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指癌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2(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因預後較差、早期容易復發轉移以及對常見的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不敏感等特徵,該疾病一直是乳腺癌基礎以及臨床研究的熱點。對於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療是早期唯一的輔助治療選擇。低劑量高頻率化療被認為能夠通過靶向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這兩種癌症轉移機制來發揮抗癌活性。因此,小劑量化療可能會阻止TNBC的轉移。
卡培他濱是一種廣泛用於轉移性乳腺癌治療的口服化療藥物,能夠以潛在的低劑量維持治療以防止癌症復發。之前的一些臨床試驗將大劑量卡培他濱加入到標準的乳腺癌輔助化療方案中,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袁中玉團隊在《JAMA》上發表了題為「Effect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Using Lower Dosage and Higher Frequency vs Observation on Disease-Free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ho Had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 The SYSUCC-0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文章,研究了低劑量高頻率卡培他濱維持治療對接受標準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無病生存率的影響。
DOI: 10.1001/jama.2020.23370
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研究組在中國13個學術中心和臨床機構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招募了443名患有早期三陰性乳腺癌且已完成標準輔助化療的患者並對其進行隨訪,隨訪的最後日期是2020年4月30日。主要終點為5年無病生存期,即從隨機分組到以下事件首次發生的時間: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對側乳腺癌或任何原因死亡。次要終點包括遠距離無病生存、總生存時間、局部無復發生存時間和不良事件。
研究人員將這些患者按1:1隨機分配為卡培他濱維持組以及觀察組。卡培他濱維持組需口服卡培他濱650 mg/m2,每日2次,連續1年,研究人員每月會對卡培他濱的劑量和不良事件進行評估。並定期進行體檢、評估絕經狀態、乳房超聲及腹部超聲檢查。
試驗流程圖
最終,434名女性參與了全部分析,即有98.0%的參與者完成了試驗。中位隨訪61個月後,研究組共觀察到94例事件,其中卡培他濱組中有38例,包括37例復發和32例死亡,觀察組中有56例,包括56例復發和40例死亡。
兩組患者主要和次要結局指標比較
卡培他濱組的估計5年無病生存率為82.8%,高於觀察組73.0%的數據,復發或死亡的風險比為0.64。卡培他濱組與觀察組中估計5年無遠端轉移生存率分別為85.8%與75.8%,差異顯著;估計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85.5%和81.3%,估計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分別為85.0%與80.8%,差異均不顯著。與卡培他濱相關的最常見不良事件是手足症候群(45.2%),其中7.7%的患者經歷了3級事件。
43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疾病特異性死亡率的亞組分析
總之,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接受標準輔助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採用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1年,與定期觀察相比,可有效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