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2021-01-09 心血管王醫生

尿毒症簡單說就是腎臟產生尿液的能力不行或沒有了,而透析治療就是人工腎的意思。

尿毒症是腎衰末期的表現,15-50歲的多見,最終只能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

一、尿毒症

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腎衰晚期,一般指腎病4期或5期,這時候,腎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血水、電解質、酸鹼失衡以及腎臟內分泌失調,還會出現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瀦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或叫症候群。

二、什麼原因導致了尿毒症

簡單說各種腎病,都可能發展到腎病末期,發展到尿毒症。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小動脈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等;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過敏性紫癜腎病,狼瘡等等;再比多囊腎等等。

這些腎病如果沒有及時正規治療,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西藥、貧血、高血脂、年齡增大、營養不良等等就會加重加速尿毒症進程。

三、尿毒症有哪些表現

大部分尿毒症都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就是逐漸加重的,早期的表現:浮腫、噁心、嘔吐、頭暈、出血、飲食不佳、沒有食慾、呼吸困難等等表現。

隨之可能會導致別的臟器損傷,比如我最常遇到的就是尿毒症導致心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各種心律失常;有這些疾病而導致的胸痛、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大汗、心前區疼痛、暈厥、猝死等等。

呼吸道症狀:呼出的氣體有尿味,這是由於細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緣故;體液過多時可出現氣短、氣促等呼吸困難。

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沒有食慾、消化不佳、消化道出血、腹瀉等等表現。

皮膚表現:浮腫、皮膚晦暗、色素沉著、皮膚乾燥瘙癢等。

其他症狀:全身乏力、消瘦、貧血、營養不良、皮下或黏膜出血點、瘀斑、腦出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淡漠、譫妄、驚厥、幻覺、昏迷、精神異常、肢體麻木、燒灼感或疼痛感、肌肉震顫、痙攣、頭痛、驚厥等等。

四、尿毒症如何治療

尿毒症最根本的治療就是透析或換腎,因為腎不行了,無法產生尿液,只能靠人工腎也就是透析來把體內的毒素和多餘的水分過濾出來,人才能活著。

但是尿毒症還有一些基礎治療:

1、限制蛋白攝入,以優質蛋白:蛋、瘦肉、牛奶、魚肉等為主,每公斤每天蛋白質控制在0.6g,也就是60公斤的人,36g優質蛋白。

2、限制鈉鹽:尿毒症也強調低鹽飲食,一般限制在6g左右。

3、限制鉀鹽:減少含鉀量高的食物。

4、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糾正貧血、就診電解質紊亂等。

五、透析治療

1、血液透析,簡單說就是把血液抽出來,通過偷襲機器,把毒素和多餘的水分過濾掉,把血液再輸回人體。一般再手臂上建立一個動靜脈瘻,就是我們動靜脈本應該是分開的,我們認為的把動靜脈連在一起,通過這個動靜脈瘻,把血液抽出,經過濾後再次輸送回人體。毒素和液體,也就是本來應該是尿液的那部分液體就被透析這個人工腎臟排出體外了。

2、腹膜透析,利用人體腹膜清除體內毒素和水分,優點是不用動靜脈瘻的準備,腹膜透析無需抗凝,故出血風險小,治療方便,在家即可完成,蛋父母透析容易發生腹膜炎或營養不良等併發症。

六、腎移植

有條件者可選擇腎移植,一般腎移植1年生存率95%以上,5年生存率80%以上,10年生存率60%以上,明顯高於透析患者。

總之,發展到尿毒症期,腎臟功能是無法恢復的,只能靠人工腎也就是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所以預防格外重要,尤其腎病要早控制,其次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不重視三高也會增尿毒症的進程,需引起重視。

