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藥不能吃什麼 喝中藥這些事項要牢記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有吃中藥的習慣,那麼對於吃中藥的情況,大家有什麼了解呢?喝中藥不能吃什麼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喝中藥不能吃什麼

1、生冷類食物

喝中藥最好是不要吃生冷性的食物,因為這些寒性的食物主要適合有一些熱症疾病的情況,對於虛汗體質的人就要注意了。

如白蘿蔔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藥時,由於藥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故蘿蔔與人參不宜同服。

2、發物類食物

對於一些發物,也是要注意的,因為發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會促進疾病的擴張的情況的,這樣的話,吃的藥也就變得沒有什麼意義了。

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

3、魚腥類食物

對於魚腥類的食物也是要謹慎一點的,因為這類食物裡面含有大量的異性的蛋白,是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情況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而鯉魚、沙丁魚、鯰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魚腥類食物亦屬發物。

4、辛辣類食物

此類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瘻、癰癤患者等。

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等。如辣椒屬熱性,若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必然會加重「上火」症狀,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不可同食辣椒。

5、油膩類食物

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膩有損脾胃健運,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洩瀉者當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6、酸澀類食物

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澀者,大多含鞣質。如茶葉含有鞣質,而濃茶含量更高,與中草藥同服時,可與中草藥中某些蛋白質、生物鹼、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澱,這就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草藥時,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喝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1、慎用民間中藥偏方

在我國民間,很多人樂於聽信所謂神奇的重要偏方,來治療一些棘手的病症。這些偏方民間流傳,很多並無醫學藥典記載,有些或許有效,但並非所有民間偏方都是正確的。在面對民間重要偏方時,應當諮詢正規醫師,了解相關藥物及配伍的效果等,再決定是否採用。

2、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

比如決明子有降血脂功效,但長期服用決明子可能引起腹瀉。益脾補氣且清熱解毒的乾草長期服用會引起血壓升高。民間諺語「是藥三分毒」,就是這個道理。

3、特殊體質人群應謹慎服用中藥

比如脾胃虛寒者服用含有野菊花的中藥後,有可能出現胃部不適以及腸鳴等症狀。最好先從中醫師那裡或者自我測試,了解自己的體質情況。如果屬於比較典型的某種體質,則應當在吃中藥前了解對應的禁忌情況。

4、孕婦服用中藥應當謹慎

由於西藥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原因,很多孕婦對中成藥更加青睞。但部分中成藥一定存在毒性,需要謹記的是,孕婦對清熱類、祛風除溼類、消化導食類、瀉下類、理氣類、開竅類、驅蟲類、祛溼類等多種類型的重要應當謹慎對待。

5、煎制中藥過程的注意事項

現代家庭中大多使用鐵鍋、不鏽鋼鍋或者不粘鍋,最好不要使用它們來煎制重要,而應該選擇陶土的煎藥罐或者砂鍋。由於煎藥是個時間較長的過程,使用金屬製品很容易使某些藥物成分和器具發生反應,產生或者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等。

6、中藥湯劑忌過夜服用

我們一般吃重要的形式都是煎水,形成中藥湯內服。中藥湯劑成分複雜,包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以及其他如揮髮油、胺基酸等成分。過夜後,不僅藥效降低,更可能導致細菌繁殖,造成藥液發餿變質。因此,吃中藥應注意當日煎,當日服,切不可服用過夜中藥湯劑。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喝中藥的一些情況,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在生活中,當進行喝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相關的事項,這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學習,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相關焦點

