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傷腎清單,特別是這3類中藥,小心腎衰竭、尿毒症

2021-01-07 瀟湘名醫

藥物治療,總會傷及到身體上的一些器官,比如肝臟、腎臟等;

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性,任何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具體的還得根據病情以及藥物來決定。

因為藥物主要的排洩功能就是肝腎,如果長時間的服用藥物,就得做好肝腎功能的檢測;時間一久,難免的就會導致肝腎功能的損害。

部分人群可能會認為中藥是傳統的治療,相對西藥會比較安全,所以治療疾病時,常常以中藥為主,但然而,中藥並非就絕對的安全,它也是很傷肝腎的。

以下最全的傷腎中藥清單都在這,腎友們最好不要碰:

經過對中藥腎毒性的研究,發現將近有50多種中藥對腎臟會造成損害,細分又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的中藥;其中植物類的腎毒性中藥最為典型,也是比較常見,用的最多的。

1、植物類中藥,比較常見的是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尋骨風、巴豆、松香、棉花子、川烏、草烏、北豆根,以及比較常見的蒼耳子、鴉膽子等,這些藥物都會對腎臟產生毒性,大量應用會導致急性的腎衰竭,甚至誘發腎臟出現惡性病變,因此,在使用這類藥時,儘量避免大量的使用,也最好不要單一的使用。

2、動物類的傷腎中藥,比較常見的是全蠍、蜈蚣、蟾酥、蟬蛻、斑蝥等。

3、礦石類的傷腎中藥,如砒霜、硃砂、水銀,基本上礦石類藥物對腎臟損傷都很大。在臨床中對於腎臟有損傷的中藥,應儘量少量應用,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合理選擇。

中藥傷腎必須得提高警惕,儘量避免使用這類藥物;我們專注於腎,專為您解決腎臟煩惱!

這4點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傷腎習慣,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損害著腎臟,警惕!

1、亂吃藥:很多人喜歡給自己當醫生,在身體出現不適時,自己給自己配藥,或者家裡有什麼藥就救急吃一點,照這樣下去,是最容易傷及腎臟的。

2、不愛喝水,就不能使身體的毒素及時的排出,容易導致身體血液粘稠,使腎臟的代謝功能減慢。

3、吃太鹹,會讓腎臟的負擔加重,不利於代謝。

4、肥胖,超重可以使血脂、血糖、血壓、尿酸超標,而肥胖也正是為慢性腎臟病埋下了隱患;

