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癌|pembrolizumab|免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化療|化療

2020-12-04 騰訊網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編者按

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已經進入了神仙打架的白熱化階段,單免、雙免、免疫聯合化療的研究均已提槍上陣。一線治療究竟花落誰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沈益君教授與我們分享了今年ESMO大會報導的KEYNOTE-361、DANUBE研究,並回顧和展望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進展。

沈益君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德州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美國泌尿外科學會國際會員

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膀胱癌學組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尿路上皮癌專委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男科醫師青年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上海市泌尿外科質控中心督察組專家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泌尿分冊編委

《腫瘤學雜誌》、《中國腫瘤》、《中華男科學雜誌》審稿專家

今年ESMO會議公布了兩項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分別是免疫聯合化療(KEYNOTE-361),以及雙免疫聯合治療(DANUBE)。作為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近幾年最值得期待的研究,這兩項結果的公布無疑將對目前和今後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的臨床實踐以及臨床研究產生重要影響。

研究簡介

KEYNOTE-361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開放標籤的3期RCT研究,比較晚期尿路上皮癌應用Pembrolizumab聯合化療對比單用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試驗總共入組了21個國家的1010名晚期或無法手術切除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膀胱癌佔了80%,分別以1:1:1入組Pembrolizumab聯合化療、單用Pembrolizumab以及單用化療。研究主要終點有兩個,分別是PFS和OS。

▲研究設計

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單用免疫治療組以及單用化療組的ORR分別是54.7%、30.3%和44.9%。在ITT人群中,這三組的PFS分別是8.3個月、3.9個月和7.1個月,OS分別是17個月、15.6個月以及14.3個月(P值均沒有達到研究設計認為有統計學差異的界值)。3-5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分別為75.1%、16.9%和71.6%。由於研究設計,單用免疫和單用化療組無法進行是否有統計學差異的比較。

▲ITT人群的PFS

▲ITT人群的OS

DANUBE也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開放標籤的3期RCT研究,比較晚期尿路上皮癌應用Durvalumab聯合Tremelimumab雙免疫聯合治療對比單用Durvalumab或單用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試驗總共入組了1032名晚期或無法手術切除的尿路上皮癌患者。該研究分別以1:1:1入組Durvalumab聯合Tremelimumab雙免疫聯合治療、單用Durvalumab以及單用化療。

▲研究設計

結果顯示,雙免疫聯合治療組,單用免疫治療組以及單用化療組的ORR分別為36%、26%和49%,3-4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分別為28%、14%和60%。在ITT人群中,雙免疫聯合治療組和單用化療組的OS分別為15.1個月和12.1個月(P=0.0751);在PD-L1高表達人群中,單用Durvalumab對比單用化療組的OS為14.4個月和12.1個月(P=0.3039)。

▲ITT人群的OS

▲PD-L1高表達人群的OS

研究點評

一、近年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一直是免疫聯合治療探索的熱點領域。既往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免疫單藥治療僅限於PD-L1高表達的順鉑不耐受的人群或者無法進行鉑類化療的患者,治療的ORR為24%(Atezolizumab)和29%(Pembrolizumab),中位OS分別為16.3個月和11.3個月。去年公布的第一個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研究(IMvigor130),證實免疫聯合化療較單用化療可以延長患者的PFS,但OS尚未達到主要研究終點,故無法改變臨床實踐。KEYNOTE-361這項研究的公布又再次令人失望,這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全面開花的局面形成了明顯的反差。而今年ASCO會議上公布的JAVELIN 100的研究,即一線化療後的Avelumab免疫維持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OS。因此,NCCN最新版的指南以及CSCO尿路上皮癌診療指南均根據此項研究結論,推薦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一線化療有效和疾病穩定的患者進行後續的免疫維持治療。

二、DANUBE這項研究是第一個納入我國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患者的國際多中心研究,很多國內尿路上皮癌的診治專家接觸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多半是從該項研究開始的,中國有10餘家中心也參加了這項研究。作為PD1/PDL1+CTLA4雙免疫聯合的方案在其他惡性腫瘤,包括惡性黑色素瘤,肺癌以及腎細胞癌的晚期一線治療中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也被相關指南推薦臨床實踐。雖然在ITT人群中,DANUBE研究沒有發現雙免疫聯合治療能較單用化療延長患者的OS,但仍具有一定趨勢(P=0.0751)。此外,在PD-L1高表達人群中,雙免疫聯合治療和單用化療的ORR分別為47%和48%,並且前者的中位OS達到了17.9個月,較後者12.1個月延長了5.8個月(HR=0.74)。因此,從這個次要研究終點我們不難得出,雙免疫聯合治療在PD-L1高表達的人群中或許比單用化療具有一定優勢。

三、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線治療之爭是否畫上句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未來我們將期待IMvigor130 OS數據的更新結果,CHECKMATE901、NILE、EV-302以及國內目前正在進行的免疫聯合化療的RCT研究(RATIONALE-310)。可能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知道花落誰家!

