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光合作用是光合生物利用太陽能將CO2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為地球上異養生命體的繁衍提供了物質保障。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CO2固定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所催化的。眾多的研究結果表明Rubisco是光合碳同化(Calvin-Benson Cycle)途徑中的關鍵酶,其活性決定著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但由於Rubisco酶本身的特性,它的活力調控機制還存在許多未解之謎。

  520Molecular Plant 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Down-regulation of Rubisco Activity by Non-enzymatic Acetylation of RbcL 的文章,報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陳曉亞、陳根雲、肖友利等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解析Rubisco乙醯化修飾對其活力調控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光合碳代謝效率適應體內能量狀態的調控新機制。

  研究發現位於Rubisco活性中心的賴氨酸殘基存在乙醯化修飾,特別是201位賴氨酸(Lys201)。由於Lys201氨甲醯化是Rubisco酶發揮功能的第一步,因此Lys201乙醯化修飾必然會導致Rubisco酶功能的喪失。進一步研究表明乙醯化修飾在光反應和碳同化之間協調上扮演重要角色。基於葉綠體內不存在經典的乙醯基轉移酶以及已知的乙醯基轉移酶不能催化Rubisco乙醯化的事實,研究人員發現植物相關代謝物的類似物乙醯氧基香豆素(AMC能直接乙醯化Rubisco活性位點的賴氨酸殘基,表明Rubisco酶乙醯化修飾可以由一些小分子代謝物來完成。同時,肖友利研究組以香豆素為基本骨架設計了一系列的類似物,把各種修飾基團成功地轉移到了Rubisco的活性中心的相關位點,實現了對Rubisco酶活力的正負調控。這為今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文章連結 

 

 

 

 

  光合作用碳同化關鍵酶Rubisco的活性中心賴氨酸有乙醯化修飾,從而調控Rubisco的活力,而代謝類似物乙醯氧基香豆素(AMC)可以直接對其進行乙醯化修飾。不僅如此,AMC類似物把其他基團引到Rubisco活性中心上,從而對Rubisco活力進行調控。

  光合作用是光合生物利用太陽能將CO2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為地球上異養生命體的繁衍提供了物質保障。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CO2固定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所催化的。眾多的研究結果表明Rubisco是光合碳同化(Calvin-Benson Cycle)途徑中的關鍵酶,其活性決定著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但由於Rubisco酶本身的特性,它的活力調控機制還存在許多未解之謎。
  5月20日,Molecular Plant 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Down-regulation of Rubisco Activity by Non-enzymatic Acetylation of RbcL 的文章,報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陳曉亞、陳根雲、肖友利等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解析Rubisco乙醯化修飾對其活力調控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光合碳代謝效率適應體內能量狀態的調控新機制。
  研究發現位於Rubisco活性中心的賴氨酸殘基存在乙醯化修飾,特別是201位賴氨酸(Lys201)。由於Lys201氨甲醯化是Rubisco酶發揮功能的第一步,因此Lys201乙醯化修飾必然會導致Rubisco酶功能的喪失。進一步研究表明乙醯化修飾在光反應和碳同化之間協調上扮演重要角色。基於葉綠體內不存在經典的乙醯基轉移酶以及已知的乙醯基轉移酶不能催化Rubisco乙醯化的事實,研究人員發現植物相關代謝物的類似物乙醯氧基香豆素(AMC)能直接乙醯化Rubisco活性位點的賴氨酸殘基,表明Rubisco酶乙醯化修飾可以由一些小分子代謝物來完成。同時,肖友利研究組以香豆素為基本骨架設計了一系列的類似物,把各種修飾基團成功地轉移到了Rubisco的活性中心的相關位點,實現了對Rubisco酶活力的正負調控。這為今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文章連結 
 
 
 
 
  光合作用碳同化關鍵酶Rubisco的活性中心賴氨酸有乙醯化修飾,從而調控Rubisco的活力,而代謝類似物乙醯氧基香豆素(AMC)可以直接對其進行乙醯化修飾。不僅如此,AMC類似物把其他基團引到Rubisco活性中心上,從而對Rubisco活力進行調控。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揭示革蘭氏陽性細菌CcpA蛋白的調控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革蘭氏陽性細菌CcpA蛋白的調控新機制 2017-02-1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5月2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在2016年5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發表了題為DELLA proteins promot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through sequestering MYBL2 and JAZ repressors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3月20日,The Plant Cell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彥章及其學生完成的The Small GTPase ROP10 of Medicago truncatula Is Required for Both Tip Growth of Root Hairs and Nod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2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永飛研究組題為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s an essential Ca2+ channel in pollen tube tips for
  •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08   今日/總瀏覽:1/1892
  •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2017-11-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小】 語音播報   11月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丁建平研究組的研究成果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2017-10-1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張蘅研究組和朱健康研究組
  • 上海生科院揭示SUMOylation維持果蠅精巢幹細胞穩態的新功能
    這一工作揭示了SUMOylation信號通路在精巢發育中的重要功能,以及該通路與Hh信號通路之間的Cross-talk對精巢發育調控的重要生物學功能。  呂向東和潘晨宇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張雷以及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宋海雲的大力協助,得到了生化與細胞所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果蠅資源與技術平臺以及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的支持,獲得中國科學院及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基金資助。
  •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2014-12-2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2月17日,國際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組的一項工作,研究人員利用人胚胎幹細胞體外神經分化作為研究模型,發現H3K9乙醯化在從多能性的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到神經幹細胞過程中呈現一個先降低後升高的動態變化過程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5月2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在2016年5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定位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定位的分子機制 2016-08-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端粒酶蛋白亞基與RNA亞基的相互作用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於5月4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雷鳴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protein-RNA recognition in telomerase,揭示了端粒酶催化蛋白亞基與
  • 上海生科院揭示DNA甲基化對番茄果實成熟的重要作用
    上海生科院揭示DNA甲基化對番茄果實成熟的重要作用 2017-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5月15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和郎曌博研究組題為
  • Cell Res:陳玲玲等揭示一條lncRNA調控MYC轉錄的新機制
    3月25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的最新研究論文Human colorectal cancer-specific CCAT1-L lncRNA regulates long-range chromatin interactions at
  • 上海生科院揭示花粉管生長模式從管狀到泡狀的轉變機制
    9月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唐威華研究組在Plant Cell 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Overexpression of the Tomato Pollen Receptor Kinase LePRK1 Rewires Pollen Tube Growth to a Blebbing Mode 的研究論文。
  • 上海生科院揭示腦室旁灰質異位發生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腦室旁灰質異位發生機制 2015-01-1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1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熊志奇研究組在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 小】 語音播報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2月29日,Nature Plants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植物環境表觀遺傳學實驗室)題為Coupling of histone methylation and RNA processing by the nuclear mRNA Cap-Binding Complex
  •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作用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2-06   今日/總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