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院方供圖
7年前,58歲的李阿姨被確診為卵巢癌IV期合併肺部轉移,雖通過手術儘可能切除了腫瘤病灶,但後續還將進行系列化療。經病友介紹,李阿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有一種「三步化療」的方法,決定前往諮詢。專家評估後,認為她的病情符合「三步化療」的治療指徵,予以該方案治療。幾年過去了,令李阿姨擔心的復發並沒有發生,她體內的病灶也已經控制。
李阿姨的情況並非個例,已經有一批晚期卵巢癌患者在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團隊「三步化療法」中獲益。據初步統計,接受「三步化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病進展期較傳統對照組顯著延長達11.6個月。
「卵巢癌的致死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首位,超過70%的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手術和一線化療是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即便如此,90%以上的患者會在5年內復發。國際專家學者研究認為,卵巢癌患者一線化療後,可以繼續接受某一種藥物持續應用。腫瘤醫院婦科腫瘤診療數據也支持這種推遲卵巢癌復發時間的嘗試。」
多年前,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團隊發現,一些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接受6個周期為一個步驟,共3步18個周期的「三步化療」方法後,5年復發率只有20%,而未接受上述治療方案的類似患者5年復發率達到90.4%。
相比於傳統方案,「三步化療」方案在一線方案基礎上再添兩個步驟,創建了「三步化療法」:首先採用傳統卵巢癌一線標準化療,消滅對紫杉醇鉑類化療藥物敏感的癌細胞;接著採用與一線化療不同的藥物化療,補充消滅紫杉醇鉑類化療藥物不敏感的癌細胞;最後再次採用鉑類化療藥物進行第三步化療,消滅可能存在的休眠狀態進入細胞周期的癌細胞。
「『三步化療』法是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團隊結合多年治療經驗獨創的一種化療方案,」吳小華表示,「根據癌細胞的特性和晚期腫瘤患者術後不同階段的狀態,分層次予以不同的化療方案,逐步消滅可能殘存的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為進一步驗證有效性,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團隊開展了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納入了130例IIIC/IV期卵巢癌病例,比較完成滿意減滅術後採用「三步化療」和傳統卵巢癌標準化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據初步統計,接受「三步化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病進展期21.7個月較傳統對照組(中位無病進展期10.1個月)顯著延長達11.6個月。目前該項總生存期等結果還在進一步觀察中。
「三步化療」法行之有效的背後,是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專家團隊的通力協作。吳小華說,「中晚期卵巢癌往往已經發生多臟器轉移,通過外科手術儘可能切除肉眼可見腫瘤是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腫瘤醫院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引入一套卵巢癌可切除性評價方法:所有初治卵巢癌患者先進行影像學評估,根據標準評分,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憑藉多學科團隊優勢,醫院婦科腫瘤團隊年卵巢癌手術超過1000例,且多臟器聯合手術患者比例持續升高,將「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目標提升至「完全切除」,確保卵巢癌聯合治療方案發揮更大效果。
吳小華介紹,在國際晚期卵巢癌術後維持治療領域,靶向藥物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應用廣泛,但該方案僅限於基因存在BRCA突變的患者,且費用高昂。相比之下,「三步化療法」採用的化療藥非常便宜,適用更多患者。但國人卵巢癌RRCA基因圖譜研究方面長期存在空白,能否繪製出國人卵巢癌BRCA基因突變特徵以分類而治?
吳小華團隊在2014年在國內發起卵巢癌BRCA突變率的多中心研究,通過對826例卵巢癌患者的遺傳基因檢測後發現,國人卵巢癌患者中BRCA突變的概率高達28.5%,這一數據超出西方人群的平均突變率,為國內遺傳性卵巢癌的研究提供了最寶貴的一手資料,也為「三步化療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礎研究數據。
通訊員 王廣兆 溫灝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