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2日電( 陳靜 王廣兆、李俊傑)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毒」的一種亞型。
北京時間12日,在世界乳腺癌研究領域的最高級別講壇——聖安東尼奧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全球近萬名學者面前,揭曉了一項歷經5年,多中心研究成果,引起海內外腫瘤學者廣泛關注。
研究證實,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將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從80.4%提升至86.3%,極大改善了「最毒」乳腺癌的預後。
據介紹,在所有乳腺癌中,三陰性乳腺癌佔比達到15%到20%,其惡性程度在所有乳腺癌亞型中最高。目前,化療是三陰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的獨特特性,接受傳統化療方案的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長期徘徊在80%左右。
為破解困局,全球醫學專家們嘗試在傳統化療方案中融入其他化療藥物,來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但此前並沒有顯著的研究成果面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2日透露,在邵志敏教授牽頭下,中國乳腺癌協作組(CBCSG)開展了全國多中心、隨機、三期、前瞻性的臨床試驗,以驗證卡培他濱聯合傳統化療藥物治療方案的效果。
在這項長達5年的研究中,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全國35家中心篩選入組大量患者, 並持續隨訪患者生存情況。研究結果證實,相較傳統方案,聯合卡培他濱治療,顯著提高患者的無病生存率,除了5年的無病生存率從80.4%提高到86.3%,還降低逾四成復發風險,降低遠處轉移風險37% 。
邵志敏教授對記者表示:「我們欣慰地看到,聯合卡培他濱治療耐受性良好,且沒有額外增加患者接受治療時不可耐受的副反應。」
今年,研究團隊繪製出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基因圖譜。 邵志敏教授透露,該項研究將與本次公布的研究「攜手」,以獲得更多突破。目前,試驗團隊正在探索對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更為敏感的三陰性亞型,指導後續精準治療策略的實施。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