內,如果度過5年,再次復發的機率就比較小了,這也是為什麼以5年生存率來表示腫瘤治療效果的原因所在了。 但並不是說5年後就一定不會復發,即使度過了5年生存期,也要遵醫囑定期複查,不能掉以輕心!
  • 常見肺部腫瘤轉移途徑及轉移症狀表現
    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對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康復醫療的目的之一。
  • 《柳葉刀·腫瘤學》:癌症的早期症狀,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多!
    其中,這近8000患者都在25歲及以上,且患有12種常見實體瘤之一,包括膀胱癌、乳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喉癌、肺癌、黑色素瘤、口腔或口咽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腸癌、腎癌。然後,得出了下圖結果:1-3期和4期癌症患者的症狀和佔比(圖片翻譯:e藥環球)腫瘤一般分為1-4期,情況逐漸嚴重。一般1期情況較輕,而4期則意味著惡性腫瘤。早期癌細胞比較局限,一般也不會轉移,而晚期更容易出現轉移,也相對難治療。
  • 乳腺癌腫瘤破裂了怎麼辦?
    據文獻資料表明,乳腺癌術後的復發轉移率達30%~40%,且有不少患者在2年內復發。 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復發率?除了腫瘤破裂的因素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又會導致乳腺癌的復發轉移? 腫瘤病理特點 乳腺癌屬於高度異質性腫瘤,其免疫表型、形態學以及分子遺傳學等差異,可能影響治療及預後 。所以,一些類別的惡性腫瘤在經過治療後仍會出現預後不佳的情況,這也是導致腫瘤易復發轉移的一個原因。
  • 癌症患者,腫瘤切除後又復發,是怎麼回事?怎麼做能預防復發?
    癌症,是個比較複雜的疾病,惡化程度也比較快,一旦癌細胞進入體內,不能早點發現,也就會讓癌細胞瘋狂增殖和長大,還有可能會發生轉移、擴散。還有很多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將腫瘤切除還出現復發現象,就更加讓人害怕與擔心。也很想知道為什麼腫瘤切除還會復發,怎麼做能降低復發率?接下來就好好說一說。腫瘤切除再次復發,與什麼原因有關?
  • 甲狀腺癌復發的「信號」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復發風險?
    一般腫瘤經過治療後,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 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
  • 超過50%患者復發轉移,預防復發很關鍵
    復發和轉移常常結伴而行,很多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在不到3個月時間就發生了復發,並且腫瘤除了在原有病灶重新生長,還會在其他部位發現新的腫瘤,給治療帶去更大問題,癌症切除並不一定安全!3個月內復發的機率達到50%,而6個月內復發的機率甚至高達70%左右,並且有相當一部分腫瘤患者死於復發轉移,癌症治療不僅僅只是切除掉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預防復發和轉移!惡性程度越高的腫瘤,復發機率越大!
  • 警惕肝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8個誤區!
    這是一種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物質,由腫瘤細胞基因表達所產生,或者由人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這項檢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抽血就能查,可以用來對高危患者進行篩查,也可以用來動態監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預測復發或轉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