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來自專輯慢性腎臟病
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一位患者在網絡上指責醫生:說了這麼多腎衰竭尿毒症,就沒見過你們來說怎麼攻克,說那些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一、腎衰竭和尿毒症
首先,我先科普一下腎衰竭和尿毒症。
腎小球濾過率是腎臟的濾過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腎功能,正常人>90ml/min。
臨床上一般把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ml/min的腎功能減退稱為腎衰竭,把腎小球濾過率低於15ml/min的患者稱為終末期腎病,俗稱尿毒症。尿毒症是最嚴重的腎衰竭。
現在規範的命名都是根據腎小球濾過率對腎臟病進行分期,比如腎小球濾過率60~30ml/min稱為慢性腎臟病3期,腎小球濾過率低於15ml/min稱作慢性腎臟病5期。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如下,為了方便大家記憶,以90、60、30、15四個數字為標記:
1期:腎小球濾過率>90ml/min,腎功能是正常的;
2期:腎小球濾過率90~60ml/min;
3期:腎小球濾過率60~30ml/min;
4期:腎小球濾過率30~15ml/min,也叫重度腎衰;
5期: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也叫尿毒症期。
腎衰竭和尿毒症不是一個疾病,而是各種腎臟病的共同結局。如果腎臟病不控制,病情逐漸加重就會發展到腎衰竭甚至尿毒症。
二、尿毒症的原因
導致尿毒症的原因很多,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主要病因是糖尿病、高血壓和腎小球腎炎等,而我國傳統病因是腎小球腎炎、糖尿病、高血壓等。隨著糖尿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估計幾年後的情況與歐美國家一致。
美國最新公布導致尿毒症的四大原因是:糖尿病腎病(43.2%)、高血壓性腎臟病(23%)、腎小球腎炎(12.3%)和多囊腎(2.9%)。而我國目前仍以腎小球腎炎列首位,糖尿病腎病次之。概括起來,常見的原因有:
1、糖尿病腎病
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約5年後就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如果再繼續發展,尿蛋白越來越多,血肌酐越來越高,腎小球濾過率越來越低,就發展到尿毒症。
自2012年開始,糖尿病已經超過慢性腎炎成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第一大原因。由於從慢性腎臟病到尿毒症需要一定的過程,估計若干年後,中國也會跟歐美國家一樣,糖尿病腎病將成為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
2、腎小球腎炎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慢性腎炎,是目前我國尿毒症的主要病因。
慢性腎炎有許多類型,包括IgA腎病、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微小病變型腎病等,其中我國最常見的是IgA腎病和膜性腎病。IgA腎病常常與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有關,而膜性腎病多與環境汙染有關。
3、高血壓性腎臟病
如果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約5~10年就會發生高血壓性腎臟病,如果再繼續發展,腎小球濾過率越來越低,則發展為尿毒症。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還是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只要是血壓居高不下,腎功能就會快速下降,很快就會發展為尿毒症。
4、其他原因
多囊腎、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系統性小血管炎性腎炎、梗阻性腎病、痛風性腎病、藥物性腎損害、慢性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病毒相關性腎炎等。
據統計,在所有的慢性腎臟病中,嚴重到尿毒症者還不到10%。而且尿毒症也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而來的,大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如果積極的治療,尿毒症完全可以避免。
尿毒症的發生,一方面是原發病比較重,另一方面,是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方案的配合程度)差。全球著名的美國霍普金斯醫院研究發現,依從性差是導致青年慢性腎病患者進展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依從率竟高達34.5%。
讓你控制血糖,你不在乎;讓你控制血壓,你不聽;讓你用激素治療,你說副作用大;不讓你亂用藥,你偏偏到處找秘方。尿毒症的發生,不完全是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問題,患者也不完全是無辜的。
三、尿毒症的治療
到了尿毒症期,一般要選擇替代治療,比如血透、腹透和腎移植等,以及其他治療。
1、替代治療
血液透析:港澳臺地區叫「洗腎」,把血液引出體外,利用機器中的人工濾過膜對血液進行過濾,排出代謝廢物後,再將血液回輸到體內。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的濾過功能,向腹腔內「輸液」,2~4小時後將液體排出體外,濾過的代謝廢物也隨之排出。
腎移植:腎移植不是切除自己腎臟後再更換一個新腎臟,而是在腹腔中放置一個他人的腎臟來取代患病的腎臟。
2、治療原發病
未發展到尿毒症時,積極的治療原發病是為了延緩甚至避免尿毒症的發生。已經發展到尿毒症來,大多數情況下仍需要治療原發病。
比如說原發病是糖尿病,到尿毒症了仍需要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其他併發症的發生;狼瘡性腎炎,仍需要使用激素,避免狼瘡導致其他器官的損害;痛風性腎病,仍需要控制尿酸。
3、控制血壓
據統計,半數的尿毒症患者不是死於尿毒症,而是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而腎性高血壓扮演著最惡的角色。尿毒症患者控制血壓,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4、治療貧血
道理和控制血壓差不多。
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腎衰後促紅素分泌不足會出現貧血,稱腎性貧血。腎性貧血是腎臟病的結果,反過來又加速腎衰的進展,同時導致心、腦的損害。
治療貧血,也是為了避免心、腦的進一步損害。
5、糾正鈣磷代謝障礙
腎臟活化維生素D,腎衰後維生素D活化障礙就會導致鈣磷代謝紊亂。鈣磷代謝障礙的結果是骨質疏鬆、骨折、轉移性鈣化、動脈硬化等。
糾正鈣磷代謝障礙也是為了避免這些併發症。
尿毒症不是不能治療,但是如果你總是幻想電影中的一顆仙草就能起死回生、病好如初,住幾天醫院病情就能除根、病人就能完全恢復,這些要求目前醫學上做不到。
有人太相信人定勝天、藥到病除了。認為無論什麼病,只要努力就能攻克,不攻克就是不努力,甚至惡意揣測醫生沒有盡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大多對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等慢性基礎性疾病不在乎,總以為大不了如何如何,結果你認為身體受不了的時候,往往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與其到了疾病的終末期抱怨醫生無能為力,為什麼不早期重視、早期控制,預防疾病加重呢?
原標題:《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