相關焦點

  • 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來自專輯慢性腎臟病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一位患者在網絡上指責醫生:說了這麼多腎衰竭尿毒症,就沒見過你們來說怎麼攻克,說那些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一、腎衰竭和尿毒症首先,我先科普一下腎衰竭和尿毒症。腎小球濾過率是腎臟的濾過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腎功能,正常人>90ml/min。
  • 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說起尿毒症,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尿毒症是由於腎病的發展而來的,腎病現在越來越年輕化了,這跟我們的日常的行為,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 胎盤幹細胞可治尿毒症?有人竟拿還在科研的技術斂財
    他們的兒子李輝輝,2012年1月在讀大學時被查出慢性腎炎,如果不治療,將來會發展成尿毒症。  兒子才24歲,眼看讀完大學就能成家立業,兩夫妻暗暗下決心,砸鍋賣鐵也要把兒子的病看好。  此後,積極為兒子進行看病的同時,夫妻倆也是多方打聽更好的治療方法。  一次,在台州當地的一家醫院,有人塞過來一張廣告。上面說,提取胎盤幹細胞可以治療腎臟、肝臟等方面的疾病。
  • 尿毒症的病因是什麼?或與這些因素密切相關,得提前預防
    尿毒症是較為常見的腎內科疾病,一般不具有傳染性,在我國的發病率偏高。在多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腎臟的功能會逐漸衰退並最終完全喪失。當慢性腎衰竭發展為終末期時就被稱為尿毒症。需要注意的是,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臟疾病共有的一種臨床症候群,並非是獨立突發的疾病。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此階段需積極控制炎症發展,引起腎臟發炎的因素有受到感染、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還有先天性因素以及遺傳。
  • 尿毒症會有哪些表現?三件事經常做,當心尿毒症悄悄找上門
    簡單地說,尿毒症就是腎臟產生尿液的能力不行或沒有了,15-50歲的多見,最終只能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1、吃的太鹹、太好 腎臟是排洩鈉(也就是鹽)的主要器官。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需及時治療,這幾種治療方式,醫生常常會用
    導語: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是一組臨床症候群,通常表現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從而引發血小板減少和急性腎損傷,這種病一般是由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以外的病因引起的,兒童期的男女患病概率大致一致,成年的女性發病風險比成年的男性會高一點。
  • 腎病綜合症多久會發展成「尿毒症」?
    因此,發現自己患有腎病症候群之後,總擔心哪天會變成尿毒症,也想知道何時會發展成尿毒症? 要想弄清楚這一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腎病症候群」。醫生下腎病症候群這一診斷,主要依據這兩個化驗指標:一是尿蛋白,二是血漿白蛋白。只要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3、5g(成人)且血漿白蛋白小於30g/L,就可以作出腎病症候群的診斷。
  • 得了腎病最怕發展成尿毒症,選對治療方法,是「逆轉」腎病關鍵!
    如今患腎病的人群越來越多,你一定也會有這些疑問:什麼是腎病呢?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發現腎病我們應該怎麼做?要命的腎病前段時間上街碰到了之前小區的老鄰居,便聊了幾句,中間談到了我們之前一起下棋的那段日子,好是懷念。他問我還記得之前一起下棋的老李嗎?我說當然記得。「老李前段時間沒了」他說。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說起尿毒症很多人都非常的恐懼,畢竟這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症候群,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能夠累及多個系統的健康,死亡的風險很大。得了尿毒症以後,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是茫然是錯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療,不知道該選擇腎臟透析還是腎移植。 什麼是血液透析?
  • 患者和醫生都說:這是治療尿毒症最好的方法!但這真是一個謊言!
