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2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永飛研究組題為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s an essential Ca2+ channel in pollen tube tips for pollen tube guidance to ovules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CNGC18(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作為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在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

  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方向受到來自胚珠的引導信號的精細調控,確保花粉管準確找到胚珠珠孔,並進入胚珠,從而使兩個精子細胞被送入胚珠,完成雙受精。其中,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被認為是控制花粉管生長方向的核心功能蛋白,通過介導和精細調控胞外Ca2+內流,調控花粉管頂端Ca2+濃度梯度,從而進一步調控花粉管的生長方向。因此,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就成為從胚珠引導信號到花粉管本身對胚珠引導信號的感知和應答系統這一完整信號鏈的關鍵環節。但該Ca2+通道的遺傳身份幾十年來一直是未知的,其通過介導和調控胞外Ca2+內流,從而調控花粉管生長方向的假說也一直缺乏遺傳學證據的支持。該研究發現CNGC18是控制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最主要的一個質膜Ca2+通道,並用遺傳學證據證實了其通過調控花粉管頂端Ca2+濃度梯度的動態變化,從而調控花粉管生長方向的假說。該研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植物生殖生物學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為進一步解析整個花粉管生長方向的信號調控網絡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文章連結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2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永飛研究組題為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s an essential Ca2+ channel in pollen tube tips for pollen tube guidance to ovules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CNGC18(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作為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在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
  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方向受到來自胚珠的引導信號的精細調控,確保花粉管準確找到胚珠珠孔,並進入胚珠,從而使兩個精子細胞被送入胚珠,完成雙受精。其中,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被認為是控制花粉管生長方向的核心功能蛋白,通過介導和精細調控胞外Ca2+內流,調控花粉管頂端Ca2+濃度梯度,從而進一步調控花粉管的生長方向。因此,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就成為從胚珠引導信號到花粉管本身對胚珠引導信號的感知和應答系統這一完整信號鏈的關鍵環節。但該Ca2+通道的遺傳身份幾十年來一直是未知的,其通過介導和調控胞外Ca2+內流,從而調控花粉管生長方向的假說也一直缺乏遺傳學證據的支持。該研究發現CNGC18是控制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最主要的一個質膜Ca2+通道,並用遺傳學證據證實了其通過調控花粉管頂端Ca2+濃度梯度的動態變化,從而調控花粉管生長方向的假說。該研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植物生殖生物學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為進一步解析整個花粉管生長方向的信號調控網絡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文章連結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上海生科院揭示花粉管生長模式從管狀到泡狀的轉變機制
    9月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唐威華研究組在Plant Cell 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Overexpression of the Tomato Pollen Receptor Kinase LePRK1 Rewires Pollen Tube Growth to a Blebbing Mode 的研究論文。
  • 北大生科院瞿禮嘉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
    ,並揭示了該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事件:1)花粉粒與柱頭相互識別而萌發;2)花粉管在引導組織中極性生長;3)花粉管導向胚珠;4)花粉管停止生長、爆炸並釋放精細胞;5)雌雄配子的融合。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花粉管與雌方組織之間存在大量的物質和信號交流。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該研究通過解析Rubisco乙醯化修飾對其活力調控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光合碳代謝效率適應體內能量狀態的調控新機制。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這一發現解釋了在營養生長階段擬南芥響應和記憶冬季低溫的分子與表觀遺傳機制。  該項研究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機制;此外,研究發現了植物營養生長期的「胚胎記憶」現象及調控這一現象的表觀遺傳機理。
  • 科學家揭示花粉管微絲調控機理
    眾所周知,微絲細胞骨架的動態組裝控制花粉管的極性生長。然而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花粉管如何精密調控微絲的動態組裝還知之甚少。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並揭示了該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事件:1) 花粉粒與柱頭相互識別而萌發; 2) 花粉管在引導組織中極性生長; 3) 花粉管導向胚珠; 4) 花粉管停止生長、爆炸並釋放精細胞; 5) 雌雄配子的融合。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花粉管與雌方組織之間存在大量的物質和信號交流。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2016年12月,何躍輝研究組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營養生長階段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這一機理使植物具備了在春季開花的能力(春化作用)。
  • 上海生科院揭示革蘭氏陽性細菌CcpA蛋白的調控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革蘭氏陽性細菌CcpA蛋白的調控新機制 2017-02-1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3月20日,The Plant Cell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彥章及其學生完成的The Small GTPase ROP10 of Medicago truncatula Is Required for Both Tip Growth of Root Hairs and Nod
  • 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
    人們發現在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花粉管質膜上的受體ANX1/2參與了對花粉管完整性的調控,因為缺失這兩個受體之後花粉管一萌發就提前發生爆炸,精細胞無法正常送至胚囊(雌方組織),雙受精無法完成
  • 上海生科院在作物免疫和抗病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研究成功克隆了廣譜抗病調控基因EBR1(Enhanced Blight and Blast Resistance 1),並揭示了水稻E3-BAG蛋白模塊調控免疫動態平衡與廣譜抗病的分子機理。  植物生理與病理過程有很多細胞死亡,尤其是植物免疫失控會產生自身免疫反應,但相關的調控機理並不清楚。
  •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2017-11-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真核細胞中mTORC1是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複合物,通過感受和整合外界信息,如生長因子、能量狀態和營養水平等,調控細胞生長發育和細胞自噬等重要生命過程。mTORC1信號通路的功能失調會引起多種疾病,包括肥胖症、II型糖尿病和腫瘤等。營養物質如胺基酸是mTORC1的重要激活因子。
  • 最新發現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蘭州大學向雲課題組揭示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 Rab GTPases在植物極性細胞生長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RabA4亞家族成員在花粉管頂端呈現「倒錐形」的分布【1】。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藜麥耐鹽與高營養價值分子機制 2017-10-1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小】 語音播報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張蘅研究組和朱健康研究組
  • 科學網—受體調控讓花粉管「搶婚」難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楊維才告訴《中國科學報》:「花粉管受精具有種屬特異性(生殖隔離)和花粉管與雌配子體的一對一關係。也就是說一個雌配子體只允許一根花粉管進入。」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瞿禮嘉告訴《中國科學報》,在被子植物中,花粉管受到胚珠分泌的多種吸引物質的吸引,精準導向進入雌配子體中。
  •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08   今日/總瀏覽:1/1892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科學網—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