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向來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著稱,其中肝癌發生轉移是肝癌死亡的相關因素之一。可以說,肝癌不可怕,轉移才可怕。正因如此,許多癌友都談「轉移」色變,常常引起恐慌。
老張就是一個對「癌症轉移」提心弔膽的人。在確診之後,老張一直忌口,生怕吃錯東西。再加上平時身體常有不適,每次老張都要懷疑是不是轉移引起的。
但是,這些恐慌真的有必要嗎?關於肝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復發之意。「發物」是中醫特有的術語,泛指辛辣、燥熱、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帶魚、黃魚、海參、鱔魚、雞肉、羊肉、狗肉、驢肉、韭菜、香菜、茴香、荔枝等。
腫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常表現為消瘦和惡液質,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對治療效果、生存期和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能促進機體的康復,特別是腫瘤患者大多經歷了手術、放療、介入後,機體狀況較虛弱,急需補充營養,以修復機體。
「發物」大多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腫瘤患者的極佳食物,不僅可以吃,而且應該多吃。而傳統中醫認為「發物」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腫瘤病情,應該戒食「發物」。
中、西醫的不同說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科學實驗的依據。在現實中通常採取折中的態度,在食物種類豐富的條件下,儘可能不食「發物」,實在想吃的話,僅淺嘗而已;在食物種類不豐富或食慾很差的情況下,則不加忌諱。
雖然腫瘤轉移刺激人體後,會發出「疼痛」的早期信號,但並非所有疼痛都意味著轉移。
癌症患者年齡普遍偏大,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疼痛不是因為腫瘤的原因導致的,而是和正常人一樣,是因為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等非腫瘤原因導致的。還有部分患者的疼痛是腫瘤治療導致的,比如胸部術後肋間神經痛、腰椎術後腰背痛等。
一般來說,遵醫囑按時複查,已經很大程度地保障了病情穩定,如果發生轉移可以第一時間查出來。疼痛和轉移沒有必然關係,疼痛也需要專門的止痛治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是需要和醫生聯繫的:
大部分癌友對復發和轉移傻傻分不清楚,往往混為一談。實際上,復發強調的是腫瘤曾有個消退的過程,間隔一段時間後再重新生長出來。而轉移是指癌症從原發部位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了,如肝癌肺轉移、腦轉移等。如果出現轉移,一般都是中晚期。
肺結節是指在肺實質內而不屬於正常肺組織的結節狀陰影,直徑小於3釐米,其中直徑小於1釐米的稱之為小結節,直徑小於3毫米的稱之為微結節,而大於3釐米的我們稱之為腫塊。而我們所說的磨玻璃結節,又可以被稱作磨玻璃影、毛玻璃結節等,CT表現為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或結節,在CT上跟磨砂玻璃一樣故得名。
同樣的,發現肺結節也不同太過於緊張,因為80-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可能是肺炎、肺結核、肺血管脈畸形、陳舊性病灶等良性疾病。
腫瘤標誌物在有些醫院又叫做腫瘤標記物,其實是一個東西。這是一種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物質,由腫瘤細胞基因表達所產生,或者由人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
這項檢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抽血就能查,可以用來對高危患者進行篩查,也可以用來動態監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預測復發或轉移等。
但腫瘤標誌物水平的一次升高,並不能說明癌症一定出現了復發或轉移,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連續測量,動態監測才有參考價值。當然,對於復發或轉移,臨床上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影像學診斷,而腫瘤標誌物的變化只是為了更加便於監測病情變化,因此腫瘤標準物的升高≠腫瘤轉移。
手術切除後,依然存在轉移風險。這是因為在惡性腫瘤形成之初,腫瘤的轉移其實就已經開始了。只是這樣的轉移是藏在淋巴管和血管之中的、看不見瘤體的「隱形轉移」。這種隱形轉移並不一定會形成轉移灶,因為癌細胞可能在轉移途中就被人體的免疫系統幹掉了。但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當腫瘤細胞轉移的部位發展成適宜腫瘤生長的環境,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會慢慢長出我們看得見的轉移性腫瘤。
正因如此,才會有術後的輔助治療,也就是手術後進行一段時間的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以殺死身體裡可能存在的轉移腫瘤細胞,避免日後出現復發轉移病灶。
同時,定期複查可以及時發現轉移病灶,及早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對於肝癌患者來說,早中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預後較好。對早中期患者的複查時間,一般推薦為:前5年複查更加頻繁,早期每3個月複查一次;5年後每6個月隨訪一次。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腫瘤復發和轉移發生在5年內,其中又特別是在前3年,5年後才復發、轉移的情況很少。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情況就不存在。因此,每年的隨訪還是必要的。
肝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發現時多已是晚期了,確診時已有轉移。然而,這並不可怕,只要經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目前晚期肝癌最主要的就是綜合治療,可以採取手術治療、介入治療、消融、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即使是發生了轉移的肝癌,依然有很多可選擇的治療方法,隨著對肝癌認識的不斷深入,有希望把肝癌這種以前的不治之症變為慢性病狀態。
轉移雖可怕,謠言更兇猛。大家切不可聽信謠言,人云亦云,因此而耽擱了病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