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回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腫瘤|...

2020-12-04 騰訊網

目前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全球的疫情卻不容樂觀。我們需繼續加強防護,防止疫情的反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了促進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聯合石藥集團舉辦NCCN指南解讀系列會議。在第八個世界卵巢癌日即將到來之際,首次活動「芳華多美 用愛暖巢」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於4月22日順利開展!

本次會議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擔任會議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林仲秋教授進行指南解讀,並邀請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高雨農教授、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李從鑄教授、雲南省腫瘤醫院楊宏英教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尹如鐵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張燕教授擔任討論嘉賓。讓我們攜手,為女性的健康保駕護航。

吳小華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本次會議由吳小華教授進行開場致辭。吳教授首先簡單介紹了一下項目背景,然後熱烈歡迎各位專家百忙之中參加這次會議。吳教授講到今年3月11日NCCN發布了最新的卵巢癌指南,NCCN指南是目前得到全球臨床醫師認可和遵循的指南,所以很榮幸能夠邀請到林仲秋教授為大家做解讀,然後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討論嘉賓:高雨農教授、李從鑄教授、楊宏英教授、尹如鐵教授及張燕教授。

林仲秋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林仲秋教授非常詳細的講解了今年NCCN卵巢癌指南的重點內容及更新要點,獲得與會嘉賓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以下為詳細內容。

1、手術更新:

• 手術治療沒有大的變動,仍然強調追求R0切除。

• 爭議在於淋巴結切除與否,早期強調全面分期手術。

• 晚期病人臨床陰性淋巴結不需要切除,IIIB期以前必須行淋巴結切除有矛盾,可綜合參考分析(LION試驗臨床陰性切除未獲益)。

• 保留生育功能需進行全面分期手術。

• IDS切除可以切除的可疑和/或增大淋巴結。

• 不切除淋巴結指徵:交界性腫瘤、臨床明確的早期惡性兒童/青春期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惡性性索間質腫瘤。

2、化療更新:

• 化療原則及指徵沒有變化,化療方案中癌肉瘤和間質腫瘤首選TC新輔助化療。

• 上皮癌化療方案:首選TC(±貝伐單抗)、AC、DC、TC周療、T/C周療、紫衫/順鉑腹腔、靜脈方案(MITO2提示CD不劣於CP,且生存具有延長趨勢,CD更適合於神經病變高危患者和想避免脫髮患者)。

• 頭皮冷卻可減少化療導致的脫髮(實際上,除了使用頭皮冷卻外,選用含脂質體多柔比星方案也可以明顯減少脫髮,即使化療方案中包含了高脫髮率的卡鉑和紫杉醇)。

3、一線維持治療:

• PAOLA-1和PRIMA結論:在總人群中改善了PFS,在BRCA1/2突變和HRD陽性患者獲益最大。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聯用貝伐單抗者,有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貝伐單抗(I類證據)、奧拉帕利及尼拉帕利(資料有限)。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聯用貝伐單抗者,無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貝伐單抗或貝伐單抗。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未用貝伐單抗者,有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或尼拉帕利(I類證據)。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未用貝伐單抗者,無BRCA突變選擇尼拉帕利。

• 一線化療聯合貝伐單抗非常重要,可讓更多患者從PARPi中獲益。

4、復發治療:

• 鉑耐藥復發者行鉑耐藥方案或臨床試驗,鉑敏感復發者行含鉑化療±手術,生化復發者推遲或立即化療。

• 復發患者二次減瘤指徵:初始化療結束後>6-12個月,病灶孤立可完整切除,無腹水,臨床試驗。(GOG0213提示鉑敏感復發二次手術未獲益)

• 復發治療加貝伐單抗更重要,特別是合併腹水者。

5、二線維持治療:

• 化療+貝伐單抗者,可繼續貝伐單抗維持;

• 鉑敏感復發完成≥2線含鉑化療、特別是含有BRCA突變者可選擇三種PARPi;

• 以前用過PARPi或復發後用過貝伐單抗者再使用PARPi資料有限;

• 復發治療後的維持治療不推薦PARPi聯合貝伐單抗。

6、去化療適應症:

• 貝伐單抗可作為維持治療直至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毒副反應。改用PARPi時停用貝伐單抗。

• 尼拉帕利≥3線化療的HRD相關患者。

• 奧拉帕利≥2線化療的胚系BRCA突變的晚期患者。

• 盧卡帕利≥2線化療的胚系和/或體系BRCA突變的晚期患者。

• 靶向免疫治療:MSI-H或dMMR選擇帕姆單抗、NTRK基因融合選擇恩曲替尼或拉羅替尼、低級別漿液性癌曲米替尼。

7、其他更新:

• 粘液性癌初次手術時發現闌尾外觀有異常才切除。

• 不完全分期手術處理主要看有無腫瘤殘留。

• 低級別漿液性/子宮內膜樣癌術後可選擇化療或激素。

在討論環節,各位嘉賓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精彩的解答。關於PARPi以及貝伐單抗的臨床應用,尹如鐵教授指出要分清楚一線是否運用過及基因是否突變,再綜合考慮病人的情況和獲益來選擇;關於腫瘤分子檢測,李從鑄教授指出腫瘤分子檢測有利於指導PARPi等分子製劑的選擇,目前常規推薦進行檢測,但限於醫保及檢測手段問題目前尚需進一步加強;關於CA199在婦科腫瘤分子檢測中的應用及影響因素,楊宏英教授講解到其可作為非漿液性卵巢癌的相關標誌物,對粘液性癌的診斷敏感性為83.8%,可顯著提高粘液性癌及透明細胞癌的診斷準確性,因此新版指南對粘液性癌診斷也增加了該項目;關於卵巢癌化療導致的脫髮問題,新版指南提出可加用冰帽,但實際應用較為困難,可選擇含有脂質體阿黴素的方案減少脫髮;關於有無腫瘤殘餘在卵巢上皮性癌術後處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實體瘤檢測和分子檢測在卵巢癌化療隨訪中的意義,張燕教授表示手術是否達到R0對於卵巢癌的預後和生存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手術達到R0也是卵巢癌手術一直強調的一個要求;實體瘤檢測應該遵循RECIST標準,並且與分子檢測相結合來評估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效果。

高雨農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李從鑄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楊宏英教授 雲南省腫瘤醫院

尹如鐵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張燕教授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如果想知道專家們精彩的解答,

歡迎大家掃碼觀看回放!

芳華多美 素來有你

——2020NCCN子宮腫瘤指南解讀

2020年5月6日19:00-20:00

學術不停歇,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步化療」新法 顯著延長晚期卵巢癌生存
    來源/院方供圖7年前,58歲的李阿姨被確診為卵巢癌IV期合併肺部轉移,雖通過手術儘可能切除了腫瘤病灶,但後續還將進行系列化療。經病友介紹,李阿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有一種「三步化療」的方法,決定前往諮詢。
  • ...上皮癌|pembrolizumab|免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化療|化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沈益君教授與我們分享了今年ESMO大會報導的KEYNOTE-361、DANUBE研究,並回顧和展望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進展。沈益君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德州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美國泌尿外科學會國際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膀胱癌學組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尿路上皮癌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男科醫師青年委員會委員
  • ...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化療|卡培他濱
    經過8年努力,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在全球腫瘤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研究團隊主要成員、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李俊傑告訴我們,卡培他濱這個化療藥物對復發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療效較為顯著,他們曾設想是否可以在傳統術後輔助化療方案中加上這個化療藥物,進而提高三陰性乳腺癌療效呢?
  • 復旦腫瘤醫院:卵巢癌「三步化療法」降低患者復發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廣兆 溫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一套由復旦腫瘤醫院獨創的、較有效抑制晚期卵巢癌發展的新方法——三步化療法。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復旦腫瘤專家揪出發病「真兇」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即將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胰腺癌個體化化療選擇領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領銜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超聲內鏡彈性應變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可以區別預測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方案(AG)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濱方案的在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該研究在線發表於外科學排名第一的《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上。
  • 【捷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精準腫瘤中心」滿分通過 CAP MTP-A 能力評估
    捷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滿分通過
  • 2017 NCCN《卵巢癌臨床實踐指南(第一版)》解讀(一)
    2017年4月下旬,美國腫瘤綜合協作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7 NCCN《卵巢癌臨床實踐指南(第一版)》。新版指南諸多更新源於2017年3月中旬在美國NATIONAL HARBOR召開的美國婦科腫瘤協會(SGO)婦科腫瘤年會。會上報導的熱點內容在指南中均有體現,可以說,SGO年會是NCCN卵巢癌(包括輸卵管癌及原發性腹膜癌)指南更新的風向標。現對新版指南進行簡要解讀,為了避免本文可能存在的不正確理解,建議大家通過NCCN官網查閱指南原文對照閱讀。
  • 《NCCN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中文版翻譯定稿
    2018年1月5日,《NCCN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定稿會於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召開。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毛穎、人民衛生出版社國際中心主任助理汪仁學等嘉賓及神經外科領域專家出席。
  • ...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我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鄭瑩教授,關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及防治...
    我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鄭瑩教授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2)卵巢癌個人史,或患其他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50 歲。(3)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60歲,並且有第2個原發腫瘤,或三陰性乳腺癌,或≥1 個近親屬患HBOC相關腫瘤。(4)近親屬中≥2人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
  • 《2020 NCCN妊娠滋養細胞腫瘤臨床實踐指南(第一版)》解讀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2019年12月11日,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0 NCCN妊娠滋養細胞腫瘤臨床實踐指南(第一版)》。
  • 復旦腫瘤醫院專家國際講壇發出「中國聲音」 :卡培他濱聯合化療...
    北京時間12日,在世界乳腺癌研究領域的最高級別講壇——聖安東尼奧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全球近萬名學者面前,揭曉了一項歷經5年,多中心研究成果,引起海內外腫瘤學者廣泛關注。  研究證實,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將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從80.4%提升至86.3%,極大改善了「最毒」乳腺癌的預後。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卵巢癌個人史,或患其他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50 歲。(3)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60歲,並且有第2個原發腫瘤,或三陰性乳腺癌,或≥1 個近親屬患HBOC相關腫瘤。(4)近親屬中≥2人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防控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周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共同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吳鳴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傑教授、華大基因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博士、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汪宇盈博士、華大基因腫瘤研發技術負責人吳惠子博士分別分享了關於卵巢癌、腸癌、肝癌三個方向的國內外研究、臨床治療進展,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1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攜手華大揭示原發和復發肝癌腫瘤微環境差異...
    2020-12-24 16:25:11 來源: BGI華大 舉報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虞先濬課題組 現誠聘研究助理、技術員、博士後
    研究所簡介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胰腺腫瘤綜合治療部、上海市胰腺腫瘤研究所、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胰腺腫瘤專科之一,教育部「985平臺」腫瘤學重點建設發展學科,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掛靠單位,上海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 高慶蕾教授參與2020婦科腫瘤公益直播
    2020年6月13日上午,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三大主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高慶蕾教授、前任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