【來源:重慶中腎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8種傷腎食物排行榜,不想腎衰竭,腎友千萬別碰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傷腎行為比比皆是,比如憋尿、喝水少、頻繁感冒、長期存在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問題,每天吃大魚大肉,攝入太多高蛋白的食物等等,這些無意中都會傷到腎臟。其中飲食不當是加重腎臟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腎臟作為重要的過濾、代謝器官,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最終都需經腎臟過濾後代謝出來,如果不嚴格管理飲食,勢必會加重腎臟負擔。
  • 哪些藥物最傷腎?藥物的腎毒性不可不知
    他指出,根據藥物對腎臟損傷的部位,可以分為腎小球損傷、腎小管和集合管損傷、腎乳頭損傷、腎間質損傷、腎血管損傷等。但無論腎臟哪個部位受到損傷,都會影響腎臟的生理功能。慢性腎損傷不可逆藥物對腎臟的毒性,按照臨床表現可以分為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梗阻性腎病等,這與藥物種類、損傷機制、使用時間及機體狀況有很大關係。
  • 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說起尿毒症,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尿毒症是由於腎病的發展而來的,腎病現在越來越年輕化了,這跟我們的日常的行為,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 六類中藥會傷腎
    六類中藥會傷腎發布時間: 2019-04-09 10:46:01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年來,中藥腎損害的報導屢見不鮮,甚至引起人們談「中藥」色變。中藥的毒性具有廣義性和狹義性,廣義上是指藥物的偏性,狹義上是指藥物對人體的傷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從正說過:「凡藥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必有偏盛。」
  • 一類致癌物清單中的這類物品,致癌又傷腎,危害比鹹魚大多了!
    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致癌物完整清單中,除了鹹魚上榜讓人們感嘆唏噓外,自榨花生油的黃麴黴毒素汙染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然而還有一類除了會致癌,還會嚴重傷害人體腎臟,導致腎癌,尿毒症,膀胱癌等等一系列傷害。這類致癌物就是馬兜鈴酸以及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等。早在1994年,法國政府就因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而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馬兜鈴酸的重要。
  • 傷腎藥物名單:亂用4種西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因此,保護兩顆腎,早防早治是上策,而對於生活中的這4類傷腎藥物,更加要提高警惕。降尿蛋白的藥物降尿蛋白的藥物常見的有環孢素、普利、沙坦類藥物。譬如普利和沙坦,既能降尿蛋白,又能降血壓,在腎內科的應用相當普遍,雖然沒有明顯的腎毒性,但是,腎動脈狹窄、孤立腎等情況的患者,服用這類藥物之後,很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
  • 這類藥明明傷腎,卻又長期濫用!醫生:真腎衰竭了,誰管你?
    20世紀末,國外的減肥機構不斷報導出中藥減肥致使腎衰竭的醫療事件,當時的國際醫學界對此褒貶不一。經過調查研究當時的減肥中藥當中含有馬兜鈴酸,這種成分目前已被證實傷腎,因此,含有馬兜鈴酸車成分的所有中藥在國外都被禁用。 無獨有偶,另外一類明顯傷腎的藥物,如今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 吃中藥吃出腎衰竭!警惕:吃中藥的5個誤區,一定不要犯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屬於藥品的一種,同樣是有副作用的。而腎是我們主要的排洩器官,如果服用的中藥含有毒副作用,很容易導致這些毒素在腎中殘留,導致腎損害。
  • 為什麼吃中藥吃出了腎衰竭?以下的誤區可能不少人在犯
    中藥一直是比西藥的副作用少並且對身體的刺激小,而被廣大的患者朋友們稱好。尤其是治療腎病這一方面,更是被廣大的朋友們稱好,但是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中藥裡面也是有好幾種品種,腎不好的人還是少吃為好。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姐介紹一下,對腎臟不好的中藥有哪些?
  • 這3種常見藥很傷腎,醫生提醒:長期服用,或會招來麻煩
    兩天後,李大姐覺得全身無力、浮腫、尿少,這下她就慌了。都撐不到第二天,在吃過晚飯後,李大姐因為全身症狀加劇,被家裡人送到了醫院急診,確診為藥源性急性腎衰竭。估計連李大姐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因為普普通通的感冒症狀,因為自己亂用藥物,把自己的腎給「毒」壞了!
  • 腎友:不是說中藥傷腎嗎?怎麼還用中藥?今天就告訴您答案
    之前小編寫過不少文章,提醒腎友謹慎服用中藥,避免加重腎臟損傷。不少腎友看完就會留言詢問:既然中藥會傷腎,怎麼得了腎病以後醫生還讓我吃中藥治腎病呢?那我這腎會不會越來越差呢?還有的腎友會更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中藥怎麼會傷腎?傷腎的話醫生怎麼還會開中藥給我呢?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別傻了!《藥典》明確:4類中藥有腎毒性
    當年發表在《柳葉刀》的研究文章指出,比利時近百位婦女由於服用了含有廣防己(含馬兜鈴酸的草藥)的減肥藥,嚴重損害腎功能,導致腎衰竭。研究已經明確,這類植物可直接引起腎細胞的壞死或凋亡,也可引起腫瘤。時至今日,仍然有人中招。廣州新手媽媽小麗在產後著急恢復身材,服用了某種「減肥中藥秘方」,不久便出現貧血、夜尿多等腎損傷症狀。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此階段需積極控制炎症發展,引起腎臟發炎的因素有受到感染、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還有先天性因素以及遺傳。
  • 一針封閉引發的急性腎衰竭,當心,這種疾病隨時都可能發生
    血肌酐是人體的代謝廢物,是判定腎功能的最常用指標,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下降。當血肌酐>707μmol/L,或者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就稱為終末期腎病,俗稱尿毒症。02急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急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歸納為3類:1、腎前性原因:心搏驟停後導致腎臟一過性供血停止,或者大量失血、嚴重脫水等造成血容量減少、腎供血不足。
  • 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一位患者在網絡上指責醫生:說了這麼多腎衰竭尿毒症,就沒見過你們來說怎麼攻克,說那些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一、腎衰竭和尿毒症首先,我先科普一下腎衰竭和尿毒症。腎小球濾過率是腎臟的濾過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腎功能,正常人>90ml/min。
  • 小心肝!這些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不僅僅傷腎
    因為,在我國,被禁用的僅是含有AA的部分植物品種,目前仍有幾十種這類植物被廣泛用作草藥。這一研究同樣發表在《科學 - 轉化醫學》,並繼2013年發布導致腎癌機制的論文之後,馬兜鈴再次榮登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封面。
  • 腎不好這類維生素千萬別亂吃,吃不對太傷腎
    對於這類情況不少腎友首先選擇的就是買一些「保健品」或藥物來吃,覺得反正多吃點沒壞處,有的甚至當零食吃。但就算是缺乏某一類營養元素,補充時也要根據身體的所需來攝入,盲目的亂補反倒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有一類維生素腎功能不好一定不能亂補,它就是維生素中的「一哥」——維生素C。
  • 嚴控這六點,10年以上不會發展到腎衰竭尿毒症也不難
    可是真的接觸腎病患者,其實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只是少數。多數患者能夠在有效的治療和科學的養護下,病情控制的好好的,甚至達到了臨床治癒。  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有的患者一開始只是慢性腎炎,症狀指標什麼的都比較輕,結果兩三年就發展到尿毒症,有的甚至就幾個月就需要到醫院透析。
  • 怕上火,難道你就不怕腎衰竭?
    更嚴重的是,臺灣慢性腎病發展到腎衰竭/尿毒症的患者數量尤其多,2006年臺灣三到五期慢性腎病人口佔比6.43%,而中國大陸慢性腎病發展到這一階段不過佔人口1.7%-2.5%。相應的,透析支出可佔臺灣醫療總支出的7.21%,遙遙領先於排行第二的美國。
  • 這些中藥別亂吃,否則傷肝又傷腎
    我們知道西醫是有科學數據作為支撐的,而中藥並沒有像西藥一樣,經過嚴苛的藥檢。所以,這也正是很多中成藥副作用項為什麼寫有「毒副作用不明」,而不是「無」!因為肝臟和腎同屬於代謝器官,藥物會在這兩處分解和代謝。如果大量服用帶有毒性的藥物(這裡特指沒用科學證實的不明中藥),會導致肝腎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