    一個人不管面對什麼,只要是自己心裡有個底,總是不會有多大的驚慌。其實腎病的治療也是這樣,我們總感覺有一張底牌,可很多人就因為這張底牌耽誤了治療,甚至丟了性命!這張所謂的「底牌」就是腎移植。很多沒有良知,沒有醫德的腎內醫生甚至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他們還把這樣的想法傳遞給了自己的患者,只是他們最後會中庸的說上一句:腎源少,費用高。可是現今社會錢真的是問題嗎?我最鄙視有些醫生的上述行為,這也是醫療界的悲哀!那麼腎移植真的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嗎?當然不能說沒有!
  • 為何「尿毒症」越來越多?醫生坦言:不是菸酒,多數是3件事害的……
    而尿毒症則是所有腎病的終末,一旦查出,除了終身透析以外,就只有換腎,其實,尿毒症有前兆,都是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綜合作用的結果。 尿毒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尿毒症的前身,就像是高血壓、高尿酸以及高血糖,都是尿毒症的導火索。 糖尿病患者的體內血糖升高會破壞腎臟穩定的濾過系統,增加腎臟的負擔,未能正常清理體內物質導致蛋白質等一些有用的物質可能會被濾進尿液,而無用的肌酐、尿素等,卻被留在血液中。
  • 第四節 尿毒症
    第四節 尿毒症   急性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均可導致終末代謝產物和內源性毒性物質在體內瀦留,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以及內分泌功能失調,從而引起一系列自體中毒症狀,稱為尿毒症(uremia)。
  • 這幾種小病若不及時治療,距離尿毒症越來越近!
    一旦腎弄壞,這可倒不是什麼好事。比如腎結石、尿毒症或者其他的腎臟疾病,這些疾病都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只有合理控制慢性腎炎的發展,局部腎炎等到恢復,腎臟功能恢復正常,才能夠緩解腎炎帶來的身體傷害。如果不重視,最終將會導致慢性腎炎變成腎衰竭。
  • 為什麼患上尿毒症的人越來越多?
    而尿毒症則是所有腎病的終末,一旦查出,除了終身透析以外,就只有換腎。 對於尿毒症的了解,小編並不知曉很多,只知道尿毒症患者需要常年透析,十分痛苦。 其實,尿毒症有前兆,都是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綜合作用的結果。
  • 深度解讀|為什麼尿毒症透析病人醫生都建議用左卡尼汀?請看此文
    說起尿毒症,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病人的腎臟壞掉了,需要定期去醫院「洗腎」才能維持生命。 透析病人上機後就開始要連續躺4個小時了,有的人選擇睡覺,有的人發呆,有的人不停地吃東西,有的人躺在那看電視,有的人玩手機,有的人則和旁人聊天。
  • 長期透析血管通路惡化,醫生用「人工血管」為尿毒症患者架起生命線
    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每個季度,尿症患者歐陽先生去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總會來到病房,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腎病風溼科黃小妹主任醫師合影,這一習慣,歐陽先生保持了近6年,即便因尿毒症導致眼睛幾乎失明行動不便,他也沒有間斷過。
  • 男子5年細心照顧患尿毒症妻子 每天需做四次透析
    本報記者 許君麗 攝  在威海市環翠區塔中社區,有這樣一對恩愛夫妻,66歲的王建雲5年來日日夜夜照顧身患尿毒症的妻子侯瑞美,用愛化解著妻子身體和心靈的痛苦。王建雲說,「年輕的時候,妻子透支了自己的青春,下半輩子,我要讓她開心地過每一天。」  妻子辛苦半生,不幸患上尿毒症  王建雲和侯瑞美夫妻倆今年都已經66歲了。
  • 害怕自己被尿毒症「盯上」?別疑神疑鬼了,這6項檢查可揪出問題
    尿毒症也就是腎臟衰竭發展到終末期而導致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非常嚴重,不僅僅無法徹底治癒,還會逐漸影響到患者的腎臟功能,直到腎功能完全消失。所以尿毒症常常就需要在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的檢查也就非常重要。
  • 只要吃得夠多,3種食物會慢慢「毀掉」腎,當心尿毒症「來敲門」
    尿毒症被人們稱為不死的「絕症」,一般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會受到嚴重損害,根本不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垃圾和過多水分。而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和不良的飲食有關,希望人們能遠離,防止腎臟一點點地毀掉。長期攝入嘌呤會在體內產生尿素氮和尿酸等代謝物,增加腎臟負擔,讓尿酸居高不下,尿酸高對腎臟的傷害很大,腎臟若已受傷,無疑會增加得尿毒症的風險。3、各種飲料炎炎夏日,果汁、飲料和奶茶受到眾多年輕人喜愛。但經過研究表明,喝的碳酸飲料越多,患上尿毒症的風險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