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生科院揭示決定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決定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的分子機制 2017-10-2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研究根據人胚胎幹細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基因組表達的動態變化,將hESCs神經分化過程劃分為五個重要階段(modules),並找到了決定hESCs神經分化過程的關鍵階段以及核心決定因子。 在人胚胎發育的過程中,神經外胚層的出現發生在受孕第三周的末期。
-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海生科院在視網膜幹細胞胚胎起源研究...
《視網膜成體幹細胞胚胎起源雙潛能細胞》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何杰研究組完成。該研究採用基於彩虹魚克隆分析,在單細胞水平上揭示了視網膜幹細胞在視網膜睫狀邊緣區的準確定位;同時在邊緣區中發現一類目前尚未報導的靜息態細胞。此外,此研究採用原位細胞譜系追蹤,闡述了視網膜幹細胞胚胎發育的精確細胞譜系,從而揭示視網膜幹細胞起源於視泡 (optic vesicle)中間層上皮細胞中的一群雙潛能細胞。
-
糖酵解介導的乙醯輔酶A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變化控制著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在分化的最初幾個小時內誘導的最早的代謝變化。高解析度核磁共振鑑定了44種代謝物,並在早期分化過程中發生了明顯的代謝轉變。代謝和轉錄分析表明,多能細胞通過糖酵解產生乙醯輔酶A,並在分化過程中迅速喪失這一功能。重要的是,糖酵解的調節阻止了人類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組蛋白的去乙醯化和分化。
-
上海生科院揭示SUMOylation維持果蠅精巢幹細胞穩態的新功能
該項研究揭示了SUMOylation調控果蠅精巢幹細胞穩態維持的新功能。 SUMOylation作為一種類泛素化翻譯後修飾對組織的發育以及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但是其在成體幹細胞中的功能鮮有報導。這一工作揭示了SUMOylation信號通路在精巢發育中的重要功能,以及該通路與Hh信號通路之間的Cross-talk對精巢發育調控的重要生物學功能。
-
李小玲組發現組蛋白巴豆醯化促進人類胚胎幹細胞向中內胚層分化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胚胎幹細胞先分化為內、中、外三個胚層,然後這三個胚層再發育為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代謝上,胚胎幹細胞和外胚層依賴於糖酵解,而中內胚層則轉而依賴於氧化磷酸化【3】。糖酵解產生的乙醯輔酶A已知能提高H3K27ac 和H3K9ac 水平,從而促進維持幹細胞多能性(pluripotency)的基因表達【4】。然而氧化磷酸化對中內胚層的分化有沒有直接的影響目前並不清楚。
-
上海生科院揭示支架蛋白BRPF2調控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BO1活性的分子...
組蛋白的乙醯化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其與染色質的組裝形式尤其是染色質的解聚及疏鬆程度密切相關。不同的乙醯化程度決定了染色質特定位點基因的表達強弱,並進一步影響到DNA複製與修復、細胞分化及發育等多種生理過程。
-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組蛋白賴氨酸乙醯化是研究最早的一類組蛋白修飾。表觀遺傳學的興起就是源於1996年組蛋白乙醯化轉移酶和去乙醯化酶轉錄調控功能的發現。組蛋白乙醯化與基因活化關係密切,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模型就是乙醯化組蛋白可以被特定閱讀器結構域所識別,從而招募染色質調控因子到特定區域,協同完成基因表達調控。比較為人熟知的賴氨酸乙醯化閱讀器是溴域(Bromodomain),目前數個溴域靶向的一類新藥已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該項研究工作是一項從人類遺傳學到動物模型、分子機理及至治療策略探索的系統研究,同時得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付向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教授李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黨生、李勁松和吳立剛等的大力協助,並得到了國家基金委、國家科技部、中科院及上海市科委的資助。
-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08 今日/總瀏覽:1/1892
-
研究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對大腦炎性衰老相關基因抑制的新模式