(來源:《腫瘤瞭望》編輯部)

版權聲明

凡署名原創的文章版權屬《腫瘤瞭望》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腫瘤瞭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回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腫瘤|...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了促進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聯合石藥集團舉辦NCCN指南解讀系列會議。在第八個世界卵巢癌日即將到來之際,首次活動「芳華多美 用愛暖巢」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於4月22日順利開展!
  • ...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化療|卡培他濱
    經過8年努力,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在全球腫瘤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研究團隊主要成員、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李俊傑告訴我們,卡培他濱這個化療藥物對復發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療效較為顯著,他們曾設想是否可以在傳統術後輔助化療方案中加上這個化療藥物,進而提高三陰性乳腺癌療效呢?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步化療」新法 顯著延長晚期卵巢癌生存
    來源/院方供圖7年前,58歲的李阿姨被確診為卵巢癌IV期合併肺部轉移,雖通過手術儘可能切除了腫瘤病灶,但後續還將進行系列化療。經病友介紹,李阿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有一種「三步化療」的方法,決定前往諮詢。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胰腺癌個體化化療選擇領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領銜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超聲內鏡彈性應變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可以區別預測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方案(AG)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濱方案的在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該研究在線發表於外科學排名第一的《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上。
  • 復旦腫瘤醫院專家國際講壇發出「中國聲音」 :卡培他濱聯合化療...
    北京時間12日,在世界乳腺癌研究領域的最高級別講壇——聖安東尼奧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全球近萬名學者面前,揭曉了一項歷經5年,多中心研究成果,引起海內外腫瘤學者廣泛關注。  研究證實,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將使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從80.4%提升至86.3%,極大改善了「最毒」乳腺癌的預後。
  • 聯合化療能降低PD-1/L1單抗免疫毒性
    轉自《腫瘤瞭望》免疫檢查點PD-1和PD-L1抑制劑已經徹底改變了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格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梁文華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Cancer發表了一項單臂及間接對比薈萃分析,對比了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基礎上,聯合化療對irAE的影響。研究的第一作者為王曼婷、梁恆瑞和王煒。
  • 中國肺癌免疫治療!默沙東Keytruda(可瑞達)獲批,聯合化療一線治療...
    2019年11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抗PD-1療法Keytruda(中文商品名: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聯合卡鉑和紫杉醇一線治療轉移性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得了癌症,化療和不化療哪個活得久?腫瘤醫生揭化療真相
    癌症越來越高發,隨著研究的進行,不斷有「新療法」湧現,但對大部分癌症來說,化療依然是首選的方法,化療藥物依舊是殺死體內癌細胞的重要選擇。 一、苦不堪言的化療,消滅的不止是癌細胞 為什麼早期和中期的腫瘤患者不用化療,大部分都是手術呢?
  • 中國科大揭示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髓系細胞控制腫瘤化療敏感性的...
    2020年5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醫部、基礎醫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周榮斌、江維研究組,附屬第一醫院潘躍銀研究組和復旦大學柳素玲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一些腫瘤患者對化療藥物並不敏感。除了受腫瘤細胞自身因素的影響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微環境對腫瘤的化療效果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第一步就是腫瘤抗原的釋放。通過化療、放療或其他方法破壞癌細胞後,讓腫瘤細胞中抗原暴露出來。目前對於肺癌來講,還沒有發現腫瘤特異性抗原,主要是TAA,抗原越多,免疫治療的效果可能會越好。這也是免疫聯合放化療的主要原因。
  • 腸道菌群竟然能提升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成功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症療法會干擾宿主的免疫反應,並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異常,進而影響療法的效率。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可通過調節藥物療效,消除抗癌作用並介導毒性作用在癌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通過解除身體免疫系統的剎車機制」來發動有效的腫瘤攻擊 - 是癌症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 【案例】腫瘤完全緩解!肝內膽管癌新選擇:免疫聯合化療
    除外科手術切除外,肝內膽管癌的標準治療選擇包括肝移植、吉西他濱為基礎的化療方案以及局部區域療法,例如經動脈化學栓塞和保形體外放射治療。但是,鑑於預後較差,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插入缺失突變(indels)可能產生更多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高度親和的腫瘤特異性新抗原。
  • 鱗狀肺癌一線免疫治療!默沙東Keytruda(可瑞達)聯合化療方案獲歐盟...
    2019年02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積極審查意見,推薦批准PD-1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中文商品名: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卡鉑+紫杉醇或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
  • 藥物新進展 | HER2陽性胃癌再添無化療免疫聯合方案
    藥物新進展 | HER2陽性胃癌再添無化療免疫聯合方案
  • 近兩成大腸癌患者 或無需化療
    日前,在上海市召開的第四屆中美大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研討會給出的答案是:不規範治療是導致中國大腸癌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可能對近20%的無需接受化療的患者進行化療,既增加治療費用,又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介紹,儘管目前我國各級醫院都逐漸建立多學科大腸癌診療團隊,但大腸癌治療不規範狀況依然很嚴重。
  • 2017上海頭頸腫瘤綜合治療論壇在滬召開
    2017年5月12日,「上海市頭頸腫瘤綜合治療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召開,此次大會由上海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上海市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承辦。
  • 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
    《柳葉刀-呼吸病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近日在線發表由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牽頭的一項隨機、開放、多中心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卡鉑和培美曲塞對比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
  • 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威)2020年11月15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舉行換屆選舉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當選為新一屆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當選為候任主任委員
  • 細胞毒藥物仍然是腫瘤化療的基石
    肺癌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王長利教授主持肺癌論壇。德國慕尼黑大學魯道夫休伯(Rudolf Huber)教授指出,JMEI等研究表明,對於不同的病理類型患者,需要給予不同的化療藥物治療。因此,在EGFR-TKI廣泛應用於晚期NSCLC治療的時代,細胞毒藥物仍然是化療的基石。    乳腺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沈坤煒教授主持乳腺癌論壇。
  • 肺癌專題|Pembrolizumab+化療方案可提供長期生存獲益
    這些數據提供了抗PD-1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對無EGFR和ALK突變的非鱗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最長隨訪時間。此前研究的主要分析報告顯示,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從單獨化療的9.9個月提高到加用Pembrolizumab後的24.5個月。