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

2021-01-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指癌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2(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因預後較差、早期容易復發轉移以及對常見的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不敏感等特徵,該疾病一直是乳腺癌基礎以及臨床研究的熱點。對於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療是早期唯一的輔助治療選擇。低劑量高頻率化療被認為能夠通過靶向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這兩種癌症轉移機制來發揮抗癌活性。因此,小劑量化療可能會阻止TNBC的轉移。

卡培他濱是一種廣泛用於轉移性乳腺癌治療的口服化療藥物,能夠以潛在的低劑量維持治療以防止癌症復發。之前的一些臨床試驗將大劑量卡培他濱加入到標準的乳腺癌輔助化療方案中,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袁中玉團隊在《JAMA》上發表了題為「Effect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Using Lower Dosage and Higher Frequency vs Observation on Disease-Free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ho Had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 The SYSUCC-0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文章,研究了低劑量高頻率卡培他濱維持治療對接受標準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無病生存率的影響。

DOI: 10.1001/jama.2020.23370

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研究組在中國13個學術中心和臨床機構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招募了443名患有早期三陰性乳腺癌且已完成標準輔助化療的患者並對其進行隨訪,隨訪的最後日期是2020年4月30日。主要終點為5年無病生存期,即從隨機分組到以下事件首次發生的時間: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對側乳腺癌或任何原因死亡。次要終點包括遠距離無病生存、總生存時間、局部無復發生存時間和不良事件。

研究人員將這些患者按1:1隨機分配為卡培他濱維持組以及觀察組。卡培他濱維持組需口服卡培他濱650 mg/m2,每日2次,連續1年,研究人員每月會對卡培他濱的劑量和不良事件進行評估。並定期進行體檢、評估絕經狀態、乳房超聲及腹部超聲檢查。

試驗流程圖

最終,434名女性參與了全部分析,即有98.0%的參與者完成了試驗。中位隨訪61個月後,研究組共觀察到94例事件,其中卡培他濱組中有38例,包括37例復發和32例死亡,觀察組中有56例,包括56例復發和40例死亡。

兩組患者主要和次要結局指標比較

卡培他濱組的估計5年無病生存率為82.8%,高於觀察組73.0%的數據,復發或死亡的風險比為0.64。卡培他濱組與觀察組中估計5年無遠端轉移生存率分別為85.8%與75.8%,差異顯著;估計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85.5%和81.3%,估計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分別為85.0%與80.8%,差異均不顯著。與卡培他濱相關的最常見不良事件是手足症候群(45.2%),其中7.7%的患者經歷了3級事件。

43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疾病特異性死亡率的亞組分析

總之,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接受標準輔助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採用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1年,與定期觀察相比,可有效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

