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研究:ARID2可調控肝癌細胞轉移 有助改善...
這一成果恰恰為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靶向幹預肝癌轉移提供了新思路。具體而言,這一最新研究揭示了ARID2調控肝癌細胞發生上皮間充質轉化,影響肝癌轉移的作用和機制。它揭示了ARID2在肝癌中作為轉移抑制分子的作用及機制,並為ARID2缺失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潛在的治療靶點。研究人員們發現,ARID2在轉移的肝癌組織中表達顯著下降,並和腫瘤的病理分級、器官轉移呈負相關,與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呈正相關。ARID2抑制肝癌細胞體外的遷移和侵潤,以及體內的轉移。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長期從事B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發文,首次報導了「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1信號通路促進HBV cccDNA(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遺傳修飾」的新機制,為臨床清除HBVcccDNA和治療B肝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炎、肝硬變和肝癌。
-
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新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所尹慧勇研究組發現線粒體特有的磷脂—心磷脂調節肝細胞癌(HCC)凋亡的新機制。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因此,研究如何打破肝癌的免疫耐受,促進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應答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揭示了靶向抑制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6能夠特異性觸發TH17細胞的效應功能,增強機體抗肝癌免疫應答,為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該研究通過解析Rubisco乙醯化修飾對其活力調控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光合碳代謝效率適應體內能量狀態的調控新機制。
-
復旦葉丹組揭示SIRT5調控細胞氧化應激能力新機制
SIRT5是Sirtuins中的一員,與家族其他成員不同,它具有極低的去乙醯化酶活性,主要調控三種新的賴氨酸修飾——琥珀醯化、丙二醯化和戊二醯化。以往研究報導,SIRT5蛋白廣泛分布於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1,2,3】。利用質譜分析技術,人們已鑑定了上千個SIRT5的潛在底物,而SIRT5對其底物蛋白的調節機制及其生物學功能卻知之甚少。
-
植物株型發育新機制 揭示如何調控基因表達
研究發現黃瓜卷鬚發育的身份基因TCP家族的轉錄因子—TEN調控黃瓜卷鬚發育和運動的分子機制,揭示了基因內部結合的轉錄因子如何調控基因表達,為深入認識株型發育的基因調控網絡提供了重要的突破。該團隊前期研究克隆了控制卷鬚發育的身份基因TEN,並揭示了黃瓜卷鬚同源器官是側枝。 TEN屬於TCP家族中CYC/TB1類的轉錄因子,通過對TEN調控卷鬚的形態發育和運動能力的分子機制的研究,作者們發現了TEN通過直接調控乙烯的合成來控制卷鬚的形態和攀援。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周軍教授課題組在Protein & Cell在線發表題為O-GlcNAc transferase regulates centriole behavior and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to promote ciliogenesis的論文,揭示了O-GlcNAc在纖毛穩態調控中的新機制【3】。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2015-04-03 中國新聞網 楊保國 吳蘭 分子水平研究發現,營養壓力條件下這種代謝的轉換,即絲氨酸合成途徑的激活,是由癌基因cMyc誘發的。進一步在代謝水平及通過核磁共振等技術手段檢測表明,cMyc及其調控的磷酸絲氨酸磷酸化酶——這一絲氨酸代謝的限速酶,可以通過調控氧化還原平衡、細胞周期以及核苷酸的合成來支持腫瘤細胞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的存活。
-
劉國生課題組揭示金屬調控氮自由基選擇性攫氫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劉國生課題組揭示金屬調控氮自由基選擇性攫氫新機制 我國科學家在碳氫鍵不對稱氰化研究基礎領域又獲重大突破。 碳氫鍵活化是有機化學的聖杯,而基於碳氫鍵活化的有機分子精準轉化則是聖杯中的明珠,一直備受合成化學家關注。自由基的氫原子轉移策略是實現碳氫鍵官能團化一種有效途徑,得到廣泛地研究。然而,為了實現有機分子的精準轉化,實現有機分子中碳氫鍵的自由基選擇性攫氫和控制攫氫後的碳自由基的不對稱轉化等兩個非常關鍵的科學問題亟待解決。
-
我國科學家揭示m6A調控腫瘤細胞上皮間質化新機制
EMT的概念最初由胚胎學領域的發育生物學家提出,近年來已擴展到腫瘤的進展、侵襲和轉移,被認為是腫瘤轉移起始和關鍵步驟。其表型為上調間充質標誌物,下調上皮標誌物如E-Cadherin,使細胞從基底部脫落,細胞膜變得更具紡錘形表型和運動性,並獲得細胞凋亡抵抗,其中轉錄因子Snail在其中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2019-03-08 中國科學報 丁佳 【字體 語音播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團隊同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弗萊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
-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
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中新網·湖北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0:21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國家再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秘魯總統梅裡諾上任未滿一周辭職 前總統關注局勢武大科研團隊《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
科學家發現肝癌細胞增殖非編碼RNA調控機制
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後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係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我國科學家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兩種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細胞增殖分子作用機制。
-
Protein & Cell | 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O-GlcNAc在纖毛穩態調控中的新機制【3】。,周軍教授課題組進一步研究了O-GlcNAc修飾對纖毛的調控及相關機制。發現在小鼠體內敲低O-GlcNAc轉移酶(OGT)之後,眼睛、氣管等多個部位出現纖毛缺陷。利用氣管上皮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等,發現抑制OGT活性或敲低其表達導致纖毛的數量減少和長度縮短,並在頂端出現異常隆起的小包。利用超高分辨螢光顯微技術,發現OGT在基體/中心粒的外周呈現有規則的分布。
-
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PINK1-Parkin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線粒體質量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調控異常與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相關已有研究表明Parkin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飾參與線粒體自噬調控過程,但Parkin蛋白的去泛素化酶及其調控線粒體自噬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趙永良研究組發現,去泛素化酶USP33通過去除Parkin蛋白Lys435位點的K63泛素鏈來調控線粒體自噬的發生,進而調控神經毒性劑MPTP誘導的神經腫瘤細胞的凋亡。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以及結合蛋白(reader)的動態調控。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