  • 中藥一般吃多久見效 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雖然說現代社會中醫沒落了,被西醫比下去了,不過因為中醫治療方法的危害小,並且對一些病有奇效,所以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看中醫,吃中藥,那麼請問中藥一般吃多久見效?吃中藥的禁忌是什麼?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中藥一般吃多久見效專家表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時間不太好確定。
  • 喝中藥為什麼不能加糖?
    人們喝中藥都覺得苦,而且重要的是怪怪的味道著實讓人忍受不了,喝完之後得吃些糖潤潤,有的甚至將糖放在中藥裡面混著喝。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中醫解釋,有時候中藥中加上糖會低藥物中的本身藥性,對人的身體沒什麼好處,因此中藥不宜加糖服用。還是那一句話「良藥苦口利於病」。
  • 喝中藥能吃雞蛋嗎,喝中藥需注意哪些問題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生病會選擇通過中草藥來治療,因為中草藥的副作用比西藥要小一點,對身體傷害沒有這麼大,但是服用中草藥也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的,因為中草藥和許多東西是不能夠同時服用的,那麼在喝中草藥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服用中草藥的同時能不能吃雞蛋?
  • 喝中藥期間,這些不能吃!
    良藥苦口利於病 這說的就是「中藥」 很多人常以中藥來調理身體 但是,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疑惑 喝中藥期間能吃海鮮嗎?
  • 喝中藥的禁忌 你的中藥喝了有效果嗎
    確實,許多清熱解毒、清熱祛溼的中藥都非常苦,加糖又會影響藥物的效果,治病又需要喝這麼苦的中藥,這要怎麼辦?喝中藥為什麼不能加糖首先,多食糖會助熱,如果病人有腹脹中滿、舌苔厚膩等溼熱內停的症候時,一般嚴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應,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 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 中藥這個時間段喝最好
    現在人生病的時候要不吃西藥要麼就吃中藥。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選擇服用中藥來治療,那麼,中藥吃多久有效果呢?什麼時候喝中藥最好呢?喝中藥需要注意什麼呢?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用中藥的一些知識吧。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不同的病症對於服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 喝中藥千萬別加糖 正確喝中藥效果才好
    喝中藥為什麼不能加糖? 1、患者有腹脹中滿、舌苔厚膩等溼熱症狀的時候,喝中藥的時候就不能加糖,因為多食糖具有助熱的作用。加了糖之後,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反而容易加重病症。 2、糖類中尤其是紅糖含有不少的鈣元素、鐵元素,而中藥的成分複雜,比如說含有鞣質、蛋白質等,這些成分相遇容易結合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
  • 吃中藥的禁忌是什麼 八大物種需禁忌
    看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人會利用中醫進行治療疾病,但是大家需要注意喝中藥後的一些事項,而且,也要注意一盒中藥的一些禁忌要點,那麼在喝中藥的時候需要禁忌哪些食物呢?喝中藥最佳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我們在喝中藥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怎么喝中藥是最正確的喝法
    喝中藥的時候,很多食物都是不能吃的,如果吃了的話,不僅影響藥效,而且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影響,那你知道我們究竟該怎麼保養自己的身體,怎么喝中藥才是最正確的喝法呢,能否空腹喝呢。今天,小編就帶各位好好的了解一下,感興趣的你不要走開,一起來看看吧。
  • 中藥最好飯後半小時服用 喝中藥注意六大禁忌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這說得就是「中藥」。中藥養生有很多的進補功效,但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喝中藥的禁忌是什麼?接下來,小編為你解答。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中藥更是如此。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    中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並參考辛、甘、酸、苦、鹹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
  • 中藥熬糊了還能喝嗎
    遊戲人第一次煎中藥就熬糊了,那麼中藥熬糊了還能喝嗎?哪些中藥容易熬糊?中醫指出,中藥熬糊了如果繼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中草藥熬糊了,特別是碳化後,其藥性會發生變化,有的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果繼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 喝中藥:上午9點和下午3點是最佳時間
    很多人都知道,吃西藥最常見的是一天三次。一般情況下,每天三頓飯後吃藥就可以了。吃中藥則是一天兩次,但在時間上,醫生們給出的常常都是「早晚各一次」,大家最常見的喝法都是早飯和晚飯時分服用。但實際上,服用中藥最佳的時間並非如此。  「喝中藥,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
  • 六歲女童三年喝千碗中藥 母親:睡夢中常被喝藥嚇醒
    小若涵為了維持生命每天都要喝三碗升血項的苦中藥,還要定期住院輸血和血小板。近日,若涵的病情再次加重,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她的骨髓已經失去了造血功能,必須儘快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才能保命。圖為楊付生外出為小若涵加工飯食2014年10月22日,楊若涵出生在河南省舞陽縣姜店鄉光國楊村,對於當時已經42歲的楊付生夫妻來說是個大喜,中年夫妻喜得「小棉襖」,兒女雙全。
  •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抗癌中藥要煎煮足夠時間減輕毒性
    看過中醫的人可能都會注意到,如果是自煎中藥,醫生一般都會根據中藥的藥性和疾病治療需要,交代煎煮的注意事項。今天特別提醒大家兩件事: 不能用一次久煎代替二次煎煮 通常,一副中藥需要煎煮2次,將前後2次湯液混在一起喝。
  • 長期喝中藥有副作用嗎?中醫告訴你答案
    談起中醫,就不得不提中藥,雖然中醫的治療手段有很多,針刺、艾灸、拔罐、刮痧、貼敷等等。但是最核心最溫和的還是通過中藥來發揮中醫的治療作用。   可以長期喝中藥嗎?   中藥當然可以長期喝,但是要分是屬於哪種中藥。就像同樣是食物,米飯可以天天吃,但是小米辣不能天天吃一樣。中藥也是分種類的。   早在著名的中藥典籍《神農本草經》就有明確的記載,中藥分為3個品類,分別是上、中、下三品。
  • 蜂王漿可以和中藥一起吃嗎?蜂王漿和中藥衝突嗎?
    蜂王漿可以和中藥一起吃嗎?蜂王漿和中藥犯相嗎? 蜂王漿是一種介於食品與藥品之間的高級滋補營養品,現在很多人都在吃蜂王漿滋補身體,不過蜂王漿可以和中藥一起吃嗎?
  • 中藥有沒有毒 服用中藥這些要知道
    中藥對於治療疾病是很有幫助的,若是出現生病的情況,選擇中醫治療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吃中藥的話,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有沒有毒、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1、器具的選擇中醫告訴我們,在熬中藥的時候最好是能夠選擇砂罐,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砂鍋,這些砂鍋是由陶瓷製作而成的,可以讓中藥材的功效發揮最大。除此之外,不鏽鋼也是一個很好的材質選擇,不會生鏽同時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見。
  • 中藥調理身體應該注意什麼
    身體不舒服很有可能是疾病侵害了,所以大家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更是要小心,特別是不少的人會選擇使用藥物來進行調理自己的身體,只有做好和注意這些才能確保自己有個好身體,那麼,中藥調理身體應該注意什麼?下面趕緊來了解下吧。1、服用甘草、蒼耳、烏梅、桔梗、黃連、吳茱萸忌食豬肉。2、服地黃、首烏忌食蔥、蒜、蘿蔔。
  • 這些中藥零食千萬別多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健康美食資訊,ID:jkmszx88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在工作、休閒的時候吃一些小零食來解饞,但如果你吃的零食屬於「中藥零食」,那麼就得注意合理與適量了。
  • 中藥宜空腹服用,但喝藥時六種食物不能吃,趕緊收藏
    與西藥相比,中藥最大優勢是副作用小以及藥效顯著等。畢竟是藥三分毒,其中藥毒理作用比西藥要小得多。因此,在生活中採用中藥治療方式也較常見。加上中藥在國內具有悠遠的歷史,中藥服用方式可以是煎服或熬湯服用等方式。中藥更適合空腹服用,但在服用中藥期間有六個食物不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