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屬於藥品的一種,同樣是有副作用的。
而腎是我們主要的排洩器官,如果服用的中藥含有毒副作用,很容易導致這些毒素在腎中殘留,導致腎損害。
雖然有些腎損害是可以逆轉的,但有25%~30%是不可逆轉的,會發展成為嚴重的腎衰竭,尿毒症等,需要長期進行腎透析,甚至會危及生命,一定要引起重視。
吃中藥的5個誤區,是導致腎衰竭的重要原因,一定不要犯
1. 偏信偏方,亂來用藥
中醫偏方是沒有經過考證以及沒有編輯進醫學典籍的,而且很多偏方是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進行治療的。
以毒攻毒雖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有效,但是並不能做為一種常規的治療方法,採用有毒的中藥進行治療,個人的體質不同,很多時候會導致這些毒素的殘留,導致腎衰竭,從而導致生命危險。
尤其是用到一些毒性的藥物,如蜈蚣、全蠍、水蛭、硃砂、雄黃、馬錢子、廣防己、關木通、川烏、附子等中藥材的毒性非常大,如亂用很可能導致毒素堆積,造成生命危險。
2. 認為中藥副作用小,自己擅自加藥
很多人追求見效快,認為加量效果會更好,尤其是很多人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加量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所以很多人會自己擅自加量服藥。
這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超劑量用藥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而且也並不代表藥效就會增加,一定不要擅自加減藥量。
3. 同時看多個中醫,用多種藥
中醫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每個中醫都有自己所學的體系,同一個人去看不同中醫,開出的藥有的會相差非常多。
有些人看一個中醫看幾次吃藥覺得效果一般,聽朋友說另外一個中醫好,又轉去看另一個中醫。
這樣藥物之間可能會有衝突,而且藥物會有一定的殘留,有可能導致藥物的副作用增加,從而對身體不利。
所以看中醫時不能急於求成,如果要轉醫生時也要先停藥1周以上再換藥,或將之前所吃的藥給現醫生看,避免藥物衝突。
4. 煎煮方法不對
中醫的煎煮講究先煎後下,有些毒性大的藥物要先煎,將藥物的毒性減少,而一些具有揮發性的藥物要後下,避免藥效的揮發,要不然會導致中藥的毒副作用增加,藥效減少。
如果不按醫囑,規定的藥物不進行嚴格的煎煮方法煎制,有可能會導致中毒,藥效下降,一定不可大意。
5. 擅自混合搭配中西藥
一般人都認為中西藥結合,效果會更好,而且兩者是沒有衝突的,卻不知道有些西藥和中藥是不能混合使用的,要不然會有毒副作用。
如中藥的山楂、陳皮、山茱萸等與磺胺類藥物混合使用,會使磺胺類藥物溶解度降低,產生血尿或結晶尿;與氨基糖苷類、紅黴素等多種抗生素混合使用時會增大腎負擔,導致嚴重後果,一定不可大意。
以上5種使用中藥的誤區是很多人都會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要不然會增加腎負擔,導致腎損害,嚴重還可能導致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