研究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對大腦炎性衰老相關基因抑制的新模式 2018-07-04 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 該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修飾對大腦炎性衰老基因調控的新模式,表明了炎性衰老進程的可逆性,為幹預衰老相關的大腦功能下降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視角。 大腦的炎性衰老是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個主要標誌。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小鼠胚胎幹細胞ESC分化期間特定BAF和PRC2亞基的不同機製作用。然而,在胚胎幹細胞和早期胚胎中僅研究了少量BAF複合物亞基的功能,以及BAF複合物如何機械控制細胞命運決定尚不清楚。在小鼠中,BAF45a對維持造血幹細胞和神經祖細胞的自我更新至關重要,並被BAF45b / c取代為神經祖細胞分化,而BAF45c對心臟和肌肉發育至關重要。 BAF45d,也稱為Dpf2,是唯一普遍表達的BAF45亞基,並且到目前為止,已經涉及從髓樣細胞中剝奪白細胞介素後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反應。
-
健康所樂衛東研究組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對神經前體分化的重要作用
近日,國際生物醫學重要學術期刊BMC Biology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樂衛東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uppression of histone deacetylation promo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wards neural
-
清華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組蛋白賴氨酸乙醯化是研究最早的一類組蛋白修飾。表觀遺傳學的興起就是源於1996年組蛋白乙醯化轉移酶和去乙醯化酶轉錄調控功能的發現。組蛋白乙醯化與基因活化關係密切,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模型就是乙醯化組蛋白可以被特定閱讀器結構域所識別,從而招募染色質調控因子到特定區域,協同完成基因表達調控。比較為人熟知的賴氨酸乙醯化閱讀器是溴域(Bromodomain),目前數個溴域靶向的一類新藥已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
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CD4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在整個激活階段需要進行代謝重編程。在CD4T細胞中,T細胞受體的連接以及細胞因子信號的共同刺激下可誘導糖酵解合成代謝,這是細胞快速增殖所必需的。CD4T細胞分化和功能可通過信號傳導和轉錄重構協調進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過程是否可由細胞中的代謝成分獨立調節。
-
上海生科院等通過抑制Nodal信號獲得外胚層前體細胞---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等通過抑制Nodal信號獲得外胚層前體細胞 2015-06-1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這種外胚層樣細胞具有在體外分化為神經外胚層和表皮外胚層的潛能,而不能分化為中胚層和內胚層。進一步研究發現,抑制FGF信號也可以得到外胚層樣細胞,並且這種細胞高表達Eras等標記基因。
-
揭示組蛋白乙醯化修飾異常導致胚胎發育阻滯的機制,一婦嬰轉化中心...
揭示組蛋白乙醯化修飾異常導致胚胎發育阻滯的機制,一婦嬰轉化中心高紹榮課題組與江賜忠教授在《Cell… 2020-10-14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項研究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機制;此外,研究發現了植物營養生長期的「胚胎記憶」現象及調控這一現象的表觀遺傳機理。營養生長階段的植株經歷春化作用後,FLC位點的組蛋白攜帶大量的H3K27me3等標記,處於沉默狀態,直至受精作用完成。
-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CO2固定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所催化的。眾多的研究結果表明Rubisco是光合碳同化(Calvin-Benson Cycle)途徑中的關鍵酶,其活性決定著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但由於Rubisco酶本身的特性,它的活力調控機制還存在許多未解之謎。
-
靈長類早期胚胎發育多能性變化模式揭示
記者4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國際權威期刊《基因組研究》最新在線發表了該所鄭萍課題組與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計算生物所韓敬東課題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靈長類早期胚胎發育多能性的變化模式。 發育多能性是指一種細胞分化為其他細胞類型的潛能。
-
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
2019年1月9日,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近年來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最具代表性的成體幹細胞之一,存在於多種組織器官當中,對組織損傷修復和疾病治療具有良好的作用,無致瘤性,是再生醫學最具潛力的種子細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