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全球的疫情卻不容樂觀。我們需繼續加強防護,防止疫情的反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了促進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聯合石藥集團舉辦NCCN指南解讀系列會議。在第八個世界卵巢癌日即將到來之際,首次活動「芳華多美 用愛暖巢」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於4月22日順利開展!
本次會議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擔任會議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林仲秋教授進行指南解讀,並邀請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高雨農教授、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李從鑄教授、雲南省腫瘤醫院楊宏英教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尹如鐵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張燕教授擔任討論嘉賓。讓我們攜手,為女性的健康保駕護航。
吳小華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本次會議由吳小華教授進行開場致辭。吳教授首先簡單介紹了一下項目背景,然後熱烈歡迎各位專家百忙之中參加這次會議。吳教授講到今年3月11日NCCN發布了最新的卵巢癌指南,NCCN指南是目前得到全球臨床醫師認可和遵循的指南,所以很榮幸能夠邀請到林仲秋教授為大家做解讀,然後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討論嘉賓:高雨農教授、李從鑄教授、楊宏英教授、尹如鐵教授及張燕教授。
林仲秋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林仲秋教授非常詳細的講解了今年NCCN卵巢癌指南的重點內容及更新要點,獲得與會嘉賓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以下為詳細內容。
1、手術更新:
• 手術治療沒有大的變動,仍然強調追求R0切除。
• 爭議在於淋巴結切除與否,早期強調全面分期手術。
• 晚期病人臨床陰性淋巴結不需要切除,IIIB期以前必須行淋巴結切除有矛盾,可綜合參考分析(LION試驗臨床陰性切除未獲益)。
• 保留生育功能需進行全面分期手術。
• IDS切除可以切除的可疑和/或增大淋巴結。
• 不切除淋巴結指徵:交界性腫瘤、臨床明確的早期惡性兒童/青春期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惡性性索間質腫瘤。
2、化療更新:
• 化療原則及指徵沒有變化,化療方案中癌肉瘤和間質腫瘤首選TC新輔助化療。
• 上皮癌化療方案:首選TC(±貝伐單抗)、AC、DC、TC周療、T/C周療、紫衫/順鉑腹腔、靜脈方案(MITO2提示CD不劣於CP,且生存具有延長趨勢,CD更適合於神經病變高危患者和想避免脫髮患者)。
• 頭皮冷卻可減少化療導致的脫髮(實際上,除了使用頭皮冷卻外,選用含脂質體多柔比星方案也可以明顯減少脫髮,即使化療方案中包含了高脫髮率的卡鉑和紫杉醇)。
3、一線維持治療:
• PAOLA-1和PRIMA結論:在總人群中改善了PFS,在BRCA1/2突變和HRD陽性患者獲益最大。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聯用貝伐單抗者,有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貝伐單抗(I類證據)、奧拉帕利及尼拉帕利(資料有限)。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聯用貝伐單抗者,無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貝伐單抗或貝伐單抗。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未用貝伐單抗者,有BRCA突變選擇奧拉帕利或尼拉帕利(I類證據)。
• II-IV期初治後CR/PR的維持治療未用貝伐單抗者,無BRCA突變選擇尼拉帕利。
• 一線化療聯合貝伐單抗非常重要,可讓更多患者從PARPi中獲益。
4、復發治療:
• 鉑耐藥復發者行鉑耐藥方案或臨床試驗,鉑敏感復發者行含鉑化療±手術,生化復發者推遲或立即化療。
• 復發患者二次減瘤指徵:初始化療結束後>6-12個月,病灶孤立可完整切除,無腹水,臨床試驗。(GOG0213提示鉑敏感復發二次手術未獲益)
• 復發治療加貝伐單抗更重要,特別是合併腹水者。
5、二線維持治療:
• 化療+貝伐單抗者,可繼續貝伐單抗維持;
• 鉑敏感復發完成≥2線含鉑化療、特別是含有BRCA突變者可選擇三種PARPi;
• 以前用過PARPi或復發後用過貝伐單抗者再使用PARPi資料有限;
• 復發治療後的維持治療不推薦PARPi聯合貝伐單抗。
6、去化療適應症:
• 貝伐單抗可作為維持治療直至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毒副反應。改用PARPi時停用貝伐單抗。
• 尼拉帕利≥3線化療的HRD相關患者。
• 奧拉帕利≥2線化療的胚系BRCA突變的晚期患者。
• 盧卡帕利≥2線化療的胚系和/或體系BRCA突變的晚期患者。
• 靶向免疫治療:MSI-H或dMMR選擇帕姆單抗、NTRK基因融合選擇恩曲替尼或拉羅替尼、低級別漿液性癌曲米替尼。
7、其他更新:
• 粘液性癌初次手術時發現闌尾外觀有異常才切除。
• 不完全分期手術處理主要看有無腫瘤殘留。
• 低級別漿液性/子宮內膜樣癌術後可選擇化療或激素。
在討論環節,各位嘉賓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精彩的解答。關於PARPi以及貝伐單抗的臨床應用,尹如鐵教授指出要分清楚一線是否運用過及基因是否突變,再綜合考慮病人的情況和獲益來選擇;關於腫瘤分子檢測,李從鑄教授指出腫瘤分子檢測有利於指導PARPi等分子製劑的選擇,目前常規推薦進行檢測,但限於醫保及檢測手段問題目前尚需進一步加強;關於CA199在婦科腫瘤分子檢測中的應用及影響因素,楊宏英教授講解到其可作為非漿液性卵巢癌的相關標誌物,對粘液性癌的診斷敏感性為83.8%,可顯著提高粘液性癌及透明細胞癌的診斷準確性,因此新版指南對粘液性癌診斷也增加了該項目;關於卵巢癌化療導致的脫髮問題,新版指南提出可加用冰帽,但實際應用較為困難,可選擇含有脂質體阿黴素的方案減少脫髮;關於有無腫瘤殘餘在卵巢上皮性癌術後處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實體瘤檢測和分子檢測在卵巢癌化療隨訪中的意義,張燕教授表示手術是否達到R0對於卵巢癌的預後和生存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手術達到R0也是卵巢癌手術一直強調的一個要求;實體瘤檢測應該遵循RECIST標準,並且與分子檢測相結合來評估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效果。
高雨農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李從鑄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楊宏英教授 雲南省腫瘤醫院
尹如鐵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張燕教授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如果想知道專家們精彩的解答,
歡迎大家掃碼觀看回放!
芳華多美 素來有你
——2020NCCN子宮腫瘤指南解讀
2020年5月6日19:00-20:00
學術不停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