相關焦點

  • 「中國方案」為三陰性乳腺癌輔助治療開啟新篇章
    研究證實:蒽環紫杉基礎上聯合卡培他濱的輔助化療方案,將使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從80.4%提升至86.3%,療效顯著優於傳統化療方案。這項名為CBCSG010的臨床試驗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牽頭,中國乳腺癌協助組開展,研究於今日剛剛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正式發表,這是中國乳腺癌輔助治療研究領域首個登頂JCO的臨床研究。
  • ...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化療|卡培他濱
    這項被譽為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中國方案」證實,在傳統化療基礎上聯合卡培他濱的輔助化療方案,使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提高至86.3%,有效降低復發風險41%。據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紹,化療仍然是三陰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對於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術後以蒽環類化療藥物和紫杉醇類化療藥物為基礎的輔助化療是其標準的治療方案。但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仍徘徊在80%左右,已成為生存率的一個「瓶頸」。
  • 三陰性乳腺癌部分靶向藥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本文主要匯總了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中發布的包括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和奧拉帕尼(Olaparib)等部分靶向藥對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最新研究進展。之前的研究顯示,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能夠用於殘餘癌的輔助治療,在CREATE-X臨床試驗中,卡培他濱的輔助治療可以提高TNBC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
  • 把晚期乳腺癌當作「慢性病」對待,強調「維持治療」
    核心提示:乳腺癌是近年來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雖然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綜合診療規範化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顯提升,但依然在每年新髮乳腺癌病例中3%-10%的患者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展為不可治癒的晚期乳腺癌。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PARP抑制劑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賓州大學阿博拉姆遜癌症中心一項III期臨床試驗顯示,一種叫奧拉帕尼的靶向藥在治療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和BRCA突變乳腺癌上,效益明顯優於標準化療,能更好改善這類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研究者認為,奧拉帕尼或許能用於BRCA突變以及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確,這一藥物有希望成三陰性乳腺癌新的治療手段。」
  • 復旦腫瘤醫院專家國際講壇發出「中國聲音」 :卡培他濱聯合化療...
    北京時間12日,在世界乳腺癌研究領域的最高級別講壇——聖安東尼奧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全球近萬名學者面前,揭曉了一項歷經5年,多中心研究成果,引起海內外腫瘤學者廣泛關注。  研究證實,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將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從80.4%提升至86.3%,極大改善了「最毒」乳腺癌的預後。
  • 邵志敏教授: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的探索之路
    會議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分享了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多組學研究和精準治療。Luminal型佔乳腺癌的67%~70%,主要使用抗雌激素內分泌治療;HER2陽性佔乳腺癌的20%~25%,主要使用抗HER2靶向治療;TNBC佔比為15%~20%,化療是主要的系統治療手段。TNBC是臨床「難治性乳腺癌」,ER、PR、HER2表達均呈陰性,早期復發風險較高,預後差。目前仍沒有明確治療靶點,主要以化療為主。
  • 今日科技話題:大亞灣、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大墓DNA、等離子體雲、新鯨種、仿生微型機器人
    ——中國新聞網2我國專家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12月11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乳腺癌團隊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上取得新進展,發現以「節拍化療」方式使用化療藥卡培他濱進行維持治療,可顯著提高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無疾病生存率。
  • 王殊教授: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挑戰與相關思考
    在9月21日的乳腺癌專場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殊教授就《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和挑戰》做了精彩報告。腫瘤瞭望特將講課內容及其對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觀點進行了整理,供讀者學習。,尤其對於三陰性乳腺癌(TNBC)和HER2+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藥敏平臺的篩選作用可以指導後續治療。
  • ASCO 大咖談 | 王昕教授解析ASCO早期乳腺癌研究亮點
    ,大多數三陰性乳腺癌對治療易產生耐藥性,侵襲性強,易發生遠處轉移,屬於預後較差的乳腺癌。研究對完成標準治療的TNBC患者採用一年卡培他濱節拍化療維持治療,從結果來看,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在56.5個月的中位隨訪期間,卡培他濱組的5年DFS率明顯優於觀察組(83% vs 73%,HR 0.63;95%CI 0.42=0.96;p=0.027),絕對獲益達到了10%。
  • 江澤飛教授:乳腺癌分子分型對治療的影響
    考慮到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術後危險度至少是中危且化療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所以即使腫瘤大小為T2(2-5 cm)也應考慮術前化療。總體來說,對於復發風險低,化療不敏感的患者,可先手術治療,避免過度治療。而對於危險度高,化療敏感的患者,術前化療不但可以提高保乳概率,而且可以提前找到那些輔助化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提早調整方案。
  • 獲FDA首批用於三陰性乳腺癌
    事實上,乳腺癌分為腔面A、腔面B、HER-2陽性和三陰性四種亞型,其中三陰性乳腺癌屬於最「毒」的一種。三陰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三個主要治療靶點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三陰性乳腺癌佔10%~17%,而且具有預後差、耐藥性強、復發率高、治療手段少等特點,成為乳腺界一大難題。
  • 三陰性乳腺癌(TNBC)重磅!默沙東Keytruda+化療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
    2020年05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III期KEYNOTE-355研究(NCT02819518)的陽性結果。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尚無內分泌及靶向治療方案,臨床表現為侵襲性最強,易復發轉移、結局差特點,缺乏可精準打擊的「靶點」,依然是「最毒、最兇險」的乳腺癌,儘管對化療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經過常規化療後預後仍較差,文獻報導III~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13%,仍需進一步探討精準治療的方案。
  • ...乳腺癌指數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腫瘤情報
    :奧拉帕利可用於三陰性乳腺癌一線治療  日前,Annals of Oncology在線發布一項研究證實,奧拉帕利可作為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一線療法。  02  CCR:乳腺癌指數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  日前,CCR在線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乳腺癌指數可預測激素受體陽性(HR+)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能否從延長內分泌療法中獲益。
  • 讓人頭痛的三陰性乳腺癌,有哪些新的治療手段嗎?
    三陰性乳腺癌既對最常用的內分泌治療無效,也無獲批的HER2靶向治療藥物可用,治療方式十分有限。 中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可能的新靶點——膜突蛋白(MSN),給新藥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PD-L1陽性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採用免疫治療聯合化療。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2020年CSCO學會乳腺癌專場於9月21日下午14:00正式召開,乳腺癌專場圍繞內分泌治療、抗HER2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等多個主題展開討論。那麼大會又將釋放出哪些最新信息呢?跟著好醫友一探究竟吧!
  • 中國HER2+早期乳腺癌首個口服輔助治療藥物!北海康成Nerlynx(奈拉...
    來自III期臨床試驗ExteNET的數據證實,Nerlynx能夠顯著降低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復發風險,在激素受體陽性(HR+)且完成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後12個月內啟動Nerlynx治療的女性中獲益最大,對這些女性患者來說,5年復發風險降低了42%。
  • 中國學者乳腺癌領域年度成績單
    在1期試驗中就對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顯示出了一定的抗腫瘤活性,II期研究進一步比較了吡咯替尼或拉帕替尼聯合卡培他濱的療效,結果顯示患者的總體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均有明顯改善,獲得了18.1個月的PFS,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獲批抗HER2藥物中,註冊臨床研究所達到PFS最長的治療方案。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
    PD-L1測試挑戰 關於PD-L1最佳的檢測方法,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在乳腺癌和其他腫瘤類型中弄清楚。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任何可能成為早期靶點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