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
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0:21 來源:湖北日報
今日熱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國家再評專精特新「小巨人」 湖北省48家企業入選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該怎麼吃?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秘魯總統梅裡諾上任未滿一周辭職 前總統關注局勢
武大科研團隊《自然》雜誌發表論文
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通訊員吳江龍)11月11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保亮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自然》)發表論文,揭示了進食誘導膽固醇合成增加的調控機制。這項研究有助於認識人體膽固醇代謝的規律,並為治療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奠定基礎。
論文題為《進食通過mTORC1-USP20-HMGCR通路誘導膽固醇合成》。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蘆小藝、副教授史熊杰、博士研究生胡傲和王菊瓊為共同第一作者,宋保亮為通訊作者。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丁一、博士蔣威、博士研究生孫銘、副教授趙曉璐和羅婕,以及上海科技大學戚煒教授為共同作者。
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關鍵組成成分,但濃度過高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人體可以從肉、蛋等食物中攝取膽固醇,然而,在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的情況下,膽固醇主要依賴自身合成。膽固醇合成需要消耗很多營養與能量,因此經過長期進化,哺乳動物只在進食後才明顯上調膽固醇合成,而在飢餓狀態下則抑制合成,這其中的調控機制一直不為人知。
宋保亮課題組研究發現,膽固醇合成途徑中的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HMGCR)在進食後顯著上調。他們利用巧妙設計的體外生化實驗結合表達篩選和動物模型,證明進食後升高的葡萄糖和胰島素導致USP20蛋白磷酸化修飾,後者穩定HMGCR,促使機體將吸收的營養物質轉變為膽固醇,供生命活動所必需。
隨後,研究人員發現,在長期高糖高脂飲食條件下,抑制USP20活性,可以顯著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減輕體重、降低體脂及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抑制USP20後還會引起琥珀酸增多,增加產熱。而這些代謝指標的改善均有助於治療那些代謝性疾病。
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糖脂代謝的時空網絡調控重大研究計劃」、國家科技部和騰訊基金首屆「科學探索獎